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税源报表简要填报说明_重点税源报表填报说明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重点税源报表简要填报说明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重点税源报表填报说明”。

2011年重点税源企业报表填报说明

●2011年全国独立纳税重点税源企业监控报表按监控内容共分为6张报表,分别为: XXB表《信息表》;

B1表《税收(月报)表》;

B2表《工业企业工业产品(月报)表》; B3表《财务(季报)表》; B4表《房地产(季报)表》

B5表《企业景气调查(季报)表》。●计量和金额单位:

除“税率”指标为“百分数”,“平均职工人数”指标为“人”外,各项指标的计量单位均按标明的计量单位填写,产品表没有计量单位的,由企业根据实际核算情况在首次填报产品时补充填写相应产品的计量单位,本表的金额单位除价格外一律为万元。

●小数位数

“税率”按软件任务设置的保留小数位填写;金额单位按万元后保留两位小数;各项指标一律不书写千分号。

●报表指标口径说明序号均按照各个报表指标在软件任务中所对应的行号或列号来表示。●本表填报的各项指标均为本企业实际情况,不得将控股企业数据纳入本表的范围内。

XXB表《信息表》填报说明

●《重点税源企业基本信息表》(简称《基本信息表》)是记录和反映重点税源监控企业基本情况的报表。共27项指标,另附35个备用字段。《基本信息表》年初一次性填报,随月报或季报一同上报,年内可随时调整变更事项和纠正差错。本表部分为选项式指标,要严格按照软件任务所列内容选择。

8.企业财务核算方式及报表期:

⑴独立核算按月编制财务报表:选此项的企业必须按月填报B1表,按季填报B3、B5表;如果是工业企业还必须按月填报B2表,如果是房地产经营开发企业必须按季填报B4表;

⑵独立核算按季编制财务报表:选此项的企业仍须按月填报B1表(应缴税收按季度发生额填入本月栏,已缴税收按实际发生月份及数额填入本月栏),按季填报B3、B5表;如果是工业企业还必须按月填报B2表,如果是房地产经营开发企业还必须按季填报B4表;

⑶非独立核算不编制财务报表:选此项的企业填写B1、B5表和B3表的相关附列资料;如果是工业企业还必须按月填报B2表,如果是房地产经营开发企业还必须按季填报B4表。

13.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形式:(根据纳税人实际情况选项填写,享受两项或两项以上优惠政策的企业,选择优惠额度大一项政策填报)

18.主管国税机关(必填):指本表所上报的县级国家税务局。本指标由系统直接产生。19.主管地税机关(必填):指本表所上报的县级地方税务局。本指标由系统直接产生。

B1表《税收月报表》填报说明 ●B1表《重点税源企业税收信息(月报)表》(简称《税收月报表》)是记录和反映重点税源企业税收信息的统计表。分“增值税指标”、“消费税指标”、“营业税指标”、“企业所得税指标”、“进出口税收指标”“其他税收指标”、“代扣代缴各项税收指标”、“各项收费指标”以及“其他指标”九部分共111项指标。其中3-113行所列指标为总局设置指标.●《税收月报表》的各项数据均应按报表期企业实际发生的数额填报。特别注意的是,表中“已缴税款”与“应缴税款”均为企业财务口径而不是税务征收口径,即本期已缴税款反映的是企业在本期实际上缴的各项税款,本期应缴税款主要反映企业本期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应缴税款,该税款主要在下期申报缴库。●《税收月报表》中,1-11月各类税收指标和附列的指标均应按月填报当期实际发生额,累计数由系统自动计算生成;12月报表仅填报全年累计栏数据,不再填报当月数。

各项指标填报说明如下:

一、营业税指标

●按月编制财务报表的企业按月填报,按季编制财务报表的企业应缴税收按季度发生额填入本月栏,已缴税收按实际上缴月份填入本月栏。金融行业按季填报。

48.应税收入:

指纳税人本期因提供营业税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所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包括免税收入),但不包括代扣代缴的营业额。根据营业税纳税申报表中“应税收入”栏的“合计”数填写。纳税人提供营业税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发生退款或因财务会计核算办法改变冲减营业额时,不在本栏次调减,在第54行“应纳营业税调整额”栏次直接调减税额。

49.应税减除项目金额:

