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红试题1
继红试题1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级班 :名姓 :号证考准 场:考„„„ ○„„
语文试题
„满分100分
„
一、选择题。(每个2分,共24分)题
1、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翻译
掩泣
促弦
霓裳 „B、漂沦
轻拢
冷涩
唧唧 „C、红稍
凝绝
幽情
教坊 „D、掩抑
嘈嘈
管弦
沉吟
答
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C、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D、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要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信手:随手。掩抑:掩饰抑郁(的乐声)。„B、嘈嘈:形容声音粗重。
„C、却坐:退回(原处)坐下。掩泣;掩面哭泣。„D、难为听:难听,听不下去。
不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10岁呢。„B、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 „C、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他小时候的作文做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
内D、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
„
5、下列各句中的划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母亲那时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淂还要好,老师---------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
„(2)我一心想着写小说,------------那东西能把残废人拉出困境。线„(3)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绝望。
„(4)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把我当儿孙看,-----------想到我又没了的母亲。„A、甚至
因为
始终
尤其
B、好像 仿佛 终于 而且 „C、好像
因为
始终
而且
D、甚至 仿佛 终于 尤其 封
6、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极大。
....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B、这篇文章未必有什么值得大家反复推敲的微言大义。„C、这次举行法律知识考试,有些人竟对“法人”.....“行政处罚”等法律基本知识素昧平生。密D、他的父亲整天沉湎于麻将当中,他对父亲真有一种恨铁不成钢之感。....„
7、下面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史铁生的作品比较突出地表现出 对于残疾人命运的关注。„B、合欢树又叫绒花树、合昏、马缨花等。
„C、史铁生的许多作品,都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和愧疚。
○„
第1页,共8页
„„
D、第8自然段写母亲种树的经过,既明写了母亲为我的操劳,又从正面体现了母亲身上的多种优秀品质。
8、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格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排比)
B、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互文)
C、相貌不过中人之姿,只觉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排比)
D、整个这个小世界的成员,操着惹人喜欢的响亮的声音,躲在一簇簇小灌木里,彼此询问着,互相回答着。(拟人)
9、“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思是()A、见到陌生人装模作样。B、见到诗人感到自卑。C、见到陌生人的羞赧。D、见到诗人故弄风姿。
10、《琵琶行》中“行”的意思是()
A走
B、跑
C、古诗的一种体裁
D、文章的一种体裁
11、“天生我材必有用”中“我”指的是()A、指天生的奇才。
B、充满自信的诗人自己。
C、岑夫子和丹丘生
D、李白、岑夫子、丹丘生一类有才能的人。
12、下列古诗词默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B、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C、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全流冰下难。
D、惜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斯,雨雪菲菲
二、古文阅读。
读下列短文,完成后面各题。(共30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莫使金樽空对月。,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以上文段选自,《将进酒》,原是()的一种旧题目,意为(),“将”字读音为()。诗文作者是我国()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品。他被后人称为“()”,与杜甫并称为“()”。(每空1分,共7分)
2、《将进酒》一文主旨句是()),表现诗人乐观自信的句子是()(每空3分,共6分)。
3、诗开篇就是一组排比句。这种表现方法,在古诗中叫().(1分)
4、开篇“黄河之水天上来”运用()的修辞手法从()角度写大河之势不
第2页,共8页
:级班 :名姓 :号证考准 场:考„„„ ○„可当。“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则运用夸张、比喻修辞手法从()角度„悲叹人生短促。(每空1分,共3分)。
„
5、补充文中空白处上下句。(每空2分,共4分)。„(1)-------,莫使金樽空对月。题(2)-------,千金散尽还复来。„
6、“钟鼓馔玉不足贵”,显然不是酒后吐狂言,而是酒后吐真言。”“
古来圣贤皆„寂寞”,其实说的是自己的“寂寞”,这里抒发作者怎样的情感呢?()(3分)
„A、无奈
B、悲哀
C、愤激
D、欢乐 „
7、“ 主人何为言少钱”照应上文中()。(3分)答
8、作者为“与尔同销万古愁”,不惜拿出“五花马,千金裘”,后人评说这句话写出了„诗人的豪放之情和狂放之态,为什么有如此之说?(3分)
