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诗歌鉴赏训练专题_高三诗歌鉴赏训练题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高三诗歌鉴赏训练专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三诗歌鉴赏训练题”。

高三诗歌鉴赏训练专题

一、古诗词鉴赏(10分)(11江苏)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论文:此处指论诗。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分)

(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

(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3分)

【链接】: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2005黑龙江吉林广西卷)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思考: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

(2)

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

(3)

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江苏南京2012一模)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幽州夜饮

张 说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注】:据《新唐书·张说传》,张说因与姚元崇不和,罢为相州刺史,后又任幽州都督。

(1)“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这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何作用?(4分)

(2)诗歌颔联中的“迟暮心”化用了屈原《离骚》中的哪一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

(3)清人姚范评论最后一联“托意深婉”,请作具体分析。(3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岳飞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

[注]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⑴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⑵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4分)⑶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4分)

五、古诗词鉴赏(10分)(2011南京二模)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卖花声

张舜民

楼上久踟躇。地远身孤。拟将憔悴吊三闾。自是长安日下影,流落江湖。

烂醉且消除。不醉何如。又看暝色满平芜。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

(1)“自是长安日下影”中。“长安”和“日”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中抒情主人公“踟躇”的原因有哪些?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

(3)“又看暝色满平芜。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中“满”和“新”二字很有表

现力,请简要赏析。(4分)

答;

六、古诗词鉴赏(10分)(2011南京三模)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送温台

【唐】朱放

渺渺天涯君去时,浮云流水自相随。

人生一世长如客,何必今朝是别离!

雨夜

【宋】张咏

帘幕萧萧竹院深,客怀孤寂伴灯吟。

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

(1)《送温台》中“渺渺天涯”“浮云流水”分别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2分)

(2)“帘幕萧萧竹院深,客怀孤寂伴灯吟”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赏析。(3分)

(4)两首诗的结尾两句抒情方式有何异同?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5分)

★(06安徽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⑴“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10年北京卷)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

古风(其三十九)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①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浮云无定端。

②③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

(1)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10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8分)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①②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g):悲伤。

(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3分)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5分)

★(10年天津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6分)

峡口送友人送蜀客

司空曙雍陶

峡口花飞欲尽春,剑南风景腊前春,天涯去住泪沾巾。山鸟江风得雨新。

来时万里同为客,莫怪送君行较远,今日翻成送故人。自缘身是忆归人。

(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他是通过那个意象表达出来的?

(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

(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是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诗歌鉴赏训练

诗歌鉴赏训练一、 伤别离情类。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落 叶孔绍安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这是一首借物抒情的诗,理解全诗主旨的关键在“......

诗歌鉴赏训练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诗歌鉴赏训练,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诗歌鉴赏训练

诗歌鉴赏训练一、 伤别离情类。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落 叶孔绍安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这是一首借物抒情的诗,理解全诗主旨的关键在“......

诗歌鉴赏(高三)

诗歌鉴赏(高三)(一) 从军行 (其四) 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训练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训练......

《高三诗歌鉴赏训练专题.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高三诗歌鉴赏训练专题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高三诗歌鉴赏训练题 诗歌 专题 高三 高三诗歌鉴赏训练题 诗歌 专题 高三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