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论_论我国粮食安全问题
粮食安全论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论我国粮食安全问题”。
粮食安全 国之根本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众多土地有限是我国基本国情,吃饭问题在现阶段虽不是什么大问题,但由于经济发展需要建设公路、桥梁、民房等造成土地面积的不断减少,还有人口的不断增多势必成为粮食安全问题的一个隐患,粮食安全始终都不能掉以轻心,并且必须立足于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对中国而言,粮食安全则国家稳定,粮食不安全则国家不稳定,甚至出现大乱;对世界而言,中国的粮食安全出了问题,任何国家都无法有效解决且世界粮价会大幅攀升,对缺粮国家都是一场灾难。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国家而言,确保粮食安全不仅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保障。
一、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性
所谓粮食安全,是指在保证国家遭遇各种灾害和战事时有足够应对储备的前提下,在使国家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的前提下,国家具有持续保障所有国民能及时买得到、买得起、价格基本平稳的符合国民习俗要求的、符合食品安全的、符合国民健康营养标准所需要的粮食。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潜在不安定因素,有以下几点。其一粮食种植面积减少。2000年至2003年的四年中,全国共减少农田13580万亩,2007年粮食种植面积刚刚恢复到15.8亿亩,仍低于16亿亩的安全警戒线。其二,我国人多、地少,淡水资源紧缺,自然灾害频繁,制约着粮食的持续增产。其三,世界粮食生产下降,库存减少,供求紧张。当今世界,粮食出口国仅有美国、欧盟、加拿大等10几个国家和地区,而粮食进口国多达100多个,致使国际粮食供求形势紧张。作为一种必需品,粮食和其他的商品不一样,是一种战略物资,不可或缺,粮食安全问题关涉到国计民生,国家的稳定,民族的独立。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依靠别人来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必须立足于粮食的基本自给自足,这样才能使中国的现代化和民族独立有一个基本的保障。
粮食安全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条件。
农业生产是强国之本,农业生产最直接的产物是粮食,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没有粮食就没有人类的一切,更不会有人类的现代文明。发展粮食生产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业,二者相辅相成,紧密相关。
2、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础。
粮食是社会安定的基础,农业是安定天下的产业。农业能否稳定发展关系
到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安定。粮食问题是安全问题,而非经济问题。中国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国,也是一个粮食消费大国,我国人口众多、农业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影响较大,粮食安全对中国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
3、粮食安全是政治安全的命脉。
从政治角度看,粮食安全是立国的基础。我国的自立能力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粮食的生产、农业的发展。如果农、副产品不能保持自给,过多依赖进口,必将受制于人。一旦国际政局变化,势必陷入被动,甚至危及国家安全。所以,在一些国家粮食安全频频告危的情况下,中国才能感到“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在许多全球性和全国性重大政治问题的应对上才显得自信和从容。
4、粮食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步伐加快,虽然农业产值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例逐步降低,但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和重要性却丝毫没有改变。我国仍是农业大国,13亿总人口中有7.4亿是农民,只有保证粮食安全,才能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也只有这样,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才能够实现。
二、粮食安全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解决
面对严峻的粮食安全挑战,必须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粮食安全保障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是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农技人员、农民等各方面形成合力,政策、管理、科技、市场等多种办法有效集成,以增加粮食产量为核心,辅之以搞好流通,“藏粮于地”、“储粮于库”。
1、采取过硬措施,稳定粮食种植面积。
耕地面积的保障是粮食生产的基础,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我国人多地少,人均粮田不足1.3亩,因此,必须始终把耕地保护摆在突出位置,进一步建立健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其
一、采取措施应对城市化过程中对耕地的蚕食,限制现有土地性质的转换,要严格执行基本农田制度,确保农业用地的用途。其二,要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利用计划,坚决防止借调整城市建设规划而将非法占用基本农田的行为合法化。其三,护田赋权于民,加强社会监督。其四,要严格执法,认真监督检查,并积极新增土地,大力支持单位和个人提高耕地质量,对成绩突出的应予重奖,对违法违规行为要予以严罚。
增加对农业科技开发的资金投入,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农业科技进步是提高粮食增产的基础,是优化粮食品质、提高粮食综合生
产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建立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培育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力度,把增产增收显著的重大实用科学技术及时推广运用到粮食生产中去。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科研成果,并认真做好利用、消化、吸收和创新工作。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综合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从整体来看,农村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农业发展方式仍然粗放。所以,要下大力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稳步提高耕地基础地力和产出能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是增加资金投入。一方面,要抓住国家投资向农业倾斜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财政、国债资金和基本建设资金对农业的投入;另一方面,在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下,引导、鼓励民间资金投向农业,加快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外资,引进种源和先进适用技术。
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和储备体制,确保粮食安全
长期以来,粮食流通和储存被一些部门所垄断,导致流通不畅,储备不足,成本过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家放开了流通市场,允许私人参与粮食的收购、加工与买卖,极大地活跃了市场,方便了群众,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但由于鱼龙混杂,监管不严,又出现了市场垄断,调控不力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与存储体制,既要做到高效,又要确保安全。
做到以上几点要求,粮食安全基本可以稳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可以稳步提高,社会可以和谐发展。
新昌县粮食局陈伯兔
五年来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综述黄益【摘要】:粮食安全作为整个国家安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是十分重要的。针对五......
近年来,农产品市场机能在退化,逆市场化的发展和粮食行业的艰难程度增强。我国的粮食价格扭曲严重,农产品价格的市场意义在弱化,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丧失殆尽,粮食企业整体产能利用率......
粮食安全粮食安全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2009年的主题是“应对危机,实现粮食安全”。日益严峻的气候危机,正是粮食安全面临的最大挑战。温度上升带来的粮食减产、干旱洪涝等极端......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粮食生产工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我国2014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首当其冲的就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
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目标、分析现状、确定行动步骤,并在面对变化和不确定性时进行调整和修正。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计划书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