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实践课论文写作要求_思政类论文写作方法
思政实践课论文写作要求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思政类论文写作方法”。
二、调查报告的结构
不同类型的社会调查研究报告因为研究目的的不同而在格式、结构、内容的安排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从总体上来看,社会调查研究报告在格式和结构上仍然存在着共性。一般来说,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内容是由报告标题、导言、正文、结尾和附录等部分构成。
特别提示:调查报告应联系学过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导言中应说明运用了哪些思想政治理论知识。
1、标题
社会调查报告的标题直接影响到人们对它的关注程度,鲜明、生动、针对性强的标题会更好地吸引读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题好一半文”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标题的写法是灵活多样的,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是陈述式。这是一种广为使用的单标题法,就是在标题中直接表明社会调查研究对象和主要主题,如《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当前大学生择业观念调查》、《广州市市民消费水平调查》等等。这种标题法的优点是对象明确、简明客观、主题突出,但是比较呆板平淡,缺乏特殊的吸引力。
二是提问式。是以对某一问题的疑问作为标题,如《下岗职工,出路何在?》、《他们为什么选择试婚?》等等。这种标题法常见于揭露问题和总结经验方面的社会调查研究报告,尖锐泼辣,简洁明快,对读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普通社会调查研究报告常采用这种标题方式。
三是判断式,也叫结论式。是以判断式的语言作标题,来表明作者的结论和观点。如《家长制领导方式是导致某某厂经营不利的主要原因》、《规划不当妨碍城市成长》等等。这种标题法针对性很强,影响力大,但是理论色彩较强,不够活泼。
四是双标题式。是用主标题和副标题相结合的方式作题目的复式标题法。一般主标题多以提问式和判断式表达,而副标题多以陈述式表达。如《高新技术产业特区的探索——北京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调查》、《独生子女都是小皇帝吗——对某某市1000名小学生的调查》等等。这种标题形式、既表明了作者的态度,又鲜明地提示了主题,具有前三种标题的优点,是十分常见的一种标题形式。我们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选择标题形式。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标题形式,都要注意标题必须与社会调查报告的主题相符合,而且文字要简练。资料:调查报告的标题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类。单标题有公文式标题和文章式标题两种。公文标题为“事由+文种”构成,如《浙江省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情况的调查报告》。文章式标题,如《××市的校办企业》;其二是标明作者通过调查所得到的观点的标题,如《调整教育政策,增加教育投入》。双标题就是一个正题、一个副题。如《为了造福子孙后代--××县封山育林调查报告》。标题的写法有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东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沿海和京津地区》,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这实际上类似于“发文主题”加“文种”的规范格式,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大学学科建设实践思考》等。
2、导言
导言又叫前言、引言,是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有机部分,是全文的引子,为正文写作做好铺垫。其主要任务是向读者简要地介绍社会调查研究的有关背景,包括社会调查研究目的、内容、对象以及社会调查研究的时间、地点、方法等。一般说来,普通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导言较为简单,而学术性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导言则较为详细,包括的内容更多。
常见的导语有:
①简介式导语。对调查的课题、对象、时间、地点、方式、经过等作简明的介绍;
②概括式导语。对调查报告的内容(包括课题、对象、调查内容、调查结果和分析的结论等)作概括的说明;
③交代式导语。即对课题产生的由来作简明的介绍和说明。导语还可以有以下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资料:从写作方法上看,导言如何写,应该根据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种类和写作目的来确定。一般不外乎以下几种方式: a.直述式,即在导言中直接将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内容、对象、范围以及方法、过程等一并交代清楚。
