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幼儿园晨间体育活动有效性的策略研究._幼儿园体育节活动方案
提高幼儿园晨间体育活动有效性的策略研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幼儿园体育节活动方案”。
提高幼儿园晨间体育活动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一、研究背景
幼儿园的体育活动是为发展幼儿体能、促进幼儿生长发育、提高其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而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0—6岁年龄阶段的儿童,其身心发展正处于迅猛时期,适度的体育活动对幼儿来说极其重要。他除了健身价值外,还对幼儿各个方面能力的提高以及个性的发展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晨间体育活动作为幼儿入园的第一道门槛,既是幼儿园体育教学的基础,又是幼儿园体育教学的延伸,更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如果把握好了、就会给幼儿一日生活带来一个良好的开端,并能让休息了一整夜的大脑和肢体重新活跃起来,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来面对新的一天的学习和生活。
但就目前我园晨间体育活动的现状来看,由于教师的组织、活动、场地、器械等安排的策略不当,晨间活动的低效行和无效性任然存在,其表现和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活动的组织形式大部分缺乏创新性、多样性,“放羊式”或“警察式”活动多,有明确活动目的的少;
2、指导方法上教师会出现两个极端,要么规定、要求多多,要么对幼儿不闻不问,而幼儿模仿性学习行为多,自主探索性学习、创造性行为少;
3、场地的使用率不高,活动安排不当,因此经常会出现在硬质地面上有幼儿不停的跳或追赶,而导致幼儿摔伤跌倒;
4、晨间体育活动器械的使用上教师往往偏于外观好看、现成的器械,使运动流于表面,只是形式上的热闹却没有得到运动的目的;
5、教师对晨间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也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有的认为户外体育活动的场地大,幼儿早晨来园时间不确定,教师不好组织;有的认为晨间体育活动要与家长交流,这样就会忽视幼儿活动情况也就容易出安全事故,还是少开展或者小范围活动为宜。
综上所述要让晨间体育活动真正成为幼儿进行体育锻炼的一种有效手段,让幼儿在有限的场地、有限的时间、有限的器械下得到最佳的锻炼,真正体现晨间体育活动的价值,就必须提高认识,合理利用时间、科学安排和丰富活动内容,从而提高晨间体育活动的有效性。
二、理论依据:
(一)理论支撑:
1、陈鹤琴先生认为“健康的身体是一个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要强身先要注意幼年的儿童。“幼儿园第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健康。”
2、《幼儿园实施纲要》指出: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参与。幼儿通过体育锻炼,不仅锻炼了身体,并对促进幼儿独立生活与活动能力的发展,促进智力发展有重要意义。
3、体育运动对幼儿生理机能的影响:幼儿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促进其骨骼、肌肉系统的发育;能使大脑和神经系统得到锻炼,从预防医学角度出发,可把体育锻炼当做是一种增强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手段;体育活动对心血管体统和呼吸功能都有影响。
(二)概念界定:
1.晨间体育活动:是指幼儿早晨来园到早操这段时间内约25——30分钟,教师为促进幼儿的正常发育,增强体质,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和技能而组织进行的户外体育活动。本课题所述的晨间体育活动主要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进行体育锻炼,如:自主活动、集体游戏、玩大型器械等
2.有效性:是指教师有效利用晨间活动的时间组织幼儿参加体育活动,使幼儿通过锻炼提高了身体运动技能,增强了体质,提高了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等。在本课题研究中,有效性主要包括无效变有效和低效变高效这两个层次。它包括合理组织和安排晨间体育活动、科学规划我园现有的活动场地、对活动进行评价等等。
3.策略: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本课题将以提高幼儿晨间体育活动的有效性为宗旨,在重新审现在幼儿园晨间活动的现状,反思教师和幼儿行为的基础上,形成适应我园晨间体育活动的实际,能够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一套较为系统的科学组织晨间体育活动的有效性策略。
三、研究目标:
1.丰富幼儿园晨间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形成一系列幼儿园晨间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指导策略。
2.提高幼儿参加晨间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增强幼儿的体质,培养幼儿的体育活动能力。
3.通过研究,提高教师对幼儿晨间体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形成开放、多元的幼儿园晨间体育活动特色。
四、研究方法
1、研究方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文献法、经验总结法等。
2、研究对象:大、中、小各两个班幼儿
