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超越自我 践行专业发展_自身专业发展中的困惑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不断超越自我 践行专业发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自身专业发展中的困惑”。

不断超越自我 践行专业发展

武汉市育才小学 李莉

时代发展呼唤具有更多专业特长的专家型优秀教师,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是教师教育发展的方向。今天,教师工作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改革都包含许多方面,如教育体制的改革、课程的改革、教育观念的转变等。这些改革最终都要落实到教师的身上。教师是联系教育理想与理想人才的最直接、最形象的媒介,教师的工作越来越成为高度复杂的创造性工作,成为具有独特职业特点的不可替代的专业化活动。因此,追求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应该成为每个教师自觉主动的行为。

一、专业阅读——优秀教师的成长奠基。

在我们现实的教育中,有的教师能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对问题的分析入木三分、得心应手;有的教师妙语连珠,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深邃、豁达、智慧、仁爱,让听者觉得是一分享受;也有的教育者上课时尽管精心准备,教学环节可谓逻辑缜密,但是在问题的讲解中,语言贫乏、缺少感染力——犹如一杯白开水。那种捉襟见肘、黔驴技穷的痛楚一直鞭挞着自己的职业良心。

时下的教育中,教师们疲于繁琐的教育教学事务,有心读书的教师在逐步减少,有阅读计划的教师更在减少。即使是读书,也仅仅是读考试之书,读教参之书,读应景之书,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我国思想家张潮曾经说过:“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教师的阅读,要读出教育的知识,读出教育的思想,读出人生的感悟,读出教师的个性,读出为人师表的真谛。读出深厚的文化修养和文学修养。

酷爱读书的人,自己的内心会变得开放、鲜活、细腻和温柔。读书,能够使教师不断增长职业智慧,能使自己的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彩,传承着学习和创造的快乐。读书,使教师具有不断增长的分享的内在需求,从而克服对于教学的倦怠感,使教学永远充满活力和内在的感染力。

二、说课、听课、评课——教学技能锤炼的“三步曲”。说课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教育教学理念,口头表达自己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程序等进行创造性设计的一种教研形式。通俗地说,就是阐述“教什么内容、为什么教这些内容、怎样教和为什么这么教”的问题。说课活动由解说和评说两部分组成,重点在解说,评说则是针对解说而进行的评议、交流和研讨。

听课是一种立体性综合技术,卓有成效的听课总是听课者以认真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为前提;以原有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参与为基础;以看、听、想、记等多种听课活动协调作用为保证。

评课是指对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作切实中肯的分析和评价,并且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一些现象做出正确的解释。在评课过程中,根据上课教师提供的课堂教学实例,交流教学思想,总结教学经验,探讨教学方法,帮助、指导上课教师和参与听课活动的教师提高教学能力。通过评课,是参与活动的全体教师,从一个课堂教学实例中吸取长处,学习教学方法,改进不足,以达到共同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三、反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认真的自我审视和分析的过程。通过反思,教师的自我觉察能力和自我反省水平得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获得不断发展。因此,反思是教师专业化能力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要促进教师教育反思能力的发展和提高,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反思意识,以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来认识和看待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总结经验,分析得失;其次,应掌握正确、有效的反思方法与途径;再者,需对教育实践的反思与理论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以理论指导实践,从实践中归纳出规律。

我们十分强调培养具有创造力的学生,学生的创造力源自教师的点拨与发现。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创造性思维的教师能培育出创造性的人才。不断的反思是教师新方法,新观念的宝贵来源。一个具有反思能力、具有反思习惯与态度的教师,才能从自我成长的过程中持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检讨、改进、并形成越来越丰富的职业技能。教师的成长应该培植起“反思”的意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获得持续不断的专业成长。这种培养模式正逐渐成为国际教师教育的主流。美国大教育家杜威认为,反思是处在直接经验的情境之中,是从疑惑的状态中形成的思考形式。反思的本质是有目的性的心智慎思活动,旨在发现有的情境下,缺乏什么,应作何种改善。杜威还认为反思是人类为追求美好的生活,寻求与不断改变的环境相互调和所产生的行为,所以需要个人的主动作为、解决问题、反思性思考、以及从经验中学习,才能随时保持成长的状态,有能力适应环境的需求。如果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建立在反思之基础上,便容易使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与经验之间产生有意义的联结,这样不仅可以有丰富经验的意义,更可以拓展教师的思考视野,行动的敏锐度,并在瞬间完成行动中的反思。

