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绿色有效衔接_急诊有效衔接
急诊绿色有效衔接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急诊有效衔接”。
急诊绿色通道制度
1、为了保证急危病人的抢救工作及时、准确、有效地进行,急诊科开设绿色生命安全通道,即“急救绿色通道”:对危急重病人一律实行优先抢救、优先检查和优先住院原则,医疗相关的手续酌情补办。
2、急救绿色通道抢救范围:所有生命体征不稳定的病人或预见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各类危急重病人。
3、急救中心在抢救通道设定“急救绿色通道”醒目标志,急诊大厅设“急救绿色通道”流程图,方便病人、陪人等。
4、急救中心设有24小时专职导(分诊)人员,包括护士和护工,随时到急救中心大门前迎接急危重病人入急诊抢救室抢救。值班护士立即准备好所需抢救设备和备用抢救药品。
5、急救中心值班医师和护士必须坚守岗位,在5分钟内投入抢救,急救中心呼叫院内抢救会诊原则上10分种内到达。
6、遇重大抢救必须报告科主任,白天同时报告医务处,夜间报告总值班,必要时由医务处组织医院抢救小组成员进行抢救会诊,也可以由急救中心主任直接请相关专业的抢救组成员会诊抢救。急救中心主任和护士长随叫随到,组织协调抢救工作。
7、经急救绿色通道抢救的病人处方、各种辅助检查申请单、住院证应粘贴绿色圆形“急”字标签,并盖有“绿色通道”印章。各相关科室予以优先处理,经医务处(白天)或总值班(夜间)签字并经收费处登记签章后可先取药、检查、住院,后付款。
8、对绿色通道抢救的病人,值班医师必须尊重家属的知情权,及时告之病情及变化,根据病情发给病重或病危通知,并请书面签字。
9、为保证抢救及时,遵循生命权高于知情同意权原则,对绿色通道抢救病人的各类有创操作,值班医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可以先操作后补谈话。
10、抢救病历应由相关医护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完整并妥善保管。
11、中心值班医护人员及其他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急危重病人全力抢救,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延误病人的诊疗。
一、绿色通道工作范围
1、心跳呼吸骤停
2、急性脑卒中
3、急性心肌梗死
4、致命性心律失常
5、休克
6、急性心力、呼吸衰竭
7、严重创伤、多发伤
8、中毒
9、溺水
10、其他急性病引起的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抢救者
11、无人陪护患者
二、绿色通道工作方法
1、急诊工作人员,要发扬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及时开通绿色通道,以便危重病人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好、最大范围处置,抢救生命。
2、从院前急救开始,直到病人进入病区进一步治疗,各环节、相关科室及参加人员应尽心尽责,密切配合,以确保绿色通道的畅通。
3、救护车出诊要快捷,院前处置合理;接诊迅速,初步诊断和处理准确合理;相关科室会诊及时到位;必须的检查和治疗,尽可能在急诊抢救室完成;如果在急诊科内完成有困难时,在急诊科护士护送下,到相关科室检查,但要优先给予照顾;必须住院进一步治疗时,由急诊护士,与相关的科室联系,该科室要立即给予安排,病人由急诊护士送到病区,病区护士优先接待安排,并做好交接班;对需要紧急手术的患者,及时通知手术室,在急诊科内完成术前准备,由急诊护士送至手术室,手术室立即安排进行手术。
4、在病人医疗费用暂时无法落实的情况下,先抢救后收费,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5、严格执行请示汇报制度,做到及时向医务处、院办及总值班汇报。
三、绿色通道保障措施
1、凡急危重病人,都应该开通绿色通道以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大范围的处置,抢救生命。
2、在绿色通道中的病人,任何科室都应予以优先原则,化验员、功能科以及相关科室人员,在接到救援电话后,5分钟内赶到急诊科,协助和参与抢救。
3、绿色通道中病人,所有的检查单,均贴有“急”字标签或绿色通道章,应予以优先检查,B超、心电图检查后立即出报告,化验、放射在30分钟内出报告。
4、在绿色通道中,任何科室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检查和抢救。
5、在病人的医疗费用暂时无法落实的情况下,要发挥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先抢救后收费以免耽误抢救时机。
6、及时请示汇报医院总值班,确保绿色通道畅通,下列情况下必须汇报:
a、严重工伤、重大交通事故、涉及法律纠纷的病人,大批中毒、法定传染病或灾情病人。
b、病情危重需开通绿色通道,但是又无家属(单位领导)、无钱病人。c、重大手术、重大脏器切除,截肢病人。
急诊绿色通道使用方法
一、“绿色通道”的含义
医疗急救“绿色通道”是指医院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时,为挽救其生命而设置的畅通的诊疗过程,该通道的所有工作人员,应对进入“绿色通道”的患者提供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让急危重患者到基本的医疗救治。
二、“绿色通道”的范围
(一)休克、昏迷、循环呼吸骤停、严重心律失常、急性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等危重患者的急诊抢救。
(二)110、120、122及其他部门转送的“三无”患者(无钱、无家属、无身份证明)的急诊抢救。
(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交通事故、中毒等)中患者的急诊抢救。
(四)其它应当开通“绿色通道”的情况。
三、“绿色通道”的措施
(一)急诊科实行二十四小时连续应诊制及首诊负责制,有关科室值班人员接到急诊会诊请求后应于5分种内到达院内会诊地点。
(二)患者进入“绿色通道”后,即实行“二先二后”(即先救治处置,后挂号交费;先入院抢救,后交款办手续),各有关临床、医技科室及后勤部门必须根据急诊“绿色通道专用章”优先为患者提供快捷的服务。“绿色通道专用章”由急诊医务人员保管。
(三)凡需多科室协同抢救的患者,原则上由对病人生命威胁最大的疾病的主管科室收治。如有争议,急诊科医师有权裁决,或由医务科(总值班)决定。
(四)接诊科室遇到突发公共事件(交通事故、中毒等)等重大抢救时,应立即报告医务科或总值班,迅速启动相关的应急预案以便组织全院力量进行抢救。
(五)全院医务人员均有义务积极参加“绿色通道”的抢救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拖延病人。对干扰“绿色通道”的个人和科室,须追究责任。
四、“绿色通道”的程序
(一)凡需开通“绿色通道”的,由首诊医师提出申请办公时间由医务科、非办公班时间由总值班审批。情况紧急的先开通后审批。
(二)申请批准后有急诊医务人员在处方、各类检查申请单等上加盖“绿色通道专用章”后,可优先直接办理挂账、检查、取药、住院等手续。
(三)患者经治疗病情稳定或转院后,急诊科应及时与相关部门或家属联系,共同做好费用催缴工作。
(四)“绿色通道”患者原则上应在急诊科就地安置抢救。确需住院的,患者转入病房后,由急诊科上报医务科或总值班室并通知相关科室。
急诊科急诊衔接制度一、急危重症病人经院前急救或自行送达医院后,院前医生(病人家属)将病人病情病史等与医院接收人员交接。1、120院前急救病人:接到急救信息/得知急救车到达-准......
小升初的有效衔接初一级的新生,从小学升到初中,这是人生的一个小小转折点。对新环境的适应、对新学科的适应,都是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作为初一级的班主任,最首要的工作就是对这些......
在全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县召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全面展开部署培训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国家和我区两项制度有效......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工作流程为保障我院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之间的“绿色通道”有效衔接,根据卫生部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
关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的实施方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以下简称“两项制度”),是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第五次西藏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