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期末政治试题_高二期末政治试题卷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高二期末政治试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二期末政治试题卷”。

嵩明县实验中学2016年度高二上学期政治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提出。梦是人在白天活动时产生的潜意识转化而成的情境。下列与该观点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是()

A.物是观念的集合B.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C.无其器,则无其道

D.未有此事,先有此理

2.下列说法中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A.“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

B.“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C.“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

3.“工程师与哲学家的联盟将开创哲学研究的新领域”说明()。A.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B.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C.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 D.具体科学与哲学相互促进

4.生活处处有哲学。近年出现的下列流行语所蕴含的哲理对应正确的是()①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认识推动实践发展 ②接地气——坚持从实际出发和密切联系群众 ③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 ④正能量——发挥正确意识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5.针对当前中小型企业面临的困难,经国务院批准,自2014年10月1日起至2015年12月31日,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免税额提高至3万元。中央政府出台“营改增”、暂免征收小微企业收费等“放水养鱼”的政策体现了()

A.体现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B.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推动企业的发展 C.尊重客观规律,反对工作中的唯心主义

D.坚持唯物辩证法,保持政策的发展 6.“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这句诗蕴含的哲理是()

A.事物的运动是相对的、无条件的B.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事物都处于运动状态 C.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7.“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 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8.中医有“久怒伤肝,久悲伤肺,久惊伤胆,常恐伤肾,常忧伤心”的说法。这说明()A.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B.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C.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D.人类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9.“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从认识论角度看,其哲学寓意是()A.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C.一切真知都来自于实践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0.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③→④→②

B.②→③→④ C.③→②→④

D.②→①→③

11.中国汽车产业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成果。中国汽车业的发展历程表明()①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 ②创新的过程必定是“扬弃”的过程

③创新就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 ④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的变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在深山能很好成活的大树因不适应城市的生存环境而导致死亡。这一事实说明()A.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历史 B.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C.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法改变

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13.下列包含矛盾观点的有()①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②刻舟求剑

③失败是成功之母 ④塞翁失马,安知非福⑤固步自封 ⑥相反相成,相辅相成 A.①③⑤⑥ B.①②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⑥

14.“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共享发展”理念,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样做的哲学依据是()A.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B.中国共产党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我国价值判断的根本标准

D.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是我国价值判断的根本标准

15.2016年1月1日,我国全面放开了“二孩政策”,这是我国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和完善,顺应了群众期盼,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专家表示,放开“全面二孩”可调节人口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不会导致人口暴涨。这说明()

①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②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创造新的联系 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要坚持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幸福指数”是一个综合的主体感受反应的集束指标,其中单一元素的突进,也许在提升幸福感上的作用并不明显,而某单一元素的塌陷却常会给幸福感带来滑坡效应。这表明()

①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②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③关键部分一定条件下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④部分的变化推动整体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7.习近平强调,作为前无古人的事业,“一国两制”实践不会一帆风顺。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C.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前提 D.探索真理的过程中要正确地对待错误

18.朝鲜2016年1月6日宣称,第一枚氢弹成功进行试验。核能的开发利用使人类面临放射性物质外泄、核扩散、核恐怖主义等安全威胁,但是核能在缓解世界能源紧缺和保护环境方面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利益是毋庸置疑的。上述材料的辩证法依据有()①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②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③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看法 ④人的认识是在发展的,追求真理永无止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改改委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的建设,必将遇到不同民族文化的碰撞,面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碰撞,我们要()

A.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避免冲突,走向大同

B.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尊重差异,和睦相处 C.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以我为主,加强渗透 D.坚持辩证否定观,否定其他民族的劣质文化

20.近十年来,我国粮食连续增产,农业补贴政策的激励作用功劳不小。然而,我国还不能像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那样进行巨额补贴,必须集中有限财力解决农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这说明()

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农业补贴对粮食丰产起决定作用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国情不同采取的政策也应有差异

③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农业补贴决定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 ④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要集中力量解决农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1.中国经济发展正在步入新常态。新常态,就是中国经济将在速度上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在结构上体现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在动力上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哲学上看,新常态体现了()

A.事物绝对静止与相对运动的统一

B.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根本否定 C.事物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事物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22.别林斯基说:“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坑。”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A.人类历史的发展就是新制度对旧制度的彻底否定 B.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C.只要敢于否定,就能推动事物的前进 D.否定就是绝对不相容的对立

23.在十八大报告中86次提到改革,其中两次提到“全面改革”,5次提到“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之所以强调改革是因为()①改革是我国当前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改革就能推动社会进步

②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③通过改革能使生产力适应生产关系状况,促进生产关系发展 ④通过改革能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状况,推动社会进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4.中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魅力,即使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这门古老的艺术仍富有活力。这说明()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社会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无关

25.2015年10月5日,习近平主持文艺工作座谈会时指出,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文艺工作者需要()①发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传播正能量 ②抓住主要矛盾,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③把遵循文化创作规律作为最高价值标准 ④坚持群众观点,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材料题(共两大题,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将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进城镇化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确定城镇化目标和措施必须实事求是、切实可行,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不要急于求成、拔苗助长。

材料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进城镇化既要积极、又要稳妥,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顺势而为;要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1)请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一分析应如何推进城镇化的发展?(9分)

(2)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的认识。(12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5年10月5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以其“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攻克疟疾,屠呦呦团队与国内其他机构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调查了2 000多种中草药制剂,经过几百次筛选、试验,从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

材料二:提起艰苦岁月和付出的牺牲,屠呦呦一直没有抱怨,反倒是充满怀恋。从事科学是十分辛苦的,要有信仰有毅力,但也永远不要忽视环境的影响。科学研究充满着魅力也充满着偶然,有的科学家终其一生,只是证明了“此路不通”,而有些科学家则是幸运地站到了苹果树下。

材料三:屠呦呦获奖后发表感言:“中医是宝库,但拿来就用还不够。”如果死守着老祖宗的宝贝,固步自封,中药只能是“一筐草”,无法变成“一块宝”。屠呦呦的获奖提醒我们,中医和西医不是对手,需要的是联手,共同为呵护人类健康做出中国人独特的贡献。(1)结合材料一,分析青蒿素发现过程中蕴含的认识论道理。(10分)(2)结合材料,说明屠呦呦获奖对人生价值实现的启示。(13分)

(3)结合材料三,请你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提出两条唯物辩证法方法论建议。(6分)

高二政治试题

覃塘高中2018春季期5月月考——高二政治试题日起施行,对这种经济行为惩戒更加严格。这有利于( ) 覃塘高中2018春季期5月月考试题 ①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②轻消费者的经......

高二政治试题

高二年级政治试题 刘凤莉高二年级政治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6分):1、2009年京沪高铁投资600亿元,这将带动200万吨钢材和1200吨水泥的要求,提供近60万个就业岗位,同时还可......

高二政治试题

2018 -2019年第一学期沿河民族中学高二政治第一次月考命题人:田玉兰 审题人:田仁俊 一.选择题(共24题,每小题2分)1.商场里各种商品的价格高低不等,首先是因为它们 ( )A.质量有差异 B.价......

政治试题二(高二期末复习)含答案

大石中学高2015级政治试题(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要实现教育公平,就要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

高二政治试题(10)

高二政治试题(201210)答案:1-5:CACCC6-10:CBACC11-15CDDBB16-20DDBBC21-25CDDDC26、内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

《高二期末政治试题.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高二期末政治试题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高二期末政治试题卷 高二 期末 政治试题 高二期末政治试题卷 高二 期末 政治试题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