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辅导案例_学校心理辅导个案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学校心理辅导案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学校心理辅导个案”。

学校心理辅导案例

 辅导对象:

陈浩然(化名),15岁,就读于四川省射洪县太和一中初三9班。家庭成员有父母和姐姐。由于父母关系不和,母亲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而父亲好赌,极少关心其学习以及生活,并且父亲脾气粗暴,对其经常进行打骂。姐姐在外地上大学。所以杨浩然上学一直由爷爷照看寄宿在2爸家,周末放假偶尔回自己的家,而父亲只是按时缴纳学费和生活费。 个性特征:性格内向,沉默少言,不愿与人交流,严重缺乏自信。

 问题表现:

1.学习成绩差,上课爱开小差,打瞌睡,对学习自暴自弃,完全丧失信心;

2.极端厌学,老师布置的作业从来没有独立完成过,完成的也是借同学抄写的;

3.沉迷于网络游戏,每周会打一次通宵LOL;

4.性格软弱无主见;

 当事人自述:

“我姐姐经常给我打电话叫我好好学习,一定得争气,因为我爸爸老是对我说:你这个样子是考不上重点中学的,要我花高价送你去上学那是没门的,你考不上最好了,考不上你就自己去打工,自己养活自己,我也少负担”。姐姐说一定要争气考个好学校给他看,但是我虽然很想给自己争口气考个重点高中,但是却使不上力气,学习也找不到一点动力,我的爸爸都希望我早点不读书了,我也觉得自己读不读书也没什么关系,我没必要为自己读,也不需要为父母读。所以我对学习一点兴趣都没有,觉得打游戏是我唯一的兴趣。”

1.问题分析:

1.自卑:因为父母关系不和,且对其关心较少,且长期寄人篱下,缺乏温馨的家庭氛围,导致自卑。

2.厌学;在学习上自暴自弃:父亲不仅不关心其学习,并且没有得到应有的鼓励,打压了

其学习信心与兴趣。同时爷爷在管教其学习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他在学习上没有明确的目的,无学习动力,久而久之,在学习上的问题越来越多,遇到的挫折越来越多,最后索性自暴自弃。

3.沉迷网络:父亲放任不管,爷爷监管比较松弛,导致上网成瘾;

4.性格软弱无主见:父亲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并且专横压制其个性,导致缺少男子气概、退

缩。造成缺乏自信心、自尊、产生挫折感而没有主见;

 解决方法:

1.谈心法

通过与浩然的深入谈心,表示对其的尊重与关心,让他产生亲切感,从而打开他的内心世界,了解他真实的想法;通过谈心法,我了解到,浩然从小比较惧怕父亲,因为看到过姐姐和妈妈都被父亲打过,自己也不例外,但是有时候感到父亲也很爱自己,但是一旦他脾气上来了,就会变得非常可怕。平时在学习生活中,父亲很少关心自己,但是每次期末考试要是考差了,就会挨打甚至挨骂。临近中考了,浩然在班上的成绩一直属于中等偏下,尤其是英语拖了后腿,班主任曾打电话告诉父亲,要是一直这样下去,浩然是没有办法考上重点高中的。这一点让浩然父亲非常生气,便打了浩然,并且对浩然说,“你要是考不上,我不会让你去复读,更不会给高价让你去上高中,考不上就早点下课,好给我减少负担。”在浩然心里,一直认为父亲和母亲都不够关心自己,感觉自己不仅可有可无,甚至还是他们的负担。因为父母都是农民,并且父亲一直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而且还喜欢打牌。即使偶尔真的很想努力学习,但是却只是心里的一个想法,基本上只是一闪而过,从来没有付诸实践,因为不知道学习到

底为了谁,完全没有动力。有时候看到其他的同学讲他们的爸爸妈妈给他们买了什么东西,带他们去哪里玩,或者是对他们说了很温馨的话,自己都会很羡慕,也会很自卑,感觉自己不被重视不被爱的自卑。