B.悬念式,即首先描述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然后对其产生原因、影响等提出疑问,最后介绍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这样可以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结论式,也就是描述社会现象和问题的同时,直接把社会调查研究的结论写出来,开门见山,一目了然。当然实际调研中可以灵活地决定所要采取的方式,但是一定要注意围绕主旨,文字简练。
从写作内容上看,导言一般包括如下几部分:
第一、社会调查研究的问题或现象的介绍。在导言中应试明确所研究的问题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选择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在学术性社会调查研究报告中,还要说明题目的来源和背景,以简明清晰的语言说明选题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第二、已有相关研究的综述和评论。在这一部分,介绍要简练,重点要突出,而且要紧密联系与自己有关的内容。如果文献评论部分非常重要或者需要评论的文献资料非常多,篇幅比较长,也可以将这一部分单列出来,自成一部分,而不必一定要放在导言中。
资料:一个好的社会调查研究必须对研究课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就需要对相同以及类似的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取得的成果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也就是说,要明白就本课题而言,已经有的研究到了什么程度,取得了哪些成果,在理论和方法上获得了哪些进步,还存在哪些缺陷和不足等。当然,做好这一步需要完成大量的查阅文献工作。我们应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优先选择那些与自己的研究成果相同或相似的、权威性高、有价值的、新的成果,通过对这些成果的介绍与评论,使读者对本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有一个大致的认识,为其阅读和评价自己的研究提供一个基础,也可以通过对已有成果优劣长短的评价,使读者明白自己研究的价值所在。
第三、对社会调查研究的说明和评价。在导言的最后,应该对自己的研究作一个简单的说明,介绍一下自己的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自己希望通过研究解决什么问题等。尤其要讲明自己的研究与以往的研究有何不同,自己的研究有何特殊意义,因为这是最能体现研究价值的地方。
资料:方法
在普通的社会调查研究报告中,对方法不是特别强调,简单说明一下即可。所以一般不必单独列为一部分,放在导言中就可以。但是在学术性社会调查研究报告中,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这类社会调查研究报告中,方法是否合理得当关系到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研究价值的大小,同时也是读者衡量社会调查研究质量的一个重要尺度。
不同学科不同性质的社会调查报告在具体方法上的差别很大,但是从总体上看,大多数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方法部分都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对社会调查研究对象总体的说明。在社会调查研究报告中,必须对社会调查研究对象的总体情况做出详细全面的介绍。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因为总体的情况决定了样本的性质和社会调查研究结论的适用性及解释力,所以应该讲清楚社会调查研究对象总体的情况,使读者对被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是对抽样方法的说明。在介绍了总体情况以后,应该对社会调查研究的样本以及抽样方法和抽样程序进行说明。尤其是在学术性社会调查研究报告中,必须详尽地讲清楚样本的状况、抽样过程和抽样方法。
三是对主要研究变量的说明。应该说明研究的主要变量、其操作定义以及具体衡量指标,对复杂的研究变量还要说明对它的分解方式。这样才能使读者明白研究的变量体系和衡量标准,知道你的研究是遵循科学、严格的方法要求的,结论是有说服力的。
四是对社会调查研究过程的说明。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能够直接影响社会调查研究的结果。在这一部分中,一方面应该对收集资料的方法做出比较详细的介绍。比如说,采用的自直填问卷法还是结构访谈法,如果是前者,那么是个别发送法,集中填答法还是邮寄填答法,如果是后者则需进一步说明是当面访问法还是电话访问法等。另一方面也应该对所使用的工具作一些介绍。比如说在使用问卷法调查时,要讲清楚在这一部分也应该对调查的时间、地点、调查工作的组织、调查员的培训、调查工具的准备等情况作一些介绍。另一方面,也应该对所使用的工具做一些介绍。比如说在使用问卷调查法时,要说明问卷的结构,内容、形式以及制作过程,在使用结构访谈法的调查中,要讲清楚访问问卷的设计、调查员的培训、被调查者的选取等内容。此外,在这一部分也应该对调查的时间、地点、调查工作的组织,调查员的培训、调查工具的准备等情况作一些介绍。五是对资料分析方法的介绍。不同学科、不同性质和要求的社会调查研究在资料分析过程的差别很大,有的以定性分析为主,有的则强调定量的方法;有的只需要非常简单的描述分析,有的则需要深入而复杂的变量关系分析。因此在社会调查研究工具上的差别也很大。这些都需要说明清楚。
3、正文
正文是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是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内容。社会调查研究报告质量的高低与影响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这一部分的写作情况。这一部分应该根据报告的主题与所掌握的资料的合理布局。一般来说,应该围绕三个方面来展开:
