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化工产业发展趋势分析(优秀)_煤化工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煤化工产业发展趋势分析(优秀)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煤化工行业发展趋势”。
新疆大力推进煤炭资源转换
2011年3月1日,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炭工业工作会议上获悉,“十二五”开局之年,新疆为全力推进煤炭资源转化,坚持“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的发展理念,将相继开工建设一大批煤炭资源转换重大项目。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炭工业管理局副局长杨斌介绍,煤电煤化工产业是新疆煤炭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是加速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对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意义。
杨斌说,目前,新疆围绕煤炭资源装换已经做了一系列安排部署,明确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产业方向,将努力抢占行业、技术、规模和市场的制高点,大力推进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适度发展煤电冶一体化高载能产业,坚定不移的推动“疆电外送”和“疆煤外运”。
据悉,目前,新疆煤电外运和煤电煤化工基地建设正快速推进,已经成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煤制气方面,新疆煤制气外送管道顺畅,中石油已同意将新疆煤制气接入西气东输管网。与此同时,新疆还同浙江省和中石化正在积极推进建设新鲁粤、新浙两台输气能力各300亿立方米的煤制气外送管道。此外,新疆还正在谋划推进伊犁至乌鲁木齐煤制气管道。
在煤电方面,2010年,新疆与西北750千伏联网,新疆电
网正式并入全国电网;新疆还与重庆市签订了合作协议,重庆将全额接纳准东—重庆±1100千伏特高压外送电力。
中国煤炭物资供应2010年第六期
从煤炭市场需求量来看,规划预测,到2015年,全国煤炭需求为38亿吨。他分析指出,2015年,我国能源需求总量为38.8亿到43.7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为37.1亿到42亿吨。国家加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能减排力度,预期能源需求强度会有所下降;核电、水电和风电等非化石能源发展加快,会适度压低煤炭需求总量。另外,按照国家为应对气候变化提出的“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需求15%左右和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40%-45%”目标,“十二五”必然强化节能减排措施,须将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一定指标内。按照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65%左右的目标考虑,煤炭需求总量为38亿吨,比2010年下降5个百分点。
关注】“煤制油”技术是把煤炭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加氢生成粗油,再经过提制加工得到汽、柴油和其他化学品的过程。此项技术可解决能源结构多煤少油国家的石油供应相对不足的问题。目前此项技术正成为一些国家开发的热点,也成为我国许多地区煤炭深加工及产业调整的方向。
中国煤化工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核心提示:近年来,我国主要煤化工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2009年我国甲醇产量达到1133.4万吨,今年上半年甲醇产量达到811万吨,同比增长53.3%;2009年合成氨总产量达到5136万吨,今年上半年合成氨总量2649.1万吨,同比增长4.6%.此外,还有大批在建、扩产项目以及规划建设的煤化工项目。
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资源,不仅是重要的燃料,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近年来,在国际油价急剧震荡和对替代化工原料、替代能源的需求越发迫切的背景下,节能减排已成大势所趋。在已经上报国务院待批的新兴能源产业规划中,洁净煤利用成为十个新兴能源产业之一,在诸多上市公司积极介入煤化工领域的背景下,煤化工产业发展前景备受关注。
近年来,我国主要煤化工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2009年我国甲醇产量达到1133.4万吨,今年上半年甲醇产量达到811万吨,同比增长53.3%;2009年合成氨总产量达到5136万吨,今年上半年合成氨总量2649.1万吨,同比增长4.6%.此外,还有大批在建、扩产项目以及规划建设的煤化工项目。
煤化工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传统煤化工竞争激烈。目前,我国基础煤化工产品总体产能过剩,竞争激烈,产业结构有待优化。2009年全国焦化行业关停淘汰落后小(老)焦炉产量近2300万吨,新建投产焦炉产能约3700万吨,实现了以自动化、大型化、清洁环保化的大中型焦炉产能对落后产能的臵换。
