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声现象_第1章声现象
第一章声现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第1章声现象”。
第一章声现象
.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知识要点】
2.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例题解析】
例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D.潜水员能听到岸上人的说话声说明液体可以传声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B正确。,墙是固体,隔着墙还可以听到声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水是液体,在水下可以听到声音,说明液体可以传声.故C、D也是正确的。
答案:A 点评:平时我们所听到的声音都是以空气为介质传播的。声波好
像是水波,实质是介质的振动,所以真空(没有任何介质)不能传声。
例2:如图1.1-1所示,用力敲响音叉并用悬吊着的小
塑料球接触发声的叉股时,我们将看到小球,此现象表明;实验中小球起到的作用
是图1.1-1分析:当塑料小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由于叉股的振动会把小球弹起,小球的被弹起说明发声的叉股在振动,小球把叉股的微小振动明显化,即把叉股的振动放大了.一切的发声体都在振动,有时振动不易直接观察到,可通过小球将振动放大来观察.答案:被弹起音叉在振动把音叉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点评:也可以在发声体上放一些纸屑,发声体振动发声的时候可以看到纸屑的跳动,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例3:声音是由于物体产生的.北宋时期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曾作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作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声音在大地中传播的速度比空气中(填“快”或“慢”)的缘故.分析:声波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通常情况下固体传声比液体要快,液体传声比气体要快.答案:振动快
点评:相同的介质,温度发生变化的时候,声速也发生变化。比如我们都知道340m/s是
15℃的空气中的声音传播的速度,当气温升高时,声速将会增大。
【课堂练习】
1.一切的发声体都在2.声的传播需要,比如固体、液体和气体,声音在中不能传播.3.声以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
4.奥运会上,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中表演时,能听到岸上优美的音乐声,这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5.月球上的宇航员直接对话(填“能”或“不能”),这是因为月球上6.在鼓上放一些小纸屑,敲一下鼓面可听到鼓声,同时看到纸屑上下跳动,正在发声的音叉
紧贴悬挂在线上的小球,会发现小球多次被弹开,这些现象都说明了.7.指出下列情况中声音是靠什么传播的:
(1)耳朵贴在课桌上,可以听到放在课桌上的机械手表的滴答声,是传播的.(2)潜水员在水下听到岸边人的说话声,是传播的.(3)用拉紧的细线连接两个小纸盒制成的“土电话”进行对话,是传播的.8.(09〃常德)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的大地震给生命和财产造成严
重伤害,牵动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地震后有些被埋在废墟下的人为了保存体力不是大
声呼救而是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最后获得了生的机会。用物理学知
识解释他们是利用了声音可以在中传播的原理,在他们的求救行为中发出的声音是
由于用硬物敲击后墙壁或管道发生而产生的。
9.在敲响大钟后,有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止”,其原因是()
A.一定是大钟的回音B.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
C.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D.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10.关于声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从水中传入空气中时,声速增大B.声音从水中传入空气中时,声速减小
C.声音被墙壁反射回来,声速变大D.声音被墙壁反射回来,声速变小
11.将耳朵贴在长340m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则能听见()
A.两次响声,它们依次先后是由铁管、空气传来
B.两次响声,它们依次先后是由空气、铁管传来
C.无数次响声,声波在铁管内被管壁无数次反射
D.无法判断
【课后巩固】
1.如图1.1-2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
可以注意到听到的声音逐渐变(填“强”或“弱”),该实验说明了.2.如图1.1-3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表明
如果在月球上进行这个实验,挂在左边音叉旁的那个泡沫塑料球
(填“也会”或“不会”)像图示那样弹起,这是因为.图1.1-
23.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作了以下的小结,请你在横线
上为小明填上空缺.(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产生的.(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
4.雷雨交加的夜里,林雨同学看到闪电后约5s听到雷声,林雨距雷电产生的地方大约m.(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忽略光传播的时间)
5.科学考察工作者为了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14s收到回波信号,该处海水深
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这种方法(填“能”或“不能”)用
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6.(10〃安徽)初春时节,柳树发芽,你可以折一根柳条,把皮和芯拧松,抽出木芯,用刀
把嫩皮的两端修齐,就制成了“柳笛”。用力吹,柳笛就发出声响。相比较来看,细而短的柳笛吹出声音的音调较高,该声音是由于_________的振动而产生的。
7.(10〃泸州)青海省玉树县发生地震后,中国救援队第一时间到达灾区抗震救灾,被困在建筑屋废墟中的遇险者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就近的铁制管道,这种做法主要是