指纳税人本期提供营业税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所取得的应税收入中按规定可扣除的项目金额,但不包括代扣代缴的减除营业额。根据营业税纳税申报表中“应税减除项目金额”栏据实填写。

50.应税营业额: 自动生成(50=48-49)51.免税收入:

指纳税人本期提供营业税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所取得的应税收入中不需税务机关审批可直接免缴税款的应税收入或已经税务机关批准的免税项目应税收入,但不包括代扣代缴的免税收入。根据营业税纳税申报表中“免税收入”栏的“合计”数填写。

52.应纳税额:

指按企业经营项目适用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但不包括代扣代缴的营业税额,根据营业税纳税申报表的相关数据填写。

53.免(减)税额:

指按政策规定减免的营业税额,但不包括代扣代缴的减免税额。根据营业税纳税申报表中有关项目填写。

54.应纳税调整额:

指纳税人因清欠、退税等所产生的各种非常规税额调整内容,但不包括代扣代缴、查补的税额。调增用正数,调减用负数,根据主管税务机关确认数填写。(严禁在此项冲减前期填报差错)

55.应纳税额合计:自动生成应等于“应纳营业税额”减去“免(减)税额”加上“应纳营业税调整额”。(自动计算栏:[55=52-53+54])

56.期初未缴税额:

指纳税人期初应纳未缴的营业税额。根据应交营业税的期初贷方余额或纳税申报表的相关项目填写。如余额在借方,则以负号在本项目内反映。(审核:[56=上期60])57.已缴税额:

指企业本期实际已缴的营业税额,包括因清欠、多交、退税等所产生的税额,但不包括查补、代扣代缴的营业税额。

60.期末未缴税额:自动生成指纳税人期末应纳未缴的营业税额,应等于应纳营业税额合计加上期初未缴营业税额减去已缴营业税额。(计算:[60=55+56-57])61.期末欠税余额:(61

为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已形成欠税的数额,填写纳税人截止报告期实际欠缴营业税余额。62.已缴查补税额:

指本期实际已缴的查补营业税额。

二、企业所得税指标

●“据实预缴的纳税人”、“按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平均数预缴的纳税人”和“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根据企业所得税申报期情况选择按月或按季填报报告期发生的当期数据。按季申报的企业应缴税收按季度发生额填入本月栏,已缴税收按实际发生月份及金额填入本月栏。“适用于核定征收管理办法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根据企业所得税申报期情况选择按月或按季填报累计数,软件将本期数设置为不可填写状态。上年同期数据按照上年实际数据填写。

63.实际利润额:

本指标填报按会计制度核算的利润总额减去以前年度待弥补亏损以及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后的余额。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比照填报。

房地产开发企业本期取得预售收入按规定计算出的预计利润额计入本行。64.应纳所得税额:

实行据实预缴的纳税人的应纳所得税额=实际利润额×适用税率(25%),其他纳税人根据实际情况按以下方式填报。

(1)实行据实预缴的纳税人:本指标应与《企业所得税月(季)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第6行指标一致;

(2)实行按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本指标应与《企业所得税月(季)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第14行“本月(季)应纳所得税额”指标一致;

(3)实行核定征收的纳税人,本指标应与《企业所得税月(季)预缴纳税申报表》(B类)第12行“应纳所得税额”指标一致。

(4)实行“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本指标应与《企业所得税月(季)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第16行“本月季确定预缴的所得税额”指标一致。

65.减免所得税额:

填报纳税人经批准或备案减、免的企业所得税额。实行据实预缴的纳税人根据《企业所得税月(季)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第7行,实行核定征收的纳税人根据《企业所得税月(季)预缴纳税申报表》(B类)第13行的“减免所得税额”指标填报纳税人当期实际享受的减免所得税额。包括享受减免税优惠过渡期的税收优惠、小型微利企业优惠、高新技术企业优惠及经税务机关审批或备案的其他减免税优惠。其他企业不得填报本指标。

66.应纳税调整额: 此栏下列情况可以作调整,调减用负数,调增用正数。严禁在此项冲减前期填报差错 67.实际已预缴税额:

指企业实际已缴的企业所得税额,包括因清欠、多缴、退税等所产生的税额,但不包括查补、代扣代缴的税额、汇算清缴实际补(退)税额。

68.其中:实际已缴纳上年应纳税额:

