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耕作的好处_保护性耕作的意义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保护性耕作的好处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保护性耕作的意义”。

保护性耕作技术简介

为了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多年来不得不加大对土壤的耕作力度,努力扩大复种指数、灌溉面积,增加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导致土壤结构被破坏,造成地力下降、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依托农业机械将农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实施硬茬播种和施肥的一种先进的耕作技术,这项技术本质就是依靠农作物残茬覆盖地表、少耕免耕、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减少风蚀与水蚀、降低地表水分蒸发,减少劳动力、机械、能源的投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不断提高过程,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推广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意义

一、保护性耕作推动节本增效。一是节约机械作业费用,特别是小麦免耕播种,将多道工序合并成一道,平均节省机械作业费用30-40元/亩;二是节约化肥。农民传统施肥一般在50公斤/亩,且20%左右的化肥散撒在地表流失浪费掉,而小麦免耕播种实施化肥深施,肥效被全部利用,一般施肥25-35公斤/亩就足够,与传统种植节省30元左右/亩;三是节水抗旱能力增强。与传统种植相比,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可少浇1-2遍水,节省费用20元/亩,雨季土壤增加蓄水量;四是增产效果明显。通过几年的测产对比数据分析,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小麦平均增产18.16公斤/亩;玉米平均增产28.38公斤/亩。五是抗倒伏能力增强、降低了发病率。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使作物群体结构更为合理,通风透光条件好,降低了田间湿度,作物株高得到了控制(一般比传统种植的作物株矮3-5厘米),促进了茎秆的稳健生长,提高了作物的抗倒伏能力,减少了因茎秆基部潮湿得不到充足阳光而引起的小麦锈病、赤霉病等病害的发生。

二、保护性耕作具有较好的社会与生态效益。一是明显改善了土壤状况,2011年和2015年分别在大店四角岭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取样分析,土壤微生物和有机质明显增加,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性质明显改善。经向技术受益者调查,实施保护性耕作二年后,土地开始变的松软,蓄水保肥能力增强,特别是玉米增产效果明显;二是秸秆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原来乱堆乱放和焚烧秸秆现象得到了禁止,农村村容村貌、环境污染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三是减少、简化了作业程序,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农业生产用工和生产成本,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保护性耕作技术路线:小麦联合机收(秸秆切碎还田)→玉米免耕贴茬播种→机械植保(病虫草害防治)→玉米联合机收(秸秆粉碎还田)→土地深松作业→小麦免耕播种

保护性耕作工作总结

保护性耕作工作总结近三年来,我们始终把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作为农机化工作的重中之重。立足实际,加强领导,深入开展“大培训、大推广、大普及”活动,使我市保护性耕作取得了新的......

保护性耕作事迹材料

推广新技术,勇当带头人——特力村党支部书记王玉林和他的保护性耕作示范田 特力村,坐落在坦途镇腹地,看名字应该有点特立独行、不拘一格的意思。但是这里的百姓却固执地奉行庄......

保护性耕作总结

****二0一0年保护性耕作项目工作总结一、项目完成情况:(一)面积实施情况。于2001年起,就开始大面积推广实施土壤深松、秸秆还田技术,因长期坚持秸秆还田,土壤的团粒结构、疏松度、......

保护性耕作总结

2011年新民市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工作总结2011年在省、市各级部门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新民继续把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作为农机化工作的重中之重。立足实际,加强领导,深入开展......

保护性耕作基本知识

保护性耕作基本知识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证。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不断加速,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经济取得了可......

《保护性耕作的好处.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保护性耕作的好处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保护性耕作的意义 好处 保护性耕作的意义 好处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