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与医患交流_新媒体医患和谐
新媒体与医患交流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新媒体医患和谐”。
新媒体与医患交流
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名言:医生有三件法宝:语言、药物和手术刀。这说明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对缓解医患关系至关重要。因此,提高医患有效的沟通是缓解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与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医患交流的方式也有更多方式,利用好新媒体可以促进沟通的有效性。
传统的医患沟通存在一些问题。沟通时间短,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面临着资源分布严重不均的现况下,看病拥堵,在治疗的过程中在排队挂号、就诊以及取药等方面花费大量的时间,有的甚至不远万里来求医。公众扎堆到大医院看病也导致三甲大医院超负荷接诊,客观地导致许多医护人员无法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种种原因都可能引起患者的不满,患者与医护人员产生矛盾和纠纷,对医院的满意度下降。
沟通途径少。目前的医患沟通主要还是医院方面占据主导的地位,话语失衡,患者大多被动接受医务人员的信息和指导,缺少话语权,医患之间缺乏积极的互动。由于沟通时间短、途径少,医患之间的沟通很多时候不充分。传统的医患沟通以医院就诊时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为主,有时也会以电话和书面的形式进行交流,很少见。大多数医患之间的沟通主要发生在问诊、化验治疗和取药等过中,忽视了病人在来院就诊前和治疗之后的情况,不仅沟通的时间短,而且沟通的内容也不充分。互动不畅,造成医患之间理解偏差。
过去,医疗知识基本被医院垄断,患者对于医生给出诊断和治疗,普遍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在新媒体的环境下,患者或任何一个普通个体,借助新媒体平台,不仅可以便捷地查阅到相关的医疗知识,还能自由表达对医院、对医护人员的看法,信息由以往单一的垂直传递模式,变为一个垂直与水平交汇的立体传播网络。自此,患者不再是昔日完全的弱势群体,而是拥有更多舆论上的主导权。此外,由于时空地域的限制被打破,患者及其家属的自主意识显著增强,不论是何种生活背景、文化层次、性格特征,都渴望参与到医患沟通的过程中来,与医生进行更多的交流与互动。
在前网络时代,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在以政府为主导的管理模式下运行,而随着新媒体时代到来,人人皆有话语权,医患交流的方式也得到了丰富。国外早在1996年之前就开始了医疗网站的建设,形成了网上医疗、医患沟通的新概念。以梅奥诊所为例,该诊所自2005年开始使用社交媒体,目前已拥有570000+名 twitter粉,380000+ facebook 活动用户,在youtube上有最受欢迎的医学播放频道,梅奥诊所社交媒体中心通过twitter为患者普及医学常识,通过youtube频道发布一些手术准备建议,供有需要的患者观看;梅奥诊所还开通了共享梅奥平台,供诊所的医生和患者分享经验。借助社交媒体的帮助,梅奥诊所能够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医疗市场。通过社交媒体工具传播医学知识、帮助大众获得最佳医疗信息、建立患者与诊所联系的纽带,同时也可以建立医疗机构之间交流的平台,共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在国内,微信在我国医疗机构以及义务工作者中的使用范围在不断地扩大。2017年微信还推出了小程序。医院通过开通微信平台来公布就诊信息、提供网上预约挂号、分享医疗健康知识、收集和反馈意见、宣传医院文化等。这为医患交流打开了一个窗口。并且,微信朋友圈成为谣言重灾区,其中最多的就是健康谣言,专业外的人士很难辩清,所以医院的公众号是可以承担一部分科普的作用,在国内营养师顾中一,丁香园等做得很好而且也有很多粉丝。新媒体时代利用好这些媒体工具是非常重要的。1.提高与患者互动的积极性,主动推送信息
医方可以利用微信以灵活、多样的方式与患者展开沟通。沟通的方式可以采取一对一的私信交流,也可以发布公开的健康知识宣传。医生可以利用空闲时间通过微信来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对于那些患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医生或者医方负责微信运营的工作人员推送相关的专业信息,对其进行公开解答。此外,患者来院前,医生可通过社交工具采集患者信息,以便在诊疗时医生有充足的时间与患者探讨病情,提高诊疗效率。患者离院后,医院可以通过网络方式与离院患者保持沟通,认真记录患者的治疗效果,督促患者遵照医嘱完成治疗,为患者进行后续的健康指导。患者亦可通过此方式,继续与主治医生取得联系,获得医生的专业指导。延伸的医患沟通模式体现了医疗机构的服务理念,扩大了医疗服务的范围,促进了医疗服务向更便捷更完善的方向发展。
