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综述_城乡一体化工作汇报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济源市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综述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城乡一体化工作汇报”。

济源市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综述

济源市2003年提出走城乡一体化道路,到现在实现程度如何,还有哪些薄弱环节?为科学评价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济源市统计局通过调查研究、分析论证制定了《济源市城乡一体化监测体系》。根据该体系,该市统计局利用2008年的数据资料对18个省辖市的城乡一体化进程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显示,济源市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达到75。67%,居全省第二位,主要指标在全省呈现“三个率先”、“三个领先”、“三个前列”。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早春的济源城乡,处处生机盎然,充满生机与活力。

从依山傍水、功能齐全、独具特色的城镇,到交通便利、环境整洁、生活舒适的农村;从企业密集、功能集约的产业集聚区,到规模生产、特色鲜明的农业示范区,城乡基础建设与公共服务融为一体,产业布局与区域功能相互衔接,农村与城市二元鸿沟逐渐弥合。许多人由衷地感叹:济源的城市与农村,已经融为发展的共同体!

城乡一体化战略实施8年,济源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有数据为证:到2008年年底,济源市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达到75。67%,居全省第二位,仅次于省会郑州市。其中,城乡经济发展实现程度为85。89%,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程度为53。61%,社会事业实现程度为61。61%,生活质量实现程度为82。62%,环境质量方面实现程度42。45%。济源市还在全省率先实现自然村通硬化路、率先全面实现饮水安全和村村通自来水,率先出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清洁能源使用率、财政支农资金占财政支出比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三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一位,城乡居民收入比、农村自然村垃圾集中处理率、城乡居民每 百户拥有电脑量均居全省前四位。

济源市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城乡一体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略,确立了用城乡一体化统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和工作思路,保证了城乡一体化积极稳妥、扎实有效推进。

自2005年被列为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以来,我市坚持把城乡一体化作为济源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略来抓,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市逐步确立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用城乡一体化统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按照“关键抓发展、重点抓农村、核心抓统筹”的工作思路,以推进“三个集中”(工业向集聚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实现“四个加快”(基础设施加快向农村延伸、公共财政加快向农村倾斜、社会保障加快向农村覆盖、社会事业加快向农村发展)为途径,以体制 机制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按照全域城市的理念规划城市发展。济源市把1931平方公里的市域面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规划,确定了“1133”城乡发展战略。

按照县域经济的理念规划小城镇建设。为激活镇(街道)发展活力,促进镇(街道)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济源市确立了“放权强镇”的总体思路,以拉大框架为重点,通过完善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公用设施、社会事业,增强服务功能,建设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中心和产业支撑、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各具特色的中心镇区。

按照新型社区的理念规划农村建设。对全市527个村(居),济源市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类指导”的原则,按照新型社区的理念进行统筹规划,宜迁则迁,宜并则并,宜改则改,因村施策,分类实施。

到2009年年底,济源市中心城市规划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城区建成面积已由2005年的24平方公里扩大到35平方公里,城市化率由2005年的40%提高到49。01%,居全省第三位,基本形成粗具规模、布 局合理、特色各异的小城

镇体系,全市11个建制镇,小城镇建成区域面积达到21。2平方公里,镇区人口达到7。3万人。克井、承留、轵城等镇人口超过5万,逐步向小城市发展。济源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以深化改革促进城乡一体化,创新体制机制,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的城乡全覆盖,建立了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这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示范和借鉴意义。

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社会事业向农村发展,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在城乡一体化的“牵引力”作用下,一场历史性的变革正在我市无声地进行,城市和农村融合得越来越紧密。

近年,济源市屡屡出台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文件,深化户籍、财政、税收、金融体制改革,着力突破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各种障碍,积极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一是率先在全省建立健全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制度。2008年,济源市出台了《济源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障暂行办法》。此办法与我市已实行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一起,构成了我市全民社会养老制度框架,在全省率先实现了社会养老保障政策全覆盖。

二是实行城乡户籍一体化,消除劳动就业歧视观念,切实消除劳动用工中城乡居民同工不同酬等不合理现象。三是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实现所有企业和职工养老保险全覆盖。四是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基本做到了人人享有医疗保障,提高大病补助标准,完善了城乡重大疾病救助制度,逐步实现社会救助一体化。五是整合劳动就业培训资源,形成了统一管理的劳动就业培训网络,大力实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计划”,有力地提升了农村劳动力就业水平。

