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当代史名词解释_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世界当代史名词解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布雷顿森林协定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战后确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944年7月来自44个国家的730名代表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了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会议上通过三个协定,《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议定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确认了“两个挂钩”原则,即美元与黄金挂钩以及资本主义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从而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奠定了美国在战后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霸权地位。

富尔敦演说

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敦市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题为《和平砥柱》的反苏反共演说。丘吉尔在演说中称苏联的扩张已构成对西方国家的威胁,东欧已被苏联用“铁幕笼罩起来”。他鼓吹英美结成军事同盟,联合其他西方国家共同对付苏联的威胁。此演说被认为是美国及西方阵营发动对苏冷战的前奏曲。

马歇尔计划

1947年6月5日,当时任美国国务卿的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说欧洲处于战后经济复兴时期,为了确保欧洲现存的社会制度,美国必须向欧洲提供援助。马歇尔全面援助欧洲复兴的设想,被称为马歇尔计划。通过援助使欧洲国家恢复了经济,美国因此加强了对欧洲的控制。美国的霸权地位在欧洲确立起来,解了西欧的燃眉之急,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

莫洛托夫计划:

苏联为对抗马歇尔计划而于1947年7—8月间与东欧各国签订的一系列双边经济贸易协定的总称。此举的目的是形成苏联与东欧各国间的经济网络,使各国对外贸易被限制在苏联、东欧地区内部,以此减少东欧国家与西方国家市场的联系,淡化马歇尔计划对东欧的影响。西方国家将苏联的上述举动冠以当时苏联外长莫洛托夫之名,故有此称。在双边协定基础上,苏联与东欧国家于1949年1月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最终形成经济领域的东西方冷战态势。

第四点计划: 也叫“技术援助落后地区计划”,美国杜鲁门主义对外政策的组成部分,是1949年1月20日杜鲁门连任总统发表就职演说中提出的“第四点主要行动原则”,故名。计划称美国将给“不发达国家”以技术援助和投资,帮助它们解决发展经济中的困难。其目的在于:以此抵制苏联对落后国家的影响,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同时以此控制受援国经济,排挤老殖民主义势力,将广大亚非拉国家纳入美国霸权范围。

经济互助委员会

1949年1月,为了对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和禁运,苏东六国在莫斯科举行会议,成立了经济合作机构――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经互会是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重要表现形式。经互会的成立,把社会主义国家从经济上紧密联系起来,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抗衡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封锁的重要阵地,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诞生。

九国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

1947年9月22—27日,在波兰举行了欧洲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会议,出席会议的有:苏联、南斯拉夫、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法国和意大 利的共产党或工人党的代表。会议通过了《关于国际形势的宣言》,宣言明确指出:世界已经分裂为两个阵营,要求各国共产党制定一个共同的行动纲领和策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扩张。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是苏联从政治上加强对东欧国家的控制,协调各国间的内外政策,以对抗美国和西方阵营的冷战攻势的重要措施。

柏林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美、英、法 4国因对西柏林法律地位的争执而引起的三次国际危机。第一次发生于1948年,是冷战开始后其中一个最早发生的危机,其导火线为1948年6月24日苏联阻塞铁路和到柏林西部的通道,至1949年5月11日苏联宣布解除封锁,停止行动之后,危机缓和。第二次发生于1958年,苏联发出最后通牒,要求英美法六个月内撤出西柏林驻军,后来以苏联让步完结。第三次发生于1961年,苏联重新提出西柏林撤军要求,事件以苏联在东柏林筑起柏林墙作结,美苏关系以苏联冻结柏林问题而得以缓和。

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一篇咨文,攻击苏联是极权国家,要求国会批准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的紧急援助,以抵制极权政体强加于它们的种种侵犯行动。杜鲁门提出的这项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一大转折点。过去美国把苏联称为盟国,只是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攻击苏联。现在,杜鲁门公开宣布苏联是美国的主要敌人。“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

尼克松主义:70年代,美国陷入了内政外交诸多困境时期。为了保住美国的霸权地位,1969年上台的尼克松总统提出了一套新的对外战略,即所谓的“尼克松主义”。“伙伴关系”、“实力”、“谈判”的原则是尼克松主义三大支柱。其实质就是:在美国实力不足的情况下,通过适当收缩,减轻内外压力;通过缓和对苏关系,扭转战略上的被动;通过改善对华关系加强对苏的制约;通过维护均势,确保美国的霸权地位。尼克松主义是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产物,企图在美国实力不足的情况下仍然维持美国的霸权地位。

