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童诗与儿童歌的区别_儿歌与儿童诗的区别
浅谈儿童诗与儿童歌的区别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儿歌与儿童诗的区别”。
【摘要】儿歌与儿童诗作为儿童文学范畴中的两类重要文学体裁,是学生学习儿童文学所最早接触到的门类。二者同属于诗歌范畴,有着许多相近的文学特征,如果讲授不够清晰晓畅,一些语感较差、文学功底较弱的学生会难以从文本层面将二者区分开来,这就需要教师的悉心指导和点拨,本文便将其主要的区别分析如下。
一、定义与内涵的区别在正式接触儿歌与儿童诗这些概念之前,许多学生会将它们与配乐的儿童歌曲混淆在一起,这也反应了大众对这类体裁的一般化理解。其实,儿歌和儿童诗的定义业界一直存在分歧,没有一个公允的界定。但一般而言,儿歌偏向指采用韵语形式、适合于低幼儿童聆听吟唱的简短的歌谣体诗歌,儿童诗则是为儿童创作的,抒写儿童情趣和心声的自由体诗歌。考究这些界定的内涵,儿歌的适用对象是学龄前或者学龄初期的孩子,儿童诗则适合全学龄段的少年儿童。
【关键词】 儿童诗;儿歌;趣味性;歌诗戏互补的可操作性
儿童诗与儿歌同属于儿童诗歌类,它们虽然都具有诗歌的共性特征,但又各自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二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
(一)从读者对象的角度看,儿歌是以学龄前期和学龄初期的儿童为主要对象;儿童诗则是以学龄中后期的儿童为主要对象。
(二)从主题思想的表现看,儿童诗的主题思想常常以间接方式表现出来,比较深刻、含蓄;儿歌则往往是比较单纯浅易地表现它的主题思想。如儿童诗《小弟和小猫》与儿歌《洗手》都是以要讲究卫生为主题的作品,但表现方式却明显不同。
从语言表现形式上看,儿童诗与儿歌的语言均要求凝练、简洁、有概括性。由于表现深度的不同,儿童诗的语言比儿歌的语言更纯粹、更集中,更富有想象的张力。在韵律方面,儿童诗不像儿歌那样讲究音韵的和谐和节奏的整齐。从篇幅长短看,诗有长有短,不受限制,其中叙事诗、童话诗的篇幅都比较 1 浅谈儿童诗与儿童歌的区别
长;而儿歌因为有口头创作、供幼儿吟唱的特征,一般都较为短小。
儿歌和儿童诗,虽然都是文句简短,重视押韵的诗歌,但是儿歌是叙事,写物,内容浅易,重视实用性;儿童诗是写意,抒情,内容较深,重视艺术性。蔡胜德在一九九一年出版的《民俗与儿童文学研究》〈童诗和儿歌的区别〉一文中,认为童诗和儿歌自有不同的天地,故列为一专栏,并不甚妥切。并以下列六项要素来区分童诗和儿歌:
一、在境界方面,童诗重「情」,儿歌重「趣」。
二、在内容方面,童诗较「雅」,儿歌较「俗」。
三、在意象方面,童诗较「稳」,儿歌较「显」。
四、在声韵方面,童诗不一定要押韵,儿歌却一定要押韵。
五、结构方面,童诗「严谨」,儿歌「宽松」。
六 在流传方面,童诗不可以任意更动,儿歌却可以随己意改编歌词。
一、饱满的儿童情感性
诗的本质是抒情的,情感性是所有诗歌的共同特征,儿童诗也不例外,但由于它的读者对象的特殊性,所以要求诗歌的情感从儿童心灵深处抒发出来,逼真地表达孩子们那种美好的情感,善良的愿望,有趣的情致,以激起小读者的共鸣。
二、新颖巧妙的构思
儿童诗抒发的情感不论在丰富性上,还是在深刻性上,一般不如成人诗歌,这是儿童的情感所决定的。
三、活泼的趣味性
儿童诗要比成人诗更讲究趣味性,而且是一种稚拙活泼的趣味性。这种趣味来自儿童独特的审美心理,具有天机活泼的特质,是一种率朴的稚气。
四、流畅简洁的音乐性
比起儿歌来,儿童诗的音韵节奏要自由得多。但它还是需要讲究音乐性的,主要原因是便于同学们口中流传。所以,有名的儿童诗往往语言简洁,节奏分明,音韵流畅的。
五、童稚而优美的意境
感情和形象的结合构成了诗的意境。意境同样是儿童诗应该刻意创造的,而且应以营造童稚而优美的意境为目标。
把真实的儿童感受通过形象含蓄地表现出来,而不是抽象地呼喊,这种儿童诗才具有童稚而优美的意境,也才能感动儿童。
六、极富夸张的想象力
儿童是最富于想象的,他们夸张的想象是我们成人所望尘莫及的,他们总是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们通过想象而诗化的世界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鱼儿会说„„
从颠倒歌看儿歌的趣味性
颠倒歌是一种特殊的儿歌形式。其基本特点是“渲染违背常理奇怪现象或‘废话连篇’的一类儿歌”。(蒋风主编《儿童文学教程》1993年6月第一版第321页)颠倒歌通过大胆的现象、夸张的手法,“故意颠倒”所描述的事物,造成一种荒
唐可笑的情状。
“荒唐”到“可笑”的地步正是颠倒歌区别于其他文学作品趣味性之所在。请看
湘西儿歌
