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完小绿色学校申报材料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会宁完小绿色学校申报材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营造环境教育氛围 提高环保文明素养

——会宁完小绿色学校申报材料

邢台县会宁镇会宁完小

2016年7月19日

营造环境教育氛围 提高环保文明素养

——会宁完小绿色学校申报材料

我国明确要求“加强对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灌输,在中小学普及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培养学生对环境的情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从而改变对环境的不可持续行为和生活方式。”1996年,我国正式提出将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中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育部将环境教育正式纳入中小学课程。

近年来,我校以创建“绿色学校”为载体,坚持多渠道,全方位营造环境教育氛围,丰富环境保护知识,增强环保文明素养,初步形成了让校园充满绿色、让绿色着装艺术、让艺术回归自然,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建设特色,逐步形成了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立足学校,渗透课堂,服务于社会的系列环境教育特色,基本形成了教育思想端正,办学理念先进,文化内涵丰富,温润雅致深邃的校园文化特色。

学校概况

邢台县会宁完小位于邢台市西北5千米处,辐射周围13个行政村,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完全小学。学校占地面积23488平方米,建筑面积6860平方米,生均12.6平方米,学生宿舍生均达到5平方米。学校配有功能齐全的实验室、仪器室、美术室、音乐室、图书阅览室、劳技室、微机室、心理咨询室、卫生室、探究室2个、少先队活动室体育器材室等13个专用教室。学校现有15个教学班,学生545人,教职工37人,其中一级教师11人,市级优秀教师2人,县级优秀教师6人,县级骨干教师5人。会宁完小环境教育资源丰富,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充满可持续发展教育氛围的花园式绿色学校。

几年来,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校锐意改革、开拓进取,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多次受到上级领导部门的高度评价和表彰。先后被评为“邢台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邢台市标准化小学”、“邢台市科技教育示范学校”、“邢台市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先进学校”、“邢台县红领巾学校”、“ 2015和2016年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推广示范单位”“河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等。

通过几年的办学实践和积累,我校秉承“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精细化管理为切入口,以青年教师培养为着力点,以打造汉字书写为亮点,以班级自主管理为增长点,以和谐促发展,以课改求提升,摸索出“五环四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坚持了教师学生的双主体地位,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厚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创新、务实、团结、奋进”的校风,深入人心的教风和校风使完小每个成员都树立一种为实现办学目标而努力的氛围,坚定了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创建过程和成果

一、更新理念,强化制度,扎实推进创绿工作

1、学校成立了以校长王成彬为主要组长的“会宁完小绿色学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三个工作组,从政教、教务、总务三个方面宏观统筹环境教育的规划与实施,从人力、物力、财力几方面给予环境教育以保障。工作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部署创建工作,对照邢台市“绿色学校”评估标准,找差距、抓落实,扎实推进学校的绿色行程。

2、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教育制度,规范环境教育。学校制定《爱护公物制度》、《公共卫生制度》、《绿化制度》和实验室、食堂相关管理规定等,依法治校,指导学校“创绿”工作有序开展。

3、提高教师绿色意识,丰富教师环保知识。学校充分认识到教师对于学生言传身教的作用,通过订阅《中国环境报》、《环境教育》等刊物,组织教师参加环保知识和卫生知识培训,提高教师环境保护的意识和丰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二、优化环境,多方投入,构建绿色节能校园

1、提高校园人文品位。我校充分发挥地理位置优越、校园环境优美的优势,着力打造园林式校园,种植了龙爪槐、红叶石针等十几种树木,提升校园绿色文化。我校在教学楼楼道上悬挂了许多诗词警语、名人事迹、学生作品,处处营造浓郁人文氛围。

2、加强食堂监督管理。学校严格要求食堂按照常规管理规定,落实食堂的安全卫生工作,并派郑铁桥主任负责监督管理,同时,针对学校食堂存在的浪费食物、浪费水电等现象,在食堂餐厅张贴节约粮食、节约用水等标语,并派老师负责管理引导学生避免浪费。

3、打造绿色办公环境。学校通过在宿舍楼道内安装声控感应节能灯,避免了长明灯现象,也减少了电器的损坏,在教室、办公室设置了资源回收篓,回收可乐瓶、废纸等,定期回收可再生资源,实行无纸化办公,通过校园网络、信息平台、校园广播等发布工作计划、通知等,实行卫生工具、照明电器以旧换新制度。