反思的内容包括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反思、对教学理念的反思、对教学活动中与他人相互协作关系即合作精神的反思、对自己思考与学习方式的反思等等。例如有趣、难忘和难堪的事件,挥之下去的困惑、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其他教师的看法。每位教师都有有趣、难忘和难堪的经历,都会遇到难以解开的专业困惑,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了解同事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对这些判断、矛盾的分析,也许会获得在专业成长中宝贵的知识。

四、教育机智——点滴的机智积淀教育的智慧。

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处理教师与学生之间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突发事件,如何利用突发事件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教师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是教师综合运用教育手段的能力的表现,是教师灵活运用教育原则临场应变的技巧,这种能力教育学称之为“教育机智”。具体的讲,教师的“教育机智”就是指教师面临新的意外情况时,能够迅速而正确地做出判断,并因势利导地采取恰当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教育机智不是天赋,而是靠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在长期的教育工作实践中不断磨练和经验总结中逐渐形成的教育能力和教育技巧。教师的教育机智,它包含了教师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也包含了教师对工作、对学生的高度责任感和良好的师德修养。这是教师的热情和智慧的统一。每一位教师在课堂上都曾遇到过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也有过许多精彩的案例可供分享。教育机智运用得好,就如同一个技艺高超的演员通过临场发挥、即兴表演赢得观众的喝彩一样,也能够在学生心灵上产生美好的影响,因而确实是一种难得的教育艺术。例如面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运用“冷化处理”、“随机应变,因势利导”、“灵活暗示,合理调控”等。

五、教学研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科研“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在基层中小学已逐步突现出来。教育科研是一种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领域中的现象和问题进行研究的认识活动。其中,“科学的理论”主要指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本身就是对工作的基本要求;只有“方法”这一要素才可以说“难”。但我们认为,作为一线教师,我们的研究不必像专家那样“创新”或“填补空白”,而应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为主要目的,把研究和工作结合起来。实践证明,我们教师会研究,也经常“研究”,而且他们的研究比专家更加便利。因为,他们天天置身于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拥有专家难以拥有的活生生的课堂、学生和家长,拥有评价与反馈的多种渠道。一些教育大家之所以是“大家”,其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始终不离开教学第一线。一些名校之所以“名”,也是因为重视一线教师搞研究。因此,一线教师最应该、最能够、也最容易把教育科研搞好。其中,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学研究,就是一种贴近教师生活的有效科研方式。课例研究在某种程度上架起了教育理论和实践相联系的桥梁,它的实质是对教育教学实践的一种思考,它是提升教师的专业判断和教学实践智慧的过程。

六、教学日记——留下教师成长的足迹。

撰写教学日记是我们教师教育教学反思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这点点滴滴的字里行间,把平时对自己教育教学实践的认识与感受,或者行动研究过程中反思的心路、结果和心得,用文本的形式予以记录和表达,是促进教育反思水平提高的积极有效的手段。这些朴素真实的文字,不仅使自己的思考和认识更清晰化条理化,而且有益于通过经验积累形成对教育本质的比较系统的深刻的认识。教学日记的内涵十分丰富,从教学的反思性视角来看,教师的学习、教学与研究具有同源性,即便是在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也蕴涵着新的方向、新的特征、新的细节,教学日记就是要让我们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思考、研究而提高教学实践的水平。教学日记的内容如下:记成功做法、记失败之处、记学生见解、记学生事件、记学习心得、记名言警句等。

时间会无情地带走我们的记忆,只有我们勤于动笔,才能为自己留下许多有价值的回忆,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翔实的资料。为什么有的人提笔无言,为什么有些人总是无米之炊,就是没有积累。而且,教育日记的撰写还可以记录工作中的苦闷和彷徨,让我们的内心世界得到宣泄和舒解,让我们以更轻松的心态开始新的一天。坚持写好教师日记是提高我们教师教学水平、综合能力的强有效措施。只要坚持一定有收获,现在牺牲一些休息时间,将来一定会换来不可估量的喜悦和成果。

