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段看图写话教学_低段怎样看图写话
低段看图写话教学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低段怎样看图写话”。
低段看图写话教学
时光易逝,千年一瞬,新的时代,呼唤有新的教师,新的教育。当前实施创造教育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发现和开发蕴藏在孩子身上的潜在的创造性品质,开发孩子的禀赋和潜能。
低段孩子的作文能力的培养,从看图写话训练起步,小学低段看图写话教学是作文教学最初的训练,是培养初入学儿童向观察客观事物过渡的一个桥梁和凭借,是培养、提高儿童的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虽然一、二年级课程内没有专设作文课,但作文教学的渗透却从看图写话着手进行。《语文课程标准》对一、二年级孩子的写话教学提出:“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面对一图或一景,能写上一句或一段话,并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低段孩子由于年龄小,对于外界事物缺乏敏锐的观察及判断能力,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起点低,范围小,程度浅,在写话时往往无从下手,内容缺乏真情实感,说空话讲套话,甚至有厌恶感。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在生活的大背景下,立足课堂教学,激发兴趣,引导孩子进行看图、说话、写话训练,以有效提高孩子写话的能力。我在几年来的教学工作中注意了低段打好作文基础,为中段作文作准备,对培养孩子创造志趣和能力的培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五个方面:
一、认真看图,培养观察力
看图说话之前只有经过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有深厚的理解,才会在大脑里形成清晰的印象。学会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就等于交给他们一把认识世界的金钥匙。但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观察能力是十分欠缺的,他们看到一幅图往往毫无头绪,不知该如何下手,可以说无目的、无顺序。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旁边好好引导,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教师要借助图画教给孩子具体的观察方法,让他们学会先整体后局部,先主后次,由近及远,从上到下,从左往右,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认真地观察分析图画的方法,要引导孩子弄清图画与图画,图中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背景之间的联系,分出主次,确定重点,这样写话时才会有详有略,重点突出。因此教师要善于挑选各种适合写话的图画,开山引路,引导孩子进行写话训练,从中学会观察和表达。
1、观察一幅图。
首先要求孩子能够全面细致地观察图画,引导孩子看清楚图画上的内容,让孩子从感性上弄清楚每一幅图画里都包括人物和事件,让孩子看图说话的时候就得说清楚谁在干什么?训练孩子说完整话。在教学中我们要把规律性的东西提早告诉孩子。看一幅图,要弄清 “什么时间?”“这是什么地方?”“图上有谁?”“在干什么?”脑子里要先有这些再去看图。把这些写作规律告诉给孩子,他们才能够准确地理解图意。当他们经过训练,能够比较准确地、全面地观察画面以后,我们就要进一步培养他们有步骤地、按一定顺序来观察画面的能力了。就顺序来说:在低年级指的是主次顺序和方位顺序。方位顺序指的就是高低、左右、前后、里外四组。一个人他怎么看就怎么说,怎么说也就怎么写使孩子做到言之有序,使整幅图画变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
2、观察多幅图
在看一幅图的基础上过渡到看几幅图。作为低年级孩子在观察多幅图的时候,不要让孩子们先忙着一幅图、一幅图地看。教师要让他们先连续观察几幅图,因为这几幅图连在一起就交待出一个完整的情节。先把这几幅图连在一起看,把表达的大概情节抓住,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然后再一幅一幅具体细致地看。这样练习才能掌握观察几幅图的方法。如S教版第四册《聪明的小羊》,上课时首先出示三幅图,让孩子联系起来整体观察,如果不联系观察,只看第一、三两幅图,怎能看懂第二幅图中小羊想出办法救自己的内容呢?这样有条理地去观察,全图的主要内容就看懂了,再按顺序分别打出三幅图,根据主要内容,逐图仔细观察,指导孩子看懂每幅图的画面,想象具体内容。最后整体观察三幅图,疏通思路,把握中心,抓住重点,为说话写话作准备。
二、合理想象,培养想象力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在文学艺术领域,创作更是离不开想象。记得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更有这么一句话:“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想象是创造力的翅膀,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图最大的限制是静止,图最大的优势是静止,其利弊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需要教师有一个方法的引领,空间的拓展。因此,在指导孩子观察图画的同时,教师要善于根据图画创设的各种情境,引导孩子进入角色,置身于画面创设的情境,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地、自由地联想和想象如:教学S版第二册《节约用水》时,我就组织孩子模仿图画中的角色进行表演,让他们在表演中理解和想象画面内容,激发孩子写话的愿望,打开孩子的思路,使他们体会到原来生活中大量的素材都可以是写话的内容。