三、丰富形式,寓教于乐,抓好创绿两大阵地

1、抓学科教育主阵地,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我校的绿色教育重视学科渗透,在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社会、美术等学科教学中,我们充分体现了环保教育的学科渗透——语文课从课文与现实相渗透,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从而激发起他们保护环境的热情和行动,科学课从教材与自然相渗透,通过参观校园的室外活动,考察动植物与其生存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平衡机制,体验和展示生物多样性和奇妙的生存环境,将课本中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不仅使学生深刻掌握课本知识,还水到渠成地开展环保教育,社会课从专题与社会热点相渗透,通过专题探究、社会调查、制作手抄报、撰写社会小论文等形式,了解我国的国情、国策,认识环保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提高学生对于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的思想认识和社会责任感�美术课从作品与生活相渗透,老师引导学生从最贴近生活的水、植物开始观察,把课本内容延伸到生活之中,发挥想象,画环保漫画,利用废弃材料制作手工作品,这是对环保教育的另一种诠释,阅读课通过课外书本与环保教育相渗透,组织学生阅读《只有一个地球――环保》、《环境的思想》、《环境教育》等书刊,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丰富学生的环保知识。其他各科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制定教学计划,精心设计教案,加大对环保知识的渗透教育,使环境教育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潜移默化。

2、抓好德育教育主阵地,加大宣传活动的力度。学校充分认识到环境教育还要与学校的宣传、活动密切结合,这样才能发挥潜移默化、事半功倍的效果。

1、学校利用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站等机会,进行多次环保专题的讲话、广播,如《创建绿色学校,争当环保卫士》、《世界环境保护日主题介绍》等,通过校园网等形式,宣传环保标语、环保活动等,设置环保专栏橱窗,每月更新一次,展示先进环保理念的海报和学生优秀环保作品,班级每学年出两期以环保为主题的黑板报,布置班级绿色角,组织学生收看《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专题片和参加科普环保知识讲座等。通过这些图像、声音、作品、植物等生动的形式,增强了环保教育的直观感,形成了校园特有的环境文化。

2、学校少先队除扎实组织开展学校常规的卫生评比、值周打扫、全校性的卫生大扫除等工作外,还开展了系列环保活动落实素质教育,做到四个结合。一结合春游、社会实践等学校常规教育活动,让学生到森林公园、达活泉公园等地,亲近自然、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有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环境态度和价值观,二结合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爱鸟周、地球日、无烟日等环保纪念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劳动实践、千人签名、征集标语、社会调查等活动。如每学年两次的校园除草活动,已成为学校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劳动习惯和技能的传统活动,三结合“学雷锋”、“教师节”等其它活动中,倡导环保理念。如在每年的学雷锋日组织学生到社区进行打扫,在教师节倡议学生为老师过一个绿色的教师节,在给贫困学生许亚芳捐款等。四结合社会大课堂,发动学生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倡导绿色消费、倡导保护环境,将环保教育辐射到家庭、社会,让孩子们用行动去改变周围的环境,将学校环保教育的成果惠及社会。

2016年5月4日下午,会宁完小组织100多名少先队员,在大队辅导员的带领下,对学校龙爪槐、红叶石针等十几种树木名称、生长习性等进行讲解,并给树木挂牌,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树木的生长知识。通过本次爱心挂牌活动,加深学生对树木的了解,让大家都积极地行动起来,为了美化我们的校园,为了保护地球母亲,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挖掘潜能,落实到位,创建卓有成效

我校自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以来,为师生创造了优美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使师生素质明显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学生能自觉遵守学校的“一日常规”,视校园为家园,养成了良好的环保行为规范,自觉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保持校园的美化、绿化与净化,学生参与环境教育活动普及率达 100%,学校教师能以身作则,校园环境教育气氛浓厚,师生环保意识强,具有良好的环保行为,能自觉维护校园环境清洁,无吸烟、无乱丢、无乱吐、无乱写、无乱画行为,不高声喧哗,不破坏绿地,自觉节约、回收可利用资源、各班废品回收后变卖经费继续用于各种环保活动。

我校师生还积极参加各级的评比、征文、科技制作、文艺演出、书画比赛等环保活动。李寒菲等七名学生在“迎国庆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征文比赛中获奖,武思宇、肖妮琪、刘云婷同学在“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讲故事比赛中荣获二等奖,韩爱英、樊振芳等十二名教师荣获读书之星,武思宇等九名学生荣获读书之星,韩爱英、樊振芳、赵芳被评为县级优质课,王晓玲的抗干扰课荣获省级示范课。

2011年,在第二十六届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比赛中,会宁完小的实践活动《白色污染的调查研究》荣获省级二等奖、市级一等奖,韩爱英老师辅导学生宁莹的科幻画荣获市级二等奖;郑铁桥老师科研论文《白色垃圾的调查报告》荣获第十九届全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活动方案组国家级三等奖、省级二等奖。会宁完小被评为邢台市科技教育示范学校。

