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发展局(定稿)_如何发展服务业
服务业发展局(定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如何发展服务业”。
区委八届四次全会筹备书面材料
区服务业发展局 2017年11月20日
一、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预计全年可实现占GDP比重达60.5%,较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2、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预计全年可完成275亿元,同比下降8%。
3、服务业税收增长。预计实现正增长,可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预计全年可实现社零总额 287亿元,同比增长10.1%,同期提高 0.8个百分点。
5、新增服务业重点企业(其中净增数)。预计全年可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26家,新增限上批零住餐企业30家,可完成19家净增任务。
6、净增纳税过千万的服务业企业。目前过千万企业数35家,全年预计完成净增任务。
二、重大项目进展情况
1-10月通过新开工认定重大项目6个,分别为奥特莱斯城市广场、万福邻里商业中心、晶典星城、泰和小贷和广陵体操馆及太平洋灯饰综合楼项目;11月份预排华伟国际广场新开工,已达到序时进度;1-10月通过新竣工投产认定项目5个,分别为南河下、运河文化、京和商业街、泰和小贷、文峰城市广场,11月预排Y-MSD一期,超额完成目标任务;1-10月,服务业重大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1亿元,达序时进度。此外,Y-MSD(扬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扬州市智慧物流金融中心两个项目被列入2017年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投资计划。
三、特色亮点工作推进情况
(一)凝心聚力打造载体
一方面,集聚区发展提速。目前,全区已建成技术领先、辐射带动作用大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创新平台10个,其中省级服务业集聚区2个,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8个,此外还创成长三角健康服务业集聚区2个。信息产业服务基地(扬州)和扬州双东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获批为市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头桥健康医疗产业集聚区成功入选第二批长三角健康服务业集聚区,商贸物流园省级示范物流园区发展规划通过评审。1-10月,10个集聚区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00多亿元,集聚企业近5000家,吸纳就业人数达10万人;另一方面,基地平台建设加快。目前全区创成商贸集聚区6个,其中东关街商贸集聚
区、国庆路商贸集聚区及南河下商贸集聚区获得“扬州市商贸集聚区两创示范点”认定。广陵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获评“江苏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和商贸物流园获得“2017年度市级跨境电商试点”认定、湾头镇万福村创成省级电子商务示范村、曲江街道洼字街社区创成首批省级电子商务示范社区且入选首批省级电子商务示范社区创建试点。
(二)精准施策培育企业
目前,我区限额以上法人批零住餐企业共有134家,规上服务业企业110家。江苏海客创新设计有限公司创成“江苏省双十佳设计创新企业”,江苏智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扬州鲜生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创成2017-2018江苏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一方面,帮扶企业争资争项。14个项目进入2017年市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项目公示,其中“创业服务规范标准化建设”等11个项目为服务业专项,“家电维修与清洗便民服务平台”等3个项目为商贸服务业专项。江苏联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项目获批省级商务发展专项资金80万元,扬州绿苑食品有限公司获批“扬州市级生猪活体储备协储项目专项资金10万元,上争资金500余万元。此外,“扬州双东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公共服务平台”等17个项目通过2015年度市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第一批投资计划项目竣工验收;另一方面,推动小微企业创业创新。一是做好小微企业服务券的发放与兑现工
作。目前第一批总计107张服务券已经发放到文昌商圈、曲江商圈和双东街区3个商贸集聚区的小微企业手中,总面值107万元;二是大力实施振兴老字号工程。重点打造东关街、国庆路两条老字号特色商业街,形成老字号品牌集聚区,目前我局已协同东关街道初步形成了老字号提升方案,组织了大麒麟阁、扬州浴室、紫罗兰等17个老品牌参加“扬州老字号”的申报工作,9个品牌获得了省老字号证书,正式启动了双东与国庆路老字号集聚区改造工程。
(三)强力推动服务业招商
一方面,主动对接发达城市群。其中,长三角地区累计拜访企业6批次,珠三角地区累计拜访企业1批次。先后拜访了源和资本、卓翼智能无人机、58到家、摩拜单车、马洲基金、上海汉兴机电等项目。其中马洲基金扬州分公司已落户环球金融城,上海汉兴机电项目已经成功落户广陵经济开发区,注册资本达300万美元;二是积极参加沪上产业转移对接活动。5月23日-26日参加了由市服务业办牵头组织的现代服务业上海招商周活动,共拜访了15家企业,并就8个项目达成了实质性意向;11月7日-8日赴上海参加“2017扬州对接上海产业转移百日会战”项目推进暨签约活动,正式签约“智能割草机项目”,注册资本3000万人民币。
四、2018年服务业工作发展思路及举措
(一)以产业融合发展为主线,进一步促进转型升级
一是推进服务业与制造业对接融合。努力培育制造业服务化示范企业,鼓励企业向扁平化、平台化的创新型组织转型,促使企业逐步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以中国声谷提档和林安智慧物流落地为契机,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二是促进服务业与农业对接融合。鼓励天仙配、跑跑腿、果然100等平台型企业与沙头、头桥合作,形成线上线下有机合作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畅通农产品进城和农资下乡渠道,支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农业创客空间、休闲农庄等服务业与农业融合创新模式;三是推进服务业细分产业对接,促进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和电子商务之间,以及设计服务、科技服务之间跨界渗透、协同发展。重点推动林安金融物流平台、设计瑰谷分别与亿元专业市场集群、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对接合作。
