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香蕉(二年级)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分香蕉(二年级)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同课异构

分香蕉

教学内容分析:

除法来源于日常生活平均分的活动,通过分香蕉的具体情景,抽象出除法算式,从而理解除法与平均分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进一步体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教学背景分析:

1、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熟悉掌握了平均分的含义,并且会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积累了一些平均分的经验。

2、前侧与访谈试题:这一阶段我采用了小黑板和小卡片的形式,目的是预测学生提前预习的能力和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

3.对以往教学情况的分析与对策研究:1.以往的教学注重老师讲,学生在下面听和记,而且学生的发言也很少,不能表达自己的意见,使整个课堂死气沉沉。2.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新课程的改革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不仅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了,而且成绩也好了许多。(此处可根据情况选择其中之

一、之

二、也可三条全写)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了解除法算式的读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具体环境中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算式之间的联系,并加深体会。

宿州埇桥2区

同课异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与小组同学团结协作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教学重难点: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除法算式的意义,了解除法算式的读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

学习准备分析: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水平,我准备了ppt课件,小黑板等学具,学生们提前预习了本节课的内容,以达到更好的教学状态。教学过程与研究:

(可在每个环节适当添加设计意图)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今天,猴妈妈给猴兄弟俩准备的早餐是香蕉,请看一看大屏幕,猴妈妈给它们准备了多少根香蕉?

现在问题出来了: 猴妈妈怎样分才对兄弟俩公平呢? 二、探索新知。

1.分一分,说一说

请小朋友用小棒代替香蕉,帮猴妈妈分一分。

(学生分)

像这样,把10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5根,我们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你知道怎样表示吗?

(师板书:10÷2=5(根))那么10,2,5分别表示什么?

宿州埇桥2区

同课异构

生可能的回答:10表示有10根香蕉,2表示两只小猴,5表示每只分得5根。

大家谁知道这个算式怎么读?

(板书:“10÷2”读作“10除以2”。)师:谁知道这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师预设生回答:10是被除数,2是除数,“÷”是除号,5叫做商。

(师板书:10 ÷ 2 = 5(根))

被 除 除 商

数 号 数猜一猜,分一分。

师:到了中午,猴兄弟家来了客人,猴妈妈把剩下的12根香蕉全部拿了出来,让兄弟俩平均分给客人吃。猜一猜,兄弟俩是怎样分的呢?它们家来了几位客人?把你的想法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四人小组讨论,先分一分,再写算式。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指导,学生在PPT演示。

1: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6位客人,每人2根。算式是:12÷6=2(根),小猴家来了6位客人。

2: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4位客人,每人3根。算式是:12÷4=3(根),小猴家来了4位客人。

宿州埇桥2区

同课异构

3:小猴家来了3位客人,每人分得4根。12÷3=4(根)。

4:小猴家来了12位客人,每人分得1根。12÷12=1(根)。

大家你能说出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吗?(教师指着生3写的算式。)

生集体回答:12是被除数,3是除数,4是商。

三、巩固练习,辩证运用

客人们高兴地走了,猴妈妈夸兄弟俩真聪明。猴兄弟俩想:今天我们既招待了客人,还学会了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分一分的活动,不知小朋友们是否学会了,咱俩去考考他们吧!小朋友们,你们敢接受小猴子的考验吗?

拓展习题题:

1.看图写算式。

出示六个桃子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个)

出示12个智慧星,平均分成3份,每份画几颗星?

()○()=()(颗)2.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汇报订正。

说出你为什么这样列算式。

(1)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根?□÷□=□(根)

(2)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根? □÷□=□(根)

(3)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根)

(4)平均分成9份,每份几根?□÷□=□(根)

师:请你说出(3),(4)两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宿州埇桥2区

同课异构

四、拓展思维

用20÷4=5编一个数学小故事讲给大家.五、全课总结,归纳新知。

师:小猴子今天有很多的收获,你们呢?

生:学习了用除法表示分一分的过程,学会了写、读除法算式,记住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六.作业:65页第2,3两题。

七.课后反思:这节课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表现在四个方面: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利用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引入新课,能激发他们的兴趣。2.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我根据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大胆放手让学生展开对新课内容的学习,我只是适当地指导、点拨。

3.让学生动手操作,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变枯燥的计算教学为有趣的动手活动,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事情可做。4.当然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表现在:

1、教学过程中注意多使用儿童化语言,减慢语速,符合低段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

2、猜一猜,分一分这个环节的过早出示,不利于学生理解被除数,除数以及商的含义。可作为拓展训练安排在本节课的最后。

宿州埇桥2区

同课异构

3、教学设计的内容有些过于饱满,导致部分学生对于本节课的重点掌握的不好。

修改后教学设计:分香蕉

教学内容分析:

除法来源于日常生活平均分的活动,通过分香蕉的具体情景,抽象出除法算式,从而理解除法与平均分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进一步体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教学背景分析:

