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队正规化建设标准_交警队建设标准
交警队正规化建设标准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交警队建设标准”。
《交警队正规化建设标准》实施细则
[福建公安公众服务网] 2010-09-08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切实加强交警队正规化建设,进一步规范交警队组织管理、教育训练、内务管理、执勤执法、监督制约和警务保障,努力实现队伍正规化、执法规范化、警务信息化、勤务实战化、保障标准化,依据公安部交管局《交警队正规化建设标准》,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县(市、区)交警大队、高速公路交警大队以及国省道、乡镇交警中队。
第二章 组织管理正规化
第三条 交警队的设置应当按照行政区划、道路里程、交通流量、机动车保有量和道路交通、治安管理任务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一)县(市、区)交警大队的设置一般按照行政区划,由县(市、区)公安局和上一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二)每个设区市设立1个高速公路交通警察支队,高速公路里程100公里以内的设区市不再设大队,由支队直接对路段实行管理;高速公路里程100公里以上的设区市,每增加100公里左右设立1个大队;根据高速公路里程、交通流量设置高速公路交警中队。
(三)国省道、乡镇交警中队一般按1个中队管辖2至4个乡镇的标准设置。
第四条 交警队依法履行以下职责
(一)维护道路交通秩序,指挥、疏导交通;
(二)纠正、处罚交通违法行为;
(三)预防和处理交通事故;
(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
(五)按照规定执行道路交通保卫任务;
(六)先期处置公路上发生的治案、刑事案(事)件;
(七)法律、行政法规、公安部规章或者文件规定的其他职责,以及省级公安机关依法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五条 交警队依据道路交通管理工作需求合理配置警力。
(一)县(市、区)交警大队的警力配置一般由县(市、区)公安局和上一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根据当地实际确定。
(二)高速公路交警的警力配置分为三类:①高速公路交警支队直接对路段实行管理或高速公路交通流量大的福州、莆田、泉州、厦门市,按每公里0.8人的标准确定;②处于省际口的高速公路交警大队,按每公里0.6人的标准确定;③其他路段的高速公路交警大队,按每公里0.4人的标准确定。
(三)国省道、乡镇交警中队的警力配置一般按照不少于7人的标准确定。
交警队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配备协助民警开展工作的辅助人员。
第六条 加强交警队领导班子建设,建立健全交警队领导职位竞争上岗、岗位定期轮换(每年轮换20-30%,3-5年轮换一遍)制度,建立健全交警大、中队长初任资格培训制度,初任交警大、中队长应当分别经省级和地市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任职培训合格。
第七条 交警大队应当按照提高效率、充实一线的要求设置内设机构。
(一)县(市、区)交警大队一般设置综合部门1个、车辆管理部门1个、驾驶人管理部门1个、事故处理部门1个、交警中队若干个。福清、南安、晋江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可根据工作需要多设立1个内设机构。
(二)高速公路交警大队原则上设置综合部门1个、秩序管理部门1个、事故处理部门1个、交警中队若干个。
第八条 交警队应当按照有利于快速出警和方便群众的原则合理选择队址,统一交警队标识。
(一)高速公路交警大队一般应在临近高速公路出入口选址建设,在高速公路距出口2公里、1公里、500米处和公路距队址200至500米明显处规范设置统一的指路标牌。
(二)国省道、乡镇交警中队一般应在重要国、省道沿线或交通枢纽处选址建设,在公路距队址200至500米明显处规范设置统一的指路标牌。
第九条 建立完善交警队工作综合考评制度,坚持日常考核与年终评定相结合,全面考评交警队的队伍建设和业务工作,完善奖惩机制。
第十条 制定完善交通警察工作综合考评制度,考核结果应当作为民警奖励、晋升、调整岗位、离岗培训的主要依据。
第十一条 加强交通警察执法工作考核,综合考虑民警的执法态度、执法形象、执法质量和执法效果,合理制定交通警察执法工作绩效考核标准。
第三章 教育训练正规化
第十二条 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年度计划,经常组织开展集中教育,每周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2小时,重点进行执法为民教育、反腐倡廉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集体学习有记录,个人学习有笔记。
第十三条 建立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切实加强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定期召开队伍思想状况分析会,交警大队每季一次,交警中队每月一次。
第十四条 重视民警心理健康教育,定期开展与民警谈心活动,开展民警心理健康咨询,及时解决民警心理健康问题。
