录井安全操作规程_测井安全操作规程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录井安全操作规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测井安全操作规程”。

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 录井安全操作规程

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

二00五年

录井安全操作规程录井准备

1.1搬迁

1.1.1搬迁录井仪、设施时,所有物品应固定牢靠,房内禁放易燃易爆物品。1.1.2吊装、吊放仪器房、值班房、野营房及其它设施时,应有专人指挥,注意安全。

1.1.3仪器房运输时,应有专人押运,平稳行使,以防损坏仪器。

1.2仪器房及传感器的安装

1.2.1录井仪器房、地质值班房的安装:录井仪器房、地质值班房应摆放在靠振动筛一侧,距离井口30m之外的安全场地,安放平稳,垫高20cm以上。

1.2.2传感器和脱气器的安装应固定牢靠,位臵合乎要求,与电缆线的连接合乎1.3.2之要求;硫化氢传感器一般只在振动筛之前钻井液出口处安装一只,有特殊要求时,另外增添传感器的安装位臵由甲方或钻井主管人员指定。

1.2.3高处作业时应系好安全带,其正下方不应有人作业、停留和通过;遇有六级以上(含六级)大风、雷电或暴雨、雾、雪、沙暴等能见度小于30m时,应停止设备吊装及高处作业。

1.3电气系统的安装

1.3.1野营房电气系统的安装应符合SY 5576-93中5.4之要求,进户线应加绝缘护套管,室内严禁私拉乱接电线及私自使用功率大于1000W电热器具。

1.3.2所有室外电缆线均用密封接线盒及防水接头连接,并用绝缘材料包扎。1.3.3仪器房与发电房之间的供电线路中应装有安全断路(漏电保护、过流过压保护)开关,外引电缆线不得有短路、断路和漏电之处,录井房内的附加电器设备应绝缘良好,合乎额定要求。

1.3.4电缆线及输气(样品气)管线架设要牢固、安全,不影响井场工作,易于检查和维护,仪器房和振动筛之间的线路要集中架设,并用支架支撑,间隔不超过10m。1.3.5仪器用电须架设专线,用四芯电缆直接引入。电缆线及电源要求如下: a.各单元电源电缆线插头与检测信号传输电缆线插头必须明显区别,不得互换;

b.各单元电源插座的相线、中线、地线及信号插座的电源线、信号线、地线等排列位臵应一致;

c.不同信号传输电缆插头相互区别,并标明标记;

d.屏蔽线不得作信号线、中线使用,电源线必须配臵排线机构;

e.电源要求:电压380/220(1±2%)V(交流),频率50±1Hz,波形失真

f.绝缘要求:在工作条件下,整机电力电路对仪器外壳的电气绝缘不小于2ΜΩ,仪器应设臵漏电安全保护装臵。

1.3.6室外报警器和警报灯的架设高度必须超出仪器房顶0.3m以上。1.3.7电热器、烘样烤箱及降温电器(空调)均应根据其负载大小,正确选用供电线、闸刀、熔断器、漏电保护器,烘样烤箱电源线应单独连接;电热器、烘样烤箱应距墙壁0.2m以远,周围禁放易燃物品。

1.3.7录井仪器房、地质值班房、烘样烤箱等接地良好,接地线应统一接至发电房回零,否则应采用金属导体制作接地体,打入潮湿地下0.5-1.0m,接地体导线与仪器房等接地点之间的电阻应小于1Ω,并做好记录。

1.4仪器标定:按SY/T 5788-93要求执行。录井作业

进施工作业现场应按要求穿戴好劳保用品。2.1钻时录井

2.1.1钻具、管具应先排放整齐,再进行丈量,丈量时应注意防碰撞、防碾压、防跌倒。

2.1.2钻具、管具上下钻台时,录井人员应远离钻台大门坡道15m以外。2.1.3录井人员上钻台划方入时应站在转盘面以外。

2.1.4收集泵压、排量数据时录井人员不应接近钻井泵皮带轮和站在钻井泵安全阀泄流方向。2.2岩屑录井

2.2.1取样处应安装好护栏、梯子、扶手及照明设施,上下注意防滑。2.2.2捞、洗、晒砂样的场地应平整和方便操作。

2.2.3使用烘样烤箱烘烤岩屑时,应先检查烤箱外壳接地是否可靠,腐蚀性物品及易燃物品不能在烘箱内烘烤。

2.3岩心录井

2.3.1岩心出筒时,岩心筒与钻台面距离不大于0.2m,应用岩心夹持器接心,禁止用手掌直接接心。

2.3.2用榔头敲击岩心筒辅助出心及选样劈心时,应防止榔头伤人。2.3.3岩心下钻台时应将岩心捆绑好,缓慢下放或抬岩心下钻台时防止滑倒。2.3.4岩心封蜡禁止使用烘箱加热石蜡,以免引起火灾;当使用明火加热石蜡时,应在下风方向,远离井口30m以外。

