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桥区农业产业化情况报告_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
灞桥区农业产业化情况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
西安市灞桥区农林局
关于产业化及休闲农业发展情况的报告
近年来,随着浐灞生态区、国际港务区和纺织城综合改造区等相继开工建设,我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为适应新形势下农业工作的需要,我们对农业发展格局和发展方向做了积极的调整,通过整合项目,整合资金,整合资源,逐步形成了规模化发展、精品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模式。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农业龙头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以优势特色产业基地为主的休闲观光农业蓬勃发展,生产、包装及贮藏销售等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一、基本情况
灞桥区总面积332平方公里, 辖9个街道办事处,226个行政村,农村土地24万亩,总人口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5万,占全区总人数的51%。2010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6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849元,粮食作物7.28万吨,果品8.56万吨,蔬菜27.82万吨,肉0.68万吨,蛋0.53万吨,奶6.36万吨。
1、农业产业发展步伐加快
一是通过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一村一品为抓手,不断加快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步伐,推进产业升级转型,在全区形成了特色林果、设施蔬菜、花卉苗木和规范化养殖等四大优势主导产业,形成了特色明显、优势突出和示范带动作用强调产业新格局。二是推进标准化生产,培育产业基地。按照农业功能分区和发展重点,建成了白鹿原现代农业区、平原农业传统农业区和洪庆山休闲农业区三大产业化区域。分别形成了葡萄、樱桃和猕猴桃及小杂果等三个3万亩果业基地;12万亩优质粮食基地和十万亩蔬菜产业基地,标准化程度和规模优势不断增强。三是形成了以北部三个街办为主的万亩蔬菜基地和万头奶牛基地;以洪庆山无公害放养鸡示范中心为主的散养鸡基地、以陕西海纳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中心的良种猪繁育基地等多元化的养殖格局,全区100头以上奶牛养殖场14个,万只以上养禽场5个,年出栏百头以上养猪场89个。
2、龙头企业蓬勃发展
一是龙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农业基础产业的发展和市场化的需要,积极引进和扶持发展龙头企业。通过制定发展规划、技术帮扶方案和积极争取扶持资金,促进龙头企业发展壮大。2010年,争取市级股权投入专项资金600万元,扶持灞苑果业公司和巾帼实业公司进行产业发展。目前全区现有农业龙头企业21家,涉及果蔬、园林花卉、畜产品等生产包装和加工销售等领域,产业覆盖面不断扩大。其中获得省级认证龙头企业有2家,获得市级认证龙头企业有5家。二是龙头企业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全区已建成果业、蔬菜、奶牛养殖等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16个,面积3.2万亩;建成白鹿原现代农业、葡萄主题公园、西园生态农业标准化示范园3个。2010年通过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包装和流通的农产品6.61吨,其中蔬菜3.5万吨、果品2.25万吨、乳制品2.16万吨,分别占总产量的12.5%、27.3%、64.3%,龙头企业年产值已达5.25亿元。三是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加强。在龙头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为当地农民创造就业岗位2500余个,参与产业化生产经营的农户达2.6万户,实现户均增收4500元以上。
3、农业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认证力度不断加大。在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下,通过新优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标准化基地建设,设施栽培、无公害生产等先进实用技术得到有效推广,无公害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力度加大。目前全区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7个,共计3.1万亩;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3个,认证绿色农产品4个,有机农产品1个。二是品牌注册明显增多。在产业化发展推动下,品牌意识不断提高,农产品商标注册步伐加快。截止2010年底,全区已注册了“灞苑”、“白鹿原”、“兆龙”及“东城山塬”等农产品商标三大类共21个。三是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在产业化经营和品牌化发展思路指 3 引下,品牌建设效果显著,全区获得省市著名商标11个,获得省级名牌产品1个、市级名牌产品4个。同时“灞桥樱桃”和“灞桥葡萄”均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灞桥樱桃”获得中华名果称号。
4.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态势良好
一是扩展休闲观光农业面积。依托西安主城区的有利条件,围绕樱桃、葡萄等优势特色产业,开发休闲观光农业产业链,拓宽产业发展空间。通过推进标准化栽培、规范化管理和精品化生产,目前全区以形成樱桃、葡萄及小杂果为主的休闲观光农业面积达42000余亩。二是加快园区建设。近年来,以白鹿原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契机,重点建设白鹿原樱桃谷、洪庆水泉山庄等为主的休闲观光农业基地。先后在白鹿原地区引进西安葡萄主题公园、西安西园生态农业观光园及秦灞庄园、绿庭生态农业示范园等农业观光园区9个。三是积极发展节庆农业。我区依靠特色果业,举办樱桃采摘节、金秋采摘节、槐花节等休闲观光活动,大力发展观光旅游、采摘体验、农家乐等产业,促进了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据统计,从2004年举办首届樱桃节以来,共接待游客近3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3亿元。“灞桥樱桃节”还荣获陕西省十大魅力节庆称号。
5、农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
一是合作组织数量不断增多。在农业产业化发展引领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较快,目前,全区成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94家,按照产业划分,果业类42个,养殖类12个,蔬菜类18类,花卉苗木类6个,其他综合类16个,参社农户8200余户,辐射带动果农1.5万多户,农业组织化程度逐步增强。二是组织化覆盖面不但扩大。近年来,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产业范围涉及到果业、蔬菜、畜牧养殖及农副产品加工等领域。组织服务职能包括农业生产、技术服务、产品流通、储藏包装、市场销售等各个环节,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
1、农业科技水平较低。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新技术、新品种应用程度低,标准化、规范化和精品化生产技术推广较慢。设施高效农业发展相对缓慢,整体生产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农业基础设施仍需完善。虽然近年来农业投入力度较大,基础设施得到了有效改善,但与主城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整体环境整治、提升和现代设施装备等方面还较薄弱。
