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竹业经济发展调查_福建经济发展状况调查
三明竹业经济发展调查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福建经济发展状况调查”。
三明竹业经济发展调查
http:// 2003-7-7 17:0 [关键词]竹业 经济 中华商务网讯:
福建省三明市地处中亚热带,雨量充沛,温度适宜。境内多属山地丘陵地貌,海拔大多在1000米以下,十分适宜竹子生长,有毛竹、石竹、黄田竹、少穗竹、福建酸竹、苦竹、茶杆竹、台湾桂竹等许多当前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竹种。
三明经营竹 林历史悠久,积累了一定的开发利用竹资源的经验,以竹、竹笋、竹加工的竹产业链初步形成,成为三明农村乃至城镇的一个充满希望的经济增长点。
竹业经济总量
据市企调队调查统计,2002年全市——
竹林总面积405.5万亩,全市各县(市、区)均有分布,最多的是永安市和尤溪县,分别拥有74.7和63.6万亩。年新增毛竹林面积约3万亩。另外,全市生态防护竹林3.3万亩,毛竹丰产林示范基地4.8万亩;
毛竹采伐量达2114万根,除梅列区、清流县、泰宁县外,其余九个县(市、区)采伐量都达100万根以上;
全市鲜笋生产量达43.91万吨,其中冬笋6.59万吨、春笋37.32万吨;笋干生产量达13123吨;清水笋49456吨;竹荪3吨;
全市现有各类笋竹加工企业656家,其中清水笋加工企业122家,竹凉席加工企业183家,竹胶合板22家,其他竹香心加工、土纸加工、竹地板等笋竹加工企业329家。
2002年,全市竹业产值达143703万元,其中毛竹采伐13906万元,鲜笋、笋干、竹荪和笋制品79177万元,竹制品50286万元。全市竹产品出口产值6288万元。竹业经济现状
竹林与其它树种相比,具有生长周期短、产出大、收效快、效益高的特点,比发展其他人工林具有更强的经济优势。
三明鼓励提倡企业办基地,扶持专业生产大户办基地,实行小村集体联营开发的特色路子,出现了个人、集体、国有联营开发并存的多元化开发格局。
通过几年来的努力,竹林质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全市现有丰产竹林面积82万亩,亩均立竹量达到110株左右,平均眉径提高到9厘米,新、壮竹的比例明显增加,竹龄结构趋向合理。为改善竹种结构较单一的现状,三明市在加大开发乡土竹种的开发力度的同时,积极引进外地的优良竹种,引种雷竹、早园竹、青皮竹、麻竹等优良笋用竹,不断优化竹种结构。并建立起竹种园基地,使生态旅游科研生产集为一体,为三明市中小径竹开发利用提供种苗和技术培训,拓宽发展空间。竹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三明市竹业虽然发展势头较快,产出效益有所提高,但与竹业开发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产出效益。
近邻的南平市拥有竹林面积524万亩,比三明只多125万亩,2002年竹业总产值达32亿元,比三明市高出一倍多,拥有笋竹加工企业有1000余家,其中产值上千万元的有28家,也比三明市多一倍;
与竹产业较发达的浙江省安吉县相比,三明市差距更大,安吉县竹林面积100万亩,竹业产值达40多亿元,其中笋竹加工产值36亿元,占90%。
一个产业的发展需要做大量的甚至是长期的基础性工作,而基础性的工作往往是艰苦的工作,一些地方把竹业作为一个产业开发的意识不强,对如何做活“靠山吃山”这篇文章还缺乏思路和招数,甚或流于形式,说得多做得少,引导、推动不力,以致于一些毛竹大乡、大村“竹文章”没做好,财政收入拮据。
现有竹林经营粗放,产量低下。三明许多地方自然条件非常适宜毛竹的生长,但目前全市平均亩立竹量只有110根左右,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全国平均150根左右,距丰产竹林每亩200—300根差距就更大。以至于一些地方竹材不能满足加工的需要,永安燕西街道的吉通板业有限公司由于永安本地毛竹吃不饱,有近一半的原材料从江西、龙岩、南平三明等县市调入。竹资源的局部不足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三明竹加工企业的发展。全市竹林平均亩产值也不足360元,只相当南平的二分之一强,相当于安吉县的八分之一。
生产责任制不完善,竹农重产出轻投入。一些乡村落实竹林责任制时,只是采取简单分户了事的办法,没有订立具体的管护条款,责、权、利不明确,农户对竹林采取掠夺式经营,砍大留小砍好留劣,以及笋类的不合理采挖,导致部分竹林老化、小化、黄化,致使一些竹林日益衰败,不利于资源的保护和发展,一些地方甚至出现越界乱砍、乱挖现象,严重影响竹林的正常生长。
竹农主体不活,科技兴竹意识不高。一些竹农没有把竹业当作一项产业来经营,只是把竹山当作副业收入,竹农对如何科学地采伐,科学地留竹留笋,以及竹子的丰产栽培技术知之甚少。竹林结构较单一。全市小径竹面积52万亩,只占竹林总面积的12.8%,丰产小径竹才2.7万亩,生态防护竹林、毛竹丰产示范基地面积偏少。一些地产传统优良竹种尚未得到开发和利用,引进的高效竹种还处实验阶段。