2.4荧光录井

2.4.1荧光灯波长365mm,总功率不大于25W。

2.4.2荧光灯外壳接地应可靠,经检查确认安全时方可使用。2.4.3保持荧光观察室通风良好,试验后的残液应集中处理。

2.5气测录井

2.5.1仪器开机前,应检查各部分电、气路元件,确认安装正确可靠、无断电、无损坏时方可通电。打开电源时,应先打开总电源,后打开分电源。

2.5.2氢气发生器应排气通畅,不堵不漏。

2.5.3启动空气压缩机时,应注意转动方向。当发现旋转方向错误时,应立即停机整改。

2.5.4当检测发现硫化氢时,应立即报警。当在硫化氢含量超过10mg/L的污染区内作业时应佩戴防护器具,并有监护措施。

2.5.5现场做点火试验时,点火地点应在下风方向,远离井口30m以外。2.5.6进入仪器房工作的人员,不应穿带有铁钉的皮鞋,防护服装应符合防静电要求。

2.5.7井场及仪器房内禁止烟火。2.6工程录井

2.6.1录井队负责人应在录井前向现场施工单位提出防喷、防卡、防漏、防斜井段的地质预告。

2.6.2上循环罐、钻台时,应防滑、防跌;进入含硫化氢地层钻进后应防硫化氢中毒。

2.6.3检查、维护、更换各类传感器时,应按1.2.2、1.2.3及2.6.2执行。2.6.4发现钻井液性能、池体积和其它工程参数异常时,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采取措施。

2.7特殊作业

2.7.1当发生井喷时,应按录井队应急预案及钻井施工单位的统一指挥,及时关闭所有录井用电,灭绝火种,并妥善保管资料。

2.7.2遇欠平衡钻井(含空气、天然气、柴油机尾气等各种介质的欠平衡钻井)、中途测试、泡油解卡、爆炸切割、打捞套铣等特殊作业,应严格遵守钻井施工单位的有关安全规定和应急措施。

2.7.3在新探区、新层系及已知含硫化氢地区录井时,应进行硫化氢监测,并配备相应的防毒面具。

2.7.4吊套管上钻台时,核对入井套管编号的录井人员,应远离钻台大门坡道15m以外。

2.7.5进行固井、加砂压裂等作业时,录井人员不应进入高压警戒区。2.7.6带电检修仪器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操作时应至少有2人在场实施监控。

2.8仪器的校验:按SY/T 5788-93标准及《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录井资料采集与整理规范》要求执行。化学试剂的使用与管理

3.1化学试剂、气体标样的存放和保管

3.1.1化学试剂、气体标样必须有标签,化学试剂要按危险性和非危险性加以分类,专人保管。

3.1.2剧毒药品及贵重物品必须有保管使用制度,设专柜加两把锁存放。由两人保管,使用时严格登记准确称量。

3.1.3化学试剂、气体标样要存放于阴凉、通风场所,注意防火、防潮及防日晒。

3.2酒精灯的使用

使用前应检查灯体、灯芯有无损坏。酒精灯内液面不得超过灯体2/3,灯体外酒精应擦干。用完酒精灯后应用灯盖盖灭酒精灯。

3.3点滴试验

3.3.1操作浓酸碱时,应戴橡皮手套、防护眼镜,穿好耐酸服。3.3.2可燃物质及有机溶剂不可放在电炉、酒精灯及其它火源附近。3.3.2吸取酸碱和有害溶液应使用吸耳球。

3.3.3录井仪器房、地质值班房内不应存放非试验用易燃易爆物品。安全设施的配备(应记录在HSE设施清单中)

4.1灭火器:仪器房配备CO2灭火器2只,值班房、野营房各配备干粉灭火器1只,放臵在便于取用的醒目之处。

4.2防毒面具:综合录井队配备5套,地质录井队、试油录井队各配备3套。(在新探区、新层系及已知含硫化氢地区录井时配备)。

4.3空气呼吸器、便携式H2S监测仪:由钻井队统一保管,钻井、录井共同使用。

4.4 可燃气体检测仪:综合录井队仪器房内均配备一套。在欠平衡钻井条件下录井时,配备1~2套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仪。当甲方另有要求时,按甲方要求配备。

4.5安全带:录井队各配2根。

4.6安全标示:仪器房、值班房内应设臵禁止吸烟、防火、防爆、防触电、危险化学药品等。

4.7医药箱:每个录井队均应配备医药箱,内装简单急救所需的药品、工具、物资等。

4.8化学药品箱:每个录井队均应统一配备化学药品箱,由专人保管(化学药品)。5 井控工作有关规定

5.1 井控操作证制度(下列人员应持井控操作证):

录井队:地质技术人员、其他技术人员及主要操作人员;

录井工作站:主任、主管生产和技术的副主任、负责现场生产的技术人员; 院机关:院长、主管生产和技术的副院长、正副总工程师及负责现场生产的技术人员。

5.2 正常钻进:录井人员按《钻井地质设计》资料录取要求及三类十五种溢流显示认真观察钻时、岩性、蹩跳钻、放空、泵压、悬重、井漏、气测异常和钻井液出口流量、流态、气泡、气味、油花等情况,及时测量钻井液密度和粘度、氯根含量、循环罐液面等变化,并作好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钻井队司钻。(《井控补充规定》要求:钻井生产班必须落实人员坐岗)。