星球大战计划

也称为总统战略防御计划。1983年3月,里根发表为战略防御体系倡议的讲话。1985年,美政府正式宣布该计划,表明美国决心同另一个超级大国展开新一轮的军备竞赛,由于主要以太空为基地,所以称为“星球大战计划”。根据此计划,美国将从1985-2015年分四个阶段建立由陆基定点防御系统和太空反弹道导弹组成的多层次多手段的战略防御体系,以保护美国及其盟友不受苏联核导弹的危机。该计划从1985年开始,预计2005年完成。该计划于1993年因技术和资金原因正式放弃。

苏共二十大

1956 年 2 月 14-24 日,苏共二十大召开。赫鲁晓夫主持大会并作苏共中央工作总结报告。提出了关于国内外形势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一些新观点。这次会议确立了赫鲁晓夫的改革方针,开始改革斯大林模式的尝试。苏共20大,特别是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极大地冲击了人们的传统观念,宣告了斯大林主义的终结。不仅改善了苏联国内社会主义发展的条件,而且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注入了许多新鲜血液。[苏共二十大对苏联和国际共运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历史影响。] 《阿拉木图宣言》

1991年12月21日,由苏联11个共和国的领导人在阿拉木图举行的首脑会议上签署《阿拉木图宣言》,确认由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3国签署的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宗旨和原则,宣布 “随着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成立,苏联将停止存在”。《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实际上意味着苏联的解体。

《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即《新日美安全条约》

日本和美国继《日美安全条约》后的又一军事同盟条约。1960年1月19日日美双方于华盛顿签订了《新日美安全条约》,6月23日生效。条约共10条,主要内容为:美国继续有权在日本驻扎军队和使用军事基地;日美两国将通过“有效的自助和互助”,“维持并发展它们抵抗武装进攻的能力”;在日本领土上日美任何一方遭受武装进攻时,双方将“采取行动以应付共同的危险”;条约的有效期为10年。在条约期满时,1970年6月23日,佐藤荣作内阁通知美国政府,宣布自动延长该条约的有效期。新日美条约的签订,意味着日本取得了一定的自主权,但未彻底摆脱于美国的依附关系。新条约使日本政府基本上恢复了对国家的统治权,日本获得真正的独立。

新东方政策

1969年勃兰特出任联邦德国总理后,放弃哈尔斯坦主义,转而推行的改善与苏联、东欧等国关系的外交政策;新东方政策的基础是缓和、均势和联盟;新东方政策有三重目标:改善与苏联的关系,同东欧各国关系正常化,暂时解决德国两部分的关系,到1973年底,新东方政策全面形成并实行;新东方政策以实现德国统一为目标,是联邦德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重新发挥重要作用的开端和标志。

撒切尔主义

1979年保守党人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担任英国首相,她的社会经济政策被称为“撒切尔主义”。其核心是奉行货币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实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改革福利制度;限制工会权力等。撒切尔夫人的改革取得有效的成果,但同时撒切尔夫人的政策也存在问题。长期推行紧缩政策,使企业的经营环境恶化。

布拉格之春

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是20世纪6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中最引人注目的事件。捷克斯洛伐克党制定了行动纲领,系统而深刻地阐明了改革方针,提出建立一种十分民主的、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新模式。在经济方面,主张实行权力下放,扩大企业自主权;运用市场机制,鼓励竞争;企业实行民主管理,职工自治。在政治方面,改革党的职能和领导方式,消除权力过分集中和党直接管理行政的现象;保障国家行政机构、代议机构和书法机构的独立性;改革选举制度,确保公民的选举权等。这一改革触犯了以勃列日涅夫为首的苏共领导集团,1968年8月20日,苏联领导华约五国悍然侵入捷克斯洛伐克,迫使其放弃改革。

蒙巴顿方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印度人民反英斗争高涨的形势下,英国殖民者推行“分而治之”的政策,(1分)于1947年6月公布“蒙巴顿方案”,(1分)根据居民宗教信仰,把印度分为印度联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并让一些王公土邦自行决定加入前者或后者。(2分)穆斯林联盟和国大党都表示接受。该方案使印度和巴基斯坦取得了自治领的地位,后来赢得了独立,结束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但也为印巴日后的长期冲突埋下了伏笔。77国集团

