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中的老年婚姻问题_社会转型婚姻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社会转型中的老年婚姻问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社会转型婚姻”。

社会转型中的老年婚姻问题

徐勤

原载:中国社会工作,1998,3中国正在处在社会经济转型阶段,改革开放政策引起社会经济领域的深层次变化。与此同时,人口形势也在发生深刻转变。人口年龄结构即将进入老年型。家庭结构由多代大家庭向核心小家庭的演变,代际分离。生育率的下降与寿命的延长,夫妻两人共同生活的时间不断伸展,空巢期日益成为生命周期中的重要阶段。研究老年人的婚姻生活成为当代中国一个重要的社会课题。

一、老年婚姻的现状

1、婚姻对老年人家庭生活及对社会的意义

老年人的婚姻状况对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安排、收入来源、生活服务、精神慰藉等均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仅在城市中建立。对于一些没有退休金的城市老人和广大农村老人来说,尤其是老年妇女,配偶的收入是他们的重要收入来源。

配偶是老年人生活上的主要依靠对象。成年子女的工作忙,又有第三代需要照料,老年父母很难依靠他们照顾,因此,多数老年人生病时,配偶往往扮演了照料者的角色,其中,大多数情况下是低龄老年妇女照料较高龄男性老人。

良好的夫妻关系是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进入老年期,家庭的经济收入、环境、个人的生理及心理均发生了变化,影响夫妻之间及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需要夫妻两人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创造温馨的家庭小环境。在空巢阶段,老年夫妻间的感情变得具有特殊的价值。夫妻恩爱,感情融洽,相互勉励,有利于身心健康。

现代化过程中,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增大,流动频繁,子女难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照料老年父母。老年夫妻之间的相互照料提高在生活上和精神上的自立程度,减轻了子女养老的负担,使年轻一代以更饱满的精力与充裕的时间投入紧张的社会工作之中,无疑有助于促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2、老年婚姻具有丧偶多、关系稳定的特点

据2000年人口普查,中国60岁以上人口中,从未结过婚的人占1.7%,有配偶的占67.3%,丧偶者占30.4%,离婚者占0.7%。与成年人相比,老年人婚姻特点是:从未结过婚的人少,离婚者比率低,丧偶率高。

进入老年期,人口的死亡率升高,造成许多老年人由此失去配偶。老年人中,终身未婚的人很少,离婚者的人数也寥寥无几,表明中国老年人在年轻时普遍结婚,婚后夫妻关系稳定,这具有传统文化的特点。多数老年夫妻的关系比较好,夫妻恩爱,生活幸福。1988年九大城市老年人状况调查表明,有配偶的老年妇女中,夫妻关系一直很好的占84%,没有很好时期的尽占2%。

老年人的婚姻状况存在性别差异。由于男性老年人口的死亡率高于女性,因此,女性老年人口的丧偶率(41.7%)高于男性老年人口(18.5%)。结果,男性老年人的有配偶率(77.4%)明显高于女性(57.8%)。丧偶对老年妇女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老年妇女问题伴随着配偶的离去而突出。一般来说,配偶的收入是女性老人的主要经济来源。当配偶去世,她们就不得不依靠子女。然而,子女对她们的帮助往往不同与配偶,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子女的觉悟。在感情方面,配偶的作用也是子女无法替代的。

3、老年再婚的崛起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老年人再婚增多,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人们称老年人再婚为“黄昏恋”。老年人再婚在西方社会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而在中国,考虑到老年人婚姻的背景,就不能理解这却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中国这一代老年人出生在旧社会,不少人是包办婚姻。据中国五城市调查,1937以前结婚的妇女,由父母包办婚姻的高达54.7%,而1977年-1982年结婚的年轻妇女的这一比例只有0.9%。老年人再婚是老年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和社会观念转变的结果,是老年人生活质量提高的标志。如今再婚使老年人真正享受婚姻自由,可称得上是第二次解放。再婚是许多单身老人的理想。老年人再婚后增添了生活的乐趣,增强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不少老年人感觉精力倍增,心情舒畅,有“返老还童”之感。通过重建家庭,再婚夫妇可以解决双方的某些实际困难,满足生活需要。老年再婚于社会也有益,它不仅可以减轻子女对父母在精神上和生活上的负担,同时也可以解决一部分孤寡老人的社会问题。老年人再婚对家庭与社会的特殊作用使得这一问题受到社会的积极肯定与支持。

