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试题二(高二期末复习)含答案_高二政治试卷含答案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政治试题二(高二期末复习)含答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二政治试卷含答案”。

大石中学高2015级政治试题

(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要实现教育公平,就要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少数民族等地区倾斜。这是因为教育

A、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B、是党和国家优先发展的事业 C、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D、是衡量人类文明程度的标志

2、“一文钱的不义之财就可以让人的肌体与灵魂一寸一寸地产生病变,直至腐败。”这是从“腐败”二字拆解出来的。下列古语与这句人生警句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 B、泾溪石险未覆舟,平流无石却沉沦。《泾溪》 C、其为政也,善因祸而得福,转败而为功。《史记》 D、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周易》

3、苹果公司为保持领先,通常会选择重新发明一款竞争对手已经放弃的产品。如最畅销的iPad,只是不受消费者欢迎的微软Tablet PC的一种“延续”。这启发我们

A、任何时候都要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飞跃

B、实践创新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先导 C、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D、创新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4、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2014年重点工作”中明确提出,“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与职工养老保险的衔接办法,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鼓励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商业保险”。政府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着力解决“握手难”问题,是基于

①人类社会具有客观的物质性,要不断创新社会发展规律

②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价值观有导向作用,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要善于制造矛盾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5、2013年11月《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改革是动力,停不得;发展是目的,慢不得;稳定是前提,“冒”不得。今天,改革发展稳定彼此交融的态势日益明显,相互作用的趋向更加突出,必须在三者之间找到平衡点,确保全面改革顺利进发。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①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②对每一种既成形式的理解应坚持暂时性和永恒性相结合 ③事物的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应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6、2014年1月1日,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工作正式启动。通过这次普查,可以摸清全国第二、三产业的家底,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全面系统、真实可靠的统计信息支持。这说明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③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④部分是以有序的优化的方式构成整体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7、人生因梦想而高飞,人性因梦想而伟大。梦想是生命中无形的翅膀,惟有梦想,我们才会更加卓越。这说明

①意识有主动性和创造性,指导人们能动认识世界 ②梦想作为一种意识状态,助推人们成功改造世界 ③凡符合规律的社会意识,会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梦想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同时也具有相对独立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 .②③

8、文化部部长蔡武于2014年2月24日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称,2014年要进一步加大对贫困落后地区的文化扶助。要推动文化惠民工程与群众的需求对接。这有利于

①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②不断提高我国的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 ③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④促进我国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9、台湾果农为提高水果附加值,把冰激凌灌入柿饼中,使之有双重口味,并别出心裁地将其取名为“你柿我的冰激凌”。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该商品推向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热捧。这体现了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 C.文化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D.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10、历史上。东北流行二人转,南方流行越剧,有的地方还流行 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剧种,如南京的白局,扬州的扬剧等。现在南剧北唱、北戏南演、文化市场异彩纷呈。戏曲文化的发展现状说明,各地区文化

①相互交流,相互吸收 ② 求同存异,时尚流行 ③市场调节,繁荣兴盛 ④各具特色,渐趋融合A.① 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11、杜甫是“大地的诗人”,他如此真切、如此深情地注视着吾土吾民。他对公正的关切,对天下苍生的关怀,源于他最深刻的生命体验。杜甫活着,他依然行走于大地„„。这表明 A、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利益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 B、立足实践,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才能获得艺术的永恒 C、中华文化的感召力源于中华民族仁爱、中和的善良本性 D、中华传统美德以其先进性推动中华文化从历史走向未来

12、在澳门,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登几百年来和睦相处,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 ①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 ②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 ③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 ④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综合题:(共52分)

13、(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新春佳节之际,中央电视台推出一个特别调查节目《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好的“家风”需要一个家庭一代人乃至数代人的日积月累和一定的文化沉淀才能形成,所以当记者提出这样的问题时,很多普通老百姓都很难回答出“家风”是什么。经过一番思考,回答大致是,“家风就是爱国家,爱家人”、“要孝顺父母,要以身作则”、“讲诚信,诚信是做人最基本的东西”、“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干事”等。尽管回答各样各式,但总基调都是向上、向善的。

(1)、传统家风是建设良好家风的重要资源。运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的知识,谈谈在家风建设中如何认识和对待这一资源。(14分)

①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或答矛盾具有普遍性也可)(2分)传统家风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所以我们应全面地看待家风的作用。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2分)。传统家风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在新时期面临新的问题,所以对传统家风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合理发掘其现实价值,积极改造其不合时宜的内容。(3分)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2分)传统家风虽是一个家庭在一定时代的产物,但也包含一些对当今时代家风建设仍有价值的普遍性道德准则。所以要将一些优秀的传统家风向社会推广,供大家借鉴。(2分)

