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论1_美术教学论
美术教学论1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美术教学论”。
美术教学论复习纲要
填空题
一、美术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P17
学习方式的改变: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此,美术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二、美术课程改革的目标——P23
我国现行的美术课程总目标实际上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知识与技能的获取,过程与方法的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取向。
三、中学生绘画发展特征——P33 1994年,我国美术教育研究者王大根先生将儿童的绘画发展分为四大阶段:涂鸦期(1.5——3岁);符号期【“词”的符号期(3——5岁)、“句”的符号期(5——7岁)、陈述的符号期(7——9岁)】;写实期【陈述的写实期(9——11岁)、分化的写实期(11——13岁)、视觉的写实期(13——15岁)】;理性期(16——17岁)。
四、教学过程的构成因素——P38 我们将教学因素划分为四个基本要素:即教师、学生、教学中介、教学环境。
五、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学内容简介——P64 四个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
六、课时计划(教案)——P136 12567
七、教学目标——P137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当掌握的具体内容,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等。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制定目标。
八、教学媒体的运用——P159 教学媒体是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它直接沟通教与学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的效果影响很大。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一定要了解各种教学媒体的特点、功能及局限性,选择恰当的教学媒体。要注意媒体的组合运用,使之结构合理,配备恰当,发挥整体效益,以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九、美术的现代化教学媒体优点——P179
1名词解释
一、美术教材——P54
美术教材从广义上讲是美术课程内容的各种形式的载体,是指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美术学习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从狭义上讲是指根据美术课程或教学大纲提出的教育目标和课程内容而选择与组织的教学材料,一般以教科书形式出现。美术教材是比美术教科书更大的一个范畴,教科书只是美术教材的呈现形式之一。
二、美术鉴赏的内涵——P77
美术鉴赏是在对作品感性认知后的理性追求,是鉴赏者运用自己的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在理解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中获得审美体验,侧重于对作品的理性分析、鉴别和评价。
三、教学方法的本质和意义(填、名、简皆可能)——P115
教学方法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学双方,也就是教师与学生在互动活动中,采取的一系列手段与方式方法的 1
总和。
教学方法的构成因素十分丰富,它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同时它还包括师生间教学活动的顺序;它既包括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学双方的外显性活动方式,也包括教学双方在动机、情感、意志、思维等方面的内隐性活动方式。
四、微格教学的概念——P194
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教学实践系统,它使师范生和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并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和训练。它是在教育教学理论、科学方法论、视听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系统训练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论和方法。
五、课外美术教育——P295
课外美术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课外美术教育是指学校在美术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之外,在课外时间组织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各种美术教育活动,包括美术第二课堂、校园艺术节、美术竞赛活动等等,它与教学的目的是一致的,是教学体制的有机构成部分。广义的课外教育范围外延更为宽广,涵盖的面更大,除狭义的内容之外,还包括社会活动、家庭教育等等。
简答题
一、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P241、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2、激发学生美术的兴趣
3、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4、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二、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P251、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发展的需求
2、拓宽美术视野,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3、注重学习方法和过程,提高美术素养
4、强调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提倡质性评价,促进个性发展
三、中学美术教学的基础——P29
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心理发生急剧的变化并逐渐趋向成熟。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稳定性、均衡性与个别差异性等特点。
1、中学生的生理发展特征
①、身体外形上的变化【身高体重变化迅速】
②、体内机能上的变化【生理基础的各个系统迅速发育健全】
③、性别特征上的变化【青春期的体态和生理上都出现了新的性别特征】
2、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
①、心理过程的特点
A、认知过程的发展 a、调节与控制注意的能力提高
b、记忆性与主动性的发展
c、思维能力的形成B、情感发展特征
a、情绪方面,中学生由外露型向内隐型情感过渡,并逐渐达到成人水平。
b、情感的深刻性与稳定性不断的增强。
C、意志发展特征【中学生意志的自觉性与自我控制能力显著增强。】
②、个性品质的特征
A、个性创作与自我表现
B、理想的社会性与学习动机
③、自我意识的特点
A、自我认识欲望
B、自我评价能力
四、中学美术教学的实质——P34
