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_高二历史月考试题答案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9月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二历史月考试题答案”。

高二历史月考试卷(2018、9)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1、清代考据学家章学城在《校雠通义》中说:“后世文学必溯源于六艺,六艺非孔氏之书,乃周官之旧典也。《易》掌太卜,《书》藏外史,《礼》在宗伯,《乐》隶司乐,《诗》令于太师,《春秋》存乎国史。”这段文字揭示是社会文化状况是 A有教无类

B学在官府

C私学兴起

D百家争鸣

2、先秦一位思想家说:“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韩非子

3、有学者指出:“政治上结束战国是在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是在汉代。”与“文化上结束战国”密切相关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 董仲舒

D朱熹

4、辛亥革命中将剪掉辫子作为与清朝彻底决裂的标志,但在剪掉时许多人发出感慨,如湖北军政府都督黎元洪在剪发时大声喊到:“剪吧,剪就无法无天”,此处清朝与“天”之间存在联系的理论渊源可追溯到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5、理学对宋代以后的中国影响巨大,它对于外来哲学系统的敌视使中国的统治者和官僚比此前的时代更难于接受外部的思想和影响,理学对传统的强调是最终抑制了中国的发明和中国精英的批判思维的诸多因素之一。材料说明理学

A吸收佛道基本教义而自成体系

B延迟了三大发明的向外传播 C阻碍中国古代和近代的创造能力

D促进中华文明的发展

6、良知是为人处世的根本,是社会道德的底线。我国古代有位思想家提出要“致良知”“知行合一”该思想家是

A孔子

B朱熹

c王阳明

D王夫之

7、明清之际有学者提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以下属于他的主张的是 A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B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C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物质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8、顾炎武曾说:“昔日清谈谈老庄,今日清谈谈孔孟。未得其精,而已遗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辞其末。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由此可见顾炎武

A批判理学家空谈义理,脱离现实

B指责理学家抛弃先秦时期孔孟之说 C深刻揭示明朝灭亡根源

D认识到明清儒学已不适应时代需要

9、大建筑师维特鲁威转述古希腊人的理论:“建筑物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的比例。”这表现出古希腊人

A对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失望

B对人作为万物之灵的自豪 C对直接民主的狂热

D个人利益至上,忽视道德的存在10、苏格拉底曾说:“我认为,想要得到正确的判断,要根据知识而不应根据多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苏格拉底批评雅典民主的弊端

B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C苏格拉底反对民主制度

D苏格拉底认为知识等同于法律

11、“他们是国王、皇帝及公爵的乖巧臣民,从没有半局怨言。可他们的人生观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将自己所有的思想和精力集中在天堂里等待幸福永生的来临,而努力在地球上建立起自己的天堂。”文中“他们”最有可能生活在A古希腊时期

B文艺复兴时期

C启蒙运动时期

D工业革命时期

12、“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以上言论旨在 A强调个人信仰的独立

B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 C提倡追求幸福和物质享受

D批判教会的腐败

13、如同在自然科学领域有“物体运动三大定律”一样,西方先哲们发现人类社会也有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生活的自由。其中,第三大定律的思想集中体现为 A三权分立

B 社会契约

C 天赋人权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4、“西方近代发生了两次思想解放运动,他们分别被看作是16世纪和18世纪的精神符号。16世纪是文艺创新的世纪,18世纪则是思想创新的世纪。”材料所述的两个“精神符号”的内在联系是

①都推崇理性和思想自由

②都致力于政治蓝图设计

③都意在实现人现实的幸福④ 都推动了近代社会的转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后汉书 蔡伦传》记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 B文字记载是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

C原料选择与降低造纸术成本无关 D人类的需要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

16、有学者认为;“宋代是历史上最具魅力的时代。中国在开始时期比西亚落后得多,但是以后这种局面逐渐被扭转。到了宋代便超越西亚而居于世界前列。”下列成就不能支持此结论的是

