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_南京大屠杀过程
南京大屠杀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南京大屠杀过程”。
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后感
1937,令无数中国人都难以忘记的一年;1937年的12月13日,是南京人心中不灭的梦魇,承载着南京人民的血与泪,倾尽了中华民族的伤痛!——题记
2011年12月8日,跟着学校的大步伐,我去参观了位于南京江东门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凭吊30万死难同胞。出了地铁站,远远看见了第一座雕塑,伸张着双臂,是挣脱敌人束缚还是对生命美好的追求,我不知道,只是心头瞬间被一块石头压得喘不过气来,踏着沉重的脚步继续往前走着,一座座座雕塑映入我眼眸„„
此刻我才真正体会到了日军的侵略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多大的灾难,不是课本上空洞的字眼,不是影片里不关己的画面。为了日本天皇所谓的“大亚洲共荣”这场战争使多少幸福的家庭家破人亡,使多少鲜活的生命就此丧生。过去的十几年,从书上,从荧屏上,我知道了日军的暴行,虽然义愤填膺,可是觉得那一切毕竟离我太过遥远,遥远的不太真实,然而此时,我才真切的感受到这一切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发生在南京这座悠闲静谧的城市,发生在我生活的那些小巷街道中„„
进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位到了绝境的知识分子,他手中握着刀,无奈却又深情地看着自己的妻子,似乎想说“我宁愿你死在我的手里,也不愿让你收到恶魔的凌辱”,而妻子也微笑的看着丈夫,静静的等待丈夫将刀插进自己的胸膛,也许对于那个时代而言,静静的死亡是最好的结果!我不忍在想„„随着大家的步伐,我匆匆行进,来到了遗骨陈列室,外形为棺椁状,这里陈列着纪念馆1985年建馆时,从纪念馆所在地的江东门“万人坑”中挖出的部分遇难者遗骨。1998年4月以后,又从该馆所在地的江东门“万人坑”内新发掘出208具遇难者遗骨(表层土层中),这批万人坑遗骨经过法医学、医学、考古学、历史学者的严格鉴定,被确认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遗骨,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铁证。
此刻我想到一水相邻的日本,当年施暴的士兵大多不在人世,如果相信灵魂转世,那么他们是何面目面对这些善良无辜的中国平民;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又是以怎样的心情昭然若揭的参拜靖国神社;我始终无法理解在投降书上签了字的国家公然反悔自己的暴行,难道在夜深人静的夜晚,心中不会不安?不会愧疚?
值得高兴的是展厅内还有一些主张和平,希望中日友好的图画,那些经历二战的日本老兵愿意承认当初在中国犯下的罪行,愿意对此道歉,希望中日友好,希望能消弭这一段仇恨,这才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存在的深层意义吧,展示那段风雨飘摇的历史,那段令全国人民刻骨铭心的国耻。警醒国人落后就要挨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珍爱和平。
南京大屠杀在南京,在大屠杀纪念馆,一个巨大的头颅,一张巨大的嘴,在呐喊。呐喊声,在无涯的时间和空间,凝固了。一个被日本人活埋的中国人,一个人,喊出了一个民族的痛。被埋在泥土下的......
南京大屠杀今天是南京大屠杀75周年纪念日, 血债迟早要血还。小日本鬼子,一群没有人性,没有博爱精神,只有野蛮,自私和极端思想充斥脑袋的种族。他们当年的所作所为,除了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全纪实读后感汤阴县伏道一中 张映雪2014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夕,作家何建明推出了近60万字的报告文学新......
“纪念南京大屠杀”主题班队会二(21)班【活动目的】教育学生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努力学习,长大后把我们国家建设得更强大。【活动形式】小组讨论、史料介绍、图片展示、集体朗诵......
《南京大屠杀》观后感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南京大屠杀》观后感,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