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农机服务业发展分析_山东省农业机械管理局
山东省农机服务业发展分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山东省农业机械管理局”。
2006年山东省农机服务业发展分析
近几年来,我省农机系统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部署和要求,坚持“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战略思想,狠抓农机服务业的发展,努力培育农机服务市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机社会化服务新的实现形式,为推动我省农村服务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根据省统计局的统一部署,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我们对全省农机行业服务统计报表进行了认真地填报汇总,现将情况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况
根据2006年《山东省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的规定,农机行业服务统计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第一产业中的从事提供机械并配备操作人员的农业和林业服务活动以及从事农机租赁服务的各类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的情况;二是第三产业中的具有公共管理职能的各级农机主管部门和农机协会等社会组织单位的财务情况。
1、组织及人员情况。2006年从事农机田间作业服务、物流服务和维修服务的各类农机服务组织和个体农机户515.2万户;全省农机化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有534个,从业人员9635人,主要是省、市、县农机化管理部门和具有法人资格、单独核算的乡镇农机管理站。
2、资产情况。据统计,2006年全省农机行业服务单位年末资产达530.1亿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农林牧渔业个体经营户固定资产原值达521亿元,比上年增6.6%,行政事业单位年末资产9.1亿元,比上年增长2.6%。
3、收支情况。2006年全省农机服务收入354.2亿元,比上年增长3%,其中:农林牧渔业个体经营户进行的农机田间作业服务、物流服务和维修服务收入达350.1亿元,比上年增2.9%;行政事业单位收入4.1亿元,比上年增长6.6%,主要是各级财政用于农机化事业发展的各项经费及补助资金。农机行业服务支出255.5亿元,比上年增长2 %,其中农林牧渔业个体经营户服务支出251.6亿元,比上年增2%;行政事业单位支出3.9亿元,比上年增长3%,主要用于人员工资支出和公用支出。
4、纳税费情况。2006年全省农机服务行业纳税费18.2亿元,主要是农林牧渔业个体经营户从事农机物流和维修服务缴纳的税金和费用以及农机化学校从事教育培训收入所缴纳的税费。
二、主要特点
我省农机服务呈现以下特点:
1、呈现小政府大服务的特点。近几年,全省各级农机管理部门把农机服务作为农村经济中的新兴产业来谋划,推动了农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根据报表显示,全省农机管理部门资产仅占农机服务行业全部资产的1.7%,主要贯彻落实国家发展农业与农机化的相关政策、组织开展农机化生产、开发及成果转化,农机化新机具和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农机质量鉴定和质量监管,农机安全监理,农机维修管理、以及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等。主要从事农机公共管理服务的人员不到1万人,为515万农机户约607万农民进行公共管理服务,培育发展农机服务市场,维护农机经营服务市场秩序,在农机行业集中体现了小政府大服务的发展模式。据统计,2006年全省农机总值达到521亿元,农机总动力9555万千瓦,拖拉机209万台,农用运输机械252万辆,分别比上年增长6.3%、3.9%和1.8%,3.1%。全年实现农机服务产值350亿元,增加值22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9%和3.9%。
2、农机田间作业服务进一步拓展。农机田间作业是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我省农机管理部门通过组织开展春夏秋冬农机跨区作业“四大战役”,推行农机“一条龙”作业、合同订单作业和“套餐式”服务,创新了服务模式,提升了服务能力,优化了资源配置,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全方位、系列化的服务,实现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农机服务大市场的有效对接。2006年全省完成机耕面积11243万亩,机播面积8560万亩,机收面积5732万亩,分别比上年增长3.7%、6.0%和2.9%。其中小麦机收率达94%,全面实现机械化;玉米机收面积693万亩,机收率达16%,比上年增加6个百分点。据测算,2006年农机田间作业服务和设施农业产值达142.88亿元,增加值98.6亿元,分别占农机服务产值、增加值的40.8%和44.6%。
3、农机物流服务得到进一步发展。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充分发挥农业机械量大面广、遍布乡村的优势,引导农机服务组织围绕当地的主导产业,积极组织农业机械参与农资、农产品运销等物流服务。据统计测算,2006年全省从事农运机械280万辆,年农机运输量近140亿吨公里,运输服务产值、增加值分别为137.6亿元和68.8亿元,分别占农机服务总产值、增加值的39%和31%。
4、农机维修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2006年全省通过开展“文明农机修配网点”创建活动,增强了农机维修服务功能,提高了服务水平,规范了服务行为。据统计,全省农机维修网点达2.6万个、从业人员5.3万人,实现产值、增加值为17.5亿元和8.2亿元,占农机服务总产值、增加值的5%和3%,5、农机培训服务进一步规范。各级农机化学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民就业培训,全省有117所农机化学校实施了规范化建设,36所农机化学校被确定为农业部“阳光工程”培训基地或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完成农机技术和技能培训35万人次,通过农机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近4万人。
三、问题和建议
