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学生精神家园 促进班级文化建设_活动促进班级文化建设
打造学生精神家园 促进班级文化建设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活动促进班级文化建设”。
打造学生精神家园
促进班级文化建设
甘肃省临洮二中
孟得录
邮编 730500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弘扬个性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顺应这一时代特征,我国目前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教改,即推行新理念,实行新课标,以便更深更广泛地贯穿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的全面发展的人才。那么作为新世纪的高中班主任,该如何顺应形势去引导并帮助朝气蓬勃又个性十足的学生不断地充实自我、完善自我从而迎接现实生活的挑战呢?在这一点上,笔者认为浓厚、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存在和发展的动力与成功的关键;一个班级是否具有文化气息,是否具有良好的班风,首当其冲的是要看这个班的精神文化建设。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如何建设班级的精神文化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强化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的意识
理想是一个人成功的翅膀,有理想才会有激情,有激情才会有动力,有动力才会有成功。温家宝总理在参加南开百年校庆时说:“中学是一个人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也是打好知识基础最关键的时刻。” 所以对中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据调查高一新生入学后,常表现出一种懈怠心理——“熬过了紧张的中考,已考上高中了,就先歇口气吧”,以致时间观念淡薄,学习劲头不足。这时可组织同学们讨论“我们上高中的目的”这一问题,紧接着又应让他们花一周时间留心观察高三同学的生活, 并积极跟高三同学交流学习经验.这一系列的活动可以让他们清楚“翱翔蓝天的雄鹰永远不会放弃搏击长空,只有胸无大志的小鸡才会贪恋安逸舒适的生活”的道理,进一步理解“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哲理,从而理想意识得到强化,上进心得以激发。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素质的提高,班主任也应与“时”俱进,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帮助学生变换“理想”的内容,比如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竞争对手(学习、品德纪律、文体卫生等多方面),这样就可以从多方面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和进取心,促进他全面发展。
二、注重学生精神气质的塑造
古语有“言为心声,面为心迹”之说,可见精神气质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个人心态与人生追求的外现。高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引导并督促他们外塑形象、内造气质是非常必要的。对中国的现当代教育做出杰出贡献的南开中学在培养学生时就非常重视学生精神气质的打造,再加上其严谨的治学和浓郁的文化氛围,因而培养出了周恩来等众多的中华英才。基于以上认识,班主任应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努力打造学生饱满自信、积极上进、乐观的精神气质。具体做法如下:
1鼓励督促学生注重外在形象的塑造。
外在形象反映着一个人的精神风貌,而端庄饱满、充满活力的外在形象不但能展示一个人朝气蓬勃、昂扬奋发的风采,还能感染身边的人,给个人带来一种成功感,从而进一步激发他积极进取、再创佳绩的情感,而这些效力又非常符合青年学子乐于展示自我的情感需求.认识到这些,可先让学生们搜集一些名人如毛泽东、周恩来、鲁迅、居里夫人等的画像或照片,让他们对名人名家的精神面貌加以品评,然后与现实生活中无所事事、无甚成就的人的精神面貌加以比较,从而获得对良好外在形象的魅力的理性认识。然后就从实际入手,打造他们良好的外在形象:首先要求学生每天做到“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精神饱满,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走路昂首挺胸,不驼背,脚底下不拖沓;其次,班主任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力求在学生面前保持旺盛的精力和乐观、自信的精神面貌。这样师生共同努力,很快就会形成良好的班级精神风貌。
2引导学生养成心胸宽广、宽容豁达的处世态度。心胸宽广、宽容豁达的人既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做事专注,又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这些又是一个人学习进步、事业有成的必要条件,所以班主任应在班级管理中有意培养学生宽广的心胸和宽容豁达的处世态度。“百姓百姓,各有心性”,一个班集体几十个人,难免出现摩擦,那么该怎么办呢?笔者认为,班主任和科任老师首先应以身作则,在处理学生之间的摩擦和师生摩擦时,做到遇事冷静,处理事情大度、公正、客观,事后又做到不计前嫌,不带情绪,以给学生做表率。其次,要时时教育学生“与人为善,与邻为伴”,让他们懂得“三年相聚皆为缘,珍惜友爱是为贵”,“容人者,人容我”,“助人者,人助我”, “与人玫瑰、手有余香”。
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以求内造气质。高雅不凡的气质比漂亮的容貌更能增加一个人的魅力,而高雅气质的培养一靠高尚的品德,二靠丰富的学识。高中生正处于年少爱美的年龄,班主任可以此为契机,因势利导,发动学生开展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比如诗歌朗诵会、辩论会、春联集锦、跳绳比赛、象棋赛、篮球赛、个人才艺展示会等,这些活动既能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又能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还可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加他们的学识。
三、注重学生责任心的培养。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肩负重任的他们如果没有责任心,何谈报答父母、报效祖国?鉴于此,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班主任应该注意从学生身份入手,让学生肩负起作为集体一员的责任意识,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如认真搞好每天的值日,爱护集体的财产,认真学好每天的功课,维护班级的荣誉等。当学生逐渐担负起对班级的责任感,那么班级就会朝着预期的目标发展。而且在此基础上,班主任还可以因势利导,将学生的责任意识延伸到学校、家庭、社会,把学生真正培养成务实、守信、爱家、爱校、心系社会的有责任感的新一代。当然在这一点上,班主任应力争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样学生的责任感自然而然就会养成。
四、注重学生吃苦耐劳、承受挫折的品质培养。
当今中国的大多数家长们无形中都娇惯子女,因而学生的吃苦精神普遍不够强,承受挫折的能力也比较差。常常是有点小病就请假,受点挫折就情绪不稳定。针对这些情况,在班主任工作中,可采用传统教育与榜样示范相结合的方法来引导教育学生,让他们想想过去的老前辈,再留心观察身边的父母、老师是不是身体稍有不适或一遇挫折就甩手不干工作。从而让他们明白人生本就是苦乐相加,“少时不做人,长大成不了人”。同时在班级内积极营造“吃苦为荣、娇气为耻”、“勇于挑战是强者”的气氛,对有毅力、有恒心及有进步的同学及时加以鼓励、表扬。这种教育方法还挺有效,班里的学生无论学习还是劳动都很能吃苦。
记得一位哲人说:“资源会枯竭的,唯有文化会生生不息。”既然文化的魅力如此巨大,那我们何不努力建设班级文化,以便为孩子们的健康发展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呢?
打造班级文化,构筑精神家园大冶一中 陈迪军 “文化”,《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教育、科学、文艺等。我想用最为通俗的拆词......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打造群众精神家园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随之不断改善和提高,同时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农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已......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班主任工作研讨交流会上的讲话[日期:2006-03-31]来源: 作者:周玉明[字体:大 中 小] 各位班主任、同志们:刚才七位同志从不同角度就如何......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集体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者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班主......
打造优秀班级文化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班级文化环境是同学们的精神家园,是班级生存与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它对学生的熏陶潜移默化,具有无形的影响力量,能使学生自觉地在有品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