二、老年婚姻生活中的问题

老一代人的生育率高,平均有四、五个孩子,甚至更多。如今子女已经长大成人,离开父母建立自己的小家庭。父母的寿命日益延长,以亲子为重心的家庭生活模式正在向夫妻重心转移。然而多数老年人对不断延长的夫妻生活缺乏足够的认识,面对婚姻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束手无策,难以应付,产生了许多烦恼。

1、夫妻关系中的不稳定因素

尽管中国老年人的婚姻生活具有浓厚的传统色彩,比较稳定,但是,是否属于高质量的生活就很难说了。在老年期,夫妻各自的性格、心理、生理、爱好、以及生活习惯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夫妻关系既存在正面影响,也存在负面影响,对夫妻关系产生离心力的作用。

(1)男女不平等

目前,许多大城市的年轻夫妇的夫妻关系趋于民主型。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家务劳动的很普遍,从买菜、做饭、到给孩子洗尿布、喂牛奶、抱孩子等传统上认为是女性的事务,如今男士们也承担起来。夫妻之间相互关心,相互体贴,有事共同商量,彼此自由、平等。老一代的夫妻关系则多数还是属于服从型。从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走来的一些男性老人头脑中“大男子主义”思想还很强,他们在家庭中处于主导地位,女性老人处于服从地位。家庭大事多由男性老人一个人说了算,很少与妻子商量。在“男主内、女主外”传统思想指导下,认为家务劳动都是妇女干的。担负过重家务劳动的老年妇女失去了大量的休闲活动时间,有的甚至操劳过度。还有男性老年人认为自己过去赚钱养家有功,家庭生活以自我为中心,只关心自己,不顾妻子的利益和要求,经济上对自己大手大脚,而妻子用钱则斤斤计较。他们要求妻子完全服从自己的意志,稍不如意或有不同意见就大喊大叫。这种男尊女卑的封建主

义思想残余严重影响了老年妇女的生活质量和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往往是夫妻之间发生冲突或矛盾的根源。

(2)婚外恋扩展到老年人领域

一提到婚外恋,人们总把眼光投向年轻一代,如今,婚外恋也闯入了老年人的生活领域。尽管为数不多,但很值得注意。大量事实表明,婚外恋对家庭生活具有很强的破坏性。家庭一旦出现婚外恋,夫妻关系受到威胁,严重的导致夫妻离异。婚外恋往往有家庭内部原因。

·由于工作环境、政治地位、经济条件的不同,夫妻两个人在文化、思想、观念等方面差距不断扩大,相互间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使人们对婚姻的期望值升高,满意度下降。

·夫妻双方的闲暇生活没有什么内容,夫妻生活单调,家庭生活缺乏活力。

·大多数老年婚姻稳定,这就导致人们对老年婚姻关系产生误区,以为老夫老妻了,一切无所谓,忽视爱情的继续培育,因某些小事出现裂痕,发展成危机。

·夫妻之间缺少感情交流,心理上逐渐疏远,产生隔阂,使双方都感到压抑,致使一方到外面寻找精神寄托。

·夫妻的性生活失调。许多老年妇女认为性生活是年轻人的事,往往忽视丈夫的需要,引起丈夫的不满。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所谓的“婚外恋”纯属无中生有。现代化社会人们的生活内容丰富多彩,人与人的交往频繁,异性接触也随之增多。个别老人出于心理或生理上的原因,严格限制配偶与异性的正常交往,动不动将怀疑对方有婚外恋,结果影响了夫妻感情。

(3)离婚现象初露弥端

近几年,伴随着青年离婚的增多,老年离婚案件也出现增多趋势。离婚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有的家务事处理不好,夫妻双方不能协调合作,矛盾发展下去,最后破裂,分道扬镳。