指今年缴纳入库、所属时期为上年度的税款,但不包括汇算清缴实际补(退)税额。69.汇算清缴实际补(退)税额:

填报纳税人在汇算清缴上一年度企业所得税后,实际已经补缴或退税的数额。补缴填正数,退税填负数(用本年预缴税额抵减汇算清缴退税额的,抵减的退税额应视同为汇算清缴退税额在本行填写负数)。

70.期末欠税余额(70>=0):

为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已形成欠税的数额。填写纳税人截止报告期实际欠缴企业所得税余额。

71.已缴查补税额: 填写纳税人本期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而实际已缴的企业所得税款。

三、其他各项税收指标 76.应纳城市维护建设税:

按“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科目贷方本期发生额,不包括代扣代缴和按规定减免的城市维护建设税额,或按纳税申报表的相关项目填写。

77.已缴城市维护建设税:

指企业本期实际已缴的城市维护建设税额,包括因清欠、多交所产生的税额,但不包括代扣代缴的城建税额。

78.应纳资源税:

按“应交资源税”科目贷方本期发生额,不包括代扣代缴和按规定减免的资源税额,或按纳税申报表的相关项目填写。

79.已缴资源税:

指企业本期实际已缴的资源税额,包括因清欠、多交所产生的税额,但不包括代扣代缴的资源税额。

80.应纳土地增值税:

按“应交土地增值税”科目贷方本期发生额,不包括代扣代缴和按规定减免的土地增值税额,或按纳税申报表的相关项目填写。

81.已缴土地增值税:

指企业本期实际已缴的土地增值税额,包括因清欠、多交所产生的税额,但不包括代扣代缴的土地增值税额。

82.应纳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

按“应交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科目贷方本期发生额,不包括代扣代缴和按规定减免的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或按纳税申报表的有关项目填写。

83.已缴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

指企业本期实际已缴的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额,包括因清欠、多交所产生的税额,但不包括代扣代缴的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额。

84.应纳车船税:

按“应交车船税”科目贷方本期发生额,不包括代扣代缴和按规定减免的车船税,或按纳税申报表的相关项目填写。

85.已缴车船税:

指企业本期实际已缴的车船税额,包括因清欠、多交所产生的税额,但不包括代扣代缴的车船税额。

86.应纳城镇土地使用税:

按“应交城镇土地使用税”科目贷方本期发生额,不包括代扣代缴和按规定减免的城镇土地使用税,或按纳税申报表的相关项目填写。

87.已缴城镇土地使用税:

指企业本期实际已缴的城镇土地使用税额,包括因清欠、多交所产生的税额,但不包括代扣代缴的城镇土地使用税额。

88.已缴个人所得税:

指个人独资企业和个人合伙企业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本指标由注册类型为个人独资企业和个人合伙企业的纳税人填写,其他企业代扣代缴企业员工的个人所得税在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栏目反映。

89.已缴车辆购置税:

指企业本期实际已缴的车辆购置税额,包括因清欠、多交所产生的税额,但不包括代扣代缴的车辆购置税额。

90.已缴印花税(不含证券印花交易税):

指企业本期实际已缴的印花税额,包括因清欠、多交所产生的税额,但不包括代扣代缴的印花税额和证券印花交易税额。

91.已缴契税:

指企业本期实际缴纳的契税额。92.已缴耕地占用税:

指企业本期实际缴纳的耕地占用税额,包括因清欠、多交所产生的税额。94.已缴其他税收(含滞纳金及罚款收入):

指企业本期实际已缴的除上述各税以外的税额。包括上述所列税收中已缴的各项查补入库税收的滞纳金和罚款收入。

四、代扣代缴各项税收指标

指本期实际缴纳的代扣代缴各项税收。

五、各项收费指标

103.已缴教育费附加:

指企业本期实际已缴的教育费附加,包括因清欠、查补、多交所产生的税额,但不包括代扣代缴的教育费附加。

104.已缴文化事业建设费:

指企业本期实际已缴的文化事业建设费,包括因清欠、查补、多交所产生的税额,但不包括代扣代缴的文化事业建设费。

105.已缴社保基金:

指企业本期实际缴纳的社保基金。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各项保险。(注:本指标填报的是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全部社保基金,而不是由税务机关代收的社保基金)

