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_1_教师如何开发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_1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师如何开发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_ ——校本课程开发论文
从专业发展角度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育教学实践,如果抛开学校去谈教师的发展或成长,那就失去了发展的基石和依托。因此教师的发展只能在学校中、在具体的实践中、在对自身实践的不断反思中才能完成。学校既是教师专业生活的场所,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地方。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也必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校本课程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就本质而言,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有三方面: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专业的成长、学校特色的形成。这就是说,校本课程开发本身就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指向,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1.教师知识的分类:
就知识角度而言,教师的知识一般可以分为三大类: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数学、物理、化学、语文、外语等,这些知识教师一般在师范院校中可以获得,而且对教师而言,本体性知识只要达到一定的量就可以了,并不是越多越好。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知识。这类知识一般是动态的,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而掌握,但更多的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逐渐地了解和习得,需要动态性地去把握和领会
并在实践中加以发展与加深。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具有的关于客观现实的背景知识。这类知识更多的是来自教师的教育实践,具有明显的经验性的成份,是教师经验的累积。换言之,实践性知识只能在教师的具体实践中获得。
从知识方面看,实践性知识的获得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标准。因为对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教师来说,本体性知识与条件性知识并不是太缺乏,其发展主要是指获得更多的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主要通过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而反思正好是校本课程开发所特别强调的,校本课程开发本身就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的获得提供了一个平台。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中的一项新兴的活动,教师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整个开发活动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因而反思就有其特殊的作用。2.课程开发实践。
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必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因为介入课程开发以后,教师会面临新的教学观念、材料和策略的挑战。让教师参与课程发展,从理论上讲,能增进教师对学校课程乃至整个学校的归属感,可以提高教师的士气,提高教师的工作满足感和责任感,使教师对教学工作有更多的投入。
总之,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使教师具有一个更开放的思维系统,能够改变教师不合时宜的观念,使教师具有更强的批判性反思能力,去发现和探寻他人的信念和思维方式,并能增加教师的探究性活动。
二、教师专业发展: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的可能
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在精神领域、知识领域、技能领域三个方面为专业发展提供了可能。1.精神领域。
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的精神世界有重大的影响。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给教师带来了一系列新的观念:
(1)以学生发展为本。
校本课程开发表面上看是以校为本,隐藏其后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校是为学生存在的,课程是为学生开设的,教师所做的一切归根到底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最大限度的发展。校本课程开发本身是以学生为本,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教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2)专家型教师。
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教师创造潜能的发挥,从而不满足于做一个消极被动的“教书匠”,进而利用自己“讲台之主”的权利,强化反思意识从教育实践入手,便捷地进行研究,逐步拥有教学研究的态度和能力,并提升自己特有的“教学实践性知识”,积极、主动地使自己走向“专家型教师”。2.知识领域。
在知识领域,校本课程开发不仅使教师改变了对知识本质的看法,而且为教师知识结构的改变提供了可能。
(1)知识本质。
在西方的语言中,“知识”有两种用法:一种是information,作为一个名词,指的是信息或消息之类的东西;一种是knowledge,可以作为一个动词,指的是知道的过程。校本课程开发重视不是现存的、静态的知识,而是强调学生自身的体验,强调如何获取有用的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思考与探索的东西,能够使人变得更为自由的东西。
(2)知识结构。
教师参与课程开发,首先要具有相应的课程理论知识,因此为了使自己的工作更具有成效性,教师就不得不认真学习一些课程理论,阅读大量的资料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便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这就必然引起教师知识结构的重组,以构建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这个知识结构包括:一般的教育专业知识、与教材有关的专业性知识、教学推理能力。3.技能领域。