·有的人因为退休、疾病等原因心理没有调整好,与对方发生冲突,为摆脱烦恼而要离婚。

·有的婚姻基础薄弱,属于维持婚姻。由于外来各种诱惑,爱情转移,夫妻感情恶化。·有些人赶时髦,后悔当初思想太保守,想趁有生之年,尽快弥补年轻时没有浪漫情调的缺憾。他们在家中无事生非,制造事端,迫使对方离婚。

·夫妻性生活不和谐。有的老人为了保持自己的性功能,过量服用性兴奋剂,引起夫妻性欲差异扩大。因男方要求过高,女方难以接受,导致感情破裂。

·再婚老人婚后的夫妻感情不错,但由于双方子女的利益发生冲突,老人解决有困难,协调无效,夫妻生活受到子女的严重影响,难以为继,不得不分手。

2、老年人再婚

(1)再婚阻力

家庭和睦、夫妻恩爱是多少丧偶老人所盼望的生活。但是,当无配偶老年人迈向再婚道路时,普遍感到这一步障碍多,难度大,以至于单身老人实际寻找伴侣的不多,而犹豫徘徊的不少。千百年来“从一而终”、“女不嫁二”的封建传统思想,对老年人再婚形成巨大精神压力。在农村,老年人再婚的阻力更大。如果老人提出再婚,便会遭到各种议论,评头评足,甚至流言蜚语,压得老人抬不起头来。老年人再婚不仅遇到来自社会的阻力,也还遇到来自自身的阻力。许多老人,特别是老年妇女认识不到婚姻自由是他们的权利,对自己的再婚举动是否会得到家人和周围邻居的理解与支持而忧心忡忡。他们有慑于外界舆论的压力,不到万不得已,不敢公开自己的想法。目前,子女反对构成老人再婚的最大障碍,其中既包括认识问题,也包括考虑个人利益的得失。例如,有的人怀念已故的父亲或母亲,在感情上接受不了;有的人认为父亲或母亲再婚外人会笑话,丢自己的脸面;有人担心家庭财产外流,失去或减少遗产继承;有人不愿意失去一个廉价劳动力或可观的收入来源,甚至再增加一份供养负担。

(2)“短、平、快”现象

人们发现,在八十年代中期以来老年人出现再婚热之后,随即在老年再婚中出现了“短、平、快”现象,即:认识时间短、婚后感情平淡,离婚快。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婚前双方了解不够,感情基础不深。

·老年人再婚比青年人新婚难度大得多。老年人长期形成的性格成为定势,难以调适。·双方结婚目的不一,也是造成离婚快的原因之一。丧偶老年妇女再婚会更多考虑对方的经济状况,如收入、住房等。男性老年人中,以“找个老伴照顾我”为婚姻目的的大有人在。由于双方的目没有实现,引起矛盾和冲突。

·再婚老人的经济关系比较复杂,处理不好导致离婚。

·作为爱情基础的性爱问题常常被忽视,老年人本身也难于启齿。结婚后,当一方对方性爱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不再愿意将婚姻再维持下去。

·还有一些因素干扰老年人的再婚后的婚姻生活,如有的人不能正确处理对方子女关系等。

三、建立新型的婚姻生活

1、转变夫妻关系模式

建立良好的夫妻关系是老年人晚年生活追求的目标,也是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新型的夫妻关系强调自由、平等、民主。这一特征由现代化生活方式所决定。婚姻和家庭的道德强调爱情和婚姻关系中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强调男女平等原则。夫妻两人在家庭生活中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双方应共同承担家务劳动,相互尊重,相互体贴,相互协调。提高对夫妻关系不良因素的认识和心理承受力。对婚外恋,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及时调整双方的关系,努力消除产生婚外恋的原因。

2、家庭的重建

再婚是老年人晚年生活中的一个现实需要,但是,老年人再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究竟是再婚好,还是不再婚好,不能一概而论。社会对老年人再婚应采取的态度是,一切取决于老年人自己。老年人愿意寻找新的伴侣,家庭和社会都应给予老年人再婚以支持,创造条件

