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上任后两岸关系的影响_马英九与两岸关系走向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马英九上任后两岸关系的影响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马英九与两岸关系走向”。

马英九上任后两岸关系的影响

当今社会,我们不仅仅要正式现实,转变观念。更要树立对台关系的新思维以及新做法。

2008年4月12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台湾的副总统当选人萧万长举行历史性会面,达成十六字共识:正视现实、开创未来、搁置争议、追求双赢。这十六字共识体现了两岸领导人对于发展两岸关系务实、理智的态度。

正视现实,我认为首先是要正视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两岸巨大的隔阂和差异的现实。由于两岸相互隔绝了60多年,选择了不同的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两岸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阶段、民主政治发展程度,还是人们的心理素质、思维方式、对两岸关系的认识等,均存在较大的差异。而要实现两岸的统一,必须缩小差异,弥合裂痕,这就需要时间、需要智慧、需要雅量,需要充分地理解和尊重对方。因此,实现两岸的统一,不能不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的过程,那种希望短时间内实现国家统一,或者主张用武力统一想法,既不符合实际,也不符合时代潮流。为统一设置时间表,也是一厢情愿,不可取的。当然,为了防止分裂分子搞台独,大陆对台湾保持武力上的威慑是必要的。但不能过分渲染武力,否则容易造成台湾同胞的逆反心理,反而为统一设置障碍。

当前,尽管两岸的经济联系十分密切,但政治关系过于冷淡,“三通”依然没有实现,这严重了阻碍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大陆和台湾关系的密切程度,远远比不上正常国家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实际上,两岸仍然处于敌对状态,相互高度不信任。因此,发展两岸关系的第一步,是建立政治互信,尽快结束敌对状态。当然,两岸的交流和联系不可能一下子达到一个国家之内的密切程度,但至少应达到正常国家之间交流和联系的密切程度。如果连正常国家间的联系都建立不起来,还谈什么统一?

要建立两岸的政治互信,就必须正视两岸分治的政治现实,多一些换位思考,相互承认对方政权的合法性,给予对方足够的尊重和体面。这就必须转变观念,特别是要摒弃不合时宜的“土匪史观”,真正把对方看成是兄弟而不是敌人。要认识到,中国还是一个尚未统一的国家,领土是分裂的,同时存在着两个政权,无论是大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是台湾的中华民国,都不能完全代表中国,或者垄断中国的代表权。由于大陆占据了全中国90%以上的领土和人口,因此按照国际惯例,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承认大陆的政府是中国在国际上的代表,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也由大陆的政府占据。这是当代国际社会的规则造成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台湾的政权不合法,大陆可以不承认这个政权,可以打压这个政权。过去,大陆和台湾曾经长期把对方称为“土匪”,相互不承认对方的合法性,认为只有自己才能代表中国。这是狭隘、陈腐的历史观和政治思维的体现,如果秉持这种思维方式不变,永远也实现不了两岸的和平统一。

胡萧会见时提出了“搁置争议”,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搁置两岸在谁代表中国问题上的争议。只要承认一个中国,不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是中华民国,都是合法政权,都能在国际上代表中国。在这个问题上,必须要转变观念,树立发展两岸关系的新思维,否则,两岸关系的死结永远解不开,实现祖国统一只能是空想。大陆方面一再表示,台湾的执政当局只要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一切问题(包括国家的名称)都可以谈。我认为,这其中就包含了两岸都具有代表中国的合法性的问题。树立发展两岸关系的新思维,建立两岸的政治互信,需要做一件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要在承认台湾政权的合法性方面迈出实质性的步伐。现在大陆称呼台湾总统为“台湾地区领导人”,称呼台湾的行政院长为“行政部门负责人”,称呼台湾的立法院长为“台湾民意机构负责人”,如果报刊中出现台湾“总统”、“行政院长”、“立法院长”这样的字眼,一定要加上引号,表示他们是“伪”的,不合法的。这实际上是对台湾领导人的矮化,说得严重点,是羞辱,既不符合实际,也不利于增进台湾对大陆的信任。建议以后直接叫“台湾地区总统”、“台湾地区行政院长”、“台湾地区立法院长”,或者叫“中国台湾总统”、“中国台湾行政院长”、“中国台湾立法院长”。当然,作为台湾当局,也应当投桃报李,接受并回应大陆的善意,改称大陆的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人大委员长为“中国大陆国家主席”、“中国大陆国务院总理”、“中国大陆人大委员长”,而不是目前的“中共国家主席”、“中共国务院总理”、“中共人大委员长”。

