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一数学后进生的防止和转化_初一数学角度的转化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浅谈初一数学后进生的防止和转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初一数学角度的转化”。

浅谈初一数学后进生的防止和转化

泰州市泰东实验学校

朱玉珍

摘要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后进生越来越多,是什么阻碍他们前进的步伐?本文就从除非智力因素外分析导致学生后进的原因,并从搞好中小学衔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入手,提出四大对策,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关键词 : 后进生 成因 防止 转化

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后,所有的小学毕业生都无条件地升入初中学习,加上部分优等生进入民营学校,无疑给公办初中增加了教学上的难度。从本人几十年来的体会感到,后进生对学习产生逆反的情绪,是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一大困难。后进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有社会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方面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但大部分后进生都是后天形成。数学由于其学科特殊性决定有不少后进生存在,而农村学校尤为突出,初一更值得注意。如何防止和转化他们是每位数学老师将慎重思考的问题。

一、后进生产生的原因

初一数学后进生,除了非智力因素外主要原因有:

1、基础知识不牢固

小学数学是中学数学的基础,教学体系的严谨性,运算的精确性,推理的逻辑性,要求学生必须有扎实的基础。事实上,一部分小学毕业生数学基础根本不过关,该记住的知识没有记住,该掌握的内容没有掌握,实际水平相当于三四年级的水平,到了初一后就无所适从。

2、学习活动不适应

小学课程门类集中,内容简单,教学时间多。进入初中后,科目增加,内容拓宽,知识深化。要求初一学生的学习具有更大的独立性与自觉性,学习方法灵活多样。事实上在中小学衔接过程有的学生适应性强,有的学生适应性差。这部分学生不能立即适应这一学习环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行成后进生。

3、思维能力的发展跟不上

小学数学主要是四则运算,单向思维,实际应用的题型不复杂。学生一进入初中,知识内容发生质变,一是建立了有理数概念,引进了负数,二是用“字母”为主的符号表示数。事实上,一部分学生思维能力无法跟上这两个飞跃,暂时的进度跟不上一是的学习“吃力”,认为数学很难,产生畏难情绪,自卑,加上一部分学生未脱离“哺乳期”缺乏初中自觉猎取能力,致使学不得法。

4、缺乏责任感

小学数学解题过程比较简单。进入初中后还像小学那样解题,不遵循一定步骤、解题过程和逻辑性,不能正确灵活地运用定理、公式;对作业、练习应付了事,不重视考试,考后又不总结反思。久而久之,造成误差积累,使学习更加困难,丧失学习信心。

5、心理和生理上的原因

由小学进入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从心理上说,初一年龄都在13岁左右,正处在有意识记向意义识记、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时期。生理上处在发育期,而部分学生对这两个转化开始不适应,若不能较快适应这两个转化,渐渐跟不上教学要求,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之失去学习信心,陷入厌学的困境。这也是产生数学后进生原因之一。

6、缺乏学习教学的兴趣,出现兴趣倾斜

小学毕业后的暑假,没有作业,家长们又只关心眼前的收入,没有时间管子女,有的家长怕子女出现安全问题,就给孩子买电脑上网打游戏,致使有的学生甚至不吃饭不睡觉终日沉溺于网络。进入初中,部分学生心还通在电脑游戏上,加上数学基础不好,教学内容难度加深,对数学不感兴趣,上课如嚼蜡般无味,很难集中精力去听课,导致恶性循环,形成数学后进生。

二、后进生的“防”“转”策略

防止与转化后进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举手之劳的事情,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娴熟的教育技巧,广博的爱心关怀。

1、搞好中小学衔接 ⑴

知识的衔接

数学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发展。因而初一新生结合新课内容,加强旧知识的复习,是防止和转变后进生的先决条件,特别重视第二章“有理数”、第三章“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因为有理数的运算是小学与初中的过渡性、接轨性教学也是初中教学的基本性运算。⑵

学法上的衔接

在小学里,一部分人“死读书”,学习方法以简单模仿、死记硬背为主;另一部分人平时除了听课做作业外,不注重挖掘教材功能,更多学生做事只求结果,忽视教学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因此,开始应有意让学生体会到小学学习方法在初中阶段是不能适应的。坚持严格的常规训练,解题严格按步骤进行,帮助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学习,这是防止和转变后进生的必要措施。

2、注重培养后进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的动力,数学教学的成就取决于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能否保持和发展。为此,培养和提高初一学生数学的兴趣,是启动发展思维的有效措施,是防止和转变数学后进生的重要保障。⑴

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人都有一种好奇心理,越是奇绝怪异,越要探个究竟。因此在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情境,引起悬念,能激发学习兴趣,启动学生思维。如进行同类项概念教学时,可以创立这样一个游戏:课前准备几张写有单项式的卡片,其中有几组是同类项,把这些卡片分发给学生每人一张,然后按同类项作为朋友的规则进行找朋友游戏,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使学生较快的获得知识,这无疑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⑵

通过呈现差异,不断掌握新知

通过呈现给学生与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差别,或相冲突、相矛盾的情境,揭示原有认识的片面性和不完整性,可激发学习兴趣,有效启动学生思维。如教学“有理数乘方时”,可以出示这样一个题目,有一张厚度为2mm的纸,将它对折一次后,厚度为2*2mm,对折30次后厚度为多少?试与珠穆朗玛峰比一下哪个更高,同时告诉学生对折后的高度远高于珠穆朗玛峰,学生非常惊奇并且用计算器计算验证(小学的方法),教师的结论是正确的。但用小学时的方法计算实在太麻烦。对此,是否有另外的办法呢?学生非常疑惑。由此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纷纷想知道其中的诀窍是什么,到底是如何进行计算的。⑶

