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_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
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作者:吕为华
来源:《新农村》2012年第08期
【摘 要】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一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首次向全党提出的,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创新,既是对执政党建设的规律性的新认识,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新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党的建设科学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按客观规律谋划是根本;科学理论指导是前提和基础;科学制度是保障;科学方法是关键。
【关键词】 党的建设;科学化;《决定》;路径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提出:“要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1]。在中共中央文件中鲜明地提出“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命题,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建设规律的新认识和对管党治党、兴党强党未来走向的新觉醒。深入理解和正确把握这一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对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提高党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重大而紧迫的历史任务
党的建设科学化,就是要求党的建设按政党活动规律办事,就是党的现代化,就是党的活动的制度化[2]。它是党的建设走上科学化轨道的状态与过程,重在通过一系列科学理论、科学制度、科学方法的运用,努力使党的建设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以实现和达到切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完善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切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提升党的建设水平、党的执政水平和党的领导水平,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与领导地位之目的,具有规律性、导向性、相对性、整体性、制度性和民主性的鲜明特征
[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推进党和国家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切实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都要求我们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4]。它的提出回应了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反映了全党同志的共同意志,体现了党的建设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
(一)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新形势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作为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科学思想和揭示的一般规律,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指导方针。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必将从总体上推动党的建设科学发展。当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推进党和国家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切实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都要求我们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党的建设,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到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通过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才能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二)积极应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解决好时代发展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课题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呈现出国外因素与国内因素相互交织,社会矛盾与党内矛盾相互交织,网上互动与网下互动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党要适应这样的新形势新任务,紧紧抓住并用好我国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地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党的十七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必须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增强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本领。当前,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党内还存在一些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使命的实现,必须引起全党警醒,抓紧加以解决,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三)党的历史经验与启示要求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一以贯之的自我追求。肩负崇高历史使命的中国共产党为了实践党的宗旨,不负历史重托和人民期望,既始终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又历来注重科学管党、科学治党。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始终贯穿着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思想。恩格斯提出:“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看待”[5]。列宁的建党学说,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概念,但是基本理论观点却蕴涵着党的建设科学化思想。肩负崇高历史使命的中国共产党为了实践党的宗旨,不负历史重托和人民期望,既始终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又历来注重科学管党、科学治党。毛泽东同志在 1929 年强调要“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邓小平同志提出,党在领导社会主义事业中,要“采取科学的态度”,“要有一套科学的办法”。他还强调,“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除了改善党的组织状况以外,还要改善党的领导工作状况,改善党的领导制度”。在这两次伟大革命的进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
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这就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江泽民同志要求各级党政领导,要把“领导工作真正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加强学习,扎实工作,增加工作中的预见性和科学性,防止盲目性和片面性”。他又强调,“我们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也必须符合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本身也应现代化。而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的现代化,也就是要按照科学精神来观察、思考和解决各种问题”。他还强调,要坚持和完善能够保证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和社会主义兴旺发达的一整套“科学的制度”。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勇气进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核心内容的党建理论体系。
十六大以后,特别是十七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同志强调,党要“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坚持“科学决策、科学运筹、科学管理”,“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大力提高科学管理能力”,“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他还强调,“要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紧密结合起来”,“以科学态度抓好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这些都是是推动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生动体现。
二、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关于党的建设总体部署,按照党章要求,进一步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胡锦涛同志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努力在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上见到实效”[4]。这为我们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指明了方向和思路。
