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论文_环境资源论文
环境论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环境资源论文”。
社会发展 Social development 限塑后大学校园塑料袋使用现状与对策分析 曹 琳
(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 611756)摘 要 限塑令自2008年6月1日实施以来,对社会、经济、环境等各方面既起到了积极影响,也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一些问题。本文从大学生层面展现并分析了 限塑后的使用状况与减量研究, 具体分析了目前在国内大学校园内,大学生层面 限塑所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旨在为 限塑令的有效实施提出相关建议措施。关键词限塑令;校园;对策
一、限塑令产生的背景
国务院于2008年1月发布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 明确要求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 同时禁止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零售场所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而采取这样的措施原因何在?塑料问世至今近百年来, 作为一种新型的高分子合成材料,以其品种繁多、价格低廉、强度大、耐腐蚀等综合优势, 得到了十分迅速的发展, 很快地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 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然而随着塑料的大量应用, 其负面影响也不断显现。以不可再生资源石油为原料, 大大加速了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速度;塑料袋会严重破坏土壤结构, 引起土壤板结;同时分解出有害化学物质, 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在挥发和燃烧过程中,又会产生有毒致癌气体二恶英。据中华环保联合会统计, 我国每天买菜要用掉10亿个塑料袋, 其他各种塑料袋的用量每天达到30亿个以上。塑料袋的过量使用,以及处理不当,造成了塑料袋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 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特别是超薄塑料袋容易破损,大多被随意丢弃, 成为 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已经限制塑料购物袋的生产、销售、使用。
二、大学校园内塑料袋使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限塑令实施一年多来, 在全国范围取得了切实成效。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 限塑令实施一年来成效显著, 大中城市的超市、商场等商品零售场所执行 限塑令情况普遍较好, 消费者自觉使用环保购物袋,商家有偿提供合规塑料购物袋, 塑料购物袋使用量明显减少, 与政策实施前相比, 商场和超市减少得最为明显, 减少量在75%左右,塑料袋消耗减少近400亿个, 农贸批发市场减少使用量50%左右, 全国总体来讲使用量减少了2/3,由每天的十亿个左右减少到两三亿个左右。公众环保意识、责任意识明显增强。然而由于存在封闭决策较多, 互动参与较少, 发号施令和被动执行较多,制度资源保障较少等缺陷, 塑料袋在大学校园的使用量较 限塑令政策颁布前改观较小, 并呈现出以下问题。(一)大学生普遍对 限塑令政策认识不清
限塑令出台前, 缺乏公开的社会讨论、酝酿过程, 相关产业、产品政策迟迟未能发布, 各种社会动员的投入也明显不足。笔者经调查发现大学校园中,由于缺乏限塑令的政策宣传, 大多数大学生对限塑令政策出台日期、相关条文内容等基本内容了解不清, 不少人不知在日常商品交易中应有偿购买塑料袋, 因此无法切切实实地感觉到自己对环保的责任。(二)大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限塑令的习惯还未形成经调查显示, 大学生站在环保的立场普遍支持限塑政策, 但自身践行起来还存在很大难度。因为携带麻烦等原因,多数大学生未形成自备购物袋购物的习惯;面对无偿提供的塑料袋, 多数大学生绝大多数时候 来者不拒, 日常观念中鲜有减少对塑料袋使用量。总体看来,由于当今社会整体环保意识的缺失, 以及受自古以来 自扫门前雪的传统观念影响, 多数大学生习惯了用塑料袋购物, 索取免费的塑料袋, 而不去考虑其对环境的破坏, 这种意识根深蒂固, 无法由 被动限塑转化为 主动限塑。
