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优秀)_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
有效: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优秀)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
有效: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
岱山实验学校 黄燕
记得三年前我曾参加了有关新课程的论坛,如果说那时我对新课程改革充满的是新奇与好奇的话,那么今天我对新课程的实施与实践则多了一份理性的思考。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重要,有效教学也因此成为现今教学研讨的一个热门话题。所以今天我论坛的题目是《有效: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
一、准确解读课程标准,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当课程标准的形式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向我们展示出了教育由“知识为本”到“以人为本”的发展轨迹时,我们清楚地知道课程标准是我们施教的大纲和依据。而要上好一堂课,你必须理解课标的真正内涵,不然你的准备再充分,素材再详实,内容再精彩,也只能无功而返。记得去年11月底,我有幸前往丽水遂昌聆听了2007年浙江省《历史与社会》优质课比赛,这次比赛的主题是依标施教的常态课,选手们抽到的不是课题,而是“课标”,然后24小时备课,这对每一个选手来说是一种挑战。记得当时的第一堂课的课程标准是“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生的重大事件,了解新中国成长的道路和经历的曲折”。很明显这是一堂复习课,记得当时任教的那位教师亮出了《路》这样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课题,我当时为之一振,佩服人家的聪明,听那位教师讲述一段路的故事,这是一段怎样的路?她把路解读成了“辉煌之路”、“曲折之路”和“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显然,她的这条“路”走得太长太长了,跨度从1949年一直讲到了1998年的抗洪救灾、香港澳门回归,听完这样的一堂课,我对那位教师充满了深深的同情,这番辛苦都是课标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中的这个“后”字惹的祸,她很好地理解了“重大事件”这个关键词,但对时间跨度上的把握出现了明显的错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应包括在本课标之列,对课标的理解是有点错位,所以本节课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这些教学内容全属于“无效”,超出了本课标涵盖的范围;再比如当时的第二堂课也就是我们陈艳老师执教的,其课标是“列举实例,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这一课标,当时我们一直在斟酌这22个字,确实我们从来没有这样逐字细细品味,最后我们把握了这样的两点:第一是列举实例,而且是要有说服力、有力度的实例,第二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变化必须是巨大的,所以既要讲感受,又要体验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同时要深化改革与发展的关系。一旦课标解读到位,寻找素材与备课的过程中就会大大减少许多无效的劳动。
教学的有效性总是相对于一定的课程标准、教学目标而言的,一节课是否成功有效,首要的是教师对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的把握准确与否和内化程度如何。
现实中,我们许多教师对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手中有标,心中无标”,对教学目标的认识往往是参考书上的课程标准与教学要求的几段文字,备课时加以整合,抄下即可,课堂教学时依然“我行我素”,缺乏真正的内化与思考。这样的教学往往会出现师生精力投入大,收效甚微的结果。所以,内化课程标准,依标备课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二、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俗话说的好“千重要、万重要、掌握教材最重要;这个法、那个法、不掌握教材就不得法”。那么如何依据课程标准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内化教材内容呢?
而所谓的教学情境的科学合理,我的理解是指创设的教学情境至少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符合知识的逻辑体系,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
我们知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成功有效的课堂必须要搞好与学生的关系,那就得从“头”开始,所以聪明的教师就会在课堂导入上做足文章,精心设计。这里我想撷取在本次优质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的两位教师有效的导入与大家分享:
来自温州九中的方海东老师执教的《因地制宜 优势互补》获得了专家和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他的导入设计其实很平实:
——我们来了,你认为遂昌有哪些地方值得推荐我们去看看的?
学生真的像家里来了客人一样,很亲切地询问:老师您喜欢旅游吗?那我就推荐你去哪里哪里,什么人间仙境南尖岩、妙高山,汤显祖故居„„学生朴实热情的话语真的把我们所有听课的老师打动。
——我们回家了,你认为遂昌有哪些东西值得我们带走?