发展中国家为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反对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而形成的国际经济组织。七十七国集团形成于1963年。1964年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7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发表了《七十七国联合宣言》。“七十七国集团”因此而得名,并一直沿用至今。1998年该集团的成员国已增加到133个,但仍沿用了七十七国集团这个名称。其主要活动方式是在每次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召开之前,举行部长级会议,协调立场,研究对策,为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而做准备。七十七国集团为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和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为推动南北对话和国际经济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霍梅尼

是伊朗伊斯兰什叶派领袖、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最高领袖。反对世俗政权,反对君主制。主张应排除东西方发展模式以及君主政体,建立一套伊斯兰秩序,把伊朗建立成一个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由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 推翻了巴列维王朝的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建立的军事集团组织,简称北约。1949年4月4日与加拿大、英国法国等12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总部设在布鲁塞尔。该组织最高司令历来由美国将领担任。北约就重大国际问题进行磋商合作,协调立场,加强集体防务,每年举行各种联合军事演习。北约拥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规军队,是西方重要军事力量

华沙条约

1955年5月14日,苏联与东欧七国针对美英法决定吸收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一事,在华沙签订《友好互助合作条约》,同年6月生效时正式成立了军事同盟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总部设在莫斯科。该组织的成立是社会主义阵营建立的标志。规定了在缔约国受到了欧洲任何国家或集团的威胁时,每一缔约国都应该用任何方式给予援助。1991年7月1日,华沙条约缔约国在布拉格举行会议,华沙条约正式解体

冷战

二战后美国的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一直到九十年代苏联的解体作为冷战的结束。冷战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也即是北约,和以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华沙组织之间在政治上和外交上的对抗。这场全面的“东方对西方”的战争并未真正爆发,西方都尽力避免发生一场全面的“热战”。德国可以说是最主要的争端的焦点,特别是柏林。“冷战”政策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统治集团,遏制、破坏社会主义,镇压人民革命的一种重要手段 万隆会议

1955年4月18—24日在印尼万隆召开的反对殖民主义,推动亚洲各国民族独立的会议,又称亚非会议。由缅甸、锡兰、印度、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坦5国发起,邀请阿富汗、中国等亚非国家和地区参加。中国总理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会议广泛讨论了民族主权和反对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及与各国经济文化合作等问题。会议期间,某些原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国家利用一些国家制造纷争和矛盾,并对中国发出诋毁性言论,企图分裂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在中国和大多数与会国努力下,会议一致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确定了指导国际关系的10项原则。这10项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引申和发展。会议号召亚非各国团结一致、和平共处、友好合作、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被称为万隆精神

不结盟运动

是一个拥有115个成员国的松散的国际组织,它成立于冷战时期,成员国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任何一个结盟的外交政策。联合国中三分之二的会员是该组织的成员国,全球人口55%也生活在不结盟运动国家。不结盟运动定期举行首脑会议,不结盟一次最早可追溯到1954年印尼总理尼赫鲁在斯里兰卡发表的一场演说中。尼赫鲁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不结盟运动”的基础。之后在1955年举行的万隆会议上,与会的29个第三世界国家的领导人向世界表明自己不愿意卷入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冷战,而将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自主、消除贫穷和发展经济作为自己的目标。万隆会议是不结盟运动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世界当代史复习提纲

2011级世界当代史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马歇尔计划;联合国;旧金山和约;北约;华约;赫鲁晓夫;朝鲜战争;苏共“二十大”;《部分禁试条约》;新东方政策; 不结盟运动;文化大革命;巴勒斯坦战争;......

世界当代史2

世界当代史名词解释:1.冷战冷战(1947年——1991年12月)冷战一词是当年美国政论家斯沃普在为参议员巴鲁克起草的演讲稿中首次使用的。二战结束后,美国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采......

当代名词解释

伤痕文学经历了十年浩劫,人们的身体和心灵大多备受创痛,《班主任》拉开了回顾历史伤痕的序幕,并使作家刘心武一举成名。至于这种对文革苦难的揭露真正成为一种潮流,则是以1978年......

世界当代史考试范围

世界当代史考试范围一、名词解释(8选6)1、杜鲁门公平施政: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年度咨文中提出的公平施政政策纲领,把过去各种就业、工资、物价、住房等方面的建议合并,形成一个......

世界当代史资料整理

世界当代史期末复习总结雅尔塔体系:联合国与布雷顿森林体系标志着雅尔塔体系的形成。美苏从各自的政治体制、经济利益和价值观念出发,建立的战后两超级大国联合瓜分世界的新国......

《世界当代史名词解释.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世界当代史名词解释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当代 世界 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当代 世界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