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文化基础_计算机文化基础上

2020-02-26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计算机文化基础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计算机文化基础上”。

计算机文化基础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第一门计算机必修基础课程,其内容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已经暴露了很多弊端,导致教师教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降低,为此,笔者认为,高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笔者是在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白皮书)的精神指导下,并借鉴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和山东大学《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提出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方法和模式。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滨州学院为例,每年近100个教学班约4000名学生必修本课程。据不完全统计,90%以上的学生人学前接触过计算机知识的学习,部分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已经很高,而约10%的学生没有学过计算机知识,甚至没有见到过计算机。这种明显的差距主要来自地域的差别,来自城市和经济繁荣地区的学生,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应用水平普遍高于来自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学生。入学前计算机水平较高的学生上课感到内容太浅,而入学前程度低的学生又感到听不懂、跟不上,课堂上图圈吞枣,课后难以消化。学生学习起点不一,给教学实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陈旧,难以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随着学院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本课程虽然改进了教学手段,从传统的课堂转变到多媒体教室,教学内容的表达趋于直观,增大了课堂信息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教与学的基本关系没有改变,仍然是教师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始处于被动地位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获取的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单一,这在知识爆炸的年代是无法适应当前形势的。

实际上,学生缺乏的是学会如何学习,如何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信息的能力。另外,由于同一学习起点的学生也存在着学习上的差异,采取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难以适应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不利于因材施教,从而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挥,影响了教学效果。开课前首先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也可以首先进行摸底考试,根据调查结果或考试成绩重新分配这门课的学习班。对于知识掌握良好的学生,一方面可以缩短上课学时,另一方面提供上机和上网学习的环境,使这些学生主要通过自主学习和网络化学习的方式,在较短的时间里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对于起点较低的学生或者是没有基础的学生,应该加大课时数,加大学习内容的辅导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尽可能对不同学习起点的学生开展因材施教活动。

计算机文化基础

中国计算机函授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2010学年面授试卷学号: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80分)1.对ROM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A.ROM是只......

计算机文化基础

一.基础知识部分1.信息和数据:信息是物质和事物的属性,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是信息的载体,对数据加工得到的结果也是信息,但称为有用的信息。2.信息技术: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

计算机文化基础

计算机文化基础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 )年 ?A .1950年B.1951年C.1945年D.1946年 微机硬件系统中最核心的部件是( )。A.内存储器B.输入输出设备C.CPUD.硬盘 微型计算机中,R......

计算机文化基础

一、单选题1.微型计算机中:运算器、控制器和内存储器的总称是( )。 A .主机 ; B .MPU ; C .CPU ; D.ALU 2.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 )年 .A .1950年 ; B .1951年 ; C......

计算机文化基础

计算机文化基础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简称ENIAC于1946年在美国诞生 2.科学计算用于卫星轨迹计算,气象预报等3.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CAI(辅助教学)也应用其中 4.能表示最大的字节......

《计算机文化基础.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计算机文化基础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计算机文化基础上 文化 计算机 基础 计算机文化基础上 文化 计算机 基础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