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死娱乐,娱乐至死_娱乐至死影响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致死娱乐,娱乐至死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娱乐至死影响”。

致死娱乐,娱乐至死

——《娱乐至死》读书报告

一本值得反复琢磨,细细品味的书。

作为90后,电视节目可以说已经是我们生活中的家常便饭。各种各类的电视节目充斥荧屏,新闻报道、娱乐消息以及不计其数的视觉休闲,浩如洪流的信息洗涮着我们的大脑。我们从电视机上了解的信息和对世界的认知远远大于书本上甚至超过生活实践。不妨自嘲一下,一个从小经历小中高到大学还没毕业的大学生,能有多少社会经历,我们用眼睛耳朵从荧幕上获取对世界认知几乎覆盖了亲手触摸的现实。

书中前言提到了奥威尔和赫胥黎语言文化的灭亡:前者之处文化毁灭于集权专制,信息封闭,真相被隐瞒;后者则认为心细如汪洋大海,不可阻挡地,毫无保留的扑向我们的视野,人们不愿去读书,文化成为一种毫无拘束的娱乐。而在作者看来,赫胥黎的语言不幸是现在如今的生活当中。

读罢全书,作者对电视文化的冷静分析与思考如一面冰鉴,冷冷地折射出对当下文化的生存环境的忧虑。其实,不难发现,就在电视文化在人们生活中已逐渐被另一种文化后来居上——网络文化。网络的出现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再次完成飞跃。各种门户网站、公共平台如雨后春笋,庞大的信息量穿梭其中,车水马龙。此时此刻于此地发生的事情可以轻易为世界各地存在网络的地方所知。网络力量所造成的影响比电视“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这个庞大复杂的信息流中,我们接受了过量的于我们无益超出我们接受能力的信息,信息不再是文化生活的营养品,反而成了消磨心智、使人驽钝麻醉剂。为何作者如此重视行将江河日下的纸质文化?反思自身,声像信息的转瞬即逝很难凝结起文字所带来的对文化精神的思考还有历史传统的审思。

前一分钟还沉浸在某处灾难的沉痛中,下一分钟则开始了对某个娱乐头条的无限关注。在五光十色的屏幕上,人们置身于一条条毫无关联的信息中,不知不觉的变得无所适从,还来不及思考,便半愿版被动地投入于下一个视听消遣中。人们会知道近24小时世界各地发生的事情,却对历史毫无洞察,因为忘却已成为习惯。似乎我们世事通明,不可一世,却比任何一代人都轻飘浮躁,在一段段虚假中需找满足,如滩上散沙,海浪退去便被卷走,什么都没有留下。当我们的文化从它的神坛变为消费品再变为娱乐品,一个全民娱乐疯狂时代即将走来。到那时,我们还有多少实实在在的精神支撑起那早已被抽干的灵魂?

赫胥黎的语言似乎正朝我们走来,看看当下那些纷繁的网络咨询,有多少是我们的精神毒药,文化杀手。各种围观现象,各种未经思考的评论谩骂,多少人为了成名哗众取宠。奇怪的是,人们似乎热衷于此,现世的现世,围观的围观,你唱我和,大家乐此不疲。

在我看来,这种文化的堕落和专制封闭的文化一样恶劣,甚至更加危险,娱乐的泛滥,使人们无法保定信仰,因为神圣的事物也被娱乐化。人们失去了严肃感,无暇去自省,无心对传统审思,文化消失殆尽。

对此,我们可以做什么?或许是回归思考,回归传统吧。只希望“娱乐至死”切勿一言成谶。

娱乐至死

中南大学文学院本科生读书笔记题目:娱乐无罪,事在人为—《娱乐至死》读书笔记 指导老师:欧阳友权学生姓名:杨樯专业班级:广播电视新闻学1102班学号:1703110602完成时间:2013年11月2......

娱乐至死 读书笔记

娱乐至死 杂谈10级高本广电刘惠34号读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给我最强烈的感受是:如果身边有一本纸质的书籍多好,而不是我所阅读的E-BOOK。因为,我实在不习惯捧着电脑看书,......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娱乐至死写于1985年,而作者尼尔· 波兹曼也于2003年辞世了。yuwenm小编整理了娱乐至死读书笔记,欢迎欣赏与借鉴。娱乐至死读书笔记【篇一】震撼于开篇......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

娱乐至死读后感

媒体植物人------尼尔·伯兹曼《娱乐至死》读后感作者:余存哲字典当中对于植物人(vegetative patient)的解释是这样的:大脑皮层功能严重损害,受害者处于不可逆的深昏迷状态,丧失......

《致死娱乐,娱乐至死.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致死娱乐,娱乐至死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娱乐至死影响 娱乐至死影响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