(三)校内商家: 限塑令形同虚设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中规定, 商品零售场所不得向消费者无偿或变相无偿提供塑料购物袋。然而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大学校园内, 除少数大型超市有偿提供塑料袋外,水果店、服装店、餐饮店等中小型零售场所, 限塑令形同虚设,多数商家继续无偿提供塑料袋, 甚至继续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超薄塑料袋。对他们来说, 本身就是薄利的市场, 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为了降低商户间的竞争 限塑根本就不现实。此外, 很多大学生食堂无偿提供超薄塑料袋, 不利于限塑令政策的贯彻实施。(四)相关政策和配套政策不完善
政策的实施过程必然是一个利益相关方有损有益的过程, 完善政策需要相应的配套政策。尤其在监管方面, 最关键的问题是缺乏严格周密的监管机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中规定工商部门要加强对商品零售场所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监督检查并依法查处。然而实际生活中, 工商部门没有尽到监管的职责;相关部门也没有激励举报的举措。这一切都导致了多数商家为消费者免费提供塑料袋。同时, 同学也没有起到消费者应有的监督作用。
三、限塑后大学生塑料袋使用情况的对策建议。保证 限塑令政策有效落实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塑料袋 少用一点,回收一点, 替代一点, 降解一点, 尽量做到 能不用就不用,一定要用就少用, 多次重复用, 不能用时回收再利用。那么如何改善 限塑令在大学校园内的实施效果? 本文认为可以通过以 66 社会发展 Social development下途径和办法来解决,使限塑真正发挥保护环境的作用。
(一)提高校园消费者环保意识, 被动限塑变 主动限塑 1.优化课程设置, 重视培养大学生环保意识。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各高等学校应加强课程系统的教育, 引导学生认识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唯一正确选择。为促进学生对限塑令政策的意识与行动的双向支持, 建议课堂授课将社会当前环境问题与限塑令政策内容有机结合, 通过生动教学让学生了解到白色污染导致巨大的社会负效应, 切身意识到 限塑刻不容缓, 真正树立 减少白色污染使用从我做起的环保意识, 主动少用塑料袋、不用塑料袋、循环使用塑料袋。
2.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 探索有效的宣传方式。在宣传力度上, 首先要扩大环保宣传的知识面及受众的覆盖面, 其次要保证环保宣传的频率,保证宣传的连续性和持续性, 营造全员参加环保的积极氛围。在宣传方式上,可采用学生们更乐于接受的方式, 如免费观看环保电影或视频、多次组织民间环保人士、环保专家定期进行的专题知识讲座或培训等;另外, 要善于利用大学生获取环保知识的主要途径, 如在校宣传栏、食堂、校园商店门口等处定期张贴 限塑令等相关环保宣传海报或以散发环保传单的形式,宣传环保理念,促进校园消费者减少对塑料袋的使用。学校还可鼓励展开环保工作的调研, 研究有效的环境知识宣传方式及适合校园环境的环保措施等, 将环境保护活动与学校创新人才体系相结合。
3.充分发挥大学生环保社团在 限塑宣传中的作用。作为公益性社团,环保社团更应看重社会责任的培养和社会义务的承担。因此高校对环保社团承担学校的环境教育的功能应给予足够的认识和肯定, 并在教学、科研和其他工作中体现出来。而环保社团自身也应从自身角度出发, 为宣传 限塑等环保理念,发挥应有效用, 针对宣传角度, 引导大学生对塑料袋 能不用就不用, 一定要用就少用, 多次重复用。(二)督导校园内商家履行 限塑令相关政策
1.加强校园零售场所监管力度。有关执法部门要重点组织对校内商品零售场所进行专项监督检查, 开展全面清查, 加大执法力度。其次,强化动态监管制度, 把对塑料购物袋经营活动的监管纳入日常化、规范化管理之中, 随时防止不符合规定的塑料袋在流通领域死灰复燃。此外, 应提升商家的环保意识, 通过宣传、定期培训等手段, 使商家增强环保意识, 主动履行
限塑令要求, 从意识形态上增强其 限塑自觉性。可采取 惩罚并举,对认真履行限塑令要求的商家进行表彰, 对违反操作的商家进行重金处罚。