„
„
三、现代文阅读理解。(共16分)„
①10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要说她小时候的作文做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10岁呢。”我装做根本不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底白花的裙子。
„
②我20岁时,我的两条腿残废了。除去给人家画彩蛋,我想我还应该再干点别的事,不最后想学写作。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医院已明确表示,„我的病目前没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了„很多钱。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我年轻的时候也喜欢文学,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吗?那就写着试试看。”她提醒我说。我俩都尽力把我内的腿忘掉。她到处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着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
③30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也获了奖,母亲已离开我整整7年了。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了出去。坐在线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
④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
„封
⑤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子去。小院在一个大院„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个小院子,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院子里的老太太还都把我当儿孙看,怪我不常去。我坐在院子当中,喝东家的茶,吃西家„的瓜。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子去看看嘛,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大伙忙扯些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密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⑥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绿苗,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竟是一棵合欢树。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依然让它留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不但长出了叶子,而且还比较茂„盛。母亲高兴了好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又过了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
第3页,共8页
„„
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再过一年,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⑦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去看看那棵树吧。我也想再看看母亲住过的那间房。我老记着,那儿还有个刚来世上的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是那棵合欢树的影子吗?
⑧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是那么喜欢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跟前。这回,想摇车进小院儿真是不能了。家家门前的小厨房都扩大了,过道窄得一个人推自行车进出也要侧身。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得跟房子一样高了。这么说,我再也看不见它了。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
⑨我摇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想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悲伤也成了享受。
⑩有那么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儿子作文比赛得了第一,母亲却说她小时候作文写得还要好。她这样说是为了激励孩子成为作家。
B.母亲本来喜欢花木,“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这“别处”指的是为儿子治病和找工作。
C.在质朴的老街坊眼中,生活、健康与工作显然比文字、比获奖更重要。
D.母亲以为合欢树第三年的复生“是个好兆头”。作者写这一点是暗示,母亲是因为操心儿子的病以致有点迷信了。
E.“悲伤也成享受”,是说人在独自静静地怀念逝去的亲人时,即使悲伤,也会有某种温馨的感觉。
2.作者在文章中三次提到自己的年龄。你认为他在二十岁以后和三十岁以后对母爱各有怎样的体会?(4分)
3.文章在对那个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作者这样写想要表现什么?(3分)
4、以上文段是按照()顺序组织材料。(2分)
5、以下各项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描写方法的句子是()。(3分)A、“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 B、“她到处去给我借书。”
C、“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 D、“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
四、作文。(30分)
根据下列假设的情况,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假如上课时,你正聚精会神地听讲,忽然,你的同桌悄悄递过来一张纸条。你还没来得及看,老师走了过来......第4页,共8页
:级班 :名姓 :号证考准 场:考„„„ ○„„2014年秋期高二语文月考答题卷
„满分100分 „