学生又是一番真诚的模样:作为中国菊米之乡,那当然首选菊米,还有竹碳等等,学生如数家珍似地向我们一一介绍家乡特产的好处,他们那种无比自豪地宣传家乡、推荐家乡特产的热情让人折服,我们很多外地教师回来时所带的礼物很大因素是受那帮学生的影响。
于是教师就很自然地引入:我们是如何利用这些自然的、人文的资源,来发展遂昌经济的?所以特别自然顺畅地引入利用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
来自金华市东阳外国语学校的徐丽丽老师依据课标执教的是《丝绸之路》一课,她的导入设计是这样的:
“老师想学咱们遂昌的三句话,请你们用遂昌方言来教我:路、走路、走很长的路”(让学生当老师,学生自然开心,教得不亦乐乎,当时很多听课的教师也都跟着学起来),“今天徐老师要带大家走一条很长的路(用刚学的方言说的),知道是什么路吗?”在学生的响亮的答声中出示了课题——《丝绸之路》,然后通过“识路、思路、说路、盼路”四个板块设计组织教学,显得格外大气、新颖独到。
纵观以上两节课的导入设计之所以出彩的道理其实也简单,就在于设计情境符合学生的“口味”,自然顺畅,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拉近师生距离,是一种有效设计的体现。
所以,只要我们本着为学生而设计,心中时刻闪耀着的是我们的学生,那么我们设计的教学情境不会“走远”。合理教学情境的创设还表现为情境的整合优化。有一种现象较为普遍,老师在课堂上创设丰富多样的情境,追求观赏价值,没有深入挖掘情境内部蕴藏的知识要素,情境的利用效率不高,浮光掠影,这样会影响学生的深入思考。假如与教学目标关联不大,再精美的情境,我们就要大刀阔斧地砍掉。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有效教学的目的课堂教学有效性就其内涵而言,指教学对学生所产生的积极变化,产生愉悦的内在感受。教学要使学生发生积极的变化,首先就得让学生作为主体去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成新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本次优质课比赛中,还有这样的两堂课让我一直记忆犹新,而这两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他们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确实可以是技高一筹。
台州初级中学冯老师的《图说遂昌》一课,通过走近遂昌、畅游遂昌、祝福遂昌三大板块向我们呈现了浙江省政区图、浙江省交通图、遂昌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遂昌城区变迁图、遂昌城区人口变化图、遂昌县2001-2006年经济情况简表等九张图表,充分合理利用这些众多的图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家乡的各类地图中寻找有效信息,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既实在又有效。
而当我听了杭州采荷中学张老师执教的《东西南北大中华》,我的第一感觉是历史与社会课怎么居然可以这么上,真的佩服!他的导入是一张有关“东西南北大中华”采风活动的海报,见到这张海报以后,张老师就要求学生闭上眼睛,神游中华大地,从东到西,从南到北,领略了一个又一个地形单元的自然风光„„本课的亮点在于教学设计的形式新颖,教师通过布置展厅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用对联总结,表达了我们对遂昌、对祖国的真心祝福,达到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最佳统一。他设计这样的三个展厅,分别以“云横秦岭纵观南北差异;山水相连横看东西悬殊;携手并进共谋区域合作”为主题。每一展厅的布置,都明确要求学生通过小组的有效合作寻找采风地点、抓拍摄影作品、续写采风心得,从感性到理性提炼重点知识,提升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对教材进行了大胆地处理,将知识重点通过图与活动展示给学生,使得学生容易接受。教师的这种创新意识,敏锐的观察力和较高的知识水平,以及一定的文学、书法涵养令他的课靓丽无比。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对老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有宽广的知识储备,还必须具备基于课堂生成的点拨和引导的娴熟能力。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开放的教学,教学中要有足够的空间留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对不同意见有理解和评价的机会,这时学生不仅有思维的“灵感火花”的闪现,还会出现思维的“偏差和短路”,有利于或干扰着我们教学目标的实现。这就要求老师正确处理好教学开放性与有效性的关系。
总之,有效的课堂教学必定是师生双赢的。学生: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积极参与其中,乐在课堂;老师:收获经验,收获灵感,也收获着快乐。每一堂课,当我们用心去解读,精心去设计,真心去教学的时候,相信最后收获的就是你我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有效教学,我们永恒的追求。
20080418
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课堂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堂教学应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在新课程的实施过......
有效,语文课堂永恒的追求宝应县范水中心小学任顺英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核心在课堂。因此,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
追求有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的英语课堂应是原生态的课堂,“简简单单教英语,扎扎实实提质量”才是英语课堂的改革方向。下面我结合上课教师的具体做法来谈谈对初中英语有课......
追求新课标理念下的有效课堂教学新课标指导下的新教材,历经8年修改,十年试点,将于今年9月1号启用。本次新教材修订正面回应了社会极为关注的素质教育、教育公平、教学质量、学......
追求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随笔 上传: 张红红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欣喜地发现,很多课堂已远离浮华,逐步追求课堂回归本真,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已越来越成为众多课改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