(一)按客观规律谋划党的建设,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根本要求
党的建设科学化,根本要求就是认识和探索党的建设与其他方面的建设之间,以及党的建设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把握规律性,并努力按照其内在规律来推进,从而防止主观性、片面性和盲目性。我们党在长期执政实践中,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课题,不断总结和运用自身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探索形成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六条基本经验。这些基本经验,体现和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必须倍加重视、倍加珍惜,必须作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按照客观规律谋划党的建设,首先要坚持和运用好这些基本经验,同时,还要深入研究这些基本经验在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的具体体现和要求,认真反思过去工作中不讲科学、违背客观规律、表面上热热闹闹而实际上
收效甚微的做法,准确把握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具体规律,使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方向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重点更加突出、成效更加明显。
(二)科学理论指导是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前提和基础
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理论,就不会有坚强的社会党。”[7]同样,没有科学的执政理论,就不会有坚强的社会主义执政党。科学理论是对客观规律的集中概括。其核心内容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根本任务就在于及时破解和回答时代变迁所提出的新问题。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我们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我们要系统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研究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根据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大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用新的理论指导党的建设新的实践。我们要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头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积极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突出抓好理论学习,特别是要抓好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不断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不仅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也贯彻落实到党的建设各个环节和全部过程中,同时作为检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根本标准。
(三)科学制度是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根本保障
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7]制度建设既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重要保证。通过建立健全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既体现科学理念、科学精神,又务实管用的制度体系管权、管事、管人,以科学的制度保障党的建设,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指出:“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最根本的是严格遵循执政党建设规律进行制度建设。”[8]要着眼于解决党的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体系不健全、设计不严谨、落实不到位等突出问题,按照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在增强制度规范的可操作性、权威性上狠下功夫。加强党内制度的整体规划,明确相关部门职能,加大党内制度的需求预测、编纂清理、审查监督力度,增强党内制度设计的前瞻性、系统性、协调性。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以实践创新、典型经验为基础,鼓励各地大胆探索、先行试点,将成熟的做法及时上升为制度;经过实践检验,不符合实际或因情势变化已不再适用的制度,应及时进行修改完善。坚持实体性与程序性相统一,在明确应当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的同时,还要强化责任设定,使违反制度所应承担的责任和后果具体化、程序化,保证制定的制度行得通、做得到、管得住、用得好。坚决维护制度的权威和尊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制度,模范遵守制度,自觉维护制度。加大对违反制度行为的查处力度,做到令行禁止,违者必究。
(四)坚持科学方法是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关键
《决定》强调:要“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党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提高和完善自己,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这些重要论述告诉我们,要把握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规律和特点,积极应对社会组织结构和活动方式的深刻变化,继承和发扬过去的好方法,探索运用新方法,不断增强党建工作方法的科学性。我们党在推进党的建设的长期实践中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有唯物辩证法这一根本思想方法和群众路线这一根本工作方法,它们具有普遍的价值和强大的生命力,永远都不会过时,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熟练掌握,始终作为我们做好工作的看家本领。同时,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善于运用网络技术、现代管理学、心理学、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数理统计等科学方法,还要借鉴国外政党的有益做法,努力形成科学的思维、科学的领导、科学的决策、科学的管理。要善于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工作在内容、形式、载体上的创新,进一步提高党建工作的效率和覆盖面。为党的建设搭建新平台、提供新手段、打开新视野、开辟新空间。
三、结束语
党的建设科学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体现在党的建设的指导理论、根本制度、方法途径等方面的科学化。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要求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相结合所形成的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注重突出重点,不断突破难点,积极探索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现代科技手段,不断调整自身结构、完善领导体制、改进活动方式、强化科学管理,不断建立和完善保证党的肌体健康的一系列制度机制,从而使党的理论和实践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9-09-28(1 版).[2]王长江.对 “ 党的建设科学化 ” 的几点思考 [J].理论视野,2009(12):40-42.
[3]张书林.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灵魂 :党的建设科学化 [J].党政论坛,2009(11):4-6.
[4]胡锦涛.扎实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EB/ OL] .(2009-11-28)[2010-4-3]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11-
28/content_12556969.htm.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636.
[6]列宁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4.[7]邓小平文选: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8]习近平.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献[N].人民日报,2009-10-09(2 版).
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新形势下确保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一个重大命题:“提高党的建设科学......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实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依靠制度的保障。这是总结我们党90......
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镇位于**县西南部,现辖1个居委会、11个村委会147个村小组,总人口3.6万人,现有党总支1个,党支部20个,党员687名。我镇深入贯......
提高党的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黄 进2009年第12期 ——党的建设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重要举措。作为组织部门,当前贯彻落......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实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依靠制度的保障。这是总结我们党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