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五点一线沿海战略_辽宁五点一线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辽宁五点一线沿海战略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辽宁五点一线”。

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升至国家战略

2009年7月1日,国务院通过《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标志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将成为下一步东北振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点连线、以线促带、以带兴面

何为“五点一线” “五点一线”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五点”,包括沿渤海一侧的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辽西锦州湾沿海经济区,以及沿黄海一侧的辽宁丹东产业园,大连花园口经济区;“一线”是指稀奇葫芦岛市绥中县、东至丹东东港市,连接“五点”全长1400余公里的滨海公路。

“五点一线”大开发的总体规划和发展重点

“五点”园区开发总规划面积374平方公里,起步区143平方公里。(1)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规划面积129.7平方公里,起步区5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以重大装备制造产业链为主,以特色化工产业链为辅,以仓储物流出口加工为补充的大型临港产业集群。

(2)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规划开发120平方公里,起步区2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临港工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3)辽西锦州湾沿海经济区规划开发44.63平方公里(区域内为朝阳、阜新两市设立若干平方公里的“飞地”),重点发展石化产业链条的接续产业,船舶制造及配套产业,精细化工产业。

(4)辽宁丹东产业园区规划开发30平方公里,起步区18.6平方公里,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化工制药。

(5)大连花园口工业园区规划开发50平方公里,起步区1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品、汽车零部件、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

丹东是我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丹东产业园区地处鸭绿江畔,与朝鲜隔江相望,其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起步区规划面积18.6平方公里。该园区确定主要发展以下产业:发挥港口和腹地优势,发展石油化工、钢铁、粮食深加工等临港产业;发挥边境口岸优势,发展出口加工、互市贸易和现代物流业;发挥区域产业基础优势,围绕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精细化工等产业拉长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发挥边境特色旅游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

长兴岛位于辽东半岛和大连渤海海岸线的中端,是我国第五大岛,长江以北第一大岛。根据大连市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规划以及自身的资源条件,长兴岛发展以重化工业为基础的大型专业化深水港口和临港产业工业集群,重点发展装备制造、船舶制造及配套等,以港口建设和工业发展带动整个岛屿及周边地区的综合开发和城市建设,形成东北对外开放的重要基地,成为大连建设东北亚国家航运中心的重要组合港。

由大连庄河市政府投资兴建的花园口工业园区,是“五点一线”中惟一一个由县级市开发和管理的沿海经济区。它位于辽东半岛南端,黄海北岸,园区将全力打造承接中外产业转移的优势平台,建成黄海北岸最具吸引力的新兴工业城市,力争成为农村城市化的先导区。

营口又是一个特殊的城市,它既属于辽宁南部沿海城市,又背靠着辽宁中部城市群,它还是东北地区最近的一个出海口,营口港50%至60%的货源来自辽宁中部城市群。营口市副市长郝庆会说,营口要走个性化的发展道路,辽宁省将营口产业基地定义为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前面加上辽宁两个字,就是要体现和发挥出营口面向辽宁中部城市群和东北腹地的服务作用。

辽西的葫芦岛市是1989年从锦州市划分出来的。这次,辽宁省将锦州西海工业区和葫芦岛北港工业区一起圈定为辽西锦州湾沿海经济区,希望两市联手发展。

六个沿海城市,除大连外,布局都朝向内陆。紧邻渤海的锦州,沿海不见海,市区躲在山后边。中心城市沈阳距营口港73公里,按照国际标准,海岸线100公里内都属于沿海地带,可沈阳一直被看作是内陆城市。

“一线”滨海公路,西起葫芦岛市绥中县,东至丹东东港市,全长1443公里,连接辽宁省6个省辖市、21个县市区、103个乡镇,沟通大小港口25个,连接工业园区228个、旅游景点133个。滨海公路总投资59亿元,到2010年全面建成通车。滨海公路将形成一条紧密连接“五点”的沿海大通道,成为整个沿海经济带的开发轴线和发展依托。公路全线贯通后,可使沿海大片废弃土地、荒滩得到有效利用,整合出有效工业用地250万亩,增加产值1400亿元。

现在在辽宁的《政府工作报告》等规范性文件中,是叫做“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现在还习惯用“五点一线”来指代“沿海经济带”。