所谓中学美术教学实质,是指美术教学与其他教学相区别的最基本的质的规定性。中学美术教学是指教师通过一定的美术教学手段,培养中学生形成对美术的整体认识,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的一种行为。美术教学实质是一个多方位多层次的结构体系。
1、美术教学的视觉情感性
2、美术教学的启发创造性
3、美术教学的情感享受性与治疗性
五、中学美术教科书的新特点——P591、版式新颖,图文并茂,协调美观
2、采用灵活、多样的编排方式
3、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
4、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六、美术教学原则——P951、直观性原则
2、审美性原则
3、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原则
4、启发创造性原则
5、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
6、综合性与整体优化相结合原则
七、美术教学的常用方法——P1221、教师主导型教学方法①、讲授法②、演示法③、呈示法
2、师生互动式教学方法①、讨论法②、练习法③、参观法④、情境法
3、学生主动型教学方法①、游戏法②、探究法③、观察法④、纠错法
八、美术教学的准备工作——P1281、钻研美术课程标准
2、钻研素材①、教科书教材与其他参考资料②、现实教材③、电子教材
3、了解学生
①、了解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的情况、审美能力的高低、学习习惯等。
②、分析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心理、个性差异、情趣爱好、对美术学科的态度和关注程度。③、了解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思维特点、学习状态等。
④、在熟悉学生的基础上,设想学生在课堂上做出的反应、存在的问题。
⑤、了解班级学习风气、纪律状况、学生的实际问题等,积极与班主任沟通。
4、物质准备①、教学设备②、教具准备③、学具准备
5、考虑教法
6、编写教学工作计划①、学期(或学年)的教学进度计划②、单元(或课题)的教学计划③、课时计划(教案)
九、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方法——P1402、成功教学法
3、学生自主教学法
4、启发教学法
5、开放教学法
6、模糊教学法
7、激疑法
8、头脑风暴法
十、教学设计的要素——P1591、学习者分析
2、教学内容分析
3、教学目标制定
4、教学策略与媒体
5、教学评价与反思
十一、网络教学的特点——P1871、丰富全面的资料信息
2、独立自主的探索研究
3、如火如茶的讨论交流
4、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
十二、美术教学评价标准——P2191、教案
①、教学思路
②、教学目标
A、知识性目标
B、技能性目标
C、情感性目标
D、发展性目标
③、教学重难点
④、教学领域
⑤、教具学具
⑥、教学活动
⑦、板书设计
⑧、课后随笔
2、课堂教学
①、教学流程
A、导言
B、授课
C、实践
D、展示
E、结尾
②、教师要求
③、板书要求
④、学生要求
3、教师、教学配备
十三、美术教师的素质与技能——P2631、健康的心理素质
①、饱含工作的热情
②、愉快幽默的情绪
③、坚忍不拔的意志
④、理智的心理调节能力
2、美术专业素质
①、美术专业知识
A、美术及相关基本理论
B、美术史
C、美术技法理论
D、美术专业技能
3、教育理论知识
①、教育学理论
②、心理学知识
③、美术教育理论
4、美术教学技能
①、教材使用与创新处理的能力
②、教学设计能力
③、课堂教学情境创设能力
④、师生互动与沟通能力
⑤、新课程下的讲授能力
⑥、课堂调控能力
⑦、教学内容的呈现能力
⑧、多讯道教学表达能力
A、音声讯道
B、形符讯道
C、动姿讯道
D、时空讯道
E、教学媒体讯道
5、教育科研能力
①、具备较强的研究意识
②、科研资料的搜集能力
③、掌握多种教育教学研究方法
④、科研成果表述能力
6、自我学习能力
十四、当今世界对教师的要求——P2751、强调教师同医师、律师一样,也是一种专门职业,一种必须经过严格的、持续不断的专业训练而获得专门知识与专门技术的他者无可替代的职业。
2、强调教师的职前教育与职后进修的连贯性。尤其强调在职后进修比就职前教育更为重要。
3、强调大学阶段的教育,不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完成教育,而是旨在为日后的在职进修提供基础教育。
十五、美术教育实习的环节和内容——P2911、美术教育实习的环节
①、准备阶段
②、见习阶段
③、实习阶段
④、总结阶段
2、美术教育实习的内容
①、课堂教学
②、课外教育
③、班主任工作
④、教育调查
论述题
中国美术教育的现状——P14
一、美术课程改革之前存在的问题分析
1、美术学科目标不够明确
2、内容领域划分标准不统一
3、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
4、课程的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
二、美术课程改革与实施的现状
1、课程性质的转变——人文性质
2、教学过程和方法的改变
①、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②、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如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③、美术学习应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
④、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
⑤、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⑥、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⑦、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学习学习美术的兴趣。
⑧、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3、学习方式的改变①、自主学习②、合作学习③、探究学习
4、教学评价的改变
5、课程资源的改变
6、师生关系的改变
1.义务教育美术课程的价值与总目标:a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b引导学生参加文化传承和交流c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d.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e.出尽学生的......
美术教学论2013(A)标准答案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1、建议性 指令性2、19953、20014、现代设计基础 传统工艺美术5、学生的发展 回归生活6、课程改革7、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
美术教学论教学总结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能帮我们理顺知识结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
《美术教学论》参考书目钟启泉等主编《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钟启泉等主编《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1、奠定现在教学法的先驱者是: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和福禄培尔。2、1632年,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一书的问世标志着教学论的诞生。3、夸美纽斯:他是理论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