1、农机服务统计范围需要拓宽细化。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国际通行的核算标准(SNA)逐步接轨,虽然服务业统计得到了一定加强,但基础统计工作并没有完全跟上,受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服务核算思想的影响,在我国的统计制度设计中,对物质生产部门的统计指标设置细而全,而对于非物质生产部门则比较粗,特别是服务业长期存在核算方法单一,核算体系薄弱,指标体系不配套,专业之间口径不一致等现象。由于理论界对农机服务的价值研究较少,社会各界对其认识不够,使得农机服务业这种新兴的产业核算工作还停留在20年前的基础上,没有同蓬勃发展的行业同步发展,因此在国家的核算体系中,农机服务价值量没有独立出来,而是混在农业服务业中,甚至游离于统计调查之外,从而造成农机服务业存在明显的漏统现象,最终导致整个服务业的增加值被低估。按照国民经济核算的整体原则(即生产范围划到哪里,生产活动成果就核算到哪里,中间投入和增加值以及增加值的构成也就核算到哪里),农机直接为农业提供生产性服务,因此,以农机作业为主要内容的农机服务,其生产服务成果必然是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对象之一,其服务的内容也必然是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范围。2006年,我省进行积极的探索,在服务业统计核算时将农机服务价值量单独核算。根据我省农机服务业的发展实际,我们建议进一步拓展和细化统计内容,农机服务业的内容不仅限于农机田间作业服务、林业服务和租赁服务,还要包括农机物流、农机维修、农产品初加工、农机技术咨询和农机教育培训等服务内容,进一步补充完善我省服务业统计核算。
2、农机服务核算方法需要科学合理。农机服务业核算一直延用在第三产业时的数据和方法,即在普查年份直接来源于农林牧渔服务业营业收入,非普查年份依据劳动工资、工商部门的资料及投入产出资料以及其他相关资料按收入法进行推算。这种方法在统计资料取得途径上有明显的漏洞。收入法是由劳动者报酬、营业盈余、生产税净值以及折旧等四个部分加总推算某行业增加值,其中劳动者报酬比重最大,基本是用劳动工资及工商、税务资料推算,这些资料局限于有正规财务报表的单位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农机经营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机化发展迅猛,农机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服务领域进一步扩大,农机服务业已成为农村经济中发展迅猛的新兴产业,目前一个以农机户为主体,农机大户为骨干,以各类农机服务组织为龙头的新型农机服务体系已基本形成。2006年,山东省农机服务农机户515万多个,绝大部分农机服务由广大农机户来承担。从实际情况看,农机户和大多数的农机服务组织服务活动分散,并且没有在相关部门登记和统计,再加上国家对农业服务采取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他们的服务活动在劳动工资、工商、税务资料上没有体现,用收入法来核算农机服务增加值,不符和我国农村现状,从而造成了严重的漏统现象。再加上,收入来源多样化和被调查者配合程度的下降,收入法取得的数据真实性偏低,存在统计资料取得的途径不符合实际情况造成的统计方法不合理的问题,形成了农机服务增加值严重漏统的现状。因此,用收入法来核算农机服务业的价值量,就显得不够科学合理。我们建议要积极探索研究科学合理的服务业核算方法,根据发展的实际情况,农机服务业价值量应采用生产法、收入法等多种方法来进行科学核算。
3、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需要提升档次。统计报表显示,尽管近几年我省出台相关政策,加快发展农机服务组织的步伐,但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我省还是以农机户服务为主,具备一定规模和水平,采用现代企业管理方式的农机服务组织几乎没有,绝大部分农机服务组织是依托一些农机大户或是同业联合组成的,没有组建现代企业,不是法人单位,因此统计时按照个体经营户来统计。他们没有形成规模,自身经济实力不强,抵御风险能力较弱,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不充分。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小、散、弱”已成为目前大部分农机服务组织的致命弱点,也是农机服务业实现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规模化效益的障碍。为此,建议我省根据国务院2007年7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意见》精神,应进一步加快制订配套政策,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对有条件的农机大户要加快其组织化进程,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引导农机大户的发展,促其上档次、上水平,努力发展农机服务企业,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步伐。
4、新兴农机服务业尚待发展。农机服务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传统的农机服务重点集中于农田作业、农业运输和农机维修等方面。而教育培训、农机技术信息咨询、农机租赁等服务领域还有待于加快发展。农机教育培训是我们的传统领地,但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迟迟没有做大做强,建议站在培育新农民,服务新农村的高度,拓宽培训范围、提高培训层次,加快农机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对新兴的农机技术信息咨询、农机租赁业等服务业,要加强市场主体的培育工作,促其尽快发展。(信息来源:省办计财处 郑莉提供)
山东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根据《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鲁发[2006]14号)精神,省级财政设立“山东省服务......
桓台县农机维修服务业发展情况调研近年来,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和各项惠农政策的出台,大大激发了农民使用农机、经营农机的热情,农机具更新速度和新购数量急剧增加,农用机械迅......
服务业发展信用分析论文服务业发展信用分析一、国外信用服务业发展现状征信系统是信用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包括从事企业和个人资信调查的征信公司和进行资信评级的资信评......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服务业发展信用分析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上半年铁岭市服务业发展情况分析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按照年初工作部署和目标要求,坚持把促进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