目前所指的辽宁沿海经济带,是指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 6个沿海城市所辖的行政区域,从地域面积说,已超过了最初的“五点一线”。土地面积约占全省的1/4,人口约占1/3,地区生产总值占近1/2。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发展目标:到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增速超沿海地区平均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万元。到2020年,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城乡居民收入比2012年翻一番,率先进入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一、战略提出

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从提出到成形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沿海经济带起源于辽宁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

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开发环渤海经济区,辽宁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沿海省份,位于环渤海经济圈,海岸线横跨黄海和渤海,全长2290公里,占全国的12%,沿海6个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和发展基础。为了充分发挥优势,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机遇和扩大沿海对外开放的机遇,辽宁提出了“五点一线”开发战略。

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最早规划是在2005年底,现在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任辽宁省省委书记期间,在辽宁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规划。

当初辽宁提出沿海开放并非“五点一线”,而是“三点一线”。2005年年中,辽宁省对外开放会议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实施意见》,当时全省提出的打造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是“三点一线”,即要建设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辽西锦州湾沿海经济区和修建一条连接三个区的滨海公路。

“三点一线”无一例外面对的都是渤海,辽宁省内另几座临黄海的城市也渴望加入这个发展圈,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经过论证,2006年初,辽宁省正式将辽宁丹东产业园区、大连花园口工业区两个区域划了进来,形成了如今“五点一线”的开放格局。

“五点一线”的主旨就是努力发展临港工业和沿海经济,努力培育新的经 济增长点和产业集聚区域的巨大潜力,使辽宁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优势

总体:

(一)区位优势良好,是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经济区域

(二)经济基础好,发展潜力和带动力巨大与滨海新区构成环渤海的金项链,实现一体化的带动和发展

(一).区位优势明显

辽宁沿海经济带位于东北地区的前沿、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和东北亚经济圈的关键地带。毗邻黄海和渤海,与日本、韩国、朝鲜隔海相望,面向经济活跃的泛太平洋区域,与俄罗斯、蒙古陆路相连,是欧亚地区通往太平洋的重要“大陆桥”之一。沿海经济带拥有沿海大陆岸线2290公里,占全国的1/8,宜港岸线1000多公里,其中深水岸线400公里。

全省大陆海岸宜港线长1000公里,近海水域面积6.4万平方公里,滩涂2070.2平方公里。

(二)资源优势明显

辽宁沿海经济带土地资源较为丰富。拥有2000多平方公里的废弃盐田、盐碱地和荒滩,其中大部分尚未开发。土地综合利用的增值潜力较大,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为新型产业基地建设和临港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东北腹地自然资源丰厚,40多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前三位,铁矿石储量占全国的1/7。东北腹地产业基础雄厚,拥有一批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冶金、造船等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原油、木材、商口粮、电站成套设备、汽车、造船、钢等产品产量分别占全国2/

5、1/

2、1/

3、1/

3、1/

4、1/4和1/8,是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工业、商品粮和能源基地。

(三)交通优势明显

沿海共有港口5个(锦州港,营口老港,营口新港、鲅ba鱼圈港、大连港),万吨级以上泊位103个,最大靠泊能力30万吨级,已同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是东北地区唯一的出海通道。港口货物吞吐量超过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近400万标箱。分布有沈山、哈大等区域干线铁路和烟大轮渡,沈大、沈山、丹大等多条高速公里,铁大、铁秦等输油管道,大连、丹东、锦州3个空港,已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和通信网络。

(四)城市优势明显

辽宁城市密集、功能齐备,是发展沿海经济带的重要依托。沿海经济带拥有6个省辖市和8个县级市,城镇化率高达58%,且与辽宁中部城市群互为支撑,辐射和带动力较强。大连市物流、商贸、金融、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达,是全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之一,是沿海经济带发展的龙头。

(五).政策优势明显

实施振兴东北战略以来,国家对东北地区给予了强大的政策支持和建设项目倾斜。继中央11号文件明确要把大连建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之后,05年8月,国办又及时下发了36号文件。2009年7月1日升为国家战略。这些倾斜性政策,给东北地区扩大对外开放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环渤海经济圈的开发也为东北开放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

三、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原因

辽宁沿海地区是东北地区惟一沿海地带,发展规划推出意味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纳入国家战略,将促进东北振兴,加速环渤海地区的崛起,利于抵御全球金融危机。