近几年,济源市还投入大量的财政支农资金,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的步伐,率先在全省全面实现饮水安全和村村通自来水、村村通硬化路、村村通广播电视,农村自然村通自来水率为89.92%,居全省第一位。农村垃圾处理实行“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管理模式,有效地改变了农村生活环境,在质量、内涵上不断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城乡公交一体化工程形成网络,全市每天开通城乡公交车辆412台,公交车通村率达到98.1%,百姓出行更方便。济源市委、市政府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注重以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以城市化的理念建设农村,以市民化的理念塑造农民,农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农民素质明显提高,农村发展能力和文明程度得到提升。

农村的面貌为什么能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范庄村党支部书记李道安一语中的:“城乡一体化推动了农村面貌的迅速改变!”近年,济源市强力实施以村村有标准化卫生所、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信息网点、便民超市、敬老养老场所为重点的“五有”工程建设,配套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加强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城乡居民在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差距逐渐缩小。统计表明,2008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0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176元。

城乡居民收入比2。24∶1,低于全省0。73个百分点,低于全国1。0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四位;城乡居民每百户拥有电脑34。1台,居全省第二位;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为0。328,实现程度达到91。4%,居全省第三位。

在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加大投入是硬道理。从2004年开始,济源市委、市政府逐年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2008年的投入为3亿元,2009年达3。9亿元,今年投资预算达到4。5亿元,全市近38万农村人口人均1000元以上。这些资金一部分用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民增收,一部分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一部分用于农村社会保障,发挥了越来越好的拉动内需作用。“通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济源已经具备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济源市长赵素萍说。2004年以来,济源市连续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推动全市上大项目、上好项目、快上项目。2007年把项目建设和环境、文化、创新结合起来,开展“赛发展、赛环境、赛文化、赛创新”的企业“四赛”活动,有效地促进工业企业扩总量、上规模、抓创新、上台阶。工业企业的快速发展,经济实力的增强,为工业反哺农业、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济源市委、市政府创新工作方法,以持续不断的活动为载体,综合运用激励机制、奖惩机制、竞赛机制等手段,形成了市、镇、村三级联动,工农城乡互动,各方面齐抓共建的工作格局,有力推动了城乡一体化。

突出全民增收,扎实推进“3581”农民增收创富计划。2008年开始,济源市以人均纯收入3000元、5000元、8000元、1万元为台阶,将全市527个村(居)分为5个档次,大力开展创富竞赛活动,鼓励镇(街道)与镇(街道)、村(居)与村(居)开展结对竞赛活动。2009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的村新增4个,达到16个;超8000元的村新增26个,达到79个;超5000元的村新增19个,达到316个;3000元以下的村比上年减少26个,仅剩20个。

好中差兼顾,大力实施百村富民工程。2007年,我市选择138个村(居),确定104个市直、省直单位分包,开展为期3年的百村富民工程。

到去年年底,基本达到了村村通广播、村村有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村村有便民超市、村村有网络信息终端的目标,文化体育卫生设施齐全、经济较快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农村环境整洁优美。2010年,我市重新选择138个村,启动第二批百村富民工程建设。

变农闲为农忙,持续开展“3+1”工作。从2005年开始,济源市充分利用冬春农闲的大好时机,变冬闲为冬忙,连续5年开展造林绿化、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开发整理“三项工程”。2007年又增加了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工程,通过连续几年开展“3+1”工作,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夯实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做大亮点带全局,着力打造现代农业农村发展示范区。为提高农村综合发展能力,济源市将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在山区、平原共确定4个区域,计划利用1至2年的时间,初步形成4个功能完善、社村一体的现代农业农村发展示范区。在示范区建设中,将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同步推进,形成现代农业与二、三产业,新农村建设与新型社区培育,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同步发展的新格局。

与此同时,济源市还先后实施了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新老典型村结对竞赛等活动,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了农村与城市的融合。

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

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摘要:加快小城镇建设是提高城市化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协调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当前小城镇建设与管理存在诸多的......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中国的城市经营不仅需要理论,更需要实践。不仅需要战略,更需要策略;不仅需要理念,更需要手段。政府作为城市经营的运作主体,该如何牵住城市化这个......

加快城乡统筹建设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加快城乡统筹建设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在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中,浉河区紧密结合区情实际,准确定位,以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先行区为统领,以土地流转、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新农村建设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加快新农村建设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关于对余庆、三圣两地新农村及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考察报告县委、县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由县农办牵头,建设局等部门8位同志组成新......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xx区长在全区领导干部读书会上的讲话2004年8月31日同志们: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任务。前不久,市......

《济源市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综述.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济源市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综述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城乡一体化工作汇报 济源市 城乡 加快推进 城乡一体化工作汇报 济源市 城乡 加快推进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