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教师的技能发展,具体地说能提高教师的课程能力、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1)课程能力。
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自己确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负责课程实施、课程评估,而不仅仅是实施课程,因而必然有助于教师课程能力的全面提高。一般而言,教师通过对学生需求、学校环境、自身能力等3个方面的分析来确定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或者说编制课程是一个创造过程,是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选择,并加以组织的过程。课程实施包括教学、学生自学、作业等形式,但最为重要的是教学。通过教学,教师不断地将课程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将静止的书面材料
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内容,最终使它们成为学生的经验。由于校本课程是基于学校而开发的,因而没有外来现存的经验可供参考,教师必须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评价方案并实施评价。
(2)研究能力。
校本课程的开发本身就是一个教师参与科研的过程,它要求教师承担起“研究者”的任务,这对于教师研究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不仅要研究学校、学生、自己,还要研究课程制度、课程理论、课程开发方法等;不仅要研究问题的解决,还要研究交往、协调的方法等等。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角色转换
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会自动发生。借助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教师转换角色。
1.从“消费者”到“生产者”。
在国家课程开发模式下,参与课程开发的是教育部门的高级行政管理人员、教育理论家、课程专家、教学法专家等校外官员和学者,由他们设计好规范的课程文本,最后由教师去实施。我国一直运用国家课程开发模式,所以,教师被当作是一种课程实施的“工具”,教师考虑的是如何将规定的课程内容有效地教给学生,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忠实地执行。校本课程开发赋予教师一部分课程开发的权利,从而使课程开发不仅仅是学科专家和课程专家的专利,而形成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开发课程的态势,教师也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
2.从“教书匠”到“研究员”。
在传统观念上,研究是学者专家的事,教师只有使用研究成果的份而没有参与研究的权利。但校本课程开发是基于学生的需要、社区的需求,这就迫使教师或多或少地要从事实践研究。
在某种程度上说教师每天都在研究。如,上完一堂课,教师也许会想为什么某些学生学得那么好,而另外一些学生则一无所获呢?从教师这个角度来说有哪些问题,从教育制度上有哪些制约因素,学生又该承担什么责任,课程本身有没有问题,怎样让所有的学生都有长进等等。如果自己能在下一次课中控制一些因素,尝试一些新的方法,并取得了一些成效,又能将做法记录下来作为以后教学的借鉴,这就是研究了。所以,研究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只要教师们有心便可以进行,但研究也论述。这里仅就与教师直接相关的几个问题作一些纲要性的说明。
首先,教师要有问题意识,能够在纷繁复杂的教育事实中发现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并对此采取一些针对性的做法以求有所改善。其次,教师要研究的问题一般应是实践问题,而不是理论问题。教师要研究的是如何做才能使自己的实践更为有效,然后慢慢地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再次,研究过程中不能生搬硬套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因为理论总是灰色的,而实践之树常青。最后,在成果的表达上,要追求实践风格,采用“故事研究式”,或者说是叙事式,只有将整个研究过程加以科学的记录,给大家提供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从中发现真理,这才是最为主要的,不能盲目追求理论的升华。
具体而言教师要为学生做好三种设计:(1)学习情境设计。设计一个有意义的学习环境,并提供相应的学习材料与学习设备,使学生对新旧知识形成一定的联系,并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去。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评价、纠正错误等等。(2)信息资源设计。教师要确定某个主题所需要的信息资源,以及每种资源在学习过程中起什么作用。(3)协作学习设计。协作学习强调学生的参与,强调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批判、考察各种理论观点、信仰和假说,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论据及有关材料,并对别人的观点作出分析与评论。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蓝田县洩湖中学蓝田县洩湖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纲要》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
浅谈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专业发展摘 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开发是其中的一个亮点。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教师专业发展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目的。任何课程改革如果忽视......
校本课程开发《家乡名胜古迹》系别:教育系 班级:07(1)姓名:李宗飞 学号:0708116校本课程开发题目:《家乡名胜古迹》一、指导思想为了切实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实......
校 本 课 程 开 发 方 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及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切实地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
序最是书香能致远。为使每一名学生的终身发展积淀厚重的国学底蕴,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以促进同学们终身发展,积极营造“诵读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