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山区经济的思考_浅析山区县的经济发展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发展山区经济的思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浅析山区县的经济发展”。

文章标题:发展山区经济的思考

发展山区经济推进农村小康建设进程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党在新阶段的主要奋斗目标,东阳市根据这一目标提出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由于各方面因素,东阳市山区经济发展缓慢,与平原乡镇相比,差异明显,且差距有不断拉大趋势。没有山区的现代化就没有城市的现代化,所以在今后一个时期,努力发展山区经济,对东阳市社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东阳市山区经济现状由于受环境条件的制约,山区经济发展始终是“慢一拍”。据2003年底报表,山区人均纯收入都在3000元以上的占10,2000元以下的占20,其余收入都在2000元以下,有的甚至是1000元以下。低水平的经济收入,导致山区老百姓只得勒紧裤带过日子,子女就学就得借钱,疾病医治能熬就熬,不是万不得已不上医院,现代生活对我们来说更是一个梦。山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信息不灵。综观发达的平原乡镇,起初都是依靠信息,掘到了改革开放的头一桶金,而当时的山区,还停留在农耕农作上,当山区农民认识到仅靠土地不能给自己带来致富时,而平原乡镇的建筑业主、商业主等已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创业就容易多了。

2、交通不便。交通不便同时带来信息不灵和企业的成本提高,在原来东阳市的18个山区乡,几乎都办过企业,但成功的企业廖廖无几。

3、观念陈旧。①接受信息速度缓慢,有好的信息如果农民接受速度慢,就会错过赚钱的机会,信息加速度就是金钱。龙井茶加工能使茶园单位面积的经济收入增值了十几倍,八十年代末与东阳市相邻的新昌、嵊州龙井茶加工搞得红红火火,东阳市原宅口乡依托集市(集市中有大量嵊州人流动),信息就率先传到该乡,办起了东阳市第一茶叶市场。而三单乡接受该信息的时间迟了整整四年,也就是说这里的茶农错过了四至五年的赚钱机会,信息传递接受速度之慢,简直是不可思议,难怪拥有一万亩茶园的三单乡其市场的兴旺程度还不如五千余亩茶园的原宅口乡。②部分群众思想惰性,容易满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山区农民温饱已基本得到解决,有的群众就满足了,陶醉了,“过去当皇帝都没有电灯亮,现在我们有电灯亮,生活比过去的皇帝还惬意了”,但他们忽视了时代在进步,社会文明程度在提高,他们对外界高质量的生活只是在电视画面上能看到,看到人家高质量的生活也不心动,反正摸不着,从而缺乏追求,出现了山区部分群众“小钱不愿赚大钱赚不来”的懒惰思想。③嫉妒性强。有的山区群众虽然自己不能致富,但当人家富起来时又会产生嫉妒心,“穷也要多个伴儿”。三单乡的青石业是该乡的特色工业,该行业一哄而上,现已拥有17家。但该行业的创始人现已停产近一年,引起停产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嫉妒性所致也是原因之一。④市场经济意识淡薄。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近几年出现的果(菜)贱伤农事件时有所闻,前几天三单乡前田村一农妇挑着香料烟叶到嵊州销售,由于价格贱,舍不得卖,却只能蹲在那里流泪……究其原因是当时种植时忽视了“供过于求价格就跌”这一经济规律。

4、政府扶持政策见效缓慢。市政府为了扶持山区经济,无论在资金上和政策上都给予了倾斜,但见效缓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应当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即扶持不应流于形式上,应注重其效益。

5、未能有效地实施土地流转影响了特色农业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户解决温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出现了规模种植者缺少田,不种田的荒着田,制约着发展特色农业和规模经营。

6、缺乏法律意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叫合同经济,几年来实施的订单农业为发展和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但在订单农业中,农民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近年来商贩在订单时双方的权利义务不明确,最终导致农民权益受损事件时有发生。发展山区经济的思考

