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销烟反思_虎门销烟教后反思
虎门销烟反思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虎门销烟教后反思”。
《虎门销烟》教学反思
《虎门销烟》是一篇精读课文,也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文章。这一课我设计的重点是让学生懂得鸦片给中国人民造成的危害,了解“虎门销烟”的起因和经过。体会林则徐与鸦片贩子及英帝国主义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了解“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上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依托文本,找书上的词语来谈谈对虎门销烟这一事件的看法,在一番汇报中学生们找到了“伟大壮举”这一个词。因此我在教学时,时刻把学生的情绪集中在“壮”这个字眼上,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感悟“壮”的具体表现。通过读文、交流,首先感受到销烟前的隆重、壮观。我先让学生自己读第二自然段,从文中的“水泄不通”、“彩旗林立”看出场面之隆重、壮观。然后让学生读出这种场面;接着进一步引导从林则徐将要下令时的情景和销烟时的情景中发现“礼炮轰鸣”、“群情沸腾”,让学生边读边想像当时的情景,把气势读出来;最后让学生想像自己也在现场,自己也在欢呼,体会出销烟在老百姓的心中是大快人心的,体会出人民的那种爱国的感情,当学生们把自己的情感放在其中后再去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时,更是一种感情的迸发,学生们读得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在教学中,由于学生对鸦片及其危害了解甚少,我作了相关知识的补充介绍,同时介绍了1839年时中国的状况及当时的国际形势。这些,为学生领悟销烟的意义提供了帮助。
另外,我还注重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如第三自然段写销烟过程的词语“先„„再„„然后„„”,我就引导学生练习说话。同学们边说边互相评议、修改,最后,终于都说出了比较通顺完整的句子来。同时,我结合课后习题四----“我站在林则徐塑像前”进行了适度拓展,问学生:“此时此刻,面对林则徐塑像,你还有什么想说的?”为了让学生能够打开思路,畅所欲言,我先联系生活实际,针对当今社会走私毒品现象猖獗,一些毒枭想尽一切方法从国外贩毒运毒。为了赚取高额的钱财,他们不仅残害着同胞的身体和灵魂,更在危害着国家的安全等等。经我这么一点拨,学生的思路被打开,“忧国忧民”、“为民着想”、“刚正不阿”、“不惧困难”等等赞美的词语不绝于口,还说出了许多感激、要虚心学习的话语,可谓精彩纷呈。当然,但在教学第二段时,由于我不敢放手让学生大胆阐述,当学生没有回答到我预料的答案时,我急于讲述,过于急躁,一段很生动的场面描写没有好好的运用,学生没有真正进入角色。但随后我及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虎门销烟的壮举,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
总之,通过本文的教学,学生对虎门销烟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达成了三维教学目标。
英国向中国扩大商品输出,面对的是以农民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自足自给的自然经济,洋呢、洋布销路很差。他们只好用大量的白银换取中国的练、茶。因此,在早期的中英贸易中,英国一......
虎门销烟---1839年3月,钦差大臣林则徐到达广州查禁鸦片。4-5月,共收缴鸦片237万余斤。6月3日至25日,由林则徐主持,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销烟行动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总理衙门......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课前预习和课堂交流,了解虎门销烟的背景。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8 虎门销烟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记叙了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将收缴洋人的近两百万箱鸦片当众销毁的壮观场面,虎门销烟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
8虎门销烟【说教材】《虎门销烟》是一篇形象生动、条理清晰又不乏结构严谨的记叙文。课文以历史上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为题材,用简练的笔触、生动的语言描述了1839年6月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