三、看图说话,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是语言实践的重要工具,是书面表达,即写作的有力基础,有利于发展孩子的思维。所以我们应该把看图说话当作一个重点来抓,是培养其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看图说话”教学,可使孩子在认识事物、口语表达的反复实践过程中,提高读写能力,增强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而发展智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了以下三点:
(1)要让孩子先看明白,在想象的基础上,然后组织语言说出来,要求说得有头有尾,要遵循一定顺序,条理清楚,表达完整,声音响亮,并使用普通话。
(2)要表扬在语言表达上有独到之处的孩子。鼓励孩子用词的准确与生动,启发孩子大胆思维、合理想象、积极发言。我总是要求孩子:“谁能和大家说得不一样?还可以用哪个词语来形容?”注意发展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使孩子兴趣盎然,表达精彩纷呈,富有童趣和灵性。一幅简单的图画,在不同的孩子眼里就是一幅不同的图画。
(3)训练要有层次的进行。动员全班孩子参与训练,敢说敢讲。先让口语表达较强的孩子先说,再大面积展开。对有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孩子,要引导他们进一步提高口语能力:想好了再说,说完整、连贯的话,用自己的话来说。对那些胆小不敢说的孩子,也要循循善诱,促其发言,哪怕是三言两语,也应予以肯定。在此基础上再让孩子写话,那自然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了。
四、看图写话,培养书面表达能力
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我刚开始要求他们只要用一两句话写清“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就行了。慢慢地随着孩子阅读量的增加,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的提升。我要求孩子不仅要写完整,更是要写得具体、生动。写出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等。例如:在教学S版第三册《我喜欢它》时,就要求孩子写清图上有那些动物,把你最喜欢的动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写具体、生动。
五、激发兴趣,体验快乐,培养写作积极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兴趣是健康美好的情感。”只有当孩子对写话产生了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写。要想让在写作上刚刚起步的孩子们越写越有劲,越来越自信,就得让他们的进步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承认和肯定,享受成功的喜悦。对于写得好的孩子教师要多加表扬,注重情感交流,并把他们的优秀作品在《展示台》中张贴出来,还让他们把作品带回家,请爸爸、妈妈读一读,看一看„„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了写话的乐趣,点燃孩子写作的热情,激起了他们写话的兴趣。让他们觉得看图写话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鼓励孩子把心中在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我手写我口”。让他们变被动为主动,变教师要我写为我自己要写。使他们都乐于去观察、思考,乐于把心中的话用充满生命活力的语言表达出来。
俗话说:“天真烂漫,童言无忌。”孩子的生活丰富多彩,他们眼里看到的世界远比成人要丰富得多,所以,在看图写话教学中要鼓励孩子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创造思维,锻炼创造能力,进行个性语言的表达,形成创新人格。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提高孩子的习作能力,我们在看图写话教学中就要努力使孩子写的话语充满童真童趣,激发儿童的情感、兴趣,激活他们思维、想象,打开孩子的思路,展示自由的天地,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让孩子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让孩子“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的新理念。
浅谈低段语文写话教学任教多年语文,深有体会的就是害怕打开学生习作,词汇贫乏、语句平淡、内容空洞的现象比比皆是。我常常产生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学生在这么精彩的教材影响下,写......
看图写话我爱我家我有一个温暖的家,爸爸妈妈他们都很爱我。记得在我8岁在生日的时候,妈妈在厨房忙了一天,准备了好多我爱吃的饭菜,有小鸡炖蘑菇、鱼香肉丝、糖醋排骨......爸爸......
放风筝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明明到公园去放风筝。 公园里景色迷人:新鲜的空气扑面而来;一只只活泼可爱的小鸟在蔚蓝的天空中唱着动听的歌曲;一朵朵形态各异的鲜花争芳斗艳,争......
看图写话-保护青蛙一天,小刚到了河边捉青蛙。 他一下捉到了两只青蛙高兴地回家了。他把两只青蛙养在一个盆里,去听广播了。他刚打开收音机就听到:“保护青蛙。”小刚想到自己捉......
看图写话登月例文一一天,老师让大家想想长大做什么。小明想了想说:“长大以后就坐着飞船去月球看看。”结果,小明晚上真的做了一个梦,他梦见了自己穿着红色上衣,开着飞船,就去月球......
