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对策_县域经济发展政策
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对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县域经济发展政策”。
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对策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域范围内以城镇为中心,以农村为基础和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它是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由于金融对县域经济投入的减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一、制约因素分析
1、资金投入结构不平衡。近年来,因国有商业银行逐步转变经营理念,由过去规模经营转变为效益经营,并采取上收贷款投放权限,减少基层营业机构及营业人员,紧缩经费开支等措施,弱化县域金融机构经营能力及信贷投放力度。县级支行贷款权限仅限于小额质押贷款及部分小额消费信贷。一方面对本地中小企业贷款申请只有调查权,没有决定权,且申报贷款的手续十分繁锁,与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特点发生矛盾。另一方面,县域金融机构为了贷款安全可靠,把眼光盯在为数不多的县域优势企业,如:电力、交通、通讯等优势行业,造成贷款投放过于集中。而中小企业由于普遍经营规模小,实力弱,自有资金短缺,银行不愿将贷款投放给这类企业。
2、县域资金外流严重。一方面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资金供应不足,以宜川县为例,2004年1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45290万元,各项贷款余额为25124万元,存贷比为55.4%,其中,各商业银行各项存款余额达26345万元,占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的58.16%,而各项贷款余额17130万元,占
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的68%,存贷比为65%;而另一方面,各商业银行通过转存上级行资金的渠道,使县域资金外流严重,2004年末,工行、农行上存资金达7900万元,比上年增存1300万元,使得本应“输血”的县域经济变得更为“失血”。
3、邮政储蓄存款影响信贷资金投入。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其存款以较高利息转存人民银行,无风险的高息收入使邮政机构有较大利益冲动,邮政储蓄存款成倍增长,就象一个“抽水机”,吸收大量的资金,造成原本资金紧张的县域资金短缺更加严重。
4、农村信用社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难以发挥。截止2004年12月末,宜川县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10820万元,占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的23.8%,各项贷款余额7994万元,占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的31.8%,存贷比73.9%,由于农村信用社的企业形象、品牌效应,服务手段相对落后等因素,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投放。
5、中小企业抵押难,担保难,融资渠道单一。一是有相当多的中小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由于其缺乏行业规范,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财务管理不规范,信用状况不佳和综合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二是中小企业信贷资金需求时间紧、期限短与商业银行信贷审批权限集中也存在矛盾。农村信用社虽有点多面广和对中小企业比较熟悉的优势,但市场定位在服务“三农”,原则上70%以上的贷款用于农户贷款,受市场宣传和资金实力的的制约,支持中小企业的能力明
显不足。三是大部分中小企业资产总额小,难以提供贷款所需要的抵押物,且没有一家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的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
6、社会信用环境欠佳,债权保护制度不完善,直接影响信贷资金的投入。受各种利益驱动,企业逃废债屡禁不止,征信体系建设滞后,社会信用环境不佳,许多企业和个人缺乏信用和信用激励、惩罚机制,这些都制约着金融部门向中小企业融资。而信用环境缺乏,企业逃废债已成为金融资产安全运行的一大隐患,导致银行惜贷、恐贷。
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对策
1、较变经营理念,解决县域资金外流问题。商业银行要提高服务县域经济的意识,正视县域经济发展与县域金融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进一步完善授信制度,减少对上级行资金的集中上划,集中资金实力,更好地支持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为“三农”服务。邮政储蓄资金应“反哺”县域经济,调整资金运用政策,适度向县域经济增加支农再贷款,以缓解县域资金供求矛盾。
2、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激励约束和担保机制,努力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地方政府应建立“银企”信息沟通机制。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主动向所在地金融机构推荐优质信贷项目,积极争取信贷资金。同时,地方政府应建立信贷投放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对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监督,为在当地信贷投放大的金融机构提供优惠政策,从而调动金融机构的信贷积极性。
3、营造良好金融环境,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央银行在履行职责上坚持由监管型向服务型转换,多措并举,积极支持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一是搭建经济金融互动交流平台。定期召开金融联席会。二是加强社会服务功能。充分利用货币政策的“窗口”指导作用,用好用活支农再贷款,不断加大政策指导力度,推动涉农产业的信贷投入不断增加。三是加大对农信社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帮助农村信用社开展增资扩股的宣传、发动、引导工作。支持农村信用社树立品牌,提升企业形象,真正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的地方金融企业。
4、拓宽金融服务渠道,加强和改进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商业银行要针对中小企业用款“急、频、少”的特点,改革信贷业务流程,探索建立与中小企业贷款特点相适应的新的贷款发放与审批程序。要在保障贷款安全的前提下适当简化审批环节,以加快贷款发放速度。
5、整治信用环境,建立良好经济外部秩序。一方面,要打击“失信”行为,大力整顿经济金融秩序。金融机构与政府有关部门积极配合,促进社会信用制度不断完善,联合工商、税务、公检法等部门加大对各种形式逃废银行债务等失信行为的制裁、打击力度。二是充分利用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和工商、税务、技术监督等部门的作用,建立一个集中的信用征集机构,最大程度上实现县域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等资源共享、利益共享,防范信
贷风险,保全信贷资产。另一方面,以重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为突破口,大力支持“诚信”企业和个体的发展,实现银企“双赢”。一是进一步完善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评级和授信制度。二是全面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大力创建“信用企业”、“信用村镇”、“信用户”。农村信用社要做好创建信用村(户),农户联保等工作,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县域金融机构要为守信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信贷服务,实行政策倾斜,积极支持守信企业的发展。
晋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2-09发布部门: 晋城市人......
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作者:熊春红出处:论文网时间:2011-08-18摘要:发展循环经济不仅可以缓解资源压力,而且可通过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是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
金融支持非公经济发展情况汇报金融工作办公室 (2015年5月15日)一、金融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现状自2013年实施金融支持非公经济发展工程以来,我县每年出台《会宁县信贷增长指导意见......
2011年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工作思路2011年认真实施中央货币政策和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思路,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大力实......
改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 有力支持县域经济建设我县从2003年成立“创安办”到2005年改建设立“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办公室”以来,各部门积极协作,通过几年的共同努力,金融运行外部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