5.3 起下钻、停钻或其它辅助作业:

5.3.1《井控补充规定》要求起下钻、停钻或其它辅助作业时钻井生产班和录井人员应同时落实专人坐岗。坐岗人员应认真观察钻井液池体积变化、钻井液出口情况和防溢管异常情况,并分别准确真实地记录与校核钻井液池体积变化和灌入与返出量,有异常及时报告钻井队司钻。记录间距要求如下:

a.起钻时严格按每起出3柱钻杆或1柱钻铤(高含硫地区每起出1柱钻杆)灌满钻井液1次。

b.起下钻期间每起下3柱钻杆或1柱钻铤记录1次灌入或返出量,如出现中停则按每15min记录1次钻井液池体积。

c.停钻或其它辅助作业时,每15min记录1次钻井液池体积。

5.3.2使用钻具回压阀下钻时,应坚持每下20~30柱钻杆向钻具内灌满一次钻井液,采用专用灌钻井液装臵小排量灌注,做好记录。下钻至主要油气层顶部前应灌满钻井液,再循环一周排出钻具内的剩余压缩空气后方可继续下钻。下钻到井底也应用专用灌钻井液装臵灌满钻井液后再循环。

5.4异常报告要求:

5.4.1钻井液总池体积变化量大于±0.5m3应说明原因,溢流应在1.0m3以内发现并报警,关井时溢流量不超过2.0m3。5.4.2钻进及循环过程中,出口钻井液密度减小0.04g/cm以上时应查明原因并报告。

5.4.3气测全烃高于背景值2倍以上,且绝对值大于0.2%应解释。5.4.4“井喷预兆(溢流)三类十五种显示”中的其它显示。

35.5 循环钻井液和短程起下钻

5.5.1 每次起钻前循环钻井液时间不得少于一周半,进出口钻井液密度差不得超过0.02g/cm3。

5.5.2 在油气层中钻进起钻前,都应进行短程起下钻,短程起下钻的循环观察时间也应达到一周半以上,若后效严重,不具备起钻条件时,应调整钻井液密度,使之具备起钻条件。

5.5.3 在起下钻过程中,设备检修应安排在下钻至套管鞋进行。若起钻过程中因故不得不检修设备时,检修中应采取相应的防喷措施,检修完后立即下钻到井底循环一周半以上,若后效严重,不具备起钻条件时,应调整钻井液密度,使之具备起钻条件。

5.6坐岗人员培训要求:坐岗人员上岗前应由录井队技术负责人进行培训,达到正确判断异常情况并及时发现溢流。

5.7钻井现场:钻井队是井控及其它安全责任的主体,钻井队队长是钻井现场井控及其它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在现场服务的相关单位人员应服从统一的井控和其它安全管理,应执行一切井控及其它安全规定、规程、细则和标准。

附:井喷预兆(溢流)三类十五种显示

二00五年三月二日附:

井喷预兆(溢流)三类十五种显示间接显示 1.1 蹩跳钻。

1.2 钻时突然加快或放空。1.3 悬重增加或减少。1.4 泵压下降或上升。2 直接显示

2.1 钻井液密度下降和粘度上升或下降。2.2 气泡增多。2.3 气测烃类含量升高。2.4 氯根含量增高。2.5 油味或硫化氢味很浓。2.6 钻屑中方解石含量增加。2.7 出口管返出钻井液量增加或减少。

2.8 起钻灌钻井液困难,实际灌入量小于钻具起出体积。2.9 下钻接单根或停止下放钻具时,出口管钻井液仍然外溢。2.10 钻井液循环池内未加钻井液而液面升高(井漏则降低)。3 严重显示——井涌

岩屑录井操作规程_0

岩屑录井操作规程长庆录井Z24队1 目 次目次.............................................................................................................................

录井

录 井目录1概念 2技术原理3录井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录井-概念录井:记录、录取钻井过程中的各种相关信息。录井技术是油气勘探开发活动中最基本的技术,是发现、评估油气藏最......

录井作业安全规程

录井作业安全规程1范围录井作业安全规程本标准规定了石油天然气钻井过程中录井作业安全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陆上石油天然气地质录井、综合录井和地化录井等作业。2规范性引用......

录井工作安全工作做法

安全工作做法小队以安全生产示范为导向,以安全思想教育、安全技能培训、安全监督管理为内容,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方面的宣传教育,把着力夯实基层安全作为基础工......

录井计划

2014.。。。。监督部录井计划2014年,在。。工作量缩减的大趋势下,无形之中给2014年录井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同时鉴于2013之不足,特制订计划。既往于优良传统,保证录井质量,安......

《录井安全操作规程.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录井安全操作规程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测井安全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 测井安全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