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途径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_思想政治工作路径创新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创新途径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思想政治工作路径创新”。

创新途径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刘卫方张承东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 061001)

——沧州师专数学系在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探索与实践 目前高校在校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在校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社会、经济、文化也呈现出了多元化趋势,学生思想既简单又复杂,这就给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几年来沧州师专数学系党总支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不断探索与实践,逐渐摸索出通过“主题教育”和“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主题教育

1、主题教育的提出与含义

2003年一场“非典”影响了全国,对高校来讲更是影响了广大师生的正常教学秩序和生活,同时他也在考验着每一个人,使人们对生命、生活有了更加深入地思考。近三个月长假的无奈和无聊,严重影响着涉世不深的大学生们。返校后让学生在这场与“非典”的斗争中思考些什么?收获些什么?让大家经过“非典”长假领悟到一些人生道理和启迪,所以数学系党总支推出了第一个教育主题:“‘非典’使我们成熟,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祝贺同学们平安归来!”的人生思考的教育主题。通过这一主题教育,使广大同学体会到了党和国家领导全体人民抗据自然灾害的能力,更加坚定了爱党、爱国的信念,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使大家对人生的意义有了更加崭新和深刻的认识,对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起到了促进作用。

所谓主题教育就是根据某一阶段工作中心和学生思想倾向,推出一个中心教育主题,明确主题后,首先由一名系领导就这一主题进行讲解,然后全系各班团支部围绕这一主题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和讨论,形成一个教育氛围 , 达到教育目的。

2、几个典型“教育主题”举例

自 2003年以来数学系党总支共推出了30余个教育主题,下面就列举几个典型“教育主题”。

一是针对新生入学后,普遍存在迷茫、无所适从、随波逐流等思想倾向,而推出的“调整心态,珍惜拥有;热爱生活,创造未来;立志修身,精学求真;诚 1

信笃实,图强报国”的理想、信念教育主题;

二是针对个别学生迷恋网吧,荒废学业被退学等典型事例,在全体学生中进行的 “‘网络’是现代智者获取知识的桥梁,‘网吧’是现代庸者逃避现实的温床。亲近网络远离‘网吧’是当代大学生明智的选择”的专业思想教育;

三是针对学生浪费严重、不体谅父母等现象而推出的艰苦朴素,自立自强的主题教育。让学生算两笔账:⑴经济账:个人总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比率;⑵你对父母的体贴度占父母对你关爱度比率;

四是针对学生纪律观念淡薄、学习氛围不浓 而推出的“遵纪守规,严明纪律;博学苦读,严谨学风;诚实守信,励志修身”为主题的学风学纪教育。

五是针对入冬后上操难,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而推出的“克服懒惰,战胜自我,坚持锻炼,强身锤志”的意志、品质教育主题。

3、主题教育的反响与效果

主题教育在数学系已形成制度,并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也引起了兄弟系的共鸣。实践证明每次主题教育都达到了良好效果,系团总支副书记苏庆雪同学说的好:“ 主题教育目的明确、观点新颖、意义深邃、实践性强,是我们易于接受的一种教育方式,希望系里坚持搞下去,使我们受到良好的实效教育”。

主题教育的开展使数学系党总支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时有章可循,更加具有针对性,变空洞的说教为具体思想行为的指导,达到指导学生思想行为、提高学生思想觉悟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学生对这种形式的思想教育不反感,易于接受,并在互动中受到教育。

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1、生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提出与意义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教育担负着提高民族素质的任务。评价一个民族的素质时,不但是看这个民族多数人的文化程度,而更重要的是看他们日常的行为习惯。大学生是准社会人,他们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因此大学生日常生活守则和行为规范之养成就显得非常重要。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经济的发展,高校不断扩招,在校大学生逐年增多,但是由于这一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加上他们在大学阶段以前主要精力都

放在了升学上,学习以外的事情都由家长和老师代替包办,没能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由于在高中阶段学习压力大,又大都是在父母身边,老师和家长看管的紧,不良生活行为习惯的弊端表现的不是很明显。但到了大学阶段,随着学习压力的放松,远离父母的管教,独立处理日常事务的增多,很多大学生出现了不适应,生活很难自理,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出现了问题学生,厌学学生和退学学生。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生活守则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教育就显得非常必要。

2、生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

要想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行为习惯,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良好的思想行为习惯的内容及其意义。良好的思想行为规范的制定,应根据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和实际,在充分征求大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及其社会人士的建议的基础上制定,它既不能高于大学生的承受能力,也不能过于简单。一个好的思想行为规范应有以下特点:一是大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和训练可以达到,切实可行。二是它能体现时代、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和要求。三是其内容应包括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及其它具体规范细则。

具体规范条款应包括:

政治思想

①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初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跟时代脉搏,与时俱进。

②深刻领会“八荣八耻”的思想内涵,并努力践行。

③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制度,关注家乡建设。

④具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思维方法,具有探求知识、崇尚真知和追求真理的恒心和毅力。

⑤具备诚信守法,团结合作的精神和能力。

⑥心理健康,善于与人合作、沟通。

社会公德

①文明礼貌,举止得体。

②乐于助人,与人为善。

③爱护公物,尊重他人。

④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⑤遵纪守法,见义勇为。

⑥对社会、家庭有责任心,感恩父母,关心他人。

其它具体规范细则应包括校园内、图书馆、会场、运动场、餐厅、宿舍、待人接物及其它方面等内容。(详细条款略)