第一、客观地叙述研究对象和现象的基本状况及其相关行为,阐明其性质和特点。应该以令人信服的数据和具有典型意义的事实,从定性和定量两种角度的分析中,叙述社会调查研究的内容,来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第二、在叙述社会调查研究对象及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各种现象之间的联系,解释某种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原因,并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以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第三、提出建议和措施。根据对现象和问题的分析和认识,提出必要的解决方法和措施,以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在应用型的社会调查研究报告中,这一部分尤其重要。
例如:第33题,过去1年中你用于人际交往的费用。有效值473份,其中100—300元的占67.9%;301—600元的占21.4%;601—1000元的占6.1%;1000元以上的占4.7%。从调查结果显示我校百分之八九十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比较节约,重情轻利。但是也有百分之十左右的学生用于交往的费用在1000元左右,说明这部分大学生交往方式过于功利化,交往的目的、动机不是很明确。从另一侧面显示这部分大学生无形中给父母多增加了经济负担,这种交往方式对纯消费群体来说我们是不提倡的。
4、结尾:结尾的内容大多是调查者对问题的看法和建议。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5、落款:调查报告的落款要写明调查者单位名称和个人姓名,以及完稿时间。如果标题下面已注明调查者,则落款时可省略。
6、参考文献:根据需要而定。
7、附调查问卷:我们大学生提交的调查报告必须要附调查问卷,这是判断调查报告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要求:
1、调查报告中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参考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并一一列出,加以注释,力避剽窃现象发生。
2、要符合调研报告的撰写格式。字体字号要求:普通中文字体要求为宋体。题目用2号黑体字;第一层次题序和标题用3号黑体字;第二层次及以下题序和标题用4号宋体字;正文用小4号宋体;段落行距以固定值20磅。
3、统一A4纸打印,统一封面。
4、杜绝没有调研的假报告,若发现学生有以上行为,经查属实的,思政实践课成绩为不及格,没有相应的学分。
5、社会调查报告的撰写,字数不少于4千字左右(专科3千字左右)。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交齐社会实践课调查报告。原始问卷及统计资料要附在报告后面一并交齐,包括电子文档。
6、指导教师写出评语、评出等级、给出成绩(百分制。优秀:90分以上含90分;良好:80-89分;一般:60-79分;不合格:60分以下)(发现是网上搜索、全部抄袭的判0分)。
7、评选出10%较好的调查报告,在此基础上评再优中选优,推荐出优秀的调查报告上“社会调查报告文集” 待条件成熟,整理汇编印刷成册。
思政课社会调查参考题目
第一部分
1、关于大学生专业学习与就业选择的相关性的调查
2、关于大学生同居行为、婚前性行为涉及的道德问题与法律问题的调查
3、关于大学生财富观念的调查
可选择某个更具体的题目进行调查,如:关于国内外富豪榜的态度;关于创业与致富的话题;关于理财观念与能力的调查;对慈善捐赠的态度与行为的调查等。
4、关于参与网络公共生活的状态的调查 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对于校园网络暴力现象的调查;对网络公共话题的参与、选择、态度、方式的调查分析;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大学生对互联网的有效利用情况分析调查等。
5、关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调查
6、当前大学生在品牌认识及消费方面的调查
7、某地(村、乡、县、市)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显著成就及其经验的调查。
8、某地(村、乡、县、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思路、新举措的情况调查。
9、某地(县、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情况的调查。
10、农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走农业产业化道路情况的调查。
11、某地(乡、镇、县、市)私有经济发展及其作用情况的调查。
12、大学毕业生成才道路的调查。
13、某某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社会调查报告
14、关于当今农村贫富差距的社会调查报告——以某某地方为例
15、某某城中村外来流动人员的调查报告
16、当前农村基层民主的社会调查报告
17、农村党基层建设的社会调查报告——以某某乡为例
18、当前农村文化现状——以某某村为例
19、城市个体户生存状况调查——以某某街道为例 20、关于公共安全问题的调查
21、农村失学情况调查及对策——以某某乡为例