以清洁煤气化技术为龙头的新型煤化工产业,能源利用率高、资源利用充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少等众多优势,成为煤化工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据专家测算,新型煤化工单位产品能耗往往要比传统煤化工降低20%以上,“三废”排放减少一半以上,如果加以科学设计与管理,还可实现“三废”的资源化利用甚至“零”排放。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周竹叶认为,新型煤化工发展前景看好,但技术瓶颈亟待突破。目前,我国新型煤化工如
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等示范装臵大多仍在装臵建设后期或准备试车阶段,新型煤化工正处在大发展的前夜。
新型煤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则来自技术创新。通过新型煤化工技术,可以把固态的煤转化为石油替代化工产品和清洁能源,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极大地减少碳化物、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新型煤化工技术也为二氧化碳捕集与储存提供便利条件,产业化的应用将对保护环境具有积极意义,为煤化工走低碳技术路线提供技术支撑。
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将通过洁净、高效的途径,实现优化能源结构、特别是以优化终端能源结构,未来发展具有以下特点:除发展传统煤化工产品外,将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以能源转化型为主的新型煤化工产业,如煤炭液化、煤气化--合成燃料与化工产品或电力、热力联产等;以全球经济一体化为背景,建立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工厂,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现代装备,清洁生产和提供清洁产品,如现代液化工程、先进的合成反应工程等;在新的煤化工产业发展中,企业投资开发先进技术,同时注重新技术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商品化。
作为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煤化工项目建设、投
产周期较长,抵御风险能力较低。特别是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使得一度蜂拥而上的煤化工项目失去了价格优势,煤化工行业发展的一些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
产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目前传统煤化工中,焦炭、电石等项目重复建设严重,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成为传统煤化工结构调整的必然。
新型煤化工项目仍处于示范建设阶段,但各地规划拟建的项目很多,面临极大的投资风险和产能过剩问题,亟须行业引导并规范发展。同时行业中的中小企业较多,大型现代化高技术的企业较少,各产煤大省都在争相上马煤化工项目,容易造成产业趋势雷同,进而导致成产能过剩。
技术仍是发展的瓶颈。煤化工产业是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对技术的需求迫切,许多关键技术从国外引进,但是,国外一些煤化工技术缺少工业示范验证,引进风险很大,给企业生产经营造成很大的困难,付出的成本代价很高。周竹叶认为,当前,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化工核心技术,做好商业化示范装臵建设和运行,是发展煤化工产业的根本途径。
此外,煤化工装备的研发和国产化还有待提高。目前,虽然
我国煤气化炉、甲醇合成塔等装备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并成功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但为大型煤化工项目配套的核心反应器、压缩机、关键泵阀等主要装备还不能满足要求。加快煤化工关键设备和成套技术装备的开发,不仅可以降低煤化工项目的投资,增强竞争力,而且可以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014年中国煤化工行业发展趋势发布时间:2014-03-052014年,我国的煤化工发展将持续阔步向前。在国际油价急剧震荡、全球对替代化工原料和替代能源的需求越发迫切的背景下,中国的......
2010中国煤化工产业年终回顾(来源:亚化咨询 2011年1月4日)2010年,国际油价重回80-90美元区间,煤化工的成本优势进一步巩固。在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全球石化市场在2010年表现出持续......
中国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新华社西安9月3日电(记者马述昆) 在1至2日陕西榆林举行的“2009年陕西榆林新能源发展高层论坛”上,专家学者纷纷为金融危机下中国的新能源发展方向把脉。他们认......
沃国煤化工产业概况及其发展趋势发布时间:2011-9-2信息来源:摘 要 概述了煤化工中煤焦化、气化、液化、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和多联产技术系统国内 外发展的现状,分析了煤化工产......
龙源期刊网 http://.cn对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趋势的探讨作者:郭长江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6期[摘要]世界已进入能源和化工原料多元化的时代,以煤炭为原料生产化学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