灯笼果,滚上坡,/三岁娃娃会唱歌,/去时看见牛生蛋,/转来看见马长角。/刺包丛里鱼生子,/急水滩头鸟做窝。/四两棉花沉下水,/一副磨子泅过河。
初读这首颠倒歌很“荒唐”,细读就会发现“去时看见”,“转来看见”等内容有“现实生活逻辑”的特点。(常见的颠倒歌如《东西街》、《稀奇真稀奇》等都是如此)在生活逻辑的基础之上“制造”出违反生活逻辑的情形,这是颠倒歌趣味性在内容上的特点。
在效果上,颠倒歌的趣味性也与一般儿童文学作品以离奇的情节、有趣的人物等吸引儿童有很大区别。他的重点放在“故意颠倒”上,并且很容易识别出来,是一种“明知故犯”的错误,表达的是一种谐趣。它与一般的儿童文学作品重教育、陶冶功能是不同,侧重在愉悦儿童的身心上,客观上也有增强儿童分辩事物能力的作用。
在形式上,颠倒歌多采用七言的形式,每句多为四拍,节奏鲜明,音韵和谐,便于幼儿吟唱。注意音韵而忽视内容,以致有的儿歌内容上“乱七八糟”,而因音韵和谐而被儿童(幼儿)喜欢。这也反映出幼儿天生对节奏的敏感性。儿童对内容的理解是随着年龄的提高、知识的丰富而提高的,因而,当幼儿的阅历增加到一定程度后,颠倒歌的趣味性对儿童也就不存在了。
歌诗戏互补,富于情趣
幼儿的主导活动是游戏,他们往往通过游戏来了解、熟悉和认识周围事物。而群体的游戏活动,需要有能够统一幼儿动作、吸引其注意力的有节奏的口令,用富于韵律性的语言来揭示游戏的内容,以增加孩子对游戏的兴趣。这种口令和韵律性语言就是儿歌和儿童诗。因此,讲究和追求动态的游戏性,将游戏与儿歌e儿童诗相结合,实现歌诗戏的互补便成了儿歌的一个明显特征。歌诗戏互补的特性有着增强作品趣味性和幽默感的作用。幼儿的游戏在某种意义上有着很强的表演性。在表演中吟唱,演唱互动,势必更显其趣。例如柯岩的《坐火车》,写孩子们把小板凳摆成一排,当作火车,模仿开火车。有扮司机的,有扮乘务员的,有扮抱着娃娃的“妈妈”的,有扮牵小熊的乘客的。火车“轰隆隆隆,轰隆隆隆,呜!
呜!”鸣叫着穿大山,过大河,到车站下车, 乘务员收车票招呼乘客,热闹无比。这分明是一个与孩子心理相适应的,让孩子在模仿中学习生活的“模仿游戏”。孩子完全可以在欢快的游戏中一边念儿歌,一边“开火车”,既得到语言的训练,获得吟唱的快感,又获得游戏的愉悦和乐趣。同样,一些儿歌的特殊形式如绕口令、连锁调、字头歌、颠倒歌等一经和游戏结合,也会在天然谐趣之中显出幽默,使儿
歌的趣味性更为突出。总之,儿歌有着很明显的游戏成分,可以说是一种锻炼孩子语言和思维能力的“游戏歌”。例如“摇篮曲”有不少其实是母亲逗孩子玩耍时,即兴吟唱的“逗乐歌”;“谜语歌”则是伴随孩子在玩猜谜语游戏时互相的念唱;此外如“故事歌”、“对数谣”则是在进行讲故事游戏时,由孩子们互相传唱,或是在配合孩子们玩对花游戏时,一边玩一边念唱,它们都不同程度地伴随着孩子的游戏,是歌诗戏互补的最好见证。
【参考文献】
[1]蔡胜德.民俗与儿童文学研究[M]〈童诗和儿歌的区别〉一九九一年出版
[2]蒋风.儿童文学教程[M] 1993年6月第一版第321页
[3]黄云生.人之初文学解析[M]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
儿歌与儿童诗的区别儿童诗与儿歌同属于儿童诗歌类,它们虽然都具有诗歌的共性特征,但又各自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二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一)从读者对象的角度看,儿歌是以学龄前期......
儿童诗——《儿童诗朗诵》(共3篇)由网友“APR10s”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过的儿童诗——《儿童诗朗诵》,欢迎阅读与借鉴!篇1:儿童诗——《儿童诗朗诵》 月亮升起的地方作者......
儿童诗歌朗诵会主持词儿童诗歌朗诵会主持词周:亲爱的爸爸、妈妈 石:亲爱的朋友们 合:大家新年好周:今天是2015年的第一天 石:在此,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 合:平平安安 健健康康 开开......
有关儿童诗歌集锦儿童诗歌是指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象,适合于儿童听赏、吟诵、阅读的诗歌。它应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既包括成人诗人为儿童创作的诗,也包括儿童为抒怀而创作......
精选儿童歌.txt-//自私,让我们只看见自己却容不下别人。如果发短信给你喜欢的人,他不回,不要再发。看着你的相片,我就特冲动的想P成黑白挂墙上!有时,不是世界太虚伪,只是,我们太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