(二)以项目建设为着力点,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
一方面,一着不让推进项目。加速推进SM、林安物流等项目建设,力争Y-MSD项目一期、食品科技园等项目18年通过竣工达效考核,确保全年新签约1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7个、新开工不少于7个、竣工投产不少于5个。积极推动“国家玉文化创意园及鉴证、质检中心(PPP模式)项目列入2018年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投资计划;另一方面,精准服务保障项目。继续巩固和完善领导挂钩重点项目推进机制、通报机制与跟踪服务机制,强化协调服务,确保项目建设达到序时进度。不断充实和更新服务业重大项目, 推进项目库分层次滚动, 做
到争取一批、立项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保持项目建设的连续性。抓好重大项目签约、开工、竣工全流程动态管理,对不同项目在立项报批、证照办理、土地供应、资金支持、人才保障等方面实施“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确保相关项目快落地、快建设、早达效。
(三)以企业提质增效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发展品质
一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设立区级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以补助、奖励等方式,重点支持软件信息、现代金融、商贸流通、文化旅游等产业,按照“限上企业抓增长,达限企业抓入库,新建企业抓培育”的原则,通过“查漏纳新一批、挖潜提升一批、扶持壮大一批”的思路,全面加强对全区服务业企业的规范引导和培育扶持力度,进一步提高限额以上企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另一方面,强化培育龙头企业。积极鼓励智途科技、小牛资本等区内重点企业加快多元化发展步伐,通过收购、兼并、重组,迅速扩张、做大做强;依托奥特莱斯城市广场、南区大润发等重点项目,着力打造一批知名商业综合体,努力提升区内业态。
(四)以载体打造为平台,为服务业发展筑凤巢
坚持“提档升级一批、培育发展一批和规划建设一批”的原则,分类推进全区10个服务业重点集聚区发展,争创一批省、市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一方面,加速集聚平台载体。全力推动广陵新城建成国内领先的“工住平衡、产城融合”示范区。
以林安智慧物流科技城“物流信息交易中心”建成开放和奥特莱斯城市广场北区封顶开盘为契机,发展高端产业,引进知名品牌,打造集信息采集、物流交易、人才孵化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以做好“两创示范”6个商贸集聚区后期考核工作为抓手,联动打造国庆路和双东老字号特色街区,为区内老字号企业传承创新发展争取资金扶持;到2018年“双东”街区新增品牌老字号企业30家,国庆路新增20家,形成老字号企业的规模集聚;另一方面,着力破解文昌商圈商贸集聚区优势再造难题。加快推动万家福转型提升、金鹰国际业态优化、东方商品城整体转向。依托京东、苏宁等第三方平台及区内电商园区发展“虚拟”商贸,引导谢馥春等一批重点老字号企业通过互联网电子商务实现营销模式,不断培育经济增长点;全力推进“果然100”、“爱家360”等现有一系列电商载体平台建设,并引导其触角向社区、农村延伸,通过建立社区和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中心等方式,加快完善基层消费品零售网络,力争实现乡镇、街道园区服务业集聚区全覆盖。
(五)以招商选资为抓手,为服务业发展谋外援
一方面,突出重大项目招引。进一步完善各乡镇、街道、园区以及平台(楼宇)主体联动招商体系,增加外出招商频率。借助市、区两级重点推介会平台,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招商推介活动,譬如18年4月的“扬州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大会”,招引世界500强企业中与我区服务业发展匹配度高的重大项目;
另一方面,突出平台载体招引。围绕“一河两岸”高端商业商务区版块,重点招引软件信息、现代金融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入驻发展,通过创新“平台+政策”的精准招商,促进软件信息、科技研发、智慧物流、现代金融等新兴业态发展,利用食品科技园等载体,着力构建科技研发、食品检验检测等十大功能平台,着力引进一批食品领域顶尖的跨国公司、行业巨头和龙头企业,进一步拓展经济增长点。
(六)以机制政策为保障,为服务业发展聚合力
充分发挥区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的牵头抓总作用,完善并实行重点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全区服务业发展中的重要规划完善、重大项目推进等关键问题。按照按照优势互补、联动发展、整体提升的原则,积极探索乡镇、园区街道与周边县市区、重点产业牵头部门与信息共享、互通联动新模式,有效提升资源利用率。进一步完善服务业考核办法,落实目标责任,加大奖惩力度。将市、区两级政府的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的责任单位,做到全覆盖,不留漏洞。同时加强服务业指标的定期监测,出现波动及时预警,及时排查原因解决问题。
服务业发展局年度工作报告今年以来,x服务业发展局立足部门职能,积极探索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把协调推进服务业发展作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战略举措来抓,......
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优秀的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范文模板,希望能......
经济发展局201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半年来,在党、管委的领导下,在各办局的帮助、支持下,经济发展局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现总结如下:一、1-5月统计指标完成情况根据州委、州政府西......
2011年工作总结邹 素 弘年轮辗过非同寻常的2011年,驶向充满挑战和未知的2012年之际,回首2011年,认真总结自我,寻找存在问题和差距,更好地促进自我提高,尤为必要。在这一年里,我得到......
经济发展局2006年上半年工作自查报告及下半年工作计划(2006-7-12)2006年是开发区完成“奋战两年,再翻一番”关键的一年,也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是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