2.行为分析法

通过日常的观察与访问,了解到浩然不爱学习习近平常在课堂上精力不集中,喜欢开小差以及打瞌睡,在生活中行为懒散,不爱与人交往交流喜欢网络游戏。通过分析,得出可能是家庭因素以及社会不良因素影响和自身原因综合导致的结果。缺乏家庭关爱导致其缺乏自信,以及学习的动力,所以在学习上提不起兴趣。而个人来说,自控能力比较差,认知水平以及看待问题的深度还不够,导致在一些问题上没有自己疏通理清,助长其消极思想和消极行为。所以要对浩然进行心理的疏通与辅导需要从家庭和个人两个方面进行着手。

3.认知干预

通过与浩然的谈心,发现浩然偏颇的认为自己是不被重视和关心的孩子。所以导致在学习上缺乏动力和支持而自暴自弃。而据我了解到,浩然的父亲是很重视自己的这个儿子的,相对于姐姐,浩然在父亲面前的要求更容易被满足。但是浩然一直认为父亲不喜欢自己,为了纠正这样片面的推论,对其进行了认知干预,对话如下

我:在你心里是不是认为父亲平时很少关心你,甚至说你要是考不上高中就早点下课外出去打工,是因为他不喜欢你,不想让你读书花他的钱吗?

浩然:那不然呢?

我:如果真是这样,他可以选择早就让你辍学不让你读书了,可是他还是让你上了,当老师告诉他你的成绩可能考不上重点高中,他又为什么会愤怒呢?他肯定希望你考上啊!说明他还是希望你好的啊!

浩然:可是他却说考不上就早点不读了,可以减轻他的负担。

我:我相信没有哪个父母不为自己的孩子好的啊,如果他不想让你读书早就不让你读了,从你爸爸的话里其实可以看出他是在用另一种方式激励你,可以说是刺激你,希望你努力做给他看。你难道没有感受出来吗?你爸只上了个初中,没有接受更多的知识,不懂怎样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有可能他的说话方式比较简单粗暴难以让你理解和接受。但是在我看来还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啊,你应该多读书,多学知识,避免以后跟你后代交流的时候也存在这种代沟。

浩然:嗯,其实有时候我也这样想过,我也知道他不懂关心人,就是一个大老粗。我:所以,你要相信你的父亲还是爱你的,只是他不善于表达而已。

浩然:嗯,也许吧!

我:那你觉得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了呢?

浩然:不知道,但是我有的同学说他们是为了父母而学习,因为他们是父母的期望。而我一直从来没有这种想法,我觉得我不是为了父母上学,我只是被送到了学校。虽然我知道读书其实是为自己好,但是我觉得为不为自己也没关系,反正我不重要,以后生活的好不好都没关系。

我:你现在还这么认为吗?

浩然:虽然我知道自己这样想是错误的,但是现在我想学也找不到方向了,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感觉一切都太迟了,我觉得我是没有办法考上重点高中的。

我:你既然知道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那你就应该知道,父母把你送进学校接受良好的教育是希望你以后能很好的适应这个社会,能在与别人竞争的时候多一份筹码,所有的父母都会出于爱的本能去希望自己的子女好,他们送你上学的理由也应该是你努力学习的理由。第一是因为他们爱你,第二是因为上学是他们唯一能提供给你的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你应该感谢并珍惜他们给你的这个机会。而且很多人都说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我相信就算你现在努力足

够努力都不会太晚的,只要你抓紧现在,没有什么是太晚的。

浩然:嗯,也许你说的有道理。

4.行为矫正

通过对浩然的认知干预的心理疏通,让他感受到自己是被父母关注和爱护的孩子,从而让他获得对自己的存在感,帮助他找到在学习生活中的信心与动力。接下来需要从行为上对他进行一系列矫正。针对网络游戏上网的问题主要采用确立行为目标和强化的技术。

A确立目标行为:主要以鼓励的方式,对需要克服的不良行为或者是需要培养的积极的行为确立的积极性性以及操作性原则。而对于浩然应该确立的行为目标有两个,一是节制上网,减少打游戏的时间;二是积极对待学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并端正学习态度。在形成这两个目标行为时我与浩然达成共识,并给与其鼓励,帮助他树立信心。在达成目标行为是对话如下:

我:我觉得你现在努力真的一点都不晚,但是你得真正的改变自己,并且付出努力,你觉得呢?

