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领导干部预防应对突发事件能力_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
提高领导干部预防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
提高领导干部预防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广西日报2010-01-23■ 中央党校进修班突发事件与危机管理研究专题课题组中央党校进修班突发事件与危机管理研究专题课题组
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又处在社会矛盾凸现期,努力提高预防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面临的重大公共治理课题,也是实现“保稳定”目标的重要条件。发展是政绩,稳定也是政绩,没有稳定,经济社会就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针对当前在一些领导干部中存在的思想认识不足、源头预防不够、干部作风不实、舆论引导不力、事件处置不当等问题,提高领导干部预防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应从提高以下四种能力着手。
一、提高对利益关系的协调能力
利益冲突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根源。大量事实证明,引发社会矛盾和突发事件,第一位的是利益冲突,预防处置突发事件,第一位的也是处理好利益冲突。从发生震惊全国的一些重大群体性事件来看,有的领导干部在推进改革发展过程中,不注重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关系,不注重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忽视困难群众合理诉求,政策措施缺乏连续性、稳定性。特别是在协调利益关系问题上决策不当,更是诱发群体性事件的首要原因。因此,必须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一要高度关注民生问题。改善民生是稳定之本,社会稳定最终取决于民心稳定。而民心的稳定又有赖于民生问题的解决。要切实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措施来抓,真正做到:一切发展都不能侵害群众的既得利益,一切发展都要着眼于改善民生,一切发展都要着眼于让群众共享成果。
二要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在制定出台或修订完善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改革方案和政策措施时,在实施重大建设项目之前,必须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做到“五个不能实施”,即:不能使绝大多数群众受益,得不到绝大多数群众理解和支持的,不能实施;违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不能实施;脱离实际,贪大求洋,劳民伤财的,不能实施;保护部门利益,与民争
利的,不能实施;准备工作不充分,配套措施跟不上,有可能引发社会震动的,不能实施。
三要严格依法按政策办事。要坚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从严查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法不公、违法不究甚至滥用职权、执法犯法、徇私枉法的行为。执行政策既要到位,又要注意维护政策的严肃性,避免为了解决一时一地的问题,随意乱开口子、乱表态,甚至无原则地迁就而引起攀比和新的矛盾。
二、提高对群众情绪的疏导能力
群众不满情绪的积聚,是爆发群体事件的重要原因。由于利益冲突的增多、思想多元化的影响,加上社会出现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容易使一些群众的“不公平感”、“被剥夺感”增强;一些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容易引起群众的反感;少数领导干部的腐败行为,容易引起群众的痛恨等等。这些不满情绪容易诱发不和谐、不稳定问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做好群众情绪的疏导工作,把它作为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发生的重要环节。
一要坚持积极疏导方针。畅通公民利益诉求和意见的表达渠道,积极疏导群众情绪。
二要充分依靠基层组织。大量不稳定因素起源于基层,疏导群众情绪主要靠基层,要从政策导向、力量配置、经费保障等方面向基层倾斜,切实增强基层实力,激发基层活力,提高基层效率。
三、提高对宣传舆论的引导能力
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是预防处置突发事件的重要策略。
首先,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网络等媒体的特点和规律。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时代,使世界上任何一个点上发生的事情可以瞬间上天入地遍全球。尤其对于负面新闻具有很强的汇聚效应、放大效应和扩展效应,很容易使分散问题汇集成焦点问题,局部问题放大为全局问题,一般问题演变为政治问题,个人的偏激言论扩展为非理性的社会情绪。因此,必须用好网络等新兴媒体这把“双刃剑”,在充分发挥其正面作用的同时,尽可能消除其负面影响。
其次,要解决“不愿说”和“不善说”的问题。要坚持公开透明,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传达党和政府声音,占据舆论制高点,夺取话语权,争取主动权,不给某些人进行恶意舆论炒作的机会和时间。正确对待媒体监督和网上舆论,对正常的批评报道要自觉接受监督,迅速纠正;对事实有出入的报道应及时沟通,说明情况,取得理解;对恶意炒作的报道,开通正面渠道,引导舆论。建立新闻发言人机制,确保及时、准确、全面发布权威信息,更加有效地引导舆论。
四、提高对突发事件现场的处置能力
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置失当,是造成事件反复甚至升级扩大的重要原因。提高处置能力,是成功处置的重要保障。妥善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要围绕“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的工作目标,依法果断处置。
其一,领导要亲临现场指挥。发生突发事件,领导要在第一时间到一线去,面对面地做好群众工作。大量的事实表明,领导是不是靠前指挥,对解决群体性突发事件至关重要。
其二,坚持“三个慎用”(慎用警力、慎用武器警械、慎用强制措施)和依法果断处置相结合的原则。群体性事件总体上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但往往是参与者的合理诉求与表达的不合法手段交织在一起,多数人的合法要求与少数人的无理取闹交织在一起,现实问题与历史遗留问题交织在一起,群众的自发行为与别有用心的人插手利用交织在一起,处理起来难度很大。如果处理不好,导致矛盾激化,就会直接影响到社会大局的稳定。因此,在处置事件现场时,首先要坚持“三个慎用”原则。按照“可散不可聚,可解不可结,可顺不可激”的要求,强化教育疏导,分化瓦解,决不能随意动用专政力量采用处理敌我矛盾的手段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
其三,做好善后工作。事件平息后,一定要注意做好各项善后工作。对承诺解决的问题,必须尽快兑现,消除可能导致事件反复的不安定因素。要坚持回访,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及早做好工作。要依法严肃处理对事件发生负有责任的相关人员,以息民怨、顺民意。对事件的首要分子、组织者、策划者,其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其行为违反治安管理法规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执笔:刘耀龙,自治区政法委副书记、自治区综治办主任)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论
领导干部如何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臵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
“七个到位”切实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一是思想认识要到位。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冷静、理性、平和、快速处置好、应对好突发事件,对于保持我国稳定的政治环境和......
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经验材料“七个到位”切实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一是思想认识要到位。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冷静、理性、平和、快速处置好、应对好......
采取五措施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阿蓬江镇采取五项措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一是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我镇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
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整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