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规范地开展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防治_地质灾害监测规范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科学规范地开展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防治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地质灾害监测规范”。

科学规范地开展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防治,能有效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为此,竹山县积极开展建设“十有县”活动,防治地质灾害要做到的“十有”即有警示、有组织、有经费、有规划、有预案、有制度、有宣传、有预报、有监测、有手段,通过开展“十有县”活动,使得防治地灾工作有新动作、新成绩,现将我县十有县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建立组织机构。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县政府有关部门和各乡镇为成员单位,并将该领导小组作为常设机构,设在县地质灾害防治办公室,选抽几名志为专职人员。同时 2009年元旦刚过,鹿寨地灾防治工作就进入临战状态。全县共印制发放了防治地灾的宣传资料4000多份、地质灾害防范知识问答的报纸3000多份、挂历式明白卡750份(注有各地质灾害隐患点基本情况、撤离路线、警报方式、监测人及其电话号码)、防灾工作和防灾避险两种明白卡共325份,此外还设置和修复了警示牌49块。

二是排查不放松。检查,无疑是防灾的第一项工作。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这已是鹿寨县的老规矩。2009年4月初起,鹿寨县出动了30多人次对全县居民聚集区特别是学校、依山傍水建房的村庄及矿山尾矿库等其它地灾易发区进行了一次拉网式排查。为了防止防灾工作流于形式,县国土资源局用7天时间分别到所辖的9个乡镇国土所检查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情况。他们采取室内查与室外查相结合的办法。室内,看是否编制了方案、预案,是否成立了组织机构和应急指挥系统,是否制定了汛期值班制度、灾情速报制度、险情巡查制度,是否建立了巡查台帐及进行值班记录等;室外,看是否设置了警示牌及配备监测工具、预警器材,是否明确了灾点群众避让灾险的撤离路线和安置场所及撤离信号的发布方式。经过排查,鹿寨县重新划定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共263处,其中,确定重要隐患点14处,并为这14个重要隐患点分别编制了应急预案。4月24日,县政府制定下发《鹿寨县200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对今年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周密的防治工作部署。

三是明明确职责。制定出应对地灾的对策之后,鹿寨县立刻调兵遣将,组织起强大的防灾队伍。新的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新的抗灾抢险应急小分队随时待命奔赴抢险救灾最前线。当险情发生时,县领导和县国土资源局领导总是在第一时间到达救灾现场。在广西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5月7日,鹿寨县分管防治地质灾害工作的廖能斌副县长代表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状,落实各乡镇长为防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乡镇长又与各村屯签订责任状,并明确本乡镇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责任人和负责人。

如此“锤子打凿,凿打榫眼”,层层落实责任。1月,鹿寨县就落实了由隐患点所在村屯的队长、老党员或是热心工作的村民担任各隐患点的监测员。同时鹿寨县每年预算内安排18万元专项资金在各乡镇聘请了专职矿管地灾协管员负责监测本乡镇各隐患点。2009年,县里又拨出了14万元,作为各乡镇的监测员、矿管地灾协管员工作补贴。5月14日,县国土资源局下发文件,正式实行本县地质灾害五级预警预报制度。今后,县防治地质灾害工作领导小组将根据天气情况,通过广播电视和利用手机短信等形式,随时向全县地灾群测群防人员预报未来一段时间的地质灾害灾情险情,通知各级人员做好监测防灾的准备。就这样,一张罩住地灾恶魔、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群测群防网络精心编织完毕。

四做好防避工作。汛期,从5月上旬到6月中旬,桂中地区连降几次大雨、暴雨。鹿寨县国土资源局及各乡镇均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全体值班人员、监测员、协管员的手机必须24小时开通,如果发现不通、中断,务必马上追查原因和追究责任。各隐患点监测员实行零报告制度,每天下午5点至5点半定时向县国土资源局值班室报告一次,有灾报灾,无灾报平安。一旦发生灾情,则必须在第一时间报告。鹿寨镇双塘村后的山上在2006年就发现了一条长500米、宽3至10厘米的山体滑坡大裂缝。县国土资源局在那里设置了3个监测桩,大雨来临前就派出干部蹲点双塘村,时时刻刻盯住监测桩。并要求监测员雨天每天报告一次,大雨暴雨期间一天报告3次。直到大雨过后,险情稳定,才通知派出人员回撤。

防治地灾首要任务是要保人,所以,鹿寨县的防治地灾的重点放在“防”。在2008年大雨来临前,县国土资源局就出资6000多元,在鹿寨镇大良村双塘屯滑坡隐患点附近的一所小学闲置的教室设置了一个灾民临时安置点。2008年5月的一阵大雨,当隐患点发生了变化,受灾的群众需要暂时撤离避让时,很快就被安排到了那个小学校里。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近些年来,对一些确实不适宜继续居住的隐患点村庄,鹿寨县已陆续着手组织整村搬迁。2007年实施寨沙镇古木村拉光屯15户村民的搬迁,县里筹集了5万元用于新村公共道路修筑和公共设施的修建,其余所需资金由村民自行筹集解决,目前全村已完成搬迁。

鹿寨县干部群众没有停止抗击和防治地质灾害的步伐。为了推进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如今,他们正积极按照国土资源部的战略部署,大力开展创建“十有县”活动。鹿寨县国土资源局领导:“鹿寨县的„十有‟建设进展很快,我们打算再加一把劲,争取在2009年,一举拿到一块全区第一批„十有县‟的牌子。”

地质灾害防治和矿产资源总结报告

„„..地质灾害防治和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情况总结.....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北侧,地处大巴山余脉,总面积2317.16平方公里。总人口182516人,耕地总面积18965.74公顷,人均耕......

地质灾害监测责任书

地质灾害监测责任书为了预防和防治地质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保护地质生态环境,保障我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阳曲县二O一二年地质灾害防灾方案》的规定,签订本责......

地质灾害监测技术

地质灾害监测技术方法 晏鄂川教授博导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前言滑坡常规监测技术 3泥石流监测技术方法 4地面沉降监测技术方法 5地质灾害监......

地质灾害监测新技术

地质灾害监测新技术胡经国作者说明:该文经《中国地质》编辑部推荐,发表于《地理环境研究》1989年12月第1卷第2期《新技术介绍》栏目。《地理环境研究》是云南省地理研究所主办......

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材料

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材料1、什么是地质灾害?我县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地质灾害是指因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害的地质变化。我县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

《科学规范地开展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防治.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科学规范地开展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防治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地质灾害监测规范 地质灾害 科学 地质灾害监测规范 地质灾害 科学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