辽宁沿海经济带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将会在我国形成一个辐射东北、沟通华北和华中、面向东北亚的新的开放战略高地,我国沿海地区由南向北全面开放新格局也将全面形成,成为东北地区新的重要增长区域,成为东北亚经济隆起带。

以区域经济促发展的战略布局并不鲜见。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包括珠三角、海西、江苏沿海、天津滨海、北部湾、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等。“中、东、西、东北”四大板块构成了国家区域发展的整体战略。东三省与其他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能源资源和产业的优势。

此次国务院通过《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是出于什么考虑? 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完善我国沿海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五点一线”临港、临海的优越位置被认为是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重要原因 有利于沿海经济布局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得到了国务院批准,这是从优化沿海经济布局的角度有很重要的意义。

辽宁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目前在三大经济圈(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80年代初,以深圳的改革开放为标志,珠三角率先得到了发展。90年代以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为标志,长三角地区实现了加速发展。进入了本世纪,天津滨海新区的建立标志着环渤海地区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环渤海的区域一体化程度最低,因为这边是京津冀都市圈,那边是山东半岛城市群,中间隔了一个辽宁的沿海这么一个地区。所以这次把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对整个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发展,这个经济圈真正的形成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另外,除了这三大经济圈以外,我们近几年陆续有广西北部湾的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前不久国务院刚刚讨论通过了苏北沿海经济区,这都是对我们沿海经济布局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加强西部、西南的出海通道,加强西部与东盟地区的合作有了北部湾经济区。为了辐射带动和振兴苏北地区,甚至是对长三角的布局完善和补充,又批准了苏北沿海经济带)

四、辽宁“沿海经济带”在全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战略意义)

“五点一线”上升为国家战略也就是说,战略实施将不仅仅是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促进辽宁经济发展;而且能辐射到东北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整个环渤海地区, 完善我国沿海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进而对整个东北亚的区域经济合作,扩大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后,给辽宁的港口都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遇,带动和辐射整个东北地区2009年前三季度辽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72.96亿元,同比增长12.7%,高出全国5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104.8亿元,同比增长9.9%,高出全国24.2个百分点。

(1)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加快开发开放,对提升我们与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包括其他的区域经济合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2)辽宁沿海经济带是处于环渤海地区,所以这个经济带的开发开放对于京津冀都市圈、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经济区可以形成互动,起到了一个内外联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作用。(3)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呼应,实现南北平衡协调发展

五、辽宁“沿海经济带”上至国家战略的战略意义

“辽宁沿海经济带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我国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的重要区域,在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和推动形成互利共赢的开放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其一是将提升北方沿海地区发展水平,进一步增强辽宁总体经济实力,有利于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他分析说,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能够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也有利于完善我国沿海经济总体布局。

其二是将促进东北地区与环渤海地区相互融合,形成全国沿海地区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新局面。更有利于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动形成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其三是有利于更好地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提升辽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增强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将为加强东北亚各国的经济技术合作、深化中日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加快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创造条件。

把辽宁沿海经济带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最终形成一个面向东北亚、辐射东北及内蒙东四盟的新的开放战略高地,这既符合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又对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相信在10年之内,辽宁沿海经济带将成为中国的黄金经济带,成为东北地区新的重要增长极,成为东北亚经济的隆起带。

二、将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纳入国家总体战略的意义

(一)是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顺势之举推进“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是辽宁省委、省政府站在全局高度,加速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大举措,是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从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随着 生产力的发展,沿海逐渐成为生产力布局的重点地区。全世界约3/4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70%的人口都集中在距海岸100公里左右的沿海地带,世界最发达的大都市经济圈、经济带也在沿海。沿海地区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中最具潜力和发展空间的领域,成为牵引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加速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有利于形成整体优势,把“五点一线”地区建成东北地区重要的商贸高地、经济高地、科技高地、人才高地,建成世界级的装备制造业聚集区,成为市场配置资源能力强、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发展活力、人居环境优美、各项社会事业发达的都市区,融入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潮,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产业分工。(二)是构筑辽宁和东北腹地与沿海地区良性互动格局的现实选择推进“五点一线”开发建设,可使辽宁和东北腹地与沿海地区的产业、人才、科技和资源、原材料、劳动力等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产生倍数效应,进而全面提升城市的整体价值和对外影响力。推进辽宁和东北地区的开发,将对沿海经济带发展形成强有力的支撑,而加快沿海经济带建设,将对推进辽宁和东北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起到先导和示范作用,从而带动腹地发展,形成沿海与腹地良性互动的发展新格局。(三)是促进东北全面振兴的战略举措