为单身老年人牵线搭桥,消除对老人再婚中阻力。老年人不想再次结婚,社会也不勉强。对待老年人再婚,基本原则是:积极、谨慎、稳妥。

中国老年父母的婚姻受到来自子女的巨大影响,源于中国与西方国家不同的独特的代际关系。中国老年人对子女的高度依赖性决定了子女对父母再婚的高度相关性。可以预料,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老年人的经济自立程度逐步提高,下个世纪的老年人解决再婚问题要比现在的老年人容易得多。

3、正确对待婚外恋和离婚

毫无疑问,婚姻要讲道德,反对那些喜新厌旧,另找新欢的婚外恋。然而,婚外恋是一个感情问题,对此只能因势利导和软处理,简单地进行道德评判是不适当的。长期以来,中国社会把离婚看作是不道德的行为。离婚难造成了大量低质量、高稳定、凑合型的婚姻模式。改革开放促使人们的婚姻观念发生变化,人们要求通过离婚的方式尽快结束“凑合型”婚姻,寻找有真正爱情的婚姻生活。1980年9月,中国新《婚姻法》公布为离婚提供了宽松的社会环境。不容忽视的是,离婚中存在不道德现象。有些人个人主义思想严重,将生活的困难和感情的痛苦留给他人。这种离婚对家庭和社会的安定都是不利的。因此,离婚现象具有两重性,任何简单肯定或否定的论断都是偏颇的。

4、迎接挑战

社会急剧转型期间,老年婚姻生活既要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优良成份,又要接受当代的新思想、新观念。一方面,老年人要继续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道德水平,提高家庭的责任感,另一方面,也要用新的价值观对待夫妻关系,建立新型的夫妻关系。现代的婚姻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道德观念来维系,需要通过爱情、性爱和文化修养增加夫妻之间的向心力。老年人需要继续社会化,需要不断的学习,学会处理夫妻之间的问题、矛盾和冲突,处理再婚中的问题。夫妻之间的有些冲突或矛盾是由老年期生理及心理变化引起的,因此,老年人应掌握一些老年学的知识,了解并适应这些变化。当代中国老年人经历了传统与现代不同的社会模式,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碰撞给老年人的婚姻生活带来种种问题。时代向老年人的婚姻生活提出新挑战,如何调整自己的行为,提高对社会转型的适应能力,这不仅是老年人的课题,也是社会的课题。探索新型的老年婚姻生活有待于个人、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展望21世纪,中国老年人的婚姻生活将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社会转型的四个问题

社会转型的四个问题社会转型的四个问题北京中欧国际工商学院20周年院庆人文讲座 2014年11月15日 袁伟时(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http://blog.sina.com.cn/yuanweishi 中国只......

签一份中老年婚姻见证书

签一份中老年婚姻见证书▲ 再婚能否成功是衡量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 如何解决老人再婚牵涉的财产问题,已经成为排除老人再婚障碍的首要问题;▲ 契约能否维护中老年再......

经济社会转型问题的调研

关于东莞经济社会转型问题的调研乘”改革开放”的劲风,东莞和东莞人,这个勇于开放而又敢干探索和实践的城市,以自己独特地视角和思维,凭借以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为基础的发展......

事实婚姻问题

事实婚姻问题2001年4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婚姻法》作出的修改,并不是颁布新的《婚姻法》,而是对1980年《婚姻法》进行补充和完善,而且这次修改并未涉及到主要问题。所以现......

婚姻这个问题

婚姻保卫战 婚姻那些事儿 穿越激情 中国式离婚、中国式结婚、金婚、新结婚时代、结婚十年、半路夫妻、十月怀胎、双面胶、我们俩的婚、所谓婚姻。都很不错的,也比较现实,你可......

《社会转型中的老年婚姻问题.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社会转型中的老年婚姻问题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社会转型婚姻 老年 社会转型 婚姻问题 社会转型婚姻 老年 社会转型 婚姻问题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