A指南针用于航海 B火药传入阿拉伯国家 C 发明活字印刷术 D发明雕版印刷术

17、“一只船桨能翻出万顷波涛,一支鞭高扬走进金戈沙场,空荡荡的舞台能穷尽十八相送,一个圆场,一场趟马,就是‘人行千里路,马过万重山’。这种表现形式属于 A小说的浪漫风格 B戏曲艺术的虚拟化 C 说书人的随意夸张 D 绘画的意象化

18、关于下图说法正确的是

①作者是唐朝的吴道子 ②画家提出“以形写神” ③是文人画的代表作 ④ 表现了佛教的中国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9、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写到:在清朝讽刺小说反少有,有名而几乎是唯一的作品就是《 □□□□ 》所以讽刺小说从《□□□□》而后,可以谓之为绝响。其中的《□□□□》最有可能是

A B C D20、20、史学家洪业在研究杜甫生平时,根据杜甫41岁以后的诗常常提到妻儿,情深意切,证明杜甫成婚于41岁左右,有的学者据唐代元稹《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考证,杜甫成婚于31岁左右。对此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杜甫的诗歌被称为“诗史”,具有历史真实性 B元稹的研究是第一手资料,其考证应该可信C孤证不立,洪业和元稹的研究都不足为信 D研究历史可以“以诗证史”,但必须仔细考辩 21、1900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汤姆生说;“在物理学晴朗的天空远处,还有两朵令人不安 的乌云,它们的存在使得物理学的优美和明晰性黯然失色,第一朵是有关的运动问题,第二朵出现在能量辐射的问题。”这说明了当时

A近代物理学已失去存在的价值 B 经典力学面临非常严重的挑战 C相对论的提出冲击了固有理论 D相对论完全否定了牛顿力学

22、北京时间2013年3月15日,《科学》杂志在线文章宣布,中国科学家领衔的团队首次在实验中发现量子反应霍尔效应。这一发现让研究新的量子系统成为可能,或将对信息技术进步产生重大影响。下列科学家与这一发现不相关的是 A普朗克 B达尔文 C玻尔 D爱因斯坦

23、某一理论被评价为“亵渎圣灵”“触犯君权神授天理”“有失人类尊严”,你认为这一理论应该是

A进化论 B量子论 C相对论 D经典力学

24、英文的“communication”有多重译义,一般包括“传播和传达”“交通”“交流”。有人说,从互联网的发展过程看,网络就是传媒。对互联网的这一理解旨在强调互联网 A推动世界市场的拓展 B 最大的成功在于技术的不断更新 C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 D作为人类交往方式而存在与发展

25、(19世纪初)等于在世界大洋上开通了‘直达火车’,使欧洲人的活动从内海迈向远洋,开始了真正的全球时代。“材料评论的是哪一技术的应用 A采矿技术 B蒸汽技术 C 电力技术 D无线通讯技术

二、非选择题

26、社会心态是社会成员普遍具有的心态,它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给社会生活和人们的行为以重大影响。当今社会生活中,还有不少从历史上承袭下列来的传统社会心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己被人欺凌,但也可以欺凌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一级一级的制驭着,不能动弹,也不想动弹了。

——鲁迅《灯下漫笔》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孔子《论语》

多藏者厚亡,故知富不如贫之无虑;高步者疾颠,故知贵不如贱之常安。

——《菜根谭》

材料二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中华传统文化格言

材料三 原始儒家的君臣观中也还存在一些明显消极的因素,他们虽然在理论(人性论)上承认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却没有推而广之政治层面,承认政治权利上的平等,他们没有否定传统的宗法等级制度和君臣、君民之间的从属关系。——《儒家哲学智慧》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有哪些至今仍影响着我们社会生活的传统心态(3分)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内容?(5分)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中国传统社会心态和传统文化成因(6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就当前营社会积极心态和创造先进社会文化提出自己的建议(4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爱护和阐扬真理起见,下列命题将在文学和神学硕士及常任讲师妈丁路德神甫主持之下。在威登堡举行讨论。凡不能到会和我们口头辩论的,请以通信方式参加。奉主耶苏基督的圣名。阿门。

