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农再贷款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_支农再贷款调研报告
支农再贷款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支农再贷款调研报告”。
支农再贷款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字号
已有2条评论2012年08月09日08:50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牛蕴 张素梅 纠错|收藏将本文转发至:
支农再贷款是人民银行为支持扩大涉农信贷投放,引导增加农户贷款,促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惠农政策业务。支农再贷款政策自1999年实施以来,在有效缓解农村资金供求矛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以及提高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支农再贷款规模和投入力度的加大,其管理和运作中呈现出新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支农再贷款效能的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信社发放农户贷款的期限偏短。调查发现,农村信用发放农户贷款的期限大部分控制在一年以内。以河南省汝州市为例,止2011年12底,辖内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为385368万元,其中一年以内贷款余额为316833万元,占农业贷款余额的82.22%;一年以上贷款余额为68535万元,仅占农业贷款余额的17.78%。而农业生产的周期长短不一,有的则需要三至五年,致使部分农户无法按期归还贷款,造成贷款逾期,在加大农业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加大了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
投放结构欠合理,农户贷款占比低。止2011年12月底,汝州农村信用社涉农贷款余额382272万元,其中农户贷款余额96943万元,仅占涉农贷款余额的25.36%。支农再贷款投放主要倾向于农村中有还款能力的“富人”,而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贫困农民取得的贷款占比小,这种现象弱化了支农再贷款政策的传导效应。
利率上浮幅度较大,贷款农户未享受到支农再贷款政策的优惠。支农再贷款属中央银行的低息专项资金,利率的优惠给农村信用社创造了较大的盈利空间,而农村信用社使用再贷款资金向农户发放贷款,按照同档次自筹资金贷款利率执行,作为支农再贷款资金承受者的农户实际上并未得到实际利益。如辖区农信社对农户贷款利率平均上浮70%以上,造成农户贷款成本较高,付息压力较大,违背了支农再贷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初衷,使“支农”效果打了折扣。
农户信贷担保机机构缺失影响支农再贷款的使用。我国农户信贷担保起步较晚,发展比较滞后。近年来,政府通过行政干预积极扶持农业信贷担保机构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但服务对象大多仅限于农业龙头企业和涉农中小企业,很少涉及农户。调查表明,缺乏抵押担保仍是农户贷款难的重要原因。另外,从银行贷款,要办理抵押,不仅环节多、手续繁,而且费用大,诸如公证费、评估费等等,增加了农民贷款的成本,因此,许多农民放弃了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而转向民间借贷,对农信社支农再贷款的投放及其自身经营收益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潜在的风险不容忽视。一是贷款“农转非”现象形成的风险。因农村信用社部分工作人员审查不严、贷后检查不力,导致支农再贷款在运作过程中出现“农转非”现象,极易引发信贷风险。二是内部考核机制不完善形成的信贷风险。在内部管理上,存在“重贷轻收”,“重息轻本”的现象。调查发现,小额农户贷款到期还本付息的比率偏低,延期、换约者居多,长此以往,小额农贷风险将不断积聚,隐性不良贷款将会越来越多。三是农户经营行为盲目性形成的贷款风险。大部分农户在安排种植计划时,不做认真的市场调查,通常根据上年销售情况安排生产或随大流,往往造成结构性、季节性过剩,加之农产品流通体系不完善,谷贱伤农的现象屡见不鲜。贷款农户在没有相应保障机制的情况下无法按期偿还本息,导致信用风险的产生。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完善再贷款期限管理制度。建议农村信用社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季节性特点、贷款项目生产周期等灵活确定贷款期限,对有恰当理由无风险隐患的确有延期要求的还应给予延期。以满足特色种养业、林果业、加工业和反季节资金需求。使农民在农业生产周期内由足够的资金支持,避免年初放贷,年终收贷,集中收贷。
合理调整贷款结构,扩大农户贷款比例。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要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充分合理利用好支农再贷款,确保其贷款资金真正投向“三农”,防止再贷款资金流向非农领域,促进辖内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同时,建议农信社努力探索新的更贴近农户的产品和服务方式,通过期限、额度、担保方式、偿还方式等方面的创新,满足农户各种层次、不同特点的信贷需求。
适当控制贷款利率的浮动,实行差别化利率。(1)农村信用社应切实转变经营观念,提高服务意识,在运用支农再贷款的过程中,要考虑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享受优惠利率的同时,也要给予农民相对低的贷款利率,合理定价,让农户真正获益,充分体现支农再贷款的支农政策效应。(2)建议人民银行出台农村信用社使用再贷款资金发放贷款的指导性建议或规定,确定贷款利率浮动上限,使农村信用社以及农户都能享受到支农再贷款的好处。(3)加快推进农村利率市场化,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利率区间实行适当管制与补偿相结合的办法,让贷款利率覆盖贷款风险。
组建农户贷款担保机构,完善农户贷款担保体系。建议政府部门采取县、乡(镇)、行政村三级担保方式,出资建立农户贷款担保基金,为农户贷款提供担保。同时,各地农户也可以自愿成立相应的农户贷款担保协会等组织,设立基金为协会成员贷款提供担保。积极研究探索农村信贷市场与农产品期货市场、农业保险市场的有机结合方式,克服农户自身抵押担保少的缺陷,为农村信贷市场发展创造条件。
强化贷后管理,确保支农资金服务于“三农”。人民银行要加强对农信社使用支农再贷款的监督检查,确保支农再贷款发放符合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管理办法》中所规定的用途、范围,指导农村信用社在支农再贷款的操作管理上达到合理合规,并督促信用社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对于潜在风险项目要加强监控,确保支农再贷款的安全。
摘 要:为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贷款业务需求量,加强金融服务“三农”的力度,人民银行从1999年起开始实施支农再贷款这一新兴货币政策工具。农村信用社作为支农生力军,在管好用好支......
轨道交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所有开工地铁项目无一会遭遇四大障碍:拆迁难、资金难、行政审批程序难和改变观念难。建议一:坚持依靠政府, 强化协调统一地铁工程是一个庞大的系......
关于支农再贷款政策的思考及建议【摘要】支农再贷款是人民银行落实国家惠农、扶农政策、支持农村信用社发展的一项有效制度,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民增收......
支农再贷款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建议及对策为支持“三农”、小微企业发展,人民银行下发了《关于完善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管理,支持扩大“三农”小微贷款投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
支农再贷款发放 发布时间: 2011-10-25 发布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东阳市支行 支农再贷款是指中央银行对农村信用社发放的贷款。支农再贷款利率执行总行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