第十五条 按照“三懂五会”的要求,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大力推进“一警多能”。训练内容主要包括:相关业务岗位知识技能、交通指挥手势、交通监控技术设备和交通管理信息系统使用、执勤和事故现场勘查安全防护、车辆驾驶、体能、队列、擒拿格斗、警械武器使用、防暴器材使用等。
第十六条 建立集中培训制度,由各设区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高速公路交警支队、机场交警支队根据工作需要组织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岗位技能等各类集中培训,民警每年每人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15天,培训结束组织考核,不合格的进行复训。
第十七条 完善训练激励机制,每年组织不少于2次民警考试,检验民警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学习成果,考试成绩记录存档,作为民警晋级、晋衔和年度考核、评先创优的重要依据。
第四章 内务管理正规化
第十八条 严格执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及相关内务管理规定,扎实开展遵守《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夺标竞赛活动,健全完善队务会、考勤、值班备勤、请示报告、档案管理、装备管理、公安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等规章制度。
第十九条 交警大队一般每周召开一次大队长办公会或队务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全体民警大会,传达学习上级有关指示精神,总结阶段工作,分析业务工作和队伍管理存在问题,研究部署工作任务。
第二十条 按照全国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的要求,规范使用全国机动车登记和驾驶人管理信息系统、道路交通违法管理信息系统和道路交
通事故统计信息系统,加强基层交通管理信息应用平台的数据采集、维护和使用。
第二十一条 按照交警队信息平台应用的要求,建立完善辖区机动车、驾驶人、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交通违法处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等基础台帐,录入信息量要达到95%以上。
第二十二条 加强对民警的警容风纪养成教育,强化日常监督考核,做到警容严整、举止端庄、语言文明、行为规范。
第二十三条 严格公务用车管理,建立完善公务用车审批、登记制度,定车定位停放,保持车况良好,保证工作需要。
严格执行有关警车管理规定,警车应当采用全国统一的外观制式。
第二十四条 办公场所干净整洁,办公室内悬挂(张贴)工作职责和有关规章制度,室内物品摆放整齐有序,文件、资料分类存放,不得摆放与办公无关的各类装饰品。
第二十五条 按照有关规定悬挂统一的交警队门楣标识,在门厅或其他明显位置摆放或悬挂办公区域示意图。
第二十六条 警用器材室设置存放装备器材的架(柜),警用装备或训练器材分类摆放整齐,建立《警用器材出入库登记本》,墙上悬挂《警用器材室管理规定》,做到专人保管,出入库手续完备、帐物相符,无丢失、被盗、损害现象。
第五章 执勤执法正规化
第二十七条 交通警察在道路上执勤执法,应当按照《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的要求着制式警服,配备执勤执法装备,做好自身安全防护,使用执勤执法规范用语。
第二十八条 交通警察在道路上执勤执法,应当严格执行《行政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
和《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等法律法规,严格履行法定程序,规范使用法律文书。
第二十九条 根据辖区实际情况,科学制定交通勤务管理制度,实行机动巡逻与定点执勤相结合的勤务方式,对辖区内事故多发、交通、治安状况复杂等重点路段应当加强重点巡逻或定点管控,对其他道路应当组织警力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巡逻。
相邻交警队之间应当完善联勤协作机制,提高勤务效率。
第三十条 加强交通警察执勤执法工作检查,县(市、区)交警大队、高速公路交警大队应当严格落实勤务巡查制度,国省道、乡镇交警中队应当实行领导跟班勤务制度,每日进行一次勤务讲评,每周召开一次勤务工作例会,通报执勤执法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整改措施。
第三十一条 建立完善值日警官制度、法制员制度和民警个人执法档案制度,提高执法质量,保障公正、严格、文明执法,让人民群众满意。
第三十二条 执勤民警平均每人每月上路执勤执法一般不少于20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不少于6小时。交警大队领导平均每人每月上路执勤执法一般不少于12个工作日。
第三十三条 严格规范接处警工作,完善接处警工作制度。交警大队应当制定完善交通堵塞、重大交通事故、肇事逃逸事故查缉、突发事件、自然灾害、恶劣天气等处置工作预案和各类交通警卫工作方案,加强实战演练。
第三十四条 交警大队应当建立完善交通技术监控资料记录的交通违法行为告知制度,规范告知形式,明确告知时限。
第三十五条 加强电子监控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执勤民警对电子监控设备操作熟练。
