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策略研究_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策略研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策略研究
周灌中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青岛 266404)摘要: 从4个方面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完善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进行内外培训相结合、加强教师的实践技能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做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关键词:教师队伍;保障体系;教学能力;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人才是强校之本,高职院校要提高内涵建设水平,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关键在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因此,针对当前高职教师师资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制订科学而合理的措施加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打造一支德技双馨的教学团队,是提高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
②
③
①二 当前高职教师队伍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高职教育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民众对高职教育认可度逐年提高,同时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都希望孩子在职业院校所学到的知识能紧密贴近企业实际工作,这对高职院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还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主要有如下不足。
(一)动手能力不足,双师素质比例低
目前,高职院校的部分教师是从本科院校毕业而直接从事职业教育的,这部分教师是在学科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又几乎没有从事过企业实践工作,所以虽然专业理论较为扎实,但专业技能缺乏,动手能力严重不足。即使现在高职院校普遍实行做中学的教学模式改革,仍由于教师本身就缺乏企业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的技能不能与岗位实际结合,这样容易误导学生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出现意想不到的差错。双师素质比例偏低,影响着职业院校教学质量与水平。
(二)高层次人才缺乏,科研能力薄弱
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其中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高职院校要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然而,由于许多高职院校都是由中职升格而来,学校缺乏科研氛围,教师缺乏科研意识,当然由于政策等原因,高职院校教师又往往缺少科研机会。这样势必造成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提不上去,高层次人才自然就会缺乏,为地方服务能力也相应较差,无疑高职院校与企业深度融 合就缺乏一个有力的支撑点。
作者简介:周灌中(1976-),男,江苏省连云港人,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④
(三)职业理想淡薄
职业院校的部分教师缺乏崇高的理想,缺乏敬业、乐业、爱业的精神,造成了这部分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他们只会埋怨学校的生源差、学校管理差、机制不完善,怨天尤人,只讲客观条件,不讲主观条件,工作态度不积极,把工作当成一种负担。
(四)教育教学能力缺乏
职业教育有一种特殊的属性,就是他的职业性,而教师普遍对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理念缺乏整体理解,还停留在一般的学科教学上,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有效课堂管理等方面运用老思路、老知识、老方法;兼以教师又普遍缺少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不强。毋庸置疑,学生学习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显著。所以,教师的基本教学能力亟待提高。
三 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
高职院校教师水平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多措并举,努力提高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水平。
(一)完善机制,建立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
在相关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笔者所在职业学院的实践探索,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机制、建立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
1、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教师机制
高职学院应以校企合作理事会、董事会等多种形式为平台,在企业建立教师企业实践工作站,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教师机制。应制订《专任教师企业实践锻炼管理办法》,与合作企业就相关教师的实践锻炼时间、岗位责任、工作流程、锻炼目标、考核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明确了双方权责,真正将教师到企业顶岗学习落到实处,不断拓展了教师参加实践锻炼的渠道。
2、建立提高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机制。高职院校应在教师为企业解决实际技术问题、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方面有更多的作为,建立有效的机制。制定并实施《科研与社会服务奖励暂行规定》,成立专业技术服务团队,积极联系地方相关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承担科研项目,解决技术难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3、制定体现重视高层次人才的相关政策
对高层次人才给予优惠政策,提高其待遇。为了吸引校外高学历、高职称、有真才实学的优秀人才,应出台《高层次人才管理暂行规定》,实践证明,通过引进来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带动,激发了在校教师快速提升基础素质及相关能力的积极性,教师们的社会服务能力得到了整体提升。
4、建立重点培养专业带头人的机制
完善《学院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选拔培养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专业带头人、骨
干教师的任职条件,按照个人申报、组织推荐、资格审核、专家评审、会议研究审核、院内公示、确定培养对象的程序,对于每个专业,可以从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中分别选拔1名专业带头人、4-6名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养。重点培养的带头人、骨干教师不但大大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也可在他们的影响和带动下,使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普遍提高。
(二)实施师德修养工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具有一支善于把握时代脉搏、思想先进、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为此高职院校应积极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工作机制,在广大教师中树立起了“教育之本,育人为先”、“教师之本,师德为先”的理念。
1、开展师德工作研究,探索新时期师德建设新途径
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学术规范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师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一是发挥师德讲堂的作用,让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定期组织交流会、座谈会、报告会,邀请校内师德先进个人进行宣讲。二是每两年进行一次师德标兵评比,每学期进行一次师德建设活动,加大师德典型宣传力度,形成重德养德的良好风气。
2、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师德考评方式,完善师德考评制度
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认定、业绩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首要内容。加大对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处罚力度,对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在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