七、教师合作——全新工作方式

面临新课程改革,教师除了要认真解读、领悟新课程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接受各种教师培训外,还得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及时转变自身的工作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师师合作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一种工作必要。“把合作的观念引入教学系统预示了现代教学系统发展的趋势,使教学在社会化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例如教师合作教学中的课题研究,是一种为改造自己教育教学行为而进行的研究,是一种从实践到理论的研究。跨学科教师集体合作备课的教研活动对知识结构进行互补、调整,以团队合作的方式改变了教师群体的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师的整体合作教学能力,通过说课、叙事、讨论、评析等方式展开倾向性对话,以合作互动的方式达到“视阈融合”,于智慧的交锋里开拓研究空间。该策略要改变的是缺乏新课程合作意识和耽于自我封闭的心智。选择形式活泼、方式灵活的主题沙龙模式进行,是教师合作教学中的一种较前卫的活动模式,它既可以是同一学科内教师的交流,也可以是跨学科教师的聚会。这是一种和谐、轻松、愉快的氛围,是教师合作探讨新课程课堂教学工作的自由空间。大家可以针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也可以倾吐教学困惑,达到交流、反思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90%以上的被调查者当问及个体教师对班级教学实践影响最大的专业发展活动时,他们主要提到两个方面:从本校或者其他学校教师那里学习以及与其他教师共同学习的机会;特殊技能方面的高质量集中训练。大量的研究成果同样支持这样的调查结果。许多教师已经认识到从其他教师那里学习、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从最好的实践中学习,是加强其专业技能最为有效的方式。因此专业发展途径概括为“从相互之间学习,从工作中学习”。

教育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为教师的教育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而教育实践经验的积累则可以使教师的教育实践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和适宜性,符合学生的特点和发展需求。单纯的专业理论学习和脱离专业理论学习的经验总结都不可能真正促进教师教育实践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因此,一方面各级教育行政管理者要有意识地多途径、多渠道、多形式地为教师提供专业理论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另一方面教师自身也应加强对教育实践活动的反思与总结。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并结合实践需要不断进行理论学习,丰富和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只有这两方面密切结合、相互促进,才能真正切实、有效地促进教师教育实践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要想成为优秀教师或教育专家,需要的是像科学家那样的探索精神,要带着理性的目光,审视自己的昨天和今天,审视从他人那里学习来的经验,审视一切正在使用的方法与正在讲授的知识。他会自己设定活动的目的,自己把握教学的过程,并会根据整体的需要去调整自己,会主动地、超前地意识到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会走在改革的最前沿,有创造性地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在更高的层次上拓宽自己的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自己的教学技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

只有不断超越自我

只有不断超越自我,才能战胜自我,赢得胜利。时间的列车行驶地飞快,超越了世上所有的交通工具。一光年,不过是三十万千米,我们的生命也只是庞大的宇宙中短暂的一瞬间。我们太渺小,太......

敢想、敢做,不断超越自我

敢想、敢做、不断超越自我——读《做最好的中层》有感中层,顾名思义,就是企业的中流砥柱,是处于上层与下层之间的中间“夹心饼”。对上层要忠诚老实,忠于职守。是企业的中坚管理......

立足本职工作,不断超越自我演讲稿

立足本职工作,不断超越自我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事们:大家好!我来自**分公司,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立足本职工作,不断超越自我》。刚参加工作的那段日子,我有些摸不着头绪......

读书,让我不断超越自我

读书,让我不断超越自我冰心曾说:“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读书不仅可以增长知识,拓展视野,让人学会思考;还可以陶冶情操,提高境界,让人享受生活;更可以醒世惠人,是精神生活的源头,给人......

把握学习机会 不断超越自我

把握学习机会 不断超越自我—赴华东师范大学学习交流心得体会龙海四中 纪小红我有幸参加了由龙海市教育进修学校组织的龙海市骨干教师高级别培训学习,于 2015年11月27日至12......

《不断超越自我 践行专业发展.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不断超越自我  践行专业发展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自身专业发展中的困惑 超越自我 专业 自身专业发展中的困惑 超越自我 专业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