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写作技能指导 培养作文个性(巧华)_优秀作文写作基础技法
重视写作技能指导 培养作文个性(巧华)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优秀作文写作基础技法”。
重视写作技能指导 培养作文个性
广东省韶关市第十三中学
林巧华
摘要:学生作文千篇1律,没有个性,使许多一线教师深有同感:乏味、不快乐甚至痛苦。要改变此现状,就得教师自己从写作技能指导做起: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用自己的眼光感悟是根本;教会学生把握剪裁、构思、表达的技巧是基石;而作文标题却是一双吸引读者的迷人媚眼。那么,一篇篇有个性的作文就会惊喜地出现在老师们面前了。
关键词:技能、感悟、个性、媚眼
正文:
许多语文教师批改作文时都会切身感到,大多数的作文都是千篇1律,虽然内容正确,但是又是人所共知的没有任何新鲜感的主题和思路,千篇1律的表达方式,千篇1律的结构特点、语言风格。一句话,学生的作文就是没有个性。批改这样的作文,是一件极单调乏味,甚至痛苦的事情。要让学生写出具有新意,个性突出,具有创造性的作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就应重视写作技能指导、激发想象力、培养作文个性、描绘一双迷人的媚眼。
一、在作文教学中,全面摸清学生的写作层次,做到因人施教,分类指导。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面向全体的同时,坚持“三抓”,即抓尖子生、抓中间生、抓后进生辅导,合理利用尖子生激励中间生,对差生作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方式提高他们的能力。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提高观察能力。学生在观察事物时,他们往往只对形象生动的部分感兴趣,而缺乏全面细致的观察能力。那么,教师首先应随时指导学生用自己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事物。选准观察顺序:按时间来说,可由先到后;按空间来说,可由近及远;按事物本身结构来说,可由外到里,由局部到整体,;按事物外部特征来说,可由宏观到微观当然反之亦可。
如教师指导写“雨中的校园”,把学生带到校园里,去观察雨中校园的花草、树木、教学楼等景物,与晴天看到的景物加以比较,学生从整体上看到“校园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接着局部细看:“雨中的冬青树更加翠绿,花坛里的松树长出了尖尖的嫩芽,月季发出了新枝。接着观察同学们在雨中的情景,同学们各种各样的花伞,像在雨中盛开的花朵,五颜六色,美极了。有的在雨中天真的玩耍,享受下雨带来的乐趣。进而引导学生倾听下雨的声音,学生说:“小雨沙沙地下,雨水‘哗哗’地流,好像在演奏一组春雨‘交响曲’”。另外,让同学们找雨落到身上的感觉:有的说“雨滴像小手轻轻地抚摸着脸”,有的说“像戴上无数珍珠”。这些材料都来源于学生自己的观察、感受,情感流露得真实自然,贴近事实,接近生活,能激起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写出自己独到的感受,从而有了个性。
其次,注意引导他们经常观察周围的事物,养成注意观察的好习惯。在平常,可结合日常生活出些小题目,如“说说自己卧室的布置”、“写写自己的假日生活”、“自己熟悉的人有哪些特点”等。,有不少学生观察马虎,看什么都只求“一般”、“大概”,无疑,这样“浮光掠影”地观察,写出来的东西必然是空洞的,没有形象的。因此,在我每次布置观察任务时,就要求学生做好观察笔记,以养成严肃认真、细致入微地观察事物的习惯。如观察一个人,就不能只停留在其外貌上,还应该通过其外貌去观察其喜怒哀乐的感情变化,并把其特点抓出来。正如散文家杨朔所说:“尝试着从他的外表举动、语言及生活习惯上,掌握他的性格。”例如,当自己班级在校运会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时,就提醒学生去观察、记述同桌、体育委员、班长、班主任等此时此刻的情形,如果只求“一般”、“大概”印象,当然只会写“全班高兴透顶了”、“笑得弯下了腰”之类的陈词滥调。但如果能经过入微细致地观察,就能用具体、形象的语言记录下一个个精彩镜头:“‘我们班第一!’体育委员几乎喊着‘飞’进课室,这声音在教室荡漾。班长已从外面奔回课室,接着是一阵嘈杂的脚步声„„其他同学、班主任等都带着兴奋的神色涌了进来„„体育之星挥舞着拳头敲打同桌的背;小不点张牙舞爪,这里跑到那里;班主任唾沫横飞;最文静的课室‘淑女’也张开嘴跟着大家一阵傻笑„„”这样的描写就真切、具体地抓住了此刻全班师生不同的言行特点来记述,使得人物形象鲜明,富有个性,使读者身临其境。毛泽东同志说:“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事物是曲折复杂的,必须反复研究,才能恰当反映;在这里粗心大意,就不懂得做文章的起码知识。”“功夫在诗外”。因此,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所观察的事物进行分析、思考,学会“多思考”,凡事多问个为什么。
三、在作文教学中重视基本技能的指导:
1、剪裁技能。选材用材都必须围绕中心开展,努力实现材料充实、典型、真实、新颖的目的。选好材料之后,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和提高表达力的需要进行巧妙剪裁。否则,就会事无巨细,详略不分,主题淹没,拉杂无序。有些同学爱图俭省,不动脑筋,结果,很好的材料就被糟蹋了。因此,要教会学生对已有的材料进行排队,分析比较,区别主要的和次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选择具有代表性和表现力的东西去说明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以达到观点与材料的统一。