2012年,在第二十七届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比赛中,马艳红老师辅导的科技实践活动《农村小学教室空气状况的调查报告》荣获省级三等奖。郑铁桥老师辅导的实践活动《农村校园浪费粮食的调查报告》荣获省级二等奖、市级一等奖,辅导郑雪鹏等五名学生的科幻画《空气净化器》荣获市级二等奖,二十多名学生的科幻画荣获市级奖励。在第二十七届邢台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优秀辅导员奖。会宁完小荣获第二十七届邢台市科技创新优秀组织奖,学校被评为科技教育先进集体。

2013年,在第二十八届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比赛中,郑铁桥老师辅导的实践活动《会宁完小水质变浑的调查报告》荣获省级三等奖。赵芳老师辅导的实践活动《学校垃圾回收及再利用》、葛秀芳老师辅导的《土地资源保护的调查报告》均荣获省级三等奖。五十多名学生的科幻画荣获市级奖励。

2015年,在第十八届优秀自制教具评比中会宁完小宋艳芬老师的《智慧树》荣获市级一等奖,刘光启、周晓亮、李彦自制教具荣获市级一等奖。会宁完小张哲栋、靳士坤、刘国栋同学自制教具《智慧树》荣获省级二等奖、《小猫咪》荣获省级三等奖,会宁完小荣获邢台市自制教具先进学校。在第五届“熊博士”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比赛中,郑铁桥、葛秀芳老师辅导学生的科学DV作品《有趣的含羞草》《小蚂蚁,大智慧》均荣获国家级三等奖。

2016年在第31届河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比赛中,会宁完小取得好成绩。在市县科协、市县教育局联合组织下,我校学生踊跃参加,积极上交作品参赛。在第六届“熊博士”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比赛中,葛秀芳、郑铁桥老师辅导学生制作的科学DV《吹泡泡》荣获国家级三等奖,郑铁桥、葛秀芳撰写的《节约纸张,从我做起》活动方案荣获国家级二等奖,五年级2班开展的实践活动《农村学校浪费纸张的调查》荣获省级二等奖,会宁完小被评为国家级科技活动示范单位。

2016年3月29日,在河北省正定县召开的2016年河北省校园创客活动——未来工程师大赛之物联网电子设计竞赛活动中,会宁完小学生张哲栋、靳士坤、刘国栋表现突出,制作的《飞天梦一号》和《太空之旅》都荣获省级二等奖。2016年5月14日,他们制作的创客作品《“太空之旅”探究车》参加了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主场展览,国家副总理刘延东参加了开幕式,并参观了学生科技作品,给与了好评。

2016年4月18日上午,省科协和市科协组织的“燕赵少儿科普活动”走进了会宁完小。市科协刘丽玲老师给五年级2班学生上了一节丰富多彩的科技实验课,演示了“冰晶玫瑰”“纸飞机”两个个科技实验,36名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感悟科学的奥妙。通过开展此次科普活动,农村小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科技知识,激发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展望

创建绿色学校是一个长期系统工程,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工作还有差距,创建水平还有待提高。为了使创建工作取得实效并向纵深发展,我们认为,必须突出“抓”和“重”两个字。“抓”就是抓理念,思想基础、抓制度,制度保障、抓骨干,教师队伍、抓载体,教材活动“重”就是重结合,素质教育、重特色,校情实际、重典型,评价激励、重实效,扎实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宁人有决心、有能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励精图治,向更高的目标——省级绿色学校奋进。

邢台县会宁镇会宁完小

2016年7月19日

申报“市级绿色学校”申请报告

尊敬的领导:XX市第二小学现有3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000多人,教职工84人。学校始终坚持“树优良校风、建优美环境,创优异成绩、展一流风采”的办学指导思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

申报省级“绿色学校”自查报告

2011年申报省级“绿色学校”自查报告我校一直高度重视学校的环境绿化工作,将环境教育纳入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特别是自成立学校环境工作领导小组以来,环境教育工作更是呈现出一......

申报“市级绿色学校”申请报告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申报“市级绿色学校”申请报告,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申报绿色学校电视解说词

申报“绿色学校”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绿色的希望在岭南古邑,美丽的珠江三角洲之畔——东莞,座落着一所因教学质量高而引起社会、家长广泛瞩目的花园式现代化的国际学校,她就是全国......

会宁剪纸

《白银时代·白银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留存状况调查项目》会宁剪纸一、活动背景:早在汉代,随着造纸术的发明,用纸剪人影像以代活人的剪纸艺术就开始了。到了隋唐时代,剪纸用途进一步......

《会宁完小绿色学校申报材料.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会宁完小绿色学校申报材料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