1、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熟悉掌握了平均分的含义,并且会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积累了一些平均分的经验。

2、前侧与访谈试题:这一阶段我采用了小黑板和小卡片的形式,目的是预测学生提前预习的能力和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

3.对以往教学情况的分析与对策研究:1.以往的教学注重老师讲,学生在下面听和记,而且学生的发言也很少,不能表达自己的意见,使整个课堂死气沉沉。2.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新课程的改革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不仅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了,而且成绩也好了许多。(此处可根据情况选择其中之

一、之

二、也可三条全写)教学目标分析:

宿州埇桥2区

同课异构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了解除法算式的读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具体环境中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算式之间的联系,并加深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与小组同学团结协作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教学重难点: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除法算式的意义,了解除法算式的读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

学习准备分析: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水平,我准备了PPT课件,小黑板等学具,学生们提前预习了本节课的内容,以达到更好的教学状态。教学过程与研究:

(可在每个环节适当添加设计意图)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今天,猴妈妈给猴兄弟俩准备的早餐是香蕉,请看一看大屏幕,猴妈妈给它们准备了多少根香蕉?

现在问题出来了: 猴妈妈怎样分才对兄弟俩公平呢? 二、探索新知。

1.分一分,说一说

师:请小朋友用小棒代替香蕉,帮猴妈妈分一分。

(学生分,并请他上台演示。)

宿州埇桥2区

同课异构

像这样,把10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5根,我们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你知道怎样表示吗?

(板书:10÷2=5(根))那么谁又知道10,2,5分别表示什么?

预测学生可能回答:10表示有10根香蕉,2表示两只小猴,5表示每只分得5根。

大家谁知道这个算式怎么读?

(板书:“10÷2”读作“10除以2”。)提问:谁知道这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生在下面自己总结后集体回答:10是被除数,2是除数,“÷”是除号,5叫做商。

板书:10 ÷ 2 = 5(根)

被 除 除

数 号 数猜一猜,分一分。

师:到了中午,猴兄弟家来了客人,猴妈妈把剩下的12根香蕉全部拿了出来,让兄弟俩平均分给客人吃。猜一猜,兄弟俩是怎样分的呢?它们家来了几位客人?把你的想法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四人小组讨论,先分一分,再写算式。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指导,学生在PPT演示。

宿州埇桥2区

同课异构

1: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6位客人,每人2根。算式是:12÷6=2(根),小猴家来了6位客人。

2: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4位客人,每人3根。算式是:12÷4=3(根),小猴家来了4位客人。

3:小猴家来了3位客人,每人分得4根。12÷3=4(根)。

4:小猴家来了12位客人,每人分得1根。12÷12=1(根)。

师提问你能说出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吗?(教师指着生3写的算式。)

生可能的回答:12是被除数,3是除数,4是商。

三、巩固练习,辩证运用

客人们高兴地走了,猴妈妈夸兄弟俩真聪明。猴兄弟俩想:今天我们既招待了客人,还学会了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分一分的活动,不知小朋友们是否学会了,咱俩去考考他们吧!

1.看图写算式。出示书上65页练一练

2.第65页练一练2:学生独立完成,汇报订正。

四、拓展思维

用20÷4=5编一个数学小故事讲给大家.五、全课总结,归纳新知。

师:小猴子今天有很多的收获,你们呢?

生:学习了用除法表示分一分的过程,学会了写、读除法算式,记住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宿州埇桥2区

同课异构

六.作业:65页第2,3两题。

七.课后反思:这节课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表现在四个方面: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利用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引入新课,能激发他们的兴趣。2.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我根据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大胆放手让学生展开对新课内容的学习,我只是适当地指导、点拨。

4.让学生动手操作,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变枯燥的计算教学为有趣的动手活动,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事情可做。4.当然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表现在:

1、教学过程中注意多使用儿童化语言,减慢语速,符合低段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

2、猜一猜,分一分这个环节的过早出示,不利于学生理解被除数,除数以及商的含义。可作为拓展训练安排在本节课的最后。

3、教学设计的内容有些过于饱满,导致部分学生对于本节课的重点掌握的不好。

宿州埇桥2区

二年级上册《分香蕉》教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二年级上册《分香蕉》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分香蕉

《分香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第三册第四单元《分香蕉》 教学目标:1.结合“分一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

分香蕉

《分香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分香蕉》是《新课标北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中的内容,是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用2——5的乘法口决,口算表内乘......

分香蕉

大泽乡镇中心学校电子备课用纸年级:二学科:数学分香蕉教学内容:教材第64至65页。课后回忆教学目标: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2、掌握除......

数学二年级上册《分香蕉》说课稿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数学二年级上册《分香蕉》说课稿,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分香蕉(二年级).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分香蕉(二年级)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