2、构思技能。学生作文没有个性,缺乏构思技巧是主要原因之一。
第一,教师应当教导学生不要盲目模仿他人的文章,要突出自己独特的视觉,切忌雷同,才会有新意。例如:有一个学生写的某个同学很吝啬,很多同学都非常讨厌他,但这个同学却笔锋一转,写在为困难学生捐款时,他却将平时节省下来的零用钱全部捐献出来,这样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构思,文章就很有新意。
第二,要指导学生运用生活中的偶然现象、意外现象、反常现象等,由表及里,由失败到成功,由悲到喜,或相反。从对比、设问、回忆、惊奇等入手,使文章峰回路转,避免平淡无味。比如,以“感谢老师”为题,大多数的学生都会写曾经在老师的帮助下如何获得了成功,非常的缺乏新意!如果换种思路,改为你曾经被固执的老师所误会,而你却通过自己的努力解除了误会,固执的老师也因此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与此同时你也懂得无论如何遇到任何困难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就会成功,你因此而感谢这位老师。这样的效果要好得多!第三,注意指导学生编写作文提纲的习惯。可以先做示范,就一个题目同时拟出几个提纲,使学生明白文章的写法是多种多样的,不能生搬硬套,即使是相同的材料,写法不同,结构不同,也各具个性,不要把学生的思路固定在死板的框框内。
3、表达技能。恰当而又合理地运用表达方式,会使文章增添风采。教师应教会学生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如描写、抒情、议论等。比如,在记叙中的议论,可以起到开门见山、引出下文或点明主旨、深化主题的功效,而描写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兴趣盎然等等。在作文教学时,教师可有意识地找一篇主题正确,语言通顺,但全篇都用叙述手法写的作文,师生共同修改,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综合提高:主要是表达方式单一,没有恰当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文章显得比较平淡、单调。也可以拿我们的经典教材作为正面材料,比如《白杨礼赞》,引导学生恰当的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以凸显个性色彩。
也许有人会问,学生掌握了作文的基本技能,为什么作文仍然没有新鲜感,更谈不上突出个性。为什么学生的作文没有个性?除此之外,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忽视对作文题目深究是一个重要因素。标题是作文的眼睛。如果文章拥有一双迷人的媚眼,读者就会一见钟情。如果教师出的作文题目极其僵化,极其死板,就会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在实际作文教学中,大多数作文题的思路都是反复使用,甚至是唯一的,造成学生只能“这样写”,学生无法创新。既然只能如此,无法出新,那么,热爱出新的学生怎么会有兴趣?谈何出个性?因此,教师在出作文题目给学生时,应该多费一番心思,勇于抛弃那些不利于出新的作文题,多出一些能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精神的作文题目。例如:《××赞》与《一个小动物创造的奇迹》这两个作文题目,哪一个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显然是第二个。也许的确没有人会说第一个作文题不对,可是“对的”,就是最好的吗?显然,“对的作文题”与“好的作文题”不是一回事。
因此,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培养学生的作文个性,完全可以从出个好的作文题开始,当我们出了这样的作文题之后,我们也完全可以告诉学生:你就是你,你完全可以用你最喜欢的方式和最喜欢的风格,写出你最感兴趣的内容。当每个学生都能按自己独特的个性写作文时,我们面对的将是一篇篇新意迭出的文章,教师批改作文将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情。
参考书目:
《中学语文教学法》(第二版)王世堪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7月 《作文导学》 陈伟超、温阜敏著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写作》(辅导与练习)郎大地主编 中国商业出版社
重视培养小学生的生活技能河北省冀州市小寨乡宜津学校二十世纪末,中日青年学生在内蒙古草原举行了一次野外生存比赛。此次比赛不同寻常,既比赛了毅力,又比赛了生活技能。当时,日......
写作教学如何来培养学生写作个性?写作教学应该是一种审美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写作个性是培养他们审养创造力最直接的体现,下面结合学生考场作文,谈谈几点个人看法。一、......
培养个性思维写作个性作文......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引导并帮助学生“不拘形式地写见闻、感受和想象”,“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力求创意地表达”等等。可事实上,学生的作文往往思维方式单一呆板,情感体验......
“星光学校闫校长”为你分享6篇“写作要重视修改能力的培养”,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篇1:写作要重视修改能力的培养 说起作文教学,每位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