利用铁管能够向外()
A.传热B.传声C.通风D.导电
8.(10〃苏州)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
/s
9.据说,美国研制出一种用超声波做子弹的枪,当超声波达到一定强度时就能有较强的攻击
力,实际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只要用薄薄的一层()
A.半导体B.磁性物质
C.真空带D.绝缘物质
10.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的声音就会被吓走,这说明()
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C.声音在水中的传播比在空气中传播的效果好
D.声音从空气中传播入水中速度变快
11.玻璃缸内养有金鱼,若轻轻地敲击鱼缸边沿,则会看到鱼被吓走,此时鱼接收到声信号的主要途径是()
A.鱼缸—空气—水—鱼B.空气—水—鱼
C.鱼缸—水—鱼D.空气—鱼缸—水—鱼
12.电信局安置的公用电话亭大多采用了一个玻璃罩,隔音效果很好,这主要利用了玻璃的()
A.不能传播声音B.能较好的传播声音
C.能较好的吸收声音D.能较好的反射声音
13.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
图1.1-3(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A.声音的传播速度随着物质的密度的增大而增大B.声音的传播速度随着物质的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
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的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14.在雷雨来临之前,电光一闪而逝,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因为()
A.雷打个不停
B.雷声经过地面、山岳、云层多次反射造成的C.电光比雷声传播的速度快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5.(09〃赤峰)如图1.1-4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真空罩中响铃的闹钟 关闭的立体声收音机敲击水瓶琴
图1.1-4CBA
吹着的哨子D
【创新探究】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其中涉及的发声体分别是、、,这些声音通
过以形式传入耳内的.2.我省小学生小聂为了探究“蜜蜂靠什么发声?”她剪去蜜蜂的双翅,蜜蜂依旧发出“嗡嗡”
声.结果表示:蜜蜂不是靠发声的.用大头针插破了蜜蜂的翅膀下的小黑点,蜜蜂
就不发声了.小聂认为蜜蜂的发声器就是小黑点,不管小聂的发现是否正确,我们都应该
学习她的的精神.3.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员必须看到发令枪的烟火就开始计时,如果比赛时的空气温度为
15℃,如果计时员听到枪声时才开始计时,所记录的成绩与运动员的实际成绩比较,在忽
略光的传播时间的情况下,一定()
A.少了2.94sB.多了2.94s
C.少了0.294sD.多了0.294s
4.阅读声速与气温有关的小短文,回答后面两个问题.气温影响空气的密度,气温高,空气的密度小,则声速大,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由此产生声音不一定沿直线传播的情况.晴朗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较
上层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的传播较上层快,于是在地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
播时是向上拐弯的.(1)赤日炎炎,在沙滩或戈壁滩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以听清对方的大声喊叫,其中
一个主要原因是声音传播时向拐弯.(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的是:在清冷的深夜,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因传播的途径向拐弯而传到几里外的枫桥边.5.学校召开运动会,小明正在观看,这时远处的对面传来阵阵鼓声和呐喊声.小明朝对面看
去,总觉得对面的同学敲鼓的动作和听到的鼓声不太协调,这是为什么呢?请你帮他解释
一下:
答:
6.(09〃自贡)两人相距较远说话时,听不到对方的声音,但同样情况下,用自制的土电话
就可以听到相互的说话声;耳朵贴在铁轨上能听到远处火车开来的声音而站起来就听不到
了。对此,请你提出一个要研究的问题。
第一章声现象
1.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课堂练习】
1.振动2.介质真空3.波声波4.液体
5.不能真空不能传声6.发声体在振动
7.(1)桌子(2)空气和水(3)细线8.固体振动
9.B10.B11.A
【课后巩固】
1.弱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以空气为介质传播不会真空不能传声
3.(1)振动(2)大于(3)真空不能传声
4.17005.1.05×104不能6.空气柱7.B8.A 9.C10.B11.D12.D13.C14.B15.C
【创新探究】
1.空气雨水声带空气声波
2.翅膀勇于探究实验
3.C4.(1)上(2)下
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比光的要小很多,故听到声音比看到动作要晚.6.声波在固体中传播的能量损失比在空气中少吗?(声音的传播距离与介质有关吗?声音的固体中的传播距
离比在空气中传播的远吗?)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声现象一.选择题(共16小题)4.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造成了大量伤亡,其中一个原因是发生地震时没有9.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城区......
2010年中考试题汇编──声现象一、选择题1.青海省玉树县发生地震后,中国救援队第一时间到达灾区抗震救灾,被困在建筑屋废墟中的遇险者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就近的铁制......
教案通常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以及评估等内容。教案的编写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在这些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
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有机结合,具有指导性和操作性。教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科特点,选取合适的教学资源。下面是一些优秀教案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八年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