这种社交媒体平台上灵活自由的沟通方式,一方面节约了沟通时间,降低了沟通成本,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医者的仁爱精神,彰显出医务工作者承担的社会责任,不仅促进了医患沟通,同时也会使医患关系变得融洽、和谐。2.利用微信群加强医患沟通
医务人员很多时候患者较多,工作任务繁重,详细告知病情就会耽误手上的工作,交代病情过于简单家属也不满意。在微信群中,由各科室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服务团队为患者提供问题解答、疾病常识科普、康复指导等服务。这方便家属了解患者的病情,也给医务工作者和患者之间提供一个沟通感情的阵地。当然家属的加入完全秉承自愿的原则。3.积极受理患者意见,予以反馈
有时,医方必须开通一个受理患者和家属抱怨、投诉及抒发意见的窗口,并最大限度地对患者意见一一予以解决。微信的普遍使用就逐渐承担了这样一个功能。患者及其家属可以通过给医务人员发微信、在公众号上留言以及微信群内的交流来表达自己的疑问或者不满。当然,医务人员对这些意见和不满要给予及时的回应,积极安抚患者和家属的情绪,避免因沟通不畅而造成紧张的医患关系。
医患沟通的方式和途径也伴随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社交媒体为网络时代的医患沟通开辟了新的途径。社交媒体平台下的医患沟通凸显了“服务” 的理念,其价值在于沟通、传达以及公开公正。这样,医患之间的沟通效率有所提高,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也更加健全和完善。倡导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医患沟通,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节约沟通成本,提高沟通效率,提高患者对于医疗信息的可及性,使医患之间的沟通更加充分和灵活。此外,使用社交媒体进行医患沟通,对于跟踪患者的治疗效果,提供延伸的医疗服务,获得患者的满意与忠诚度具有重要作用。未来,通过社交媒体开展医患沟通将成为医患沟通发展的新趋势。
参考文献
1.沈良盛,王凤娟,李选治 “微信”在医患沟通中的作用研究 2.李娟,陈涛,陈仁秀 自媒体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路径探析 3.侯胜田,王海星 社交媒体在医患沟通中的应用探讨 4.杨文庆 探讨微信在医患互动中的应用
5.王亮,邹志鹏,姜虹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医患交流平台设计与研究 6.吴洪斌 医患沟通与话语竞合:新媒体环境下医患关系的话语沟通 7.徐一,李佳 新媒体对医患沟通模式的影响分析 8.曾韶英,陈涛 新媒体环境下三级医院的医患沟通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挑战 1.表现 虽然对新媒体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市场蛋糕的大小是不变的,新媒体的出现必然与传统媒体产生竞争,分流一......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互联网媒体和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蓬勃发展的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极大地改变了社会信息传播的基本格局。第一节 互联网与新媒体的兴起一、互联网与......
医患交流大会主持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肾病患者及家属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晚上好! 在这缤纷之夏, 2011年第七届全国医患交流大会今晚如期举行,本次交流会由中国红太阳肾病......
姓名:xxx 班级:12广播电视传媒 学号: 18我对新媒体的认识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我踏着时代紧张的脚步,我很庆幸自己生在这个年代享受这科技的成果——新媒体。那么什么事新媒......
一)网络媒体的原因1.网络的匿名、虚拟性等特征为网络暴解读生活,以玩笑的方式进行社会互动,他们追求“突破尺度”的开放,由于缺乏自我节制,容易忽视当事人的感角色。但相比之下,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