22、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
23、关于食品安全的调查
24、关于农村医疗状况的调查
25、关于某地生态环境状况的调查
第二部分
1、对中小学生课业、未成年人进网吧等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与关注问题的调查;
2、农村、城区、企业、学校等文化阵地建设管理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建议;
3、文化队伍特别是基层文化队伍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加强的意见建议;
4、关于广播影视、文学艺术、新闻出版等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对策建议;
5、关于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社会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6、关于网络业、手机短信等新兴文化传媒的发展与规范;
7、关于演出市场、图书音像发行放映市场、网吧市场等文化市场发育、管理情况,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8、大学生素质拓展的趋向性调查报告
9、我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
10、湛江市各级党组织的发展建设调查
11、湛江市各级团组织的发展建设调查
12、农村健康观念、生活方式调研
13、关于农村养老问题调查
14、农民收入增加调查报告
15、大学生志愿服务农村欠发达地区的可行性调查
16、农村卫生条件和农民健康状况调查
1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农村的生动实践
1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农村、农民、农业问题的指导
19、学习型社会在农村
20、改革中农民队伍的新变化
21、诚信在农村、社区、街道的调查报告
22、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加快发展的调查报告
23、各地高考录取分数线不均引起的社会现象的调查
24、农民致富心理趋向研究
25、社会转型期农村思想观念嬗变的调查和分析
26、网络社会大学生人际交往调查分析
27、当代青年个性化发展的调查和哲学思想
28、我国高考制度“利”与“弊”的调查
29、生态环境产业发展调查分析 30、农村城镇化的调查和分析
31、假日经济发展调查
32、农业产业化调查报告
33、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调资分析
34、扩大和培育内需的调查
35、实施西部大开展战略的调查研究
36、“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调查研究
37、影响中国基层政府行动管理的因素调查分析
38、各地房地产业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39、各地人力资源和人才工作调查分析
40、大学生的就业与高等教育发展调查研究
41、敬老、爱老——社会公德现象调查
42、社会公益活动调查研究
43、新社会阶层调查研究
44、就业方式、就业观念变化调查研究
45、社会诚信度现状及其影响调查
46、全民文明习惯调查分析
47、青年失业再就业调查分析
48、学生社团——磨志练才的摇篮
49、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
50、诚信考试——大学生考试舞弊现象调查
51、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状况调查
以上题目仅供参考,也可以另选题目。相信同学们在广阔的社会大舞台上,能够体验社会实践的丰富内涵,用灵敏的双眼和善思的大脑,捕捉社会实践的闪光点,谱写一篇篇新颖、独立、厚重、理论与实践统一的优秀作品.注意:不要写网上太多的、已成定论的题目。
如:大学生的消费观;大学生的恋爱观等。
附录四:社会调查报告封面
广 东 海 洋 大 学
大学生思政实践课调查报告
调研题目:
院系专业班级:____ 小组成员:
指导教师:_ __________ 时
间: 联系方式: 邮箱、电话 评阅成绩:______________
思政实践课的要求应老师要求,我们专业需要进行两项实践课,共计四个学分。1) 思想政治实践课Ⅱ3个学分2) 形势政治实践课1个学分每个班都必须形成两个实践课的完整的实践报告,分别......
1.成立调研小组,开题,设计出可实施的调查问卷。(2学时)(1)学生按学院、专业、班级自愿组合,2—5人为一个调查小组;每小组推选1--2名学生负责(要求:要有责任心、有组织能力、活动能力或......
思政课社会实践论文----论中国社会的法制教育吴雪婷外语系英语(1)班241397122 摘要:近些年来,中国法制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辉煌成绩,但离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党的十八......
思政课社会实践( )调查报告题 目大学生就业观念调查题 目大学生就业观念调查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调查方式:问卷调查正文:暑假是学生放松的好时候,虽然有部分大学生选择做......
外出旅游是一种拓展视野、放松身心的方式,我想我们需要安排一次旅行了吧。较为完美的总结需要注意文字的流畅和条理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的总结有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