1、更新群众观念。一是扶贫先扶志,更新“温饱即安,满足于现状”的观念。二是淡化群众的依赖思想。三是增强群众致富的信心。

2、政府引导。①信息引导,山区经济落后最大的原因是信息迟到。抓住信息就是抓住金钱,如三单乡的龙井茶加工,为什么靠近新昌、嵊州的村率先搞得红火,为什么宅口的茶叶市场办得好,其主要原因是宅口每月有6个集市,集市上流动着大量的嵊州人,加速了信息的传递。对于信息传递缓慢的山区,政府部门不失时机的加以引导是加快信息传递的有效途径。②培植特色农产品市场。东阳市各山区都盛产着特色的农产品,如虎鹿的香榧、马宅的药材、八达的蚕桑、佐村的食用笋、宅口及三单的茶叶等等,但这些特色农业到目前尚没有一个上档次的特色市场,似乎是“深藏闺秀无人知”的感觉,市场能使农产品效益提升的同时,也能起到传递技术的作用,三单乡善部坑村龙井茶的加工技术就是从新昌茶叶

市场带来的,所以政府应重视特色农产品市场的培育。③引导劳动力转移。山区劳动力资源丰富是山区经济发展缓慢的表现,要使山区经济发展,政府部门要加以引导,使剩余劳动力走出去,向二、三产业转移,这一点今年三单乡党委、政府可谓是抓到了点子上,该乡成立了劳务输出服务中心,建立了劳动输出信息窗等。

3、培养特色加工业。山区办工业虽然

有诸多不利条件,但也有着有利的一面,即可充分利用山区的资源优势,如农产品深加工、矿山开采等。这样企业不仅能得到实惠,还能就近消化剩余劳动力,可谓一举两得。三单的青石业是该乡的特色工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目前已拥有17家开采、加工企业,且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带动了200多剩余劳动力就业,但同时也出现了对行业发展不利的许多现象,如对青石矿掠夺性开采,资源浪费严重及企业与企业间恶性竞争、相互压价等等,这些现象是企业无序竞争的结果,要消除这些现象,唯一的办法是政府部门加以引导,用股份制或行规等形式来做大做强该行业。如果能有象广厦集团等经济实力雄厚的企业参与其中,用现代企业管理青石开发,三单的青石业定能做大做强,企业效益会发生质的飞跃。

4、政府扶持。①资金扶持。资金短缺是山区农民兴办特色农业的困难之一,需要政府资金扶持。近几年,通过政府扶持,涌现了许多农业龙头企业,但据目前的情况看,扶持的社会效益不很明显。政府有限的资金要用在刀刃上,使其能产出效益,要注重资金使用效益的回访,变现在的无偿拨款为有偿使用,以迫使经营户产出效益。②政策扶持。山区未能处理好土地流转是山区特色农业的又一制约因素,政府部门要制订一定的政策来制止抛荒和推动土地流转。

5、加快下山脱贫步伐。山区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山区的经济,山区部分村居住在穷山僻壤,有的至今未通公路,生活之原始令人心酸,对这部分山区群众唯有把其搬下来,才能使其走向富裕。

《发展山区经济的思考》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发展山区经济的思考。

发展山区经济的思考

发展山区经济 推进农村小康建设进程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党在新阶段的主要奋斗目标,东阳市根据这一目标提出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发展特色产业 壮大山区经济

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服务山区经济发展近年来,我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培育涵税经济,初步形成了以特色工业、特色农业、特色生态旅游业为主导的产业基地和龙头企......

建设生态农业发展山区经济

建设生态农业发展山区经济许 坚(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北京 100035)摘要陕西省陇县跃先村的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功。笔者认为,其基本经验有两条:一是建立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

山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考

山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考XXXXXX乡地处山区,农业在全乡经济总量中占相当的比重,仍属于传统的农业乡。山区农业乡如何打破传统农业,如何针对山区特点,选择最佳的途径,加快发展现代农......

立足山区实际 发展县域经济

立足山区实际 发展县域经济明平安2005年第9期 ——第一要务近年来,我们立足竹溪实际,开发特色资源,培育支柱产业,全力招商引资,促进了县域经济较快发展。2004年,竹溪被省委、省政......

《发展山区经济的思考.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发展山区经济的思考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浅析山区县的经济发展 山区 经济 浅析山区县的经济发展 山区 经济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