笋竹加工水平偏低。一是加工总量少,2002年全市竹加工产值只有8.5亿元,只占总产值的59%,比安吉县低31个百分点,而现有加工企业集中分布在205国道沿线的永安、沙县,产业发展不平衡;二是加工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值上千万元的笋竹加工企业只有15家,对产业的带动能力差,对加工的辐射力不强;三是产品档次不高,附加值低,全市笋竹加工主要集中在清水笋、竹凉席、竹胶板几个项目上,高附加值、高品位的产品少;四是流通不畅,部分产品市场尚 未有效开拓,销售缺乏有效协调,企业各打各的旗号,品牌意识不强,企业之间相互打压,竞争无
序,对出口产品缺乏有效引导。
相关建议
进一步营造宽松发展环境:
一是简化竹政管理。认真贯彻执行《福建省加快人工用材林发展的若干规定》,积极推广永安的试点经验,通过简化毛竹采伐、运输、加工和经营的管理,方便竹材的市场流通;
二是规范税费征收。2001年,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规范笋竹经营管理和统一税费征收标准的通知》,从两年来的实施情况看,还存在有的县标准不降、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搭车收费的现象。各县(市、区)应坚决纠正不合理的税费标准,取消违章收费项目;
三是提高服务质量。建议成立竹业协会,根据竹农和企业的实际需要,鼓励、引导和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竹山和笋竹加工企业,直接参与生产经营活动,把科技信息和研究成果在生产实际中示范推广。
四是规范和完善竹山承包。各地应认真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结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权发换证工作,本着“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进一步稳定和落实“集体所有、家庭经营、长期承包、合理分配”的竹山经营承包责任制,让林农吃下“定心丸”。对于条件成熟的地方,也可以将已经到户的部分竹山划定为自留山,进一步扩大自留山的面积比重,充分调动广大林农群众发展竹业的积极性。科学培育竹林资源。努力提高现有竹林的科技含量,通过抓好典型和示范样榜,充分发挥示范区、示范户的作用,开展好高产优质高效竹林的竞赛活动等,让科技人员进山入林,指导传授技术,普及科学育竹知识。在完善竹林结构上开辟新渠道。在大力发展毛竹的同时,要发展种植一批优势高效的小径竹,引种推广高效稀有竹,改变竹林结构单一的状况。
培育龙头企业,推进竹产业化进程。
竹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快产业化进程,产业化的关键在于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在笋竹的深度加工上下功夫,各县(市、区)应有重点地扶持几家具有一定规模、带动能力强、产品市场好的笋竹加工企业,拉动竹林资源的培育。政府部门在企业立项、融资和原料林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优惠,鼓励和引导企业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常以独资、合资、参股和联营等形式投资竹林基地建设,走贸工林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路子,切实把龙头骨干企业做大做强。
与此同时,应加快体制创新,通过市场运作,使一定区域的产品加工行业,按照经济规律联成一个企业集团,把分散企业拧成一股绳,共树一个品牌,使小产品形成大产业,小企业凝成大集团。
三明竹业经济发展调查http:// 2003-7-7 17:0 [关键词]竹业 经济 中华商务网讯:福建省三明市地处中亚热带,雨量充沛,温度适宜。境内多属山地丘陵地貌,海拔大多在1000米以下,十分适宜......
推进竹业产业化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长宁县林业局刘大雷长宁县2009年4月被列为四川省首批林业产业重点县,给我县竹产业发展带来了十分重要的发展机遇。为了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促......
农村富余劳动力战略化转移,是现代农业跃升发展的大趋势,是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应循坦途。**县挟口岸之利,特色农业气候小成,劳务经济发展也自成特色,需予以疏理、探究和提升。为......
农村富余劳动力战略化转移,是现代农业跃升发展的大趋势,是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应循坦途。**县挟口岸之利,特色农业气候小成,劳务经济发展也自成特色,需予以疏理、探究和提升。为......
2013溧阳经济发展调查我是一名来自溧阳的学生,对于家乡的发展十分的关心。我亲历溧阳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感叹的同时更希望家乡能更好的的发展。自此展开这次的调查。溧阳市连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