加强直观教学,吸引后进生注意力

后进生大多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爱思考,但他们善于形象思维,对新奇具体事物感兴趣,并善于看得见摸得着东西。因此教学时宜采用看图、实物演示实际操作等直观教学手段,通过让学生亲自操作来获得知识。例如在讲“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我们可以用几组不同长度的三根铁丝,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得到哪几组铁丝可以组成三角形,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根铁丝之间有什么关系?从而引导出上述性质。因此加强直观教学可以吸引后进生的注意力。⑷

架设认知桥梁,突破教学难点

通过复习旧知识,把新、旧知识进行对照,或增加辅助命题深入浅出,能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上的难点,从而激发其兴趣。如方程的应用,教学时就可增加辅助命题(小学已掌握的应用知识)来突破难点。⑸

引导学生自得,给予成功满足

兴趣是带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成功的喜悦可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中,千方百计引导学生自得,创设情境使其成功。如,讲授有理数乘法运算时,安排学生自主练习,再让有不同运算方法的学生演示,这样就形成了对比,在对比中找出更准确、更科学的算法,学生在收获成功的同时,又掌握了几种不同的方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⑹

联系生活实际,知道学以致用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增补实例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离不开数学,并指导学生带着数学思想去观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时增补一例:“邻居张大爷把100元钱按照定期一年储蓄存入银行,昨天到期得本息为111.34元,那么这次储蓄的年息是多少?这种储蓄的年利率又是多少?”这一例对学生既不陌生,又感亲切,即可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尊重接纳后进生,使他们轻松愉快地学习

一般来说大部分后进生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经受不住刺激,非常渴望老师对他们“以诚相待”,不歧视,不讽刺,不打击,不揭短。后进生都有一个怕遭冷落的共同心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详细了解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家庭背景、心理素质、兴趣爱好、优点缺点、成绩状况、与同学交往等等。找他们个别交谈,进行心理辅导,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并不断鼓励,同时对他们抱有诚挚的爱,平等的尊重,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使他们产生由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⑴

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

预习是学习各门课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农村中的学生大多数不会预习。因此,教师有必要教会他们预习的方法。预习就是在上课前将所要学的内容提前阅读,达到熟悉内容、认识自己不懂的地方的一种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教会他们作记号,以便在上课时认真听讲。从而真正理解这些有困难的内容。⑵

教会学生听课的方法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多数学生在听课时不懂方法,学习效率也就不显著。那么怎样听好课呢?

1)在听课时必须专心,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

2)抓住重点作上笔记,上课时老师会强调某些重要问题,以及还会把某些公式定理及方法板书在黑板上。那么就要求作上重点符号,并作上笔记,将某些知识点记录下来,以便复习巩固。

3)在预习中作上记号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保证能听懂。4)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做到先思考再回答,不要不作思考的回答。(3)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

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掌握巩固。多数学生在学习过后不习惯于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类,这就要求教师教会学生将所学知识点同以往学习的内容进行归纳、对照、比较其异同点。

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⑴ 培养自觉学生的好习惯。这不仅仅是在课前的预习,还是课堂上的学习,甚至是课后的练习巩固。都需要学生通过自觉学习来完成。又特别是后进生,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后,成绩一定会突飞猛进的。

⑵ 培养探讨的习惯。课堂上教师通过有针对性客观性的提问,引发后进生进入教师 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引发他们积极探讨数学知识,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讨论的习惯。如在教完相似三角形的同时,你可以向学生提问“我们教学楼前的石柱子你怎样测得他的直径?”让学生讨论,找出相应的方法和规律。

⑶ 培养善观察的习惯。观察是引发学生学习的一种动力。后进生的观察能力必然要差些,所以我们的老师就要有方法。采用丰富多彩的画面去引导学生观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去观察思考,获得知识,以至于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这样使学生体会观察而带来的收获与兴奋,就自觉养成了观察的好习惯。

⑷ 培养小结的习惯。在课后教师要求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小结,即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重点在什么地方,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在哪里?这样强调自己去学习。小结使学生学习的效果明显,认识结构清晰,学过的知识不容易忘记。教学实践证实,只有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才能保持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5、充分发挥集体功能,积极开展学习活动

开展第二课堂教学,开设学习兴趣小组。开展一帮一、一对红的活动,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她们努力进取,积极向上。

后进生转化工作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尤其是初一既是关键也是转折。我坚信,教师只要持科学的态度,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按照弄清情况,找准问题,明确原因,对症下药的步骤,坚持以人为本、迎难而上大部分后进生是完全可以转化的。

参考文献

[1]《关于农村中学暂困生转化的一些做法》 2006.05.11作者王昆 [2]《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教育出版社2003.6

数学后进生转化计划

数学后进生转化计划四年级2班一、本班学生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3名,由于部分学生平时学习不够努力,因而其基础知识掌握地不够好。学困生主要困难在学习不努力,对学习没有信心,基础......

数学后进生转化计划

数学后进生转化计划数学教学中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思想、意志、品质、态度上的问题;有学校、班级的管理状况、学风,教师的水平、品质和能力方面的问题;还有家庭......

数学后进生转化计划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数学后进生转化计划,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数学后进生转化总结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数学后进生转化总结,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数学后进生转化工作总结

数学后进生转化工作总结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相信大家这段时间以来的收获肯定不少吧,将过去的成绩汇集成一份工作总结吧。那么一般工作总结是怎么写的......

《浅谈初一数学后进生的防止和转化.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浅谈初一数学后进生的防止和转化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初一数学角度的转化 浅谈 后进生 数学 初一数学角度的转化 浅谈 后进生 数学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