(35)那些说为求获得救赎或赎罪券并不需要痛悔的人,是在传与基督教不符的道理。(36)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37)任何活着或死了的真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都分享基督和教会的与一切恩惠,这些恩惠是上帝所赐的——“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二 根据《圣经》的清楚教训,我们敢肯定的说,由于上帝的永久而不改变的安排,他早已按照自己的意旨,决定了要将谁接入他的恩惠中,并将谁贬入灭亡。我们坚信这种安排。就被拣选者一方面说,是完全根据神白白施赐的仁爱,与人的功劳丝毫无关。——加尔文

材料三 天主教徒保有着尽可能谨小慎微、不冒风险的生活状态,宁可收入微薄的生活也不愿投身于更加危险而富于挑战的生活—即使这样会名利双收。有一句话说的好;“要么吃的好,要么睡的好。”显然,新教徒吃的高兴,而天主教徒乐于睡的安稳。

(1)概括材料一 二的主要观点(6分)

(2)根据材料二 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教徒吃的高兴”的含义及原因(6分)

(3)结合以上信息,分析宗教改革是怎样推动欧洲近代人文精神的发展的(4分)

28、科学技术是构成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式下,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归根结底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100人》一书中科学家占38位。下图两位科学家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两人的科技成果决定时代的发展。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德国瞄准对重工业和新工业发展有决定影响的科技领域,设立许多科研机构。俾斯麦鼓励德国学子去学习和掌握德国还没有掌握的高科技。特拉瑙带回了爱迪生的电灯制造专利权,1883年,创办德国爱迪生公司。电器工业的发展是造成德国90年代经济繁荣的基本因素。1851年至1900年,在重大科技发明创造方面德国超过英法总和。仅次于美国,居世界地二位。

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的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的能力,但也破坏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用具体史实说明“两人的科技成果决定时代发展。”(4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德国发展高科技的途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后期德国科技发展的政治因素(6分)

(3)根据材料三,怎样理解科学“破坏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应对这种潜在危险?(6分)

高二历史月考答案

选择题答案

1-5 BDCBC

6-10 CDABA 11—15 BABCD 16—20 DBDCD 21-25 BBADB

26、(1)主奴等级;尊天认命;知足乐世(2)爱国;自强;好学;诚信;求知

(3)小农经济盛行;长期的君主专制统治;儒家思想影响

(4)发展市场经济;推动民主政治建设;善于对待传统文化和观念,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7、(1)观点:购买赎罪券不能赎罪(反对教皇兜售赎罪券);因信称义(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上帝具有决定作用(先定论,否定天主教的权威)(2)含义:新教更重视商业活动和财富积累。

原因:近代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加尔文教的先定论鼓励了资产阶级发家致富的热情;新交徒主张建立廉洁的教会,有利于积累财富

(3)推动:肯定了人具有自由和自主的信仰,追求现实幸福;打破了天主教的禁锢思想(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解放

28、(!)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当时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为电的发明和运动奠定基础,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途径:内部研发;外部引进

因素:国家统一;君主立宪确立;政府重视

(3)理解:科技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社会等问题

应对: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黄流中学高二多媒体技术应用第一次月考试卷第一卷单项选择题(30分)一、选择题(共15道题,每题2分,共30分。每道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很多同......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制卷:刘昭文审题:邓碧时量:150分钟分值:150分第Ⅰ卷(39分)一、选择题。(2×9=18分)1、下列各组加点字词的读音与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聆听(líng)......

中专高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资料

… … … … 题 … :……名…姓… … 答 … … … … … … 得 … :…级…班… … … 不 … … … … … … 内 … :…业…专…… … 线 …......

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传记文学的虚构现象如果说传记材料不足是造成虚构的“硬件”方面的原因,那么软件方面的原因主要来自传记作家自身了......

高二第一次月考题及答案

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复习试题Ⅰ卷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3分) A.栈(zhàn)桥 狭隘(yì) 鹰隼(sǔn) 绚(xiàn)丽烂漫 ....B.谂(shěn)知 浸渍(z......

《9月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9月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高二历史月考试题答案 高二 上学期 试卷 高二历史月考试题答案 高二 上学期 试卷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