第三十六条 县(市、区)交警大队和国省道、乡镇交警中队依照上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授权担负辖区机动车和驾驶人管理职责的,应当严格按照《机动车登记规定》、《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办理。
第三十七条 建立完善交通安全形势分析制度,至少每周分析一次辖区交通事故情况和交通安全形势,分析辖区交通事故和交通违法行为规律和特点,及时调整路面勤务安排,研究完善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措施。
第六章 监督制约正规化
第三十八条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责任追究、述职述廉、诫勉谈话、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
第三十九条 加强队伍违法违纪的教育防范,不发生影响恶劣、后果严重的执法违法案件;严肃查处民警违法违纪案件,无压案、瞒案和降格处理等情况。
第四十条 健全内外监督制约机制,积极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健全落实涉警信访查办制度,定期联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特邀监督员,开展警务评议,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第四十一条 实行警务公开,在明显位置设置警务公开栏,公开办事程序和各项规章制度,公布有关法律法规,公开民警姓名、警号、照片、岗位职责和举报电话,公开处罚标准,各类牌匾整齐美观。
第四十二条 严格执行“五条禁令”,严肃查处违反禁令的案(事)件。
第七章 警务保障正规化
第四十三条 警力配置符合标准,民警年龄结构合理,新增警力由省级公安机关按照各地增编计划和要求统一招录。
第四十四条 严格落实各项从优待警工作措施,切实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让基层民警满意:
(一)严格落实民警休假、探亲制度;
(二)建立民警健康状况档案,每年组织一次民警体检,解决民警的医疗、伤亡、养老保险等问题;
(三)合理解决长期工作在一线并达到一定年限民警的职级待遇;
(四)合理安排从事一线工作达到规定年龄的民警调整岗位;
(五)建立民警执法权益保护制度。
第四十五条 交警队的公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全额保障,不得与罚没款项挂钩。
第四十六条 交警队按照有关装备标准配备交通工具、通讯工具、交通管理器材、民警个人防护装备、武器警械、办公设备等装备,加大科技装备的资金投入。
第四十七条 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可以按照1-2人配备1台电脑,并接入公安专网。
第四十八条 交警队应当拥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有条件的应当设置图书阅览室、体育活动室、食堂、浴室、洗衣室,为民警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保障。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九条 各设区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高速公路交警支队、机场交警支队可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第五十条 本实施细则自下发之日起施行,并由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政治部负责解释。
民兵基层正规化建设标准乡镇武装部建设标准1、六有(1)有武装部牌子; (2)有单独的办公室; (3)有资料柜;(4)有文化活动室; (5)有制度; (6)有工作图板。2、十表(1)民兵组织实力统计表; (2)民兵整组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关于征求《基层交警队营房建设标准 (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公交管办[2008]57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交通管理局、处:我局研究起草了《基层交......
党建活动阵地标准化建 设 细 则一、门牌名称为“党员活动室”、“荣誉陈列室”、“图书阅览室”,有条件的党组织可增设“健身活动室”、“行业书画作品展览室”、“中心工作......
学员廿四队正规化建设情况汇报提纲九七年度,我队在贯彻“四长会议精神”,落实正规化建设过程中,结合新时期工作重点,以“严细实恒”为队风,认真落实《纲要》,学好用好“新条令”,在......
第八章 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一、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概述1、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涵义“要格局公安机关的性质、任务和工作特点,依据《人民警察法》等法律法规,在公安机关的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