这次马英九提出以“中华台北”的名义加入是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大陆应当积极支持。

关于大陆和台湾争夺邦交国问题,我认为如果还像过去那样竞相搞“金援外交”,靠金钱买友谊、买承认,对海峡两岸都十分不利,我们中国人无疑当了被人敲竹杆的冤大头。这种既伤害同胞感情,又浪费钱财的傻事,再也不能干了。为防止争夺邦交国问题影响两岸关系,我建议,以现在大陆和台湾各自建交的国家为限,双方达成协议,不再相互挖墙脚,争抢对方的邦交国。承认台湾的,都是一些没多大战略和经济价值的小国,大陆没必要跟台湾过于计较,完全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台湾人民是自己的同胞,血浓于水,何必赶尽杀绝呢?这次台湾的邦交国、拉美国家巴拉圭大选后“变天”,当选的新总统表示要积极推动跟中国大陆建交,如果成功,对台湾无疑将是沉重的打击。尤其是对即将就任的马英九政府来说,不啻为当头一棒。为了防止马英九政府改善两岸关系的努力,因邦交国问题受到冲击而中途夭折,建议我们的政府在对待同巴拉圭建交的问题上,要态度慎重,至少要同台湾方面沟通好。

有人担心,一旦台湾以“中华台北”或“中国台湾”的名义加入了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国际组织,会不会助长台独的气焰,使台湾的分裂势头一发不可收拾?我认为这种担心大可不必。只要大陆发展得好,不仅是经济高速发展,而且民主政治不断进步,大陆的前景是不可限量的,台湾即使暂时远离,也早晚会回来。东德和西德曾经分裂为两个国家,同时加入联合国,但后来被照样统一了。还有南韩和北韩,虽然分裂了60多年,同时加入了联合国,但南北都有统一的强烈愿望,认识到分裂只是暂时的,国家必将统一。

马英九当选总统后,对于发展两岸关系表明了几个很明确的态度:一是反对台湾独立;二是政治上与大陆保持距离,不谈判统一的问题;三是优先发展经贸关系,利用大陆的优势造福台湾人民;四是增加人民的接触,培养政治互信,在稳步中发展两岸关系。马英九的两岸政策无疑是稳妥的、务实的。大陆方面要抓住这个机会,切实转变观念,树立发展两岸关系的新思维,在建立政治互信方面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同时,要顺应时代潮流,加大政治体制改革力度,在发展民主政治方面迈出更大步伐。做到了以上两点,两岸关系一定会迎来云开日出、万象更新的春天。

李大双

11661

马英九执政后的两岸关系新动向

马英九执政一年多来,两岸关系呈现“总体形势大幅好转、重大矛盾依然存在”的态势。大陆紧紧抓住机遇期,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不断取得重......

简述马英九当选后两岸关系的新变化

国民党的马英九、萧万长赢得了“大选”,台湾“中选会”昨晚公布,14401个开票所完成点票,马英九得7,658,724票;谢长廷得5,445,239票。得票比例为58.45%比41.55%。至此,台湾再次进......

形势与政策马英九执政后对两岸关系走向的影响

论文题目:马英九再次执政对两岸关系发展的影响小马上台两岸关系将何去何从?2012年1月24号,台湾大选落下帷幕,马英九再次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我们知道,08年之后的台湾,在朝在野的......

马英九登陆之日与两岸关系

马英九登陆之日与两岸关系 〈解题语〉【深度访谈】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台湾大学客座教授林泉忠博士接受本社深度访谈,就马英九未能成功赴港及未来两岸关系的......

马英九与进年来两岸关系

马英九与近年来两岸关系发展一.马英九个人简介马英九1950年7月13日出生于旧英殖民时期香港九龙的广华医院,祖籍湖南省衡山县,1952年随家人移居台湾。1967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

《马英九上任后两岸关系的影响.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马英九上任后两岸关系的影响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马英九与两岸关系走向 两岸关系 马英九 马英九与两岸关系走向 两岸关系 马英九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