(三)坚持内外培养培训相结合,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教育教学能力的高低决定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应坚持内外培养培训相结合,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1、开展教育教学能力测评,实施教师教学水平达标工程
需围绕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两个方式,以说课的方式定期对全院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进行测评。测评中要求教师按照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理念,从教学目标定位、课程设计理念、内容组织、情境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设计,要突出“一个中心四个基本点”(以学生为中心,依托职业情境,突出能力目标,坚持行动导向,贯彻工学结合、做学合一)。
2、组建讲师团,实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
为提升教师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解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有效课堂管理等教育教学基本能力,高职院校需专门成立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讲师团。讲师团坚持“专业引领、骨干带动、同伴互助、自我反思、自主发展”的策略,由学院教学
资历深厚、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理论水平扎实的教授、副教授组成。讲师团成员每学年为新进教师开展教学基本规范、教师基本技能等培训,使新教师明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基本特征,把握职业教育普遍规律;还需为专业教师进行职业教育新理论、新方法培训,促进全院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为教师快速成长搭建广阔舞台。
3、加大外出培训力度,通过学习进修取得真经
优先支持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到国内外培训进修、科研课题、外出考察、参加学术会议,及时跟踪了解国内外学术前沿动态和教育发展趋势,拓宽视野,提高教学科研、专业开发能力和学术水平,增强创新意识,更好地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4、建立教师成长在线学习中心,实现资源共享
为扩大教师外出培训成效,使培训成果惠及全院教师,实现培训进修效益最大化,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发展成长深度融合,需专门组建教师成长在线学习中心,促进教师自主学习。中心可搜集来校专家与本校名师的精彩专题讲座及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的汇报,企业最新工艺及操作规范等材料,全院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有选择性的自主学习。
(四)校企合作,提升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
生产一线的作业现场是职业教育教师最好的课堂,高职院校应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提升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
1、落实专业教师任教准入制度,把好教师专业素质关
为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应制定专业教师任教准入制度,把两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作为招聘教师的必要条件,在教师入职面试时除了对其教育教学方法进行考察,更重要的是先对其实践能力进行考核,如实践考核不通过测一票否决。
2、建立校企人才“双向挂职、定期交流”制度,提高系主任专业认知水平 系部领导及职能处室中层领导分批次到企业生产一线担任兼职部门经理或科队长,参加企业生产作业,了解专业技术优化升级的最新动态;企业一线部门经理或科队长择优兼任学院系部主任,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优化,使教学改革向纵深推进,同时也把企业最新的知识和技术带到学院,开阔了专业教师的视野。
3、建立专业教师“企业顶岗”制度,提升教师专业理论素养和技能水平
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只有在真实的生产一线才能得到锻炼,因此,高职院校应在寒暑假时间安排专任教师到生产企业现场顶岗实践;所有专业课教师每五年应脱产半年到企业生产管理一线锻炼实践,参加劳动生产,参与工程技改项目和技术研发,提高双师素质,通过在企业兼职和实践了解行业产业最新技术前沿,使学院教学内容、科研开发工作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积极开展横向课题研究、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问题,真正做到“上得讲台下得企业、既能动口也能动手”,提高了专业教师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4、开展教师专业技能考核,提升教师学习的主动性
组织各系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教师的专业教学岗位任职要求,提炼教师专业岗位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多个岗位知识模块,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各系部组织教师进行专业岗位能力培训,培训结束后,由教务处组织校内外专家对专业教师并进行专业岗位能力鉴定,考核通过后发放教师专业技能合格证书。[6]三 结语
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是决定高职教育水平的基础性指标,也是目前制约高职教育的瓶颈之一。探索建立适应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是高职院校提升内涵的重要内容,也是学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交通运输职业教育科研项目《“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11340)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晓红,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0(28):159-160.[2]张爱华, 高职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的探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21-23.[3]张伟萍, 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标准构建与实践动向[J], 中国高教研究,2010(6),99-102.[4]邵海燕,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0(2):254.[5]王庶熙,双师型教师培训体系建设的探索[J],高等函授学报,2010(5):69-71.[6]刘健,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中实践能力提升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4),76-79.作者联系方式:周灌中,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科教二路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266404,电话***,Email:306434121@qq.com。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探索[摘要]教育教学质量高校教学工作的核心,是衡量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学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近年来,高职院校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大力推进教学......
高职院校成人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研究论文【摘要】高职院校作为高等院校的重要分支,在发展经济、促进就业、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成人教育作为高职院校的重要组......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高职院校成人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研究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兼职教师队伍的构成高职院校的外聘教师分兼课、兼职两部分,兼课教师指的是来自于高校的的,能、、兼职教师主要来源于企业、兼职教师的管理兼职教师的职责兼职教师的任用1.兼课......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张佳(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 秦皇岛066004)摘要: 关键词: 作者简介: 高职学生政治辅导员是与学生联系最密切的群体,他们对学生的影响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