一、选择(每题2分,共24分)
题1、2、3、4、5、6、7、8、9、10、11、12、„„
二、古文阅读(共30分)„
1、以上文段选自《将进酒》,原是()的一种旧题目,意为(),“将”字„读音为()。诗文作者是我国()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品。他答被后人称为“()”,与杜甫并称为“()”。(每空1分,共7分)„
2、《将进酒》一文主旨句是„()),表现诗人乐观自信的句„子是()(每空3分,共6分)。
„要
3、诗开篇就是一组排比句。这种表现方法,在古诗中叫().(1分)
„
4、开篇“黄河之水天上来”运用()的修辞手法从()角度写大河之势不„可当。“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则运用夸张、比喻修辞手法从()角度„悲叹人生短促。(每空1分,共3分)。
„
5、补充文中空白处上下句。(每空2分,共4分)。
不(1)-------,莫使金樽空对月。„(2)-------,千金散尽还复来。„„
6、“钟鼓馔玉不足贵”,显然不是酒后吐狂言,而是酒后吐真言。”“
古来圣贤皆寂„寞”,其实说的是自己的“寂寞”,这里抒发作者怎样的情感呢?()(3分)
内A、无奈 B、悲哀 C、愤激 D、欢乐 „
7、“ 主人何为言少钱”照应上文中()。(3分)„
8、作者为“与尔同销万古愁”,不惜拿出“五花马,千金裘”,后人评说这句话写出了„诗人的豪放之情和狂放之态,为什么有如此之说?(3分)
„ 线„ „ „ „ 封 „ „
„„
三、现代文阅读(共16分)
密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儿子作文比赛得了第一,母亲却说她小时候作文写得还要好。她这样说是为了„激励孩子成为作家。
„
B.母亲本来喜欢花木,“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这“别处”指的是为儿子治病„和找工作。
○„
第5页,共8页
„„
C.在质朴的老街坊眼中,生活、健康与工作显然比文字、比获奖更重要。
D.母亲以为合欢树第三年的复生“是个好兆头”。作者写这一点是暗示,母亲是因为操心儿子的病以致有点迷信了。
E.“悲伤也成享受”,是说人在独自静静地怀念逝去的亲人时,即使悲伤,也会有某种温馨的感觉。
2.作者在文章中三次提到自己的年龄。你认为他在二十岁以后和三十岁以后对母爱各有怎样的体会?(4分)
3.文章在对那个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作者这样写想要表现什么?(3分)
4、以上文段是按照()顺序组织材料。(2分)
5、以下各项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描写方法的句子是()。(3分)A、“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 B、“她到处去给我借书。”
C、“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 D、“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
四、作文。(30分)
根据下列假设的情况,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假如上课时,你正聚精会神地听讲,忽然,你的同桌悄悄递过来一张纸条。你还没来得看,老师走了过来。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
第6页,共8页
:级班 :名姓 :号证考准 场:考„„„
○„1C 2A 3A 4B 5D 6B 7D 8C 9C 10C 11D 12A „
二、古文阅读答案
„
1、汉乐府、劝酒歌、qiāng、唐、李白、诗仙、大李杜(每空 1分,„共7分)
题
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3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3„分)
„
3、起兴(1分)
4、夸张、空间、时间(每空1分,共3分)
5、人生得意须尽欢(2分)„天生我材必有用(2分)
6、C(3分)
„
7、千金散尽还复来(3分)
8、因为诗人不过是朋友招待的客人,此时此地他已经忘答记做客的身份,反客为主,指挥典裘当马,真是可悲之极。(3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16分)
„
1.A、D(A项说法错误。母亲说这话时还没有发现“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后来母„亲发现我在写小说”。D项母亲认为“是个好兆头”一方面是为合欢树高兴,另一方面也„对生活,特别是对“我”充满了新的信心;不是“暗示母亲因为操心儿子的病以致有点迷要信了”。)(4分)
„„
2、①二十岁以后,作者双腿残废,母亲为了给他治病和帮助他学习写作而努力不懈,直„至因过度操劳而早逝,这使他体会到母爱的执着和无私。(2分)„
②三十岁以后,作者在创作上接连获得成功,他感念没有母亲就没有自己的现在,不痛定思痛,更体会到母爱的深厚和恒久。(2分)„
3、.想表现的是:①母爱是普遍的②母爱又是独特的(3分)„
4、时间(2分)„
5、C(3分)„
内
„„„„线„„„„封„„„„密„„„„○„
第7页,共8页
„„
第8页,共8页
情境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与体会宁继红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功能。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来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以达到培养学......
师德小结程继红教师要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思想道德,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时刻影响着学生,身教重于言教......
留楚中心校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我的长生果》教学反思五一班 肖继红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在教学时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用于实践,围......
再说我爱你魏继红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设计系2011级建筑装饰工程技术2班 ***亲爱的爸爸妈妈:昨晚熬夜看完了《世界上最美丽的离别》,“细看方知美丽,久品才解可爱。......
做一名快乐、幸福的教师罗田理工中专冯继红工作十余年,从教也十年多了,生活已从最初的激情满怀回归于平淡,而我们已是快乐越来越少,抱怨、牢骚越来越多,我们时常抱怨学生不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