辽宁沿海经济带处于环渤海地区和东北亚经济圈的关键地带,是东北地区的主要出海通道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建设辽宁沿海经济带不仅可促进辽宁全面振兴,还可带动东北地区加快发展和科学发展。目前,辽宁沿海经济带正在形成面向东北地区的扇形辐射。建设辽宁沿海经济带,可充分释放东北产业基础雄厚和人力资源成本低的潜在优势,增强对国际国内产业资本吸引力,带动东北地区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将进一步优化东北地区经济布局,加快国家新型产业基地的建设。

(四)是参与东北亚的合作与竞争,形成我国沿海地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迫切需要目前,东北亚经济圈成为全球最具潜力的发展区域之一。辽宁沿海经济带位于东北亚地区的中心,毗邻黄海和渤海,与日本、韩国、朝鲜隔海邻江相望,面向经济活跃的太平洋,与俄罗斯、蒙古陆路相连,是欧亚通往太平洋的重要“大陆桥”之一。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建设沿海经济带,将实现东北亚各国资本优势、资源优势、加工优势有效对接,更多地吸引日、韩、俄等国的资金、技术和资源;还可以深化我国与东北亚各国的经济技术合作,维护国家经济和战略安全。把辽宁沿海经济 带开发建设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有利于在中国北方形成新的开放热点和经济增长点。

五、发展状况及前景

带动和辐射整个东北地区2009年前三季度辽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72.96亿元,同比增长12.7%,高出全国5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104.8亿元,同比增长9.9%,高出全国24.2个百分点。

大连长兴岛:绿色产业、低碳经济。2009年10月30日,港商投资40亿美元在长兴岛建设现代绿色建筑产业基地的项目正式签约;

花园口:花园口经济区的新材料、新能源等绿色产业项目占新引进项目的75%,总投资额超过300亿元;大连软件园已聚集了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630多家,建有多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大学科技园和100多个各类研发中心;大连还大力发展核电装备、风力发电机组、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发光、新材料、生态农业、生物制药等绿色产业。

营口:营口市投资超千万以上的工业项目达到246项,涉及冶金、装备制造、石化、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曾经主导盐、纸、烟以及乐器的轻工城,正跨入“重化工业发展新时代”;五星级的红运大饭店投资超过4亿元,从开工到开业只用了288天

盘锦:大洼县的辽滨经济区聚集了一批投资规模超千亿的产业项目,造船能力达到100万吨、石油装备产品达上百种。2009年9月盘锦石油装备制造基地被获准为“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

锦州湾石油化工、大型专用船舶及配套、信息产业 丹东汽车及零部件、仪器仪表等工业项目

在辽宁沿海经济带中,营口的发展速度最快,纳入国家战略后我们的增速会更快。营口港集团总裁高宝玉表示,营口港2005年吞吐量只有7000多万吨,2008年已超过1.5亿吨,2010年的吞吐量有望超2亿吨。营口港的发展规划也要和沿海经济带开发战略配套。

2009年9月27日,历时近4年时间建设,中国最长的滨海公路——辽宁滨海大道建成通车,并于锦州举行了通车仪式,建设总投资133亿元。辽宁滨海大道按照省级干线公路标准设计,其中一级公路总长240公里、二级公路总长1200余公里,是我国第一条实现全省沿海贯通、规模最大、标准最高、里程最长的滨海公路。滨海大道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主动脉,将辐射和带动距离海岸线一百公里范围内沿海经济带的发展,对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促进沿海经济带形成及临港工业建设,推动临港经济快速发展,建设沿海旅游观光带,巩固边海防,都具有重要意义。

内陆企业在沿海投资:继鞍钢在营口鲅鱼圈港口附近建设新厂区后,本溪钢铁、丹东不锈钢冷轧zha项目开工,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人民币,建成后将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不锈钢冷轧板生产基地。