3、研究时间:2009年3月——2010年11月
4、研究内容
在本课题研究中,我们主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以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针对我园晨间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
1、优化晨间体育活动的组织模式
在以往晨间体育活动可以说没有什么组织模式可言,老师们基本都是一筐器械在场地上,幼儿随意拿着玩,到了时间收拾一下器械就走人了。但是现在我们我们希望通过本课题对场地安排、人员安排、器械选择等研究,对晨间体育活动形成一定的组织模式,既能满足幼儿的活动需要,有便于老师的组织和管理。
2、晨间体育活动的设计策略
晨间体育活动它与幼儿一般的户外体育活动又相同但也有其特殊之处即我们通过晨间体育活能动更充分地考虑和兼顾幼儿的不同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给予幼儿更多自由选择运动项目和运动器械、自由结伴的机会,更好地促进幼儿独立性、自主性和目的性等社会性发展,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影响。那么,为了满足幼儿的这些发展需要我们可以结合主题进行活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活动的内容如打破班级年级的界限活动,可以按分区域活动等,采用各种有效的内容让幼儿进行锻炼,最终达成目标。
3、活动中的有效干预和适时的指导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在活动中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晨间体育活动,作为一个特殊的体育活动教师在活动时不用规定幼儿一定要玩什么,怎么玩、和谁玩,因此,幼儿在活动中就有更多的自主权,也更愿意参加活动。因此教师的随机教育更显得重要,教师要善于发现、敏感地察觉幼儿的需要,把握时机,及时以适当得方式加以引导。并通过观察记录、个案分析等途径使我们的晨间体育活动能有效进行。
4、晨间体育活动的评价
评价不是划分幼儿的优劣和我们课题实施的优劣手段,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改进我们的晨间体育活动,使之更适合每个儿童的发展。因此我们课题的评价的重点主要是幼儿参加晨间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对教师的评价重点在于提高对晨间体育活动的认识和切实地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
六、组织分工:
1、研究人员:朱俊
顾晔、朱莉 施敏芳 佘艳红
周全芳
徐蕾
张建兰 邹素华 蔡娟英 周莺娟 陆九一 马建文 江芸
2、组长:朱俊
全面组织管理 副组长:顾晔
组织协调、相关理论研究
组
员: 徐 蕾
组织协调
张建兰
资料收集
周全芳
实验班教师
资料收集
邹素华
实验班教师
课题网站管理 马建文
课题网站管理等 江
芸
理论研究 陆九一
理论研究 周莺娟
活动研究
蔡娟英
实验班教师
活动研究
施敏芳
实验班教师
活动研究
佘艳红
实验班教师
活动研究
朱
莉
实验班教师
活动研究
七、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09年3——4月)
1、撰写方案
2、对我园晨间活动现状分析
3、专题学习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2009年5月——2010年9月)
以大中小三个班级各两个班为实验班,进行实施。通过对晨间体育活动的内容、模式的研究,形成策略。并能够以点带面,带动中班年级一起开展研究,最终希望能带动全园,扩大研究成效。同时,不断完善和调整研究方案,取得更佳的效果。
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2010年11月)
1、文字、照片、影像资料汇总等
2、撰写研究报告
八、课题预期成果
1、研究报告。
2、具体活动方案及相关过程资料。
3、有关研究内容的论文、随笔、反思等资料成册
4、活动相关影像成果资料。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摘要:有效备课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有效备课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教师只有在课前对教材认真钻研、思考,充分利用教......
提高高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摘要:本文运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着重对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有效性进行了探讨。从教学目的、师生角色定位、教学模式及相应的评估体系几方面探讨......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常州市武进区戴溪小学课题组 执笔:许建生一、研究背景与目标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西方比较有影响的......
提高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性的策略研究西旸幼儿园吴三琴摘要:《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理念,区域活动也在发生着变化,我们更多地思考:如何发挥区域活动在对幼儿个体......
提高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策略研究一、问题的提出(一)研究的意义 语言是人的重要能力之一,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言是人类籍以交流思想、互通信息的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