浩然:嗯,我很想改变自己,但是我到底该怎么做呢?

我:那你想要把自己改变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浩然:我想认真学习,努力考上重点高中,不再这样浑浑噩噩下去。

我:那就对你嘛,既然你想要再争取,那现在而今眼目下你就应该树立两个目标,一是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上课认真听讲,把以前落下的东西都补上,我想只要你有这个心思,所有人都会支持你的;二是克制你的网瘾,慢慢减少你打游戏的时间,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你觉得你能做到吗?

浩然:我想应该可以,但我不能保证,我会努力去做的。

B强化技术:主要有自我强化和他人的干预强化。在实施自我强化时,我让浩然自己想出上网成瘾的坏处以及认真学习的好处,他分别得出了一下的一些结论,上网成瘾可导致成绩下降、荒废学业、被大家看不起、被别人羞辱、与自己的亲人好友感情疏远、眼睛疲劳、神经衰弱、心血管脑血管疾病、腰椎颈椎病、肠胃病以及上当受骗、违法犯罪等等。而认真学习可以让别人对自己刮目相看,可以让自己变得有魅力,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可以让自己和父母摆脱困窘的生活等等。然后把这些结果让浩然写在纸上,贴在显眼的地方,每天默念或大声朗读几遍,从而进行自我暗示、自我强化。如果有了上网的念头时,也要进行自我暗示,如默念“不行,现在应该学习”“我一定能行”“我一定能戒除”“坚持,坚持就是胜利!”,这样不断强化,形成良性循环,增强自己的意志力,抑制上网的欲望,从而达到戒网的目的。干预强化:用正强化来激励良好的符合目标行为的行为,例如,在浩然达成了减少了上网时间减少了上课打瞌睡的情况下,给予物质或者精神上的鼓励。反之,如果背离了目标行为就给予批评,但是批评要相对委婉,还是要以激励为主。

小结:通过浩然的案例,我发现家庭因素是影响孩子成长的最重要的因素。每一个孩子都渴望爱与关注,爱是最好的教育和鞭笞的工具。每个孩子都具有可塑性,孩子的缺点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我们周围的人给他的,所以当孩子出现一系列问题时,我们不仅要对孩子进行引导和纠正,作为家长和教师也需要对自己进行反思,所以在学校心理辅导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疏导,也要与家长进行沟通。同时也需要心理辅导老师付出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用爱去感化,用爱去消融他们内心的寒冰。

教育学院2011级小学教育4班 杨进学号:201103340551

学校心理辅导

1、举例说明心理辅导的目标我想以患有社交恐惧症的学生的辅导来说明这一问题。大一看有关精神分析学书的时候看到一个十分有洞见性的观点,“一切心理问题都是关系的问题”,所......

六年级心理辅导案例

六年级心理辅导案例袁松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心理负荷加重,成人心理不健康的现象明显上升,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成人的心理问题都是从小积累起来的,因此,儿童的心理健......

学困生心理辅导案例

学困生的心理辅导案例之一新安县西关小学 刘志强一、案例的具体表现:这学期,班中一位同学王冬,上课一贯不专心听讲,而且不管在上课下课总是无缘无故地招惹别人,课内根本不想听讲,......

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他能面对现实了案例介绍 吴某,男,16岁,某普通高中高一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偏低,爱好各项体育运动,特别喜欢打篮球,曾是学校篮球队的主力队员。由于训练时不慎伤......

初中生心理辅导案例

中学生心理辅导记录2013--2014年度 【辅导简介】陈X,男,13岁,初二学生。学习成绩下游,智力一般,性格倔强,个性刚硬,自尊心特强,逆反心理十分严重。在学校,他这种反抗行为十分尖锐。眼......

《学校心理辅导案例.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学校心理辅导案例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学校心理辅导个案 心理辅导 学校 案例 学校心理辅导个案 心理辅导 学校 案例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