106.已缴其他行政事业性收费:

指企业本期实际已缴的除上述各项收费以外的其他行政事业性收费。(指行政事业单位开具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的收费)

107.已缴其他收费:

指企业本期实际已缴的除上述各项收费以外的收费。

九、其他指标

108.工业总产值: 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的总价值量。由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按照报国家统计局的口径填写。

109.工业增加值: 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和转换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工业企业统计核算单位可按照上报国家统计局的口径填写。

111.煤炭消费量:

指本期用于生产经营的实际耗煤量(填报单位:吨),由工业企业根据实际消耗情况填报。112.油消费量(汽、煤、柴、燃料油等)(填报单位:吨):

指本期用于生产经营的实际耗油量(填报单位:吨),由工业、交通运输等相关行业填报,主要包括汽油、煤油、柴油和燃料油。

113.水资源消费量:

指本期用于生产经营的实际耗水量(填报单位:吨),水力发电、循环用水均不需要填列。

B2表《工业产品(月报)表》填表说明

●《重点税源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与税收信息(月报)表》简称《工业产品月报表》是记录和反映工业产品产、销、存和相关税收情况的报表。

●企业自产自用的产品不必填报,仅填报最终产品的有关数据。

●计量单位:企业选择代码后计算机自动生成,如果系统未标识计量单位,企业必须填报本企业核算时使用的计量单位。企业填报数据时要特别注意计量单位,要严格按照产品标明的计量单位填写产品产量的数据,防止出现数量级错误(如:吨和万吨,米和万米等)。

●金额单位:万元(价格单位:元)。

●本表由企业首次填报相关产品时选择填列产品代码,以后时期由系统自动带出产品名称和期初库存数据。选择产品代码时必须选择至最细产品项目。其他当期数据由企业按月填报,累计数据由系统自动生成。

23.24.应纳资源税:(审核:[ 23≤税收月报表D78] [24≤税收月报表F78])填报所选产品应纳的资源税。

B4表《房地产(季报)表》填报说明

●本表反映的是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经营与税收情况,简称《房地产企业季报表》。所有国民经济行业类别为房地产开发经营的企业必须按季如实填报本表,兼营房地产的企业也须按季填报。

●本年新增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在发生预售时填报本表,本年汇算清缴结束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在本年内必须继续填写本表各项指标。审核:国民经济行业为房地产业的企业必须按季填报本表。

●本表对项目名称等指标采取的是自动取上季数的方式,企业在填报本表时,只需要在一季度首次填报本表时,填报上述指标,以后各期由软件自动取上季填报数,对本期新增项目,企业可在前几期已填报项目之后增加填报。

●本表共分四个部分,分别是:项目基本信息、本年度累计已结转成本收入情况、本年度累计销售及税收情况、本项目累计发生的各项成本税收情况。

二、本年度累计已结转成本收入情况 9.已结转的销售收入:

截止报表期该项目当年累计已经结转的销售收入。10.已结转的土地成本:

指本年度实际已结转的全部土地成本,包括土地出让金(为取得土地使用权而支付的地价款)、契税(含国家统一规定支付的有关费用)、配套费(特殊地段市政设施建设费)、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包括土地征用费、耕地占用税、劳动力安置费及有关地上、地下附着物拆迁补偿的净支出、安置动迁用房支出等)等费用。如果未结转土地成本则为空。

11.已结转前期工程费:

指本年度该项目累计已结转的前期工程费,包括规划、设计、项目可行性研究和水文、地质、勘察、测绘、“三通一平”或“七通一平”等支出。

12.已结转建筑安装工程费:

指本年度该项目累计已结转的建筑安装工程费,包括以出包方式支付给承包单位的建筑安装工程费和以自营方式发生的建筑安装工程费。13.已结转公共配套设施费:

指本年度该项目累计已结转的公共配套设施费,包括不能有偿转让的开发小区内公共配套设施发生的支出,如锅炉房、水塔、公共厕所、自行车棚等和基础设施费(包括开发小区内道路、供水、供电、供气、排污、排洪、通讯、照明、环卫、绿化等工程发生的支出)。凡能有偿转让的公共配套设施如商店、邮局、学校、医院、理发店等都不能计入该成本项目内。