2.减塑, 从大学食堂抓起。据不完全统计每所学校学生食堂每天使用的食用塑料袋就在6000个左右,基于食品塑料袋质薄等特性, 使用过的食用塑料袋几乎没有被重复利用过, 对环境造成了极大污染。自 限塑令颁布以来, 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厦门大学等高等院校陆续采取相关措施贯彻 限塑令政策的施行。部分学校食堂采取塑料袋有偿供应, 加收价格从3分到几毛钱不等;或以有偿供应纸饭盒代替塑料袋。其中,厦门大学食堂自2009年11月起开展的 限塑工作分政策宣传、有偿使用和全面禁止三步骤进行, 现已取得良好成效。强制性禁塑服务的手段, 一定程度对想外带就餐者造成不便, 但长远看来使消费者改变就餐习惯, 大大减少塑料袋使用量的同时大大益于消费者的健康。笔者建议, 对高校食堂塑料袋有偿收费制度采取地区性统一规范,各省根据该地物价水平统一规定价格, 每个食品塑料袋从0.1元到0.5元不等。并采取渐进手段,争取大学生食堂到一定时期不再供应食品塑料袋。
(三)政府与社会: 完善相关制度, 改变消费观念环保意识决定环保行为的接受程度, 要控制塑料袋使用, 关键在于改变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观念。大学校园环保行动除了大学生自身增强环保自觉性、有力措施督导相关商家外, 最重要 的还是政府与社会在制度、创新手段等层面的完善。1.源头入手, 调控塑料袋的生产和使用。政府可在流通环节实行塑料袋收费政策,向消费者传达 少用塑料袋的信息, 此外还需要将环保压力移至生产领域, 抬高生产成本、治污成本, 从源头上控制、限制生产不可降解的塑料袋, 达到生产厂商不愿意做(成本高、利润低、市场萎缩), 零售商不愿意进(卖不出去), 消费者不愿意买(性价比低)的目的。对于选择生产无毒无害、易回收、可再利用的塑料袋生产厂商, 给予产业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 提高可降解塑料袋的市场占有率。通过经济杠杆控制塑料购物袋的生产、使用, 改变人们对塑料袋的依赖程度。
2.寻找合适的塑料袋替代品。在治理白色污染上, 塑料袋是否有偿使用很重要,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研发出塑料袋的代替品 即方便群众生活且同样价格低廉、又能减少污染的环保购物袋。可降解塑料袋、布袋、纸袋、菜篮等替代品相对环保, 但其在性能、价格上都离大规模实际应用还有相当距离。因此, 当前政府亟需加大对塑料袋替代品的研发的资金与技术的支持。
3.建立塑料袋的回收再生系统。现阶段通过对塑料袋提高价格、利用价格控制手段只是减少使用量, 而提高塑料袋的回收和循环再生才是解决 白色污染的根本途径。所以, 政府应加强塑料的再回收利用,弄清塑料袋的再利用操作流程, 避免回收后的二次污染, 为环保工作打好基础。现阶段, 我国回收利用塑料袋的技术已经达到一定水平, 但回收说来容易做来难, 由于塑料袋价格低廉、量轻, 易被大家忽视, 会给回收带来很大麻烦。这需要政府对那些从事环保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 以鼓励更多的企业投身环保事业。参考文献 [1]食品商务网, 我国白色污染日益严重日均使用30亿个塑料袋[EB/ OL].食品商务网,2008.1.17.[2]洪慎章.绿色塑料将成为21世纪的主流[M].塑料制造, 2008.3.[3]吴玲,窦薇,王勇.限塑令政策实施的有效性与对策建议[J].绿色 经济,2008(12):71.[4]吴怡青.限塑令发布后的变化与反响[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1.67
环境论文(精选15篇)由网友“聖奈”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环境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篇1:审计环境论文 摘 要:为了促进审计工作的稳定运行,我们要进行审计环境的优化,确......
废水生物处理新技术的理论与应用唐耿兰摘要:针对我国目前生态环境状况,对废水生物处理技术近年来的发展进步、功能作用及特性进行了分析。关键词:废水生物处理、污染控制技术、......
内蒙古科技大学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专业:应用化学学号:1166129108姓名:张华超呼伦贝尔市农业 面源污染的现状与对策摘要 呼伦贝尔市是我 国绿 色种养业较为发达 的地区,随着农......
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环境审计论文我 们 与 环 境 审 计姓名:李梦昀 班级:审计131班 学号:139124132 指导老师:郑军摘要:环境审计是一个审计新领域,也是目前审计学界探讨的热点。虽......
资环学院 07地理科学 姓名:陈华 学号:环境生态学理论与社会进步------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国社会发展目标摘要:环境生态学是依据生态学理论,按照生态学的学术视野研究和解决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