3、生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与效果

①在全体学生当中进行“大学生日常生活守则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实验,要求全体学生认真学习各项具体规范,明确规范的内容,比如学习教室、宿舍、图书馆、餐厅、校园、交往等规范,使大家明确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为了达到学习效果,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周一集中学习,每天个人自学,每周五交流的形式。二是每月底反省自己有哪些言行违反了规范,今后如何改正。三是学期末总结。

②利用牌匾、宣传栏、黑板报、《数学之声》小报广泛宣传,让“大学生日常生活守则和行为规范”各项条款深入人心,使学生对各项条款的内容耳熟能详,达到自律和相互监督的目的,以使各项条款的践行落到实处。

③学期末每个学生、各个班级都写出了一学期来践行“大学生日常生活守则和行为规范”体会报告,回过头来总结自己履行“大学生日常生活守则和行为规范”的情况,通过近一个学期的学习、规范、反省、总结,同学们的思想行为有了明显的改观。说脏话的不见了,图书馆、教室喧哗的没有了,教室、宿舍沉积垃圾、餐厅加塞儿的不见了,而见了老师主动打招呼、同学间相互尊重、互帮互助的多了。04 —1班班长麻春燕同学是这样说的:“一学期下来同学们好像变了一个人,彬彬有礼,相互尊重,关心集体,大家都积极地参与班级工作,生活在这样一个集体,心情特别舒畅,学习也有了劲头儿”。

④建立“规范”的监督机制和养成机制。目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习惯需要纠正的任务很艰巨,但靠学生自觉自愿的改正又很难,要想使学生克服自身的不良思想行为习惯,必须建立“规范”的监督机制和养成机制。一方面成立由学生代表、管理人员和教师代表参加的“学生思想行为规范监督小组”,对发现的学生不良思想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定期对每个学生的思想行为表现与学生进行个别沟通,并听取学生对自己思想行为的评价,最后提出改进意见。另一方面建立良好思想行为习惯的养成机制,一是请老教师或社会知名人士对规范的意义、作用及

内容进行讲解,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二是请遵守规范较好的学生谈体会、谈认识,起示范作用。三是以班级为单位每天或者每周至少三次集体学习规范,定期组织检查,让学生对规范的内容吃透、理解,耳熟能详,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自觉地去遵守。否则,学生对规范的内容都不了解,那就更谈不上去遵守了。四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发挥宣传舆论的监督作用,在相关场合制作匾牌,利用班、团会议、黑板报、校园广播等大力倡导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形成一个人人践行、处处可见、相互监督全体学生思想行为的良好气氛。总之通过建立规范的监督机制和养成机制,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行为习惯。

⑤把是否遵守“规范”作为对大学生评价的标准之一。良好的思想行为规范但靠道德的约束、自觉地遵守是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的,必须把是否遵守规范作为对大学生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把是否遵守“规范”、遵守“规范”的程度作为学生评选先进、入党、综合测评的重要条件,确定“规范”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内容。通过评价提高学生遵守规范的自觉意识,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行为习惯,促进完美人格的形成。

⑥树立纠正不良思想行为的信心。通过调查问卷可以看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改正自身不良习惯的信心。的确,要想短时间内纠正十几年来形成的不良思想行为习惯是不容易的,但过去形成的习惯并不是不能改变的。首先要树立坚定的信心,应该明确在纠正自身不良习惯的过程中,不单单是改正了不良的习惯,同时也锤炼了意志和品格。主动接受老师和其他人的监督和提醒,逐渐使遵守“规范”成为自己的自觉行为。

⑦把“八荣八耻”作为大学生思想行为规范的重要内容。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八荣八耻”的概括,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概括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一步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全面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是对全社会提出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要求,更是对大学生提出的思想行为规范的要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对于较高的道德标准一时达不到并非坏事,而是要从言行一致开始,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所以大学生形

成良好的思想行为规范首先要做践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

⑧把提高文化素养作为养成良好思想行为的基础。

一年多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一是认真学习各项具体规范,明确规范的内容,比如学习了教室、宿舍、图书馆、餐厅、校园、交往等文明规范,使大家明确了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二是为了达到学习效果,我们采取了周一集中学习、每天个人自学、每周五交流的形式。三是每月底反省自己有哪些言行违反了规范,今后如何改正。四是学期末总结。

总之,针对大学生思想比较复杂又简单、理想信念淡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尚未成型、前途感迷茫和社会意识不强这一特点,有针对性地、适时地开展主题教育,对大学生理清思路、树立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一定的帮助和启迪;针对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养成、生活行为习惯有所失范、约束力差、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等特点,在大学生中开展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训练,对规范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举止文明、遵守社会公德、提高文化素养有很好的引导和教育作用。可以说“主题教育”和“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在新形势下不失为两条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作者简介:

刘卫方1975.6 女汉族河北河间政工师系团总支书记

张承东 1663.10 男汉族河北东光高级政工师系党总支书记

创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健全机制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多样性目前,我市离休干部平均年龄已达82.9岁,退休干部亦已逐步纳入管理服务范畴。单一的学习内容、重复的活动形式,容易让老同志们感到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思路 探索途径 努力做好非公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非公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在市委、政府的正确引导和帮助扶持下,永定县广大非公经济人士努力发展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在经济地位不断提高的同时......

新时期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五个途径”

新时期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五个途径”摘要: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因此,要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作用和导向作用,契合时代发展......

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内容途径经验交流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积累了丰富经验,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

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实践的途径

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实践的途径摘 要:面对企业发展的严峻形势,面对建设创新型矿区的客观要求,迫切需要思想政治工作加快创新步伐。思想政治工作只有积极创新内容形式、方......

《创新途径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创新途径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思想政治工作路径创新 大学生 思想政治工作 途径 思想政治工作路径创新 大学生 思想政治工作 途径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