营口港集团与鞍钢集团战略合作,采取互相参股的方式,共同经营营口港矿石码头和鞍钢鲅鱼圈钢材码头及鞍钢汽车运输公司。

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最新数据:辽宁沿海经济带投资总额已达4449亿元。据辽宁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的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09年5月底,在土地开发方面,累计已开发土地面积199.2平方公里,占起步区总面积的81.7%;实际利用土地面积98平方公里,占起步区总面积的33.3%;在固定资产投资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累计投资810.6亿元,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315.7亿元;在招商引资方面,截至2009年5月底,累计签约项目779个,投资总额4449亿元,其中外商投资项目190个,合同外资额134.1亿美元。累计批准入区注册项目673个,投资总额2605亿元。其中外商投资项目180个,合同外资额54.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18.5亿美元。新加坡万邦集团、台湾富士康集团、韩国STX集团、澳大利亚阿斯创公司、中国五矿集团公司等一批国内外大公司大企业相继入驻。辽宁沿海经济带正在成为国内外企业瞩目的投资热点区域,昔日的盐田、碱地、荒滩已经逐步形成以滨海公路为纽带的最具发展潜力的黄金海岸线。辽宁的沿海经济带开放新格局已见雏形,辽宁经济发展的重心正在向沿海转移,一大批重点产业项目正加紧向临港布局;致力于实现老工业基地加速振兴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由此转入了快车道。

沿海城市GDP比重一直在上升

在大连,花园口、长兴岛等园区呈现出不可阻挡的发展势头。旅顺经济开发区、双岛湾石化工业区等“一岛十区”产业空间,使大连工业突破了长期以来高度集中在主城区的惯有格局,开始由沿海向县域延伸。投资额和牵动力大的项目纷纷投产,一大批战略性产业项目取得新突破,产业集群效应初现。

在盘锦,规模宏大的船舶工业和石油装备制造基地傲然屹立。而后者是前不久才进入沿海经济带重点支持区域的基地,现已完成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5亿多元,开发面积2平方公里左右。仅今年初,沿海经济带上这样的新增政策支持区域就达17个,规划总面积701.11平方公里,起步区总面积503.41平方公里。在锦州西海工业区,去年开发建设投资规模最大、项目建设最多。在葫芦岛,落户北港工业区的中石油千万吨炼油项目投资规模达186.5亿元,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63.9亿元。此外,环渤海经济圈区域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也开始形成。

其实,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概念提出才4年,许多园区的大规模招商引资只有二三年时间,到去年底,沿海经济带累计开发土地面积就达158.7平方公里,批准进区项目570个,总投资2207.2亿元。一批国内外大公司入驻,大项目的带动效应非常明显。以交通物流为例,丹东港在2003年时吞吐量只有 300多万吨,2008年吞吐量已超过3000万吨,5年增长近10倍。

“从全国看,辽宁有6个沿海城市,是沿海大省。从全世界角度看,世界上70%的人口、工业和固定资产投资都集中在沿海地带。”省社科院省情研究所所长梁启东表示,在沿海经济带概念提出之前,辽宁沿海城市的GDP比重就一直在上升。现在,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吸引力更大了。

辽宁五点一线盘锦市辽滨港港口调查报告

背景分析1、2005年12月5日,经盘锦市人民政府批准组建盘锦辽滨经济区。2006年6月,经辽政【2006】201号文件批准,辽宁省政府将盘锦辽滨经济区纳入"五点一线"沿海重点发展区域,定......

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补助资金

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认真落实“辽宁沿海经济带三年攻坚计划(2018-2020年)”,支持打造辽宁沿海经济带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辽宁......

辽宁战略实施方案解读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

论辽宁打造海洋经济强省的五点一线战1[推荐]

论辽宁打造海洋经济强省的"五点一线"战略发布时间:2011-11-2信息来源:辽宁振兴网内容提要:关注海洋世纪潮的全球涌动,跟从全国海洋区域经济开发的现实进程,辽宁沿海区域开始实......

辽宁沿海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促进条例的应用

【法规名称】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促进条例【颁布部门】 辽宁省人大(含常委会)【发文字号】 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8号【颁布时间】 2010-05-28【实施时间】 2......

《辽宁五点一线沿海战略.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辽宁五点一线沿海战略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辽宁五点一线 辽宁 沿海 战略 辽宁五点一线 辽宁 沿海 战略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