3、名牌产品特色效应不够明显。虽然全区农产品商标有21个,但知名品牌较少,获得省市名牌产品只占23%。在分级包装、品牌宣传和销售档次方面发展缓慢,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产品附加值不高。
4、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滞后。休闲观光农业与农业特色产业没有有机结合,产业链条较为脆弱,深度挖掘不够。虽然我区也发展樱桃节、金秋采摘节等观光形式,但活动内容单一,没有形成吃、住、游、赏等系统的观光产业模式,综合经济效益不明显。资金投入不够,基地改造、景观提升等方面有待加强。
5、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部分农民对产业化认识程度不高,对新品种、新技术应用不够。农业整体标准化程度较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
6、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农业产业化主要是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建设,但在土地流转、行业管理等方面还不完善,制约着农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方式的转变。
7、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仍较薄弱。尽管目前农业基础条件有了明显改善,相关部门也制定了各种抗灾减灾的应急预案。但总体来说,现代化装备水平和技术手段较低,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能力仍然不强,不能对早春冻害、持续干旱、流行性病虫害等进行有效防御,影响着产业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三、下一步发展思路
十二五期间,我区农业将以标准化建设、精品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为主线,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拓展产业领域和延长产业链,实现农业增效和产业转型升级。
第一,强化科技意识,完善服务体系。一是强化服务职能。立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坚持科技下乡、技术帮扶等制度建设,形成完善的技术服务网络。二是以技术创新和高效生产为目标,建立健全以龙头企业为纽带、以示范户为核心的技术服务推广网络,提高农民科技意识。三是加快新品种、新技术和新理念的示范与应用,提高农业产业整体生产水平。
第二,推进标准化生产,转变发展方式。一是加快标准化基地建设。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立足于我区3个三万亩果业基地、十万亩蔬菜产业及花卉苗木等产业基地发展,以白鹿原现代农业示范区为重点,以设施农业技术、高效生产等为手段,提升西安白鹿原葡萄主题公园、西安西园生态农业观光园和西安白鹿原现代农业示范园等建设水平。二是提高农产品质量标准,推进无公害、精品生产技术规程,实现优质优价,使产量效益向质量效益转变。三是大力发展都市休闲农业,在基地建设的基础上,依托樱桃、葡萄特色产业规模优势,做精做优休闲观光产业,将一产向三产延伸,形成产业带动、功能互补和效益共享的长效发展模式。
第三,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元投入体系。一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在项目补贴、股权投入等方面,重点扶持产业化项目建设,特别是扶持生产能力强、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龙头企业。二是深化“银农合作”,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和贷款倾斜。政府通过选点聚焦,引导金融资本投入,加大投入总量,开辟农业产业化有效便捷的金融服务体系。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和企业联营力度。以政府牵头,组织产业化龙头企业吸收社会资金。建立产后冷链储藏中心,引进深加工企业,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产业附加值。
第四,加快品牌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一是以发展设施蔬菜、优势果业、新兴花卉等高效农业为目标,以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为抓手,不断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水平,为品牌建设奠定基础。二是通过示范基地、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大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的认证力度,争创更多的灞桥名优农产品,提高市场认知度。三是推进品牌宣传推介,对现有品牌进行包装和形象提升,努力打造省级乃至国家级知名农业品牌。四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加快制定灞桥果品包装销售统一管理办法,严格规范管理灞桥产地果品的包装和品牌,维护品牌形象,提高市场声誉、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第五,发展壮大中介组织,完善流通体系建设。一是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规范其组织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营销队伍建设和市场开发等方面的主导作用。二是利用我区主城区的地理优势,建立大型农产品交易中心,打造西安乃至西北地区最大的农产品批发集散地。同时加强农超对接,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开设品牌专卖店。充分利用交通优势和农产品品牌优势,开设农产品专卖店,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提高销售能力。三是开拓外向型农业销售领域。发展现代都市农业要利用西安大都市对外开放的优势,建立以出口创汇为中心的、较高层次的农业生产体系,提高灞桥都市农业的外向化程度,以促进灞桥都市农业加速与国际接轨。通过出台补贴性农产品出口创汇奖励政策,鼓励农业出口企业,扩大灞桥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第六,强化管理服务,建立保障体系。土地流转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的有效手段,在土地流转的管理、失地农民保障等方面,可以通过股田制、租赁+就业、计划组建劳务公司和土地流转协会,搭建用工和土地流转平台,加强失地农民职业培训,使失地农民就地转化为园区工人,促进农民增收。既有效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又推进都市农业的发展。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八日
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长垣县方里乡人民政府唐汉章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促进农业发展、增强......
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是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农村经济社会实际所做出的现实选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根据县人大常......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业产......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