材料二

近年来,W村在村民收入不断提高的同时,开展了群众性的“一碑两谱五星”乡村文化创建活动。所谓“一碑”,即树立一座精神丰碑,主要收集本村先辈在革命战争时期的英雄事迹;“两谱”,即撰写时代风范谱、尊老爱幼谱,主要收录在乡村发展、家庭邻里关系中的先进典型;“五星”,即创评“读书、创业、诚信、法纪、勤俭”等五项星级文明户。村民们以极大热情参与了这一活动,讲身边事、树身边人、自评自荐、互评互荐,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的有关知识,说明该村开展“一碑两谱五星”活动取得成功的道理。(12分)

【参考答案】

①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体现着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W村开展的“一碑两谱五星”活动,紧紧抓住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这一中心环节,保证了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②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一碑两谱五星”活动的内容体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为村民们提供了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与价值取向。③“一碑两谱五星”活动具有群众性的自我教育特点,自荐自评、互荐互评方式促进了村民自省自律,提高了村民的思想道德修养。

14、(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生态文明建设呼吁富于时代精神的消费观念。

近代以来,西方社会有人推崇消费主义,强调可推动经济增长,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把消费和占有更多物质财富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消费主义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

中国传统社会崇尚勤俭节约,提倡节省实用,主张节制消费。勤俭节约的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内涵与时俱进。当代中国,人们对勤俭节约有了新的认识。

同学们经过合作探究认为,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应是:尊重爱惜劳动成果:适度消费: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1)、结合材料一,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指出消费主义的错误。(8分)【答案】

(4)① 人们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遵循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② 消费主义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把消费和占有更多物质财富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违背了客观规律,危害了人民利益。

材料二

一些地方抓住文化产业发展机遇,发掘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市场运作成功地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如山西打造的晋商文化品牌名噪一时,浙江宁海创办的“开游节”巧用徐霞客游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徒步旅行者参与,呼和浩特举办的“昭君文化节”因高扬民族团结文化而倍受游人青睐。

随着文化市场不断发展,历史名人、“名人故里”之争日益激烈,一些地方无视历史事实凭空臆造“历史人物”搞旅游开发,把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物作为“文化名人”来开发,甚至利用文学作品中的负面人物形象举办主题文化活动。但是,这些盲目搞文化旅游的做法,并没有得到消费者和市场的认可。

(2)材料表明,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有的成功有的失败。运用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性相结合的观点对此加以说明。(6分)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业,尊重文化产业发展规律,从而取得成功。(3分)②脱离实际,靠虚构历史文化名人等来搞文化旅游,无视客观规律的制约,不可能取得成功。(3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二:当前。我国文化“走出去”的行动不断加强,但还存在较多问题。如某些国产电影因缺乏想象力、制作工艺粗糙、营销手段落后等,在国际电影界备受冷落。但文化“走出去”也不乏成功的例子,如中国交响乐团在德国演奏了改编制作的交响京剧《贵妃醉酒》,以德国人喜爱的形式充分展现了中国京剧的魅力。因此,文化要“走出去”,更应“走进去”。

(3)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对中国文化要“走出去”、更应“走进去”的认识。(11分)答案

(2)①文化“走出去”能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提高综合国力;(3分)

②文化“走进去”是文化“走出去”的深化,只有被其它文化了解和接受,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走出去”;(2分)

③要推动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文化创新意识,提高创作能力,把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提升文化产品的思想性、艺术性;(3分)④通过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创造出能为其它文化接纳、欣赏的文化产品。(3)

政治试题一(高二期末复习)含答案(小编推荐)

大石中学高2015级政治试题(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葬礼上,让我们东方人......

高二期末政治试题

嵩明县实验中学2016年度高二上学期政治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提出。梦是人在白天活动时产生的潜意......

高二《文化生活》期末复习试卷含答案

高二《文化生活》期末复习综合练习(一)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文化在人类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③文化是自然界和......

高二语文期末总复习(二)

蔚志升2017-2018学年第1学期16学前A语文教案教案总第96-98教案审阅人:张玉娜-------------------- ________ A、第一节中“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表达了对大海的依恋。......

海口市八年级期末政治试题【免费版含答案】

2018年海口市八年级期末政治试题【免费版含答案】由于格式问题,部分试题会出现乱码现象,请点击全屏查看! 一、2018年海口市八年级期末政治试题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选项中,只有一......

《政治试题二(高二期末复习)含答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政治试题二(高二期末复习)含答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高二政治试卷含答案 高二 期末 含答案 高二政治试卷含答案 高二 期末 含答案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