14.已结转开发费用:

指本年度该项目实际已结转的企业所属的开发部门或工程指挥部门为组织和管理开发项目而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包括工资、福利费、办公费、差旅费、折旧费、修理费、水电费、劳动保护费、周转房摊销等。企业的各行政部门为管理公司而发生的各项费用不在此列,应在“管理费用”中核算)。

15.已结转销售面积:

指项目开发后实际已经结转的全部销售面积,如尚未结转则为空。本项目应与前几项已结转项目口径相一致。

三、本年度累计销售及税收情况16、17.本年销售面积:

指本项目本年度和上年同期累计实际对外销售的全部建筑面积。

18、19.本年度累计预(已)收款:

指本年和上年同期本项目累计预(已)收的全部款项,包括定金、首付房款、银行与购房人办妥按揭手续后将购房人的按揭款项已经划到企业帐上的累计数等。

20、21.期末销售价格(元/平方米):

指本年度和上年同期截至报表期的期末平均销售价格。22.本年累计应纳营业税:

指该项目按不同房屋用途适用税率计算的当年累计应纳营业税额。23.本年累计已缴营业税:

指该项目按不同房屋用途适用税率计算的当年累计已缴纳入库的营业税额。24.本年累计已预缴的土地增值税:

指该项目本年累计实际已预缴的土地增值税额,可根据本年“应交税金-应交土地增值税”科目累计的借方发生额填写。

25.本年汇算清缴的土地增值税:

指该项目本年累计实际汇算清缴的土地增值税税额,如发生退税,用“-”号表示。

四、本项目累计发生的各项成本税收情况 26.本项目累计发生的开发成本:

指本项目投资以来累计发生的全部开发成本,包括土地成本、契税、配套费、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前期工程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基础设施费、公共配套设施费、开发间接费用,不包括整个公司发生的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

29.本项目累计已缴营业税:

指该项目按不同房屋用途适用税率计算的累计已缴营业税额。30.本项目累计已缴土地增值税:

指本项目自立项以来累计已缴的土地增值税额,可根据本项目“应交税金-应交土地增值税”科目累计的借方发生额填写。

B5表《企业调查问卷(季报)表》

填报说明

本表共设置了四个大类的问题共22个问题和9项预测指标,本表按季填报。主要指标2011年预测:

一、2011年预测指标是由企业在年初(最迟在3月份)根据企业年度计划进行填写,年度中间企业对预测值进行调整时,于调整月份修订上报。

二、2010年实际已缴纳税收指标

应缴国内税收合计项指标在年初一次性填报,2010年实际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项指标在企业年报报出月份填报,已缴国内税收合计指标中的企业所得税为2010年实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额。

●其中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包括在2010年实际预缴本年的企业所得税和在2010年汇算清缴2009年度的企业所得税额。

重点税源报表填报说明

附件2 2015年重点税源监控报表填报说明●2015年全国独立纳税重点税源企业监控报表按监控内容共分为6张报表,分别为:XXB表《2015年重点税源企业基本信息表》;B1表《2015年 月重......

重点税源企业报表填报说明

附件22012年重点税源企业报表填报说明●2012年全国独立纳税重点税源企业监控报表按监控内容共分为6张报表,分别为:《2012年重点税源企业基本信息表》;《2012年 月重点税源企业......

重点税源企业报表填报说明

一、重点税源分析说明如何撰写?重点税源分析说明每季度写一次,第四季度包括全年的分析说明。内容包括:(一)需要填工业产品表的企业:当期生产产品多少,期初存货,上年同期生产多少,当期......

最新重点税源报表填报说明

最新重点税源监控报表填报说明●B1表《重点税源企业税收信息(月报)表》(简称《税收月报表》)是记录和反映重点税源企业税收信息的统计表。分“增值税指标”、“消费税指标”、“......

重点税源企业报表填报口径说明

2010年重点税源企业报表填报口径说明●2010年全国独立纳税重点税源企业监控报表按监控内容共分为6张报表,分别为:XXB表《重点税源企业基本信息表》; B1表《重点税源企业税收信......

《重点税源报表简要填报说明.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重点税源报表简要填报说明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重点税源报